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中国哲学人物 : 孟子 : 中国伦理学 > 子游
目录
子游 Zi You (?~前682) 
  宋前废公,原名子游,宋后湣公(宋闵公)之子,在位仅一年。闵公在位时与鲁国多次交战,宋大夫南宫(长)万一败再败。宋闵公取笑他:“吾初敬君,今君乃鲁国囚犯,吾不再敬君矣。”南宫(长)万既愧且怒,激起杀机。宋闵公十年(前682年),南宫长万杀子捷,立公子子游为君,子捷的公子借曹国军队反击,杀掉子游,立子捷弟子御说,是为宋桓公。不久南宫(长)万奔陈国,宋国将他引渡回来,斩成肉酱。
No. 2
  子游(前506~前443),姓言,名偃(yǎn),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
  子游少孔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子游二十多岁就担任了“武城宰”(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实行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教诲,孔子到武城时,“闻弦歌之声”,甚为嘉许。子游自称重视仁义之根本,批评子夏的门人曰:“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未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论语·子张》)其留下的名言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丧致乎哀而止” (《论语·子张》)孔子去世后,子游自己授徒徒讲学,其后学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但却受到荀子的严厉批评。
  子游残碑图
  明翰林学士周洪漠在《重修丹阳公祠记》中写道:昔者吴公言子游为勾吴人而悦吾夫子之道,壮学于中国,卒能以文学擅科而得夫圣人之一体,至其宰武城也。夫子入其境,而闻弦歌之声乃喜而戏之曰:“割鸡焉用牛刀。”公以实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群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唐玄宗时,子游被追封为“吴侯”,宋代又被封为“丹阳公”,后又称“吴公”。今江苏常熟存有“言偃宅”、“言子墓”等遗迹。
英文解释
  1. :  Zi You
近义词
前废公
相关词
鹳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