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忆江南 | 归字谣 | 渔歌子 | 捣练子 | 秋风清 | 如梦令 | 长相思 | 相见欢 | 生查子 | 昭君怨 | 点绛唇 | 浣溪沙 | 摊破浣溪沙 | 菩萨蛮 | 减字木兰花 | 采桑子 | 巫山一段云 | 卜算子 | 诉衷情 | 好事近 | 谒金门 | 忆秦娥 | 清平乐 | 阮郎归 | 桃花源忆故人 | 眼儿媚 | 酒泉子 | 柳梢青 | 西江月 | 南歌子 | 醉花阴 | 浪淘沙 | 鹧鸪天 | 虞美人 | 南乡子 | 玉楼春 | 鹊桥仙 | 小重山 | 踏莎行 | 钗头凤 | 一剪梅 | 临江仙 | 唐多令 | 蝶恋花 | 渔家傲 | 苏幕遮 | 青玉案 | 天仙子 | 江城子 | 风入松 | 祝英台近 | 御街行 | 洞仙歌 | 满江红 | 水调歌头 | 满庭芳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暗香 | 八声甘州 | 声声慢 | | |
|
|
|
作品父类: 词 vocable |
⊙●⊙○⊙▲
⊙●⊙○⊙▲
⊙●●○△换
●○△
⊙●⊙○⊙▲
⊙●⊙○⊙▲
⊙●●○△换
●○△
|
|
(1)本调八句,四十字,押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2)一、二两句中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句为仄起的五言平韵句,第四句句式上一下二或下二上一,均可。
(3)所填内容比较广泛,抒情、写景、状物均可。例一系作者送别之作。作者词风不同于柳永、秦观,不作儿女态,但不等于说词中无借别之意,不过说法不同而已。前片桓伊三弄指笛声,它把客人的幽梦惊破了。急忙起看外面,但见天上挂着新月,江上烟雾弥漫,暗示着客人行将远去。后片开头来一个转折,想去却又不去,表示留恋之意,但毕竟还得去啊!不是吗?在落花飞絮的季节(暮春)里送客人乘船东去了。用落花飞絮作映衬是用的比兴手法。
例二为杨万里之荷雨。作者善于捕捉形象,把雨中跳动在荷叶上的水珠描写得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情趣。填此调者不妨选取眼前题材写点小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