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 : 柳永 : 仙劍奇俠傳 > 望海潮
目錄
望海潮 Wang Haichao
  (1)本調一百七字,二十二句,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
  (2)開頭兩句和四、五兩句均為四字對。第八句應作上一下四,如作上二下三,前後當一律(見例)。又此句平仄變化頗大。萬樹《詞律》定為|+-+|,竜榆生《唐宋詞格律》定為|-|-|,然觀諸傢所作,除第一、五兩字概為仄聲外,中間三字平仄不一,如下例:
  怒濤捲霜雪(柳永)正絮翻蝶舞(秦觀)汛五湖煙月(同前)
  捲怒濤來往(黃岩叟)看陳雲截岸(折元禮)聽回潮夜半(張景祁)見陣雲冷落(鄧千江)
  故格律應改為|+++|。但在填寫時,中間三字不可連用三平或三仄,應如以上列舉五傢中的每一傢那樣,使平仄穿插其間,以免音律呆滯,本調格律即參照以上七傢平仄而定。
  (3)例詞是作者贈給當時駐節杭州的兩浙轉運使孫何的,內容主要是描寫杭州的。頭三句從寫東南形勝中突出杭州的地理位置,很有氣勢。接着用“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和數以“十萬”計的“人傢”來形容杭州的秀美。“雲樹”三句寫錢塘江的壯觀。“市列”三句回寫杭州市街的繁榮景象。對杭州來說,西湖當然最為註目,所以後片開頭作者即着力描寫,那裏外西湖和他周圍重重疊疊的山峰,青山緑水交相輝映,多麽清雅妍麗!更引人入勝的,就是那三秋的“桂子”和十裏的“荷花”。再綴以弄晴的“羌管”(此處指悠揚的笛聲),泛夜的“菱歌”以及那些眉開眼笑的漁翁,採蓮姑娘們,給西湖的景色無異錦上添花,顯得生氣蓬勃,使這首詞成為寫杭州西湖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寫作上還有兩點值得註意:前片把杭州和錢塘江穿插起來寫,生動活潑,柔美中見雄壯;後片的“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描寫西湖景色通俗生動,能抓住要領,對仗工穩,音節響亮,從選材到字句都值得學習。此詞美中不足的是, 作者是帶着欣賞的目光去寫杭州富傢“競豪奢”的,又在“千騎”三句中的宣揚高官出來的派頭,似乎他們也在“與民同樂”,不但顯得庸俗,語氣上也不協調。
  例二作者折元禮,任金官侍中。詞的前片寫黃河流域中原一帶的險要形勢,作品用一係列的動詞如“倚”“吞”“擁”“截”“橫”等,表現出戰爭的氣氛,用擬人手法描出了江山雲氣的動態。後生表現自己對兜牟(本指頭盔,也藉指士兵)的欣羨,恨入伍已晚。看到金與西夏的鏖戰中老少爭先,殺敵立功,收復賀蘭山的勝利,異常自豪。原乘凱旋之前,用黃金換酒,在涼州(甘肅永昌東)痛飲一番,全詞風格豪邁,氣勢雄壯,聲調激越,富有朝氣,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反映了金代詞人的最高成就。
《望海潮 Wang Haichao》
詩人: 柳永 Liu Yong

  東南形勝,
  三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傢。
  雲樹繞堤沙。
  怒濤捲霜雪,
  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
  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裏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簫鼓,
  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
  歸去鳳池誇。
《望海潮 Wang Haichao》
詩人: 晁元禮 Chao Yuanli

  高陽方面,河間都會,三關地最稱雄。
  粉堞萬層,金城百雉,樓橫一帶長虹。
  煙素斂晴空。
  正望迷平野,目斷飛鴻。
  易水風煙,範陽山色有無中。
  
  安邊暫倚元戎。
  看綸巾對酒,羽扇搖風。
  金勒少年,吳鈎壯士,寧論衛霍前功。
  乃眷在清衷。
  恐鳳池虛久,歸去匆匆。
  幸有佳人錦瑟,玉筍且輕攏。
  
《望海潮 Wang Haichao》
詩人: 劉一止 Liu Yizhi

  垂楊深院,啼鶯清晝,東風細繞檐牙。
  野色亂春,嬌雲捧日,燕翻蝶舞交加。
  溫詔下天涯。
  早畫船飛楫,疊鼓鳴撾。
  共輓旌幢,緩留絲竹醉韶華。
  
  江都自古豪誇。
  正迷樓墮絮,月觀吹花。
  玉扆眷深,金甌望重,何人暗草黃麻。
  歸路接堤沙。
  宴上林風月,紫闕煙霞。
  鳳檢飛來,便將春色到朝傢。
  
《望海潮 Wang Haichao》
詩人: 劉一止 Liu Yizhi

  東郊人報,春風消息,先歸禦柳宮梅。
  殘雪戀枝,輕陰閣雨,鬱蔥瑞氣佳哉。
  清曉九門開。
  聽舜韶聲舉,迤邐天街。
  雙闕連雲,六鰲橫海駕峰來。
  
  華燈競簇樓臺。
  正豐年共樂,歡意徘徊。
  簾捲弄妝,塵香趁馬,輕寒細入人懷。
  爭待鳳輿回。
  看一天星鬥,移下蓬萊。
  是處歌謠,太平聲入萬年杯。
  
更多詩歌...
請鑒賞:

