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 : 公安 : 财会 > 法律责任
您是否在寻求:第八第八章法律法律责任更多结果...
目录
No. 1
  因实施违法行为或拒不履行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根据不同的性质、程度,有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之分。
No. 2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与分类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法律责任的特点在于:(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1.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3.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5.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在国家机关行使公权力时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所引起的由国家作为承担主体的赔偿责任。
  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1.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2.过错。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3.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认为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4.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损失和伤害。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三、归责与免责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简称“归责”,它是指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归结、缓减以及免除的活动。
  (一)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责任相称原则。其含义包括:(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其含义包括:(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二)免责
  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为: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有效补救免责。即对于那些实施违法行为,造成一定损害,但在国家机关归责之前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人,免除其部分或全部责任。
  5.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这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协商所达成的免责,即所谓“私了”。
  6.自助免责。自助免责是对自助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的减轻或免除。所谓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公共道德所认可的行为。
  7.人道主义免责。在权利相对人没有能力履行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有关的国家机关或权利主体可以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免除或部分免除有责主体的法律责任
  四、惩罚性责任与补偿性责任
  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分为补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惩罚,即法律制裁,是国家以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和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
  补偿,是国家以功利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力或当事人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所造成损失的责任方式。
百科辞典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因实施违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
  法律后果。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
  任。由于责任保险旨在保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个人活动中因过失或疏忽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
  和财产损失,所以,一般限于民事责任中的赔
  偿责任。
    
英文解释
  1. :  liability,  legal obligation,  legal responsibility
相关词
合同经济法律
包含词
负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形式
财政法律责任法律责任补偿
环境法律责任破产法律责任
经济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
公证法律责任追究法律责任
有限法律责任国际法律责任
承担法律责任负有法律责任的
不履行法律责任标准化法律责任
审计师法律责任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法律责任对某事负法律责任
有法律责任须偿还金钱上的法律责任
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公司民事法律责任研究不申报纳税的法律责任
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航天开发国际法律责任研究
医疗事故法律责任研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
管理相对人行政法律责任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法律责任声明精神错乱而不负法律责任
工程监理的法律责任与风险管理企业安全员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建筑与市政施工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建筑与市政施工企业工人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承担什么法律责任逾期不申报个税须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建筑与市政施工企业安全员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独立审计的经济法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公众公司的独立审计:多重
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哪些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成因与对策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分析论审计法律责任的确定与免除
虚假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产生之理论分析审计的真实性与注册会计师的民事法律责任研究
公司欺诈与审计对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公众公司的独立审计多重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独立审计的经济法责任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下)——独立审计的经济法责任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中)—— 公众公司的独立审计:多重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性质研究(上)——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
依照本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