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陶行知 Tao Xingzhi (1891~1946) 陶行知
陶行知 (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本名陶文瀎,因欣賞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改名為知行,後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為行知。教育傢。 早年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 出生於中國安徽省徽州府歙縣。1906年,15歲就讀內地會傳教士唐俊賢在歙縣小北街興辦的崇一學堂,開始學習西方科學文化知識。崇一學堂現改為陶行知 紀念館。 歙縣陶行知 紀念館內陳列的陶行知 留下的頭模、手模 1909年,陶行知 考入美以美會在南京所辦的匯文書院博習館(即預科)。次年(1910年),匯文書院合併宏育書院更名金陵大學,從匯文書院預科升入金陵大學文科。曾任《金陵光》中文版主筆。1914年,陶行知 從金陵大學畢業,畢業論文題為《共和精義》。全家從歙縣遷南京,與汪純宜結婚。 1914年,陶行知 赴美國留學,先入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市政學,次年獲政治學碩士學位。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其間哲學家、教育傢約翰·杜威“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觀點對陶行知 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教育生涯 南京時期 1917年8月,應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郭秉文之聘,提前回國,在南京高師主講教育學、教育行政、教育史、教育心理等。1918年3月,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長;5月,南京高師成立教育專修科,任教育科主任。1919年,與劉伯明等組織南京學界聯合會籌備會,同年當選為會長;作為南京高師代表參與新教育改進社、《新教育》月刊。 1919年2月,發表《教學合一》,同年在南京高師將“教授法”改為“教學法”,不久為全國教育界所采用。4月,發表《第一流的教育傢》,率先提出創造精神的教育思想。 1920年夏,在南高師舉辦第一次暑期學校,為中國高等學校開辦暑期學校之始。 1921年,參加組織實際教育調查社;11月,從事全國教育聯合會“中國新學製”起草工作。 1922年2月,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同年任中華教育改進社機關刊物《新教育》主編,並發表《我們對於新學製草案應持之態度》、《評學製草案標準》、《中國建設新學製的歷史》。 1923年7月,緻函國立東南大學(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於1921年改為國立東南大學)代理校長劉伯明,辭別東南大學,專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參與發起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被安徽旅寧同鄉會、同學會所辦南京安徽公學推為校長。先後謝絶被聘任為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8年改為國立武漢大學)校長、金陵大學校長的邀請,專事中華教育改進社工作及促進平民教育運動。1926年,在其創辦的明陵小學召開的中華教育改進社第一次鄉村教育聯合研究會上,宣讀《我們的信條》,提倡“生活教育”。 1927年,在南京北郊曉莊創辦曉莊師範。1930年4月,曉莊師範被查封。逃往日本。 上海時期 1931年春,陶行知 回國,在上海先後創辦“山海工學團”、“報童工學團”、“晨更工學團”、“流浪兒工學團”等。 重慶時期 1939年,陶行知 在陪都重慶創辦育才學校。1946年1月,創辦重慶社會大學;4月,籌備將育才學校遷滬及籌辦上海社會大學。1946年7月25日,因腦溢血在上海去世。 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 *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 在燕子磯手書:“想一想死不得” 言論 *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 “以教人者教已,在勞力上勞心。” *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 “吃自己的飯,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 “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於宇宙,洗蕩於乾坤,普及衆生,人人有得呼吸。” * “每天要四問: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歷史評價 * 郭沫若:“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 ” * 董必武:“敬愛陶夫子,當今一聖人” * 宋慶齡:“萬世師表” * 毛澤東:“偉大的人民教育傢” 陶行知 (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傢。1891年10月18日生於安徽歙縣。他自幼聰明好學,自主創新。鄰村的一位塾師認定這孩子長大後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讓他免費入塾讀書。有一天下大雪,當他趕到塾館時老師已經開講,他硬是站在門外專心緻志地聽老師把課講完。這種學習精神感動了塾館裏的每一個人。1906年,他進入本縣的教會學校崇一學堂免費讀書,在這裏學習英文、數學、理化等課程,開始接受西方資産階級的新教育。但由於他一直生活在中國社會的底層,所以從童年時代起就對民間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關註中國的農村,立志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和廣大中國農民受剝削壓迫的悲慘處境去奮鬥。因此,在崇一學堂讀書的時候,就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的座右銘。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歷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教務主任等,反對“沿襲陳法,異型他國”。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運動後,從事平民教育運動,創辦曉莊師範。1930年4月,國民黨反動政府以“勾結叛逆,陰謀不軌”為藉口,武力封閉曉莊學校。陶行知 受到通緝,被迫臨時避難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報》總管理處顧問,對當時《申報》的革新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後創辦了“山海工學團”,“晨更公學團”,“勞工幼兒團”,首創“小先生製”,成立“中國普及教育助成會”,開展“即知即傳”的普及教育運動。1934年主編《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佈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為“行知” “九.一八”事變後,陶行知 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7月,與瀋鈞儒、鄒韜奮、章乃器聯合發表《團结禦侮宣言》,毛澤東主席復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國救國聯合會的委托,擔任國民外交使節,出訪歐、美、亞、非二十八個國傢和地區,出席“世界和平大會”,“世界新教育會議”第七次年會,“世界青年大會”,“世界反侵略大會”,當選為世界和平大會中國執行委員。為光大中華民族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38年8月,陶氏回國路過香港,倡導舉辦了“中華業餘學校”,推動香港同胞共赴國難。 1939年7月,在四川重慶附近的古聖寺為兒童創辦育才學校,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兒童。1945年,陶行知 當選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6年1月,陶行知 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戰爭勝利後,陶行知 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爭和平的鬥爭。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遭國民黨特務暗殺,陶行知 被列為黑名單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槍”的犧牲準備,一面繼續堅持鬥爭,視死如歸,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終因“勞累過度,健康過虧,刺激過深”於1946年7月25日患腦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歲。1946年8月11日,延安各界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親筆寫了“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傢陶行知 先生千古”的悼詞。1946年12月1日,全國53個人民團體將陶行知 的遺體安葬在南京曉莊勞山之麓。
陶行知 的一生,是在人民塗炭,國傢多難、民族危急之秋度過的,他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與勞苦