  呂渭老 Lv Weilao:望海潮 Wang Haichao
  石孝友 Dan Xiaoyou:望海潮 Wang Haichao
  黃岩叟 Huang Yansou:望海潮 Wang Haichao
  鄱陽護戎女 Po Yanghurongnv:望海潮 Wang Haichao
  瀋伯文 Shen Bawen:望海潮 Wang Haichao
  張藻 Zhang Zao:望海潮 Wang Haichao
No. 7
  詞牌名。始見於宋代柳永《樂章集》。雙調,一百零七字,押平聲韻。
No. 8
  詞牌名。調見 宋 柳永 《樂章集》。 梅禹金 《青泥蓮花記》載, 柳永 與 孫何 為布衣交, 何 官 杭州 ,門禁森嚴。 永 欲見不得,遂作《望海潮》詞,使歌妓 楚楚 於中秋夜唱於 何 前, 何 遂迎 永 入內。雙調,一百零七字,平韻。參閱《詞譜》捲三四。
釋義
  柳永創製詞牌,一百零七字,雙調,上闕五平韻、下闕六平韻,一韻到底。
格律
  *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 △ △ 
  (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
  △ △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最後兩句可換成: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望海潮-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傢.雲樹繞堤沙。怒濤捲霜雪,天塹(qiàn )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sǒu)蓮
  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註釋】
  ①三吳:指吳興郡、吳郡、會稽郡,此處泛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區。五代吳越建都於此。
  ②.錢塘:即杭州,古屬吳郡。
  ③重湖疊巘:西湖以白堤為界,分裏湖和外湖,故稱重湖。疊巘:指層層疊疊的山巒。
  ④.高牙:原指軍前大旗,因旗桿以象牙為飾而得名。詞中代指高官孫何。
  ⑤鳳池:即鳳凰池,為皇帝禁苑中池沼。詞中泛指朝廷。
  【賞析】
  《望海潮》也是柳永詞中廣泛傳誦的名篇。
  錢塘(今浙江杭州市),從唐代開始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進一步的發展。柳永在杭州生活過一個時期,對杭州的山水名勝、風土人情有着親身的體驗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這首詞裏,他能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西湖的美景,錢江潮的壯觀,杭州市區的繁華富庶,當地上層人物的享樂,下層人民的勞動生活,都一一註於詞人的筆下,塗寫出一幅幅優美壯麗、生動活潑的畫面。這畫面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描畫出杭州的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
  據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這首詞是柳永呈獻給舊友孫何的作品。孫何當時任兩浙轉運使,駐節杭州。詞中“千騎擁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孫何而言。由於是呈獻杭州官長之作,詞中不免對當時的杭州做誇張描寫,也免不了要用恭維應酬的話語作結。但是,更主要的是,透過“競豪奢”這樣的表面現象,讀者還可以看到“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的盈實富庶,“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輕快歡欣,以及“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風流瀟灑。這一切,都衹能産生在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辛勤勞動所創造出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基礎之上。“重湖疊巘”,“煙柳畫橋”,也並非天然生就,而是勞動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結果。“雲樹繞堤沙”,“三秋桂子,十裏荷花”,也無一不是勞動人民辛勤的雙手造就。當時,柳永對此大加贊賞並引以為自豪。今天,我們讀這樣的詞作也不應求之過苛,甚至指責他“掩蓋了當時的階級矛盾與貧富懸殊”,而是應當從詞裏所提供的畫面中去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而增強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贊語由來已久,這並非溢美之詞。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是相當成功的。作者抓住具有特徵的事物,用飽蘸激情而又帶有誇張的筆調,寥寥數語便筆底風生,迷人的西湖與錢塘勝景便展現在讀者面前。前片,主要勾畫錢塘的“形勝”與“繁華”,大筆濃墨,高屋建瓴,氣象萬千。寫法上由概括到具體,逐次展開,步步深化。如,開篇三句點出了“形勝”、“都會”與“繁 華”,但終究是概括性的直陳,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繼之而來的下面九句,便緊緊圍繞這六個字,做形象的鋪寫,境界立即展開:“煙柳畫橋”三句寫的是“都會”,“雲樹繞堤沙,怒濤捲霜雪”等則側重於刻畫“形勝”,而“市 列殊璣,戶盈羅綺”則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華.下片,側重於描繪西湖的美景、歡樂的遊賞與勞動生活。寫法上着眼於“好景”二字,尤其側重於“好景”中出現的人。“重湖”三句描繪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語,是千古迷人的麗句。“羌管弄晴”三句寫的是下層人民,“千騎擁高牙”三句寫的是州郡長官。結尾又以贊美的口吻收束。
