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 历史人物 : 网络用语 > 刘海涛
目录
刘海涛 Liu Haitao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新写作实验创始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No. 2
  1.刘海涛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3年3月18日
  身高:188cm
  籍贯:河南 睢县
  项目:皮划艇
  简介
  2000年 全国皮划艇锦标赛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第一名;
  2001年 第九届全运会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第二名;
  2002年 第十四届(曼谷)亚运会男子单人皮艇冠军;四人皮艇冠军;
  2004年 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皮划艇亚洲区资格赛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冠军;
  2005年 第十届全运会“五冠王”:
  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冠军、男子1000米双人皮艇冠军、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冠军、
  男子500米单人皮艇冠军、男子500双人皮艇冠军!
  2006年 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冠军、男子500米单人皮划艇冠军。
  个人轶事:
  从“看船娃”到十运会“夺金王”——刘海涛的划艇传奇
  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在24小时之内连夺5枚金牌,他就是睢县籍运动员、解放军代表队的刘海涛
   10月26日,趁刘海涛回老家探亲的机会,记者在刘海涛的老家——河南省睢县城隍乡三里屯村采访了这位十运夺金王。
   5冠王曾是看船娃
   出生在睢县的刘海涛家境平凡,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在父亲的影响下,海涛1994年进入睢县体育中学,进行皮艇训练。
   人高臂长的刘海涛很快被当时的睢县体育局局长陈平发现,并引荐给了当时睢县皮划艇教练杨传民,据陈局长介绍,当时刘海涛身高1.85米,而臂长则近2米,这是从事皮划艇运动的先天优越条件。
   1996年睢县举行全国皮划艇锦标赛,刘海涛担任工作人员。由于担心拴在岸边的皮艇丢失,前来参加比赛的广东队请河南队找两个人帮忙看船,于是刘海涛就来到了广东队教练石严面前。比赛结束后,石教练无意中多看了这个农村娃一眼,发觉这孩子四肢修长、体格匀称,是块划船的料,当即就决定带他到当时正在全国各地引进运动员的广东肇庆队练一练。就这样,刘海涛连同睢县籍的三名皮划艇队员一同去了肇庆市皮划艇训练基地,那一年,刘海涛14岁。
   遇名师一路金牌伴
   刘海涛来到肇庆后,石严教练还牵挂着刘海涛,经常到肇庆队中去指导刘海涛。经过16个月观察考验,刘海涛于1997年正式进入广东队。1998年,刘海涛和其他3名睢县籍运动员代表肇庆队参加了澳门独木舟邀请赛,取得了他比赛生涯中的第一块奖牌。1999年至2001年更是连获三届全国皮划艇冠军赛金牌。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获得2金一银。
   创奇迹一人抢五金
   1999年,刘海涛被交流到解放军队。为了帮解放军队取得好成绩,以前主攻单人艇的刘海涛还增加了双人和四人的训练,这也为他在十运会500米单人皮艇和双人皮艇比赛中夺冠打下了基础。
   在十运会22日的比赛中,刘海涛在不到150分钟内连夺三枚金牌,分别是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男子1000米双人皮艇、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23日,他又在两个小时内连夺两枚金牌,分别是男子500米单人皮艇、男子500米双人皮艇。算起来,刘海涛的这五块金牌是在24小时之内,连续进行了5场高强度的比赛夺得的。在对速度耐力要求极高的短距离项目上,能够连夺五枚金牌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奥运梦圆还得好好练
   仅用两个上午就狂揽5枚金牌,“超人”如何练成?刘海涛平静地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平时训练的运动量是十运比赛那天的3倍。”刘海涛现在身高1米88,体重88公斤。他的身体素质在国内皮划艇选手中是一流的。在皮划艇运动员最看重的吸氧量这个指标上,刘海涛达到了国际水平——5升。
   刘海涛父亲很清醒:“全国水平跟世界水平还比不上,现在海涛只有两个项目跟世界纪录接近,要在2008年皮艇项目上取得奖牌,还得好好练。
  2.刘海涛
  广东湛江人。现任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有特殊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出生于广东湛江,1980年毕业于湖南师院零陵分院中文科,后进入湖南师大进修本科课程;1986年在武汉大学文艺理论助教班结业;七年后师从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活动,先后在新加坡《微型小说季刊》、《中国校园文学》、《百花园》、《小小说选刊》等数十家报刊发表研究论文与文学作品200余篇。7年里共推出6部学术专著,并获得了多项奖励。其中,1990年出版的《微型小说的理论与技巧》获广东省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写作学会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现代人的小说世界》,获中国“春兰·微型小说个人作品优秀作品奖”;在新加坡出版的《规律与技法》获广东省第九届新人新作奖、湛江市文艺奖励基金会一等奖;《主体研究与文体批评》获湛江市文艺奖励基金会二等奖;1996年、1997年相继出版的《叙述策略论》和《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获写作界一致好评。由于其突出的贡献,他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高校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并获“曾宪梓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其个人传记入选《中国文艺家传集》。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湛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湛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广东写作学会副会长,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3.刘海涛
  1907-1941 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 1941年11月与山东省蒙阴县作战牺牲
  4.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学习经历:
  1992年9月——1996年7月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本科
  2002年9月——2005年7月西北大学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96年7月——2002年7月 山西外经贸厅国际对销公司
  2005年7月——今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学科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
  5.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计算语言学,配价理论和依存语法,国际语学,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
  主要论著:
  1. 结构化语言知识库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情报科学,1992.5,13(5)
  2. 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对计算语义学的影响,载计算语言学研究与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 计算语言学应用中的模块化概念,语言文字应用,1995.4.
  4. 国际语学和计划语言,现代外语,1995.1.
  5. 计划语言和语言规划关系初探, 外国语,1996.5.
  6. 依存语法和机器翻译,语言文字应用, 1997(3).
  8. 基于公理化方法的语际语言学探索, 外国语, 1997(6).
  9. 关于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的几点思考,载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1(1).
  10. 计划语言研究对语言学的意义,载2003北京学术前沿论坛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 interlinguistics in china, in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98. 22(1). p. 76-87.
  12. kiel evoluas interlingvistiko?(国际语学的发展方向), in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99. 23(1). p. 65-77.
  13. pidgins, creoles and planned languages. ╟ language evolution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klaus schubert (red.) (2001): planned languages: from concept to reality. brussel: hogeschool voor wetenschap en kunst, 121-177.
  14. la kalkulado de la lingvo - vide el interlingvistiko(语言的计算), en "grkg/ humankybernetik"(人文控制论), 1999. 40(4). 160-170.
  15. language equ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ole of china, in "al nova internacia lingva ordo/towards a new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rder". rotterdam: universal esperanto association, 2004.
  备注:
  是以下三种国际性学术刊物的编委会成员:
  language problems & language planning,
  esperanto studies - esperantologio,
  die grundlagenstudien aus kybernetik und geisteswissenschaft.
  6.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荣获国务院特殊津帖。在《文学评论》《新华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00多篇。
  主要著作有: 《型小说学研究》(三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文艺鉴赏概论》(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写作学新教程》,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
  《现代读写说:高师写作学新稿》,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小说的读与写》,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规律与技法》,新加坡作家协会出版社1993年版。
皮划艇运动员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3年3月18日
  身高:188cm
  籍贯:河南 睢县
  项目:皮划艇
  简介
  2000年 全国皮划艇锦标赛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第一名;
  2001年 第九届全运会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第二名;
  2002年 第十四届(曼谷)亚运会男子单人皮艇冠军;四人皮艇冠军;
  2004年 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皮划艇亚洲区资格赛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冠军;
  2005年 第十届全运会“五冠王”:
  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冠军、男子1000米双人皮艇冠军、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冠军、
  男子500米单人皮艇冠军、男子500双人皮艇冠军!
  2006年 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冠军、男子500米单人皮划艇冠军。
  个人轶事:
  从“看船娃”到十运会“夺金王”——刘海涛的划艇传奇
  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在24小时之内连夺5枚金牌,他就是睢县籍运动员、解放军代表队的刘海涛。 
  10月26日,趁刘海涛回老家探亲的机会,记者在刘海涛的老家——河南省睢县城隍乡三里屯村采访了这位十运夺金王。 
  5冠王曾是看船娃 
  出生在睢县的刘海涛家境平凡,父亲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在父亲的影响下,海涛1994年进入睢县体育中学,进行皮艇训练。 
  人高臂长的刘海涛很快被当时的睢县体育局局长陈平发现,并引荐给了当时睢县皮划艇教练杨传民,据陈局长介绍,当时刘海涛身高1.85米,而臂长则近2米,这是从事皮划艇运动的先天优越条件。 
  1996年睢县举行全国皮划艇锦标赛,刘海涛担任工作人员。由于担心拴在岸边的皮艇丢失,前来参加比赛的广东队请河南队找两个人帮忙看船,于是刘海涛就来到了广东队教练石严面前。比赛结束后,石教练无意中多看了这个农村娃一眼,发觉这孩子四肢修长、体格匀称,是块划船的料,当即就决定带他到当时正在全国各地引进运动员的广东肇庆队练一练。就这样,刘海涛连同睢县籍的三名皮划艇队员一同去了肇庆市皮划艇训练基地,那一年,刘海涛14岁。 
  遇名师一路金牌伴 
  刘海涛来到肇庆后,石严教练还牵挂着刘海涛,经常到肇庆队中去指导刘海涛。经过16个月观察考验,刘海涛于1997年正式进入广东队。1998年,刘海涛和其他3名睢县籍运动员代表肇庆队参加了澳门独木舟邀请赛,取得了他比赛生涯中的第一块奖牌。1999年至2001年更是连获三届全国皮划艇冠军赛金牌。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上获得2金一银。 
  创奇迹一人抢五金 
  1999年,刘海涛被交流到解放军队。为了帮解放军队取得好成绩,以前主攻单人艇的刘海涛还增加了双人和四人的训练,这也为他在十运会500米单人皮艇和双人皮艇比赛中夺冠打下了基础。 
  在十运会22日的比赛中,刘海涛在不到150分钟内连夺三枚金牌,分别是男子1000米单人皮艇、男子1000米双人皮艇、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23日,他又在两个小时内连夺两枚金牌,分别是男子500米单人皮艇、男子500米双人皮艇。算起来,刘海涛的这五块金牌是在24小时之内,连续进行了5场高强度的比赛夺得的。在对速度耐力要求极高的短距离项目上,能够连夺五枚金牌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奥运梦圆还得好好练 
  仅用两个上午就狂揽5枚金牌,“超人”如何练成?刘海涛平静地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平时训练的运动量是十运比赛那天的3倍。”刘海涛现在身高1米88,体重88公斤。他的身体素质在国内皮划艇选手中是一流的。在皮划艇运动员最看重的吸氧量这个指标上,刘海涛达到了国际水平——5升。 
  刘海涛父亲很清醒:“全国水平跟世界水平还比不上,现在海涛只有两个项目跟世界纪录接近,要在2008年皮艇项目上取得奖牌,还得好好练。
广东湛江师范学院教授
  广东湛江人。现任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有特殊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出生于广东湛江,198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中文科,后进入湖南师大进修本科课程;1986年在武汉大学文艺理论助教班结业;七年后师从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活动,先后在新加坡《微型小说季刊》、《中国校园文学》、《百花园》、《小小说选刊》等数十家报刊发表研究论文与文学作品200余篇。7年里共推出6部学术专著,并获得了多项奖励。其中,1990年出版的《微型小说的理论与技巧》获广东省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写作学会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现代人的小说世界》,获中国“春兰·微型小说个人作品优秀作品奖”;在新加坡出版的《规律与技法》获广东省第九届新人新作奖、湛江市文艺奖励基金会一等奖;《主体研究与文体批评》获湛江市文艺奖励基金会二等奖;1996年、1997年相继出版的《叙述策略论》和《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获写作界一致好评。由于其突出的贡献,他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高校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并获“曾宪梓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其个人传记入选《中国文艺家传集》。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湛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湛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广东写作学会副会长,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 、广东写作学会副会长 、 湛江市作家协会主席 、湛江散文诗学会会长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 。
  现正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子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广东省“ 151 工程项目”等三个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5期
  《“华文写作在线”教学网站的构建与应用》,《应用写作》,2004年第10期
  《文学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写作学新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艺鉴赏概论(主编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九十年代文体创作中母语思维》,《文学评论》, 2002年第2期
  《美丑交织与交叉否定》,《文艺报》, 2005年1月6日
  《论网络型的研究性学习》,《应用写作》, 2004年第2期
  《文学阅读的新感觉和文学研究的新方式》,《小小说月刊》, 2004年第22期
  《小小说的理性与创新》(专栏系列文章 4篇),《青春阅读》, 2005年第2、4、6、8期
  《微型小说学研究》(专著,三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
  《写作的转型与创意》,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小说的读与写》,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现代读写说》,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鲁中军区司令员(1907~1941)
  原名刘保仁。东阿县张集村人。鲁中军区司令员。出身贫苦农民家庭。 高小毕业后,到东北珠河县谋生,因“打抱不平”被警察拘押6个月。出狱后聚众上山,劫富济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在宾县参加孙朝阳领导的抗日义勇军, 并在该部结识了赵尚志。1933年7月,随赵尚志携带枪支脱离孙部参加了赵尚志领导的珠河县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珠河县游击队扩编为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先后任一、、 1935年1月, 以哈东支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第一师第一团团长。1936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38年毕业后回到延安。 5月,被派往山东工作。临行前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并对他进行勉励。1939年后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司令员、一军区司令员。1939年12月,率部打退6000多名日伪军对肥城、东阿边区的“扫荡”,并攻占东阿县城。1940年春, 率部进入滨海地区,发动群众,打击日伪军,曾指挥攻打蒙阴县城。1940年9月,部队改编后,任山东纵队第二旅副旅长,转战日照、莒县、赣榆一带。1941年任鲁中军区司令员。
  1941年11月,刘海涛带领警卫排和青年营在反“扫荡”中被日军包围于岸堤以北王山一带。为了保存实力,他命警卫排和青年营分头突出重围,自己和鲁中区社会部长朱毓淦等人转移至蒙阴县官庄以东杜家林,被汉奸石绍武伪装抗日联防大队将他们诱捕。敌人先对他进行诱降,继用酷刑折磨,他宁死不屈。11月25日与妻子苏珍及社会部长朱毓淦等8人被杀害于苏家村。遗体后迁葬沂南县万松山革命烈士陵园。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学习经历:
  1992年9月——1996年7月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本科
  2002年9月——2005年7月 西北大学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96年7月——2002年7月 山西外经贸厅国际对销公司
  2005年7月——今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学科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培训与开发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性 别: 男
  职 称: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计算语言学,配价理论和依存语法,国际语学,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
  主要论著:
  1. 结构化语言知识库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情报科学,1992.5,13(5)
  2. 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对计算语义学的影响,载计算语言学研究与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 计算语言学应用中的模块化概念,语言文字应用,1995.4.
  4. 国际语学和计划语言,现代外语,1995.1.
  5. 计划语言和语言规划关系初探, 外国语,1996.5.
  6. 依存语法和机器翻译,语言文字应用, 1997(3).
  8. 基于公理化方法的语际语言学探索, 外国语, 1997(6).
  9. 关于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的几点思考,载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1(1).
  10. 计划语言研究对语言学的意义,载2003北京学术前沿论坛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 Interlinguistics in China, in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98. 22(1). p. 76-87.
  12. Kiel evoluas interlingvistiko?(国际语学的发展方向), in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99. 23(1). p. 65-77.
  13. Pidgins, Creoles and planned languages. – Language Evolution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Klaus Schubert (red.) (2001): Planned Languages: From Concept to Reality. Brussel: Hogeschool voor Wetenschap en Kunst, 121-177.
  14. La kalkulado de la lingvo - vide el interlingvistiko(语言的计算), en "GrKG/ Humankybernetik"(人文控制论), 1999. 40(4). 160-170.
  15. Language Equ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ole of China, in "Al nova internacia lingva ordo/Towards a New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rder". Rotterdam: Universal Esperanto Association, 2004.
  备注:
  是以下三种国际性学术刊物的编委会成员:
  Language Problems & Language Planning,
  Esperanto Studies - Esperantologio,
  Die Grundlagenstudien aus Kybernetik und Geisteswissenschaft.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
  1955年出生,化州人。中共党员。湛江师院教授、副校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荣获国务院特殊津帖。在《文学评论》《新华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00多篇。
  主要著作有: 《微型小说学研究》(三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文艺鉴赏概论》(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写作学新教程》,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
  《现代读写说:高师写作学新稿》,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小说的读与写》,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规律与技法》,新加坡作家协会出版社1993年版。
  在《文学评论》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文艺评论及作品200多篇。《规律与技法》(新加坡出版)获广东省第九届新人新作奖。《微型小说的理论与技巧》获省第五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福建连城人,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1986年在华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89年在华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8年被评为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目前还兼任《花卉》杂志特约编辑。
  研究方向及科研情况:
  研究方向:花卉、观赏草坪与园艺植物的栽培和育种
  科研情况:主持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主持或参加各级研究课题10余项。近年主持的研究课题主要有:
  1、《以广东泥炭和椰糠为主要材料的盆花标准化基质配方的研究》,200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农业攻关计划项目,经费7万元,研究年限:2005-2007年。
  2、《提高广东花卉出口竞争力的研究》,200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研究年限:2005-2006年。
  3、《广州内环路沿线天面绿化规划调研》,广州地区绿化委员会横向课题,经费10万元,研究年限:2004-2005年。
  发表相关的论著论文主要有:
  1、《专家教你种花卉——月季》,刘海涛、吴焕忠、李明仲等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
  2、《专家教你种花卉——观赏凤梨》,刘海涛、吴焕忠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
  3、《百花盆栽图说——柑橘》,刘海涛、张新峰、周伟斌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
  4、《花卉栽培基础》,刘海涛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8
  5、《家庭花卉种植》,刘海涛编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8
  6、《家庭美叶种植》,刘海涛编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9
  7、《园艺植物栽培学实验指导》(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刘海涛参编(范双喜、张玉星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
  8、《运动场草坪》(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刘海涛参编(韩烈保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8
  9、广东花卉产业现状、问题及入世后的对策,刘海涛、何少云,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集(广东省农学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编),2002年,58-61
  10、花卉盆钵气孔度对石竹生长的影响,何少云、刘海涛、张国权、刘厚诚,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7-20
  11、花卉盆钵气孔度对石竹根系活力和叶绿素的影响,何少云、刘厚诚、刘海涛,园艺学进展(第五辑,2002年):648-654 广州出版社
  12、食用仙人掌组织培养简报摘编,刘海涛、刘厚诚、翟英芬,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3):351
  教学情况:
  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有《花卉栽培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和《草坪学》,研究生课程有《高级观赏植物栽培学》。
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建设公司纪检委书记
  男,194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历任黑龙江省第一公路工程处政治处干事、副主任,黑龙江省第五公路工程处政治处主任、工会主席,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公司党委办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工会主席,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四公司党委书记,2001年1月至今任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纪检委书记。
山东省烟台大学校园文学编辑室主编
  男,1979年11月生,山东省即墨人。毕业于烟台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曾担任校“小虫诗社”社长及《小虫诗报》执行总编、《大校园报》驻外记者、《中学生大观察》报特约撰搞人。曾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曾获“首届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之星评选活动”征文二等奖、“小天鹅杯”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三等奖;作品散见各级报刊。事迹收录入《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人才传略》。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男,1964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自2001年6月至今任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现还担任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自1992年起历任郑州纺织机械厂生产处副处长,副厂长、厂长兼党委副书记、郑州纺织机械厂厂长、党委副书记,郑州宏大新型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职。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血液内科工作。1994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 曾就职于唐山中医院。1996-1999年在天津中医学院攻读中医内科硕士,从事“中药诱 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1999-2002年在该院攻读中医内科博士,研究肺癌的中医 药治疗,并于博士学习期间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进修临床血液学一年。2002年博士毕业后就职于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熟练掌握了血液病的诊治,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目前承担科研课题多项,主要涉及血液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机制探讨,并在2002年后发表了10余篇论文。
  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副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2005年获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泌尿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及前列腺疾病的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
英文解释
  1. :  Liu Haitao,  Liu (surname) Hai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