  除飽滿的感情與適度的誇張以外,詞的語言,音律,詞調也與詞的內容結合得恰到好處。《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創的,詞牌與詞的內容以及地域性特點密切結合。上片寫形勝之地和錢江潮的壯觀,詞中用“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有氣勢的語言,詞句短小,音調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而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時,文字優美,詞句變長,節奏平和舒緩,終於出現了“三 秋桂子”這樣幹秋傳誦的佳句,繼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斷地加以點染,美麗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曠神怡了。
  這是一首藝術感染力很強的詞。相傳後來金主完顔亮聽唱“三秋桂子,十裏荷花”以後,便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更加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為此,宋人謝驛(處厚)還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麯子謳,荷花十裏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裏愁。”(見羅大經《鶴林玉露》)說金主亮因受一首詞的影響而萌發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産生這一傳說,卻可以印證這首詞的藝術感染力是很強的。作為高級官僚的範縝對柳永這首詞也極端贊佩:“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鎮壓翰苑十餘載,不能出一語詠歌,巧於耆卿詞見之。”( 見《方輿盛覽》)柳永擴大了詞的內容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他的詞反映了都市的繁華與山川的壯麗。除歌詠杭州以外,柳永的詞還歌詠過蘇州(《木蘭花慢》、《瑞鷓鴣》)。揚州(《臨江仙》)、成都(《一寸金》)、洛陽(《少年遊》和北宋都城汴京(《傾杯樂》、《透碧霄》)等。為宋代都市繁榮留下了形象的畫面。
望海潮-秦觀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
  金𠔌俊遊,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 亂分春色到人傢。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
  花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
  煙暝酒旗斜。
  但倚樓極目,極見棲鴉。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簡析】
  此詞一題"洛陽懷古",非是。詞中提到金𠔌、銅駝等地,係虛似洛陽、實寫汴京,虛虛實實,乃有憂讒畏譏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漸稀,冰河解凍,年華暗換,又到早春時節,然後引起對往事的回憶。全詞結皆撫今,中間插入追昔內容。記憶越是美好,越是富於情趣,眼前景越是難堪,詞意也越耐咀嚼。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遊、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嚮於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聖後纍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主要詞作】
  鵲橋仙(纖雲弄巧) 望海潮·洛陽懷古(梅英疏淡)
  踏莎行(霧失樓臺)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水竜吟(小樓連苑橫空) 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
  滿庭芳(山抹微雲) 千秋歲(水邊沙外)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仙劍三遊戲原聲音樂
  望海潮(船·海、海底城)
  江海迷宮主題音樂,變幻莫測,帶有強烈神秘感,風格雄渾大氣,結構緊湊而綿密。表現在巨大自然力面前,天人互感應和的情境。
相關詞
柳永宋詞
包含詞
望海潮泛舟望海潮四之一
望海潮浮遠堂望海潮二之二
望海潮四之四望海潮四之三
望海潮四之二望海潮拱日亭
望海潮·梅英疏淡望海潮·雲雷天塹
望海潮·東南形勝望海潮·廣陵懷古
望海潮·洛陽懷古望海潮錢塘懷古
望海潮清明詠懷望海潮東南形勝
望海潮題雙岩堂望海潮從軍舟中作
望海潮上梁帥生辰望海潮之霸王朝海
望海潮次竜有章韻望海潮(上梁帥生辰)
望海潮(四之四)望海潮(四之三)
望海潮(四之二)望海潮·從軍舟中作
望海潮(四之一)望海潮(泛舟)
望海潮(錢塘懷古)望海潮(題雙岩堂)
望海潮(二之二)望海潮(浮遠堂)
望海潮(次竜有章韻)望海潮(清明詠懷)
望海潮(拱日亭)望海潮紹興府西園席上
望海潮和韻寄別葉睢寧望海潮重九和彥時兄
望海潮為富樞生朝壽望海潮揚州芍藥會作
望海潮(紹興府西園席上)望海潮(和韻寄別葉睢寧)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貺尚書)望海潮(元日上都運魯大卿)
望海潮(寄別潯郡魯教諭子振、李訓道宗深·二之一)望海潮(重九和彥時兄)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望海潮(為富樞生朝壽)
望海潮(揚州芍藥會作)望海潮(丁酉,西內成,鄉人請作望幸麯)
望海潮(癸卯鼕為建守趙季西賦碧雲樓)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
望海潮癸卯鼕為建守趙季西賦碧雲樓望海潮丁酉西內成鄉人請作望幸麯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貺尚書望海潮元日上都運魯大卿
望海潮寄別潯郡魯教諭子振李訓道宗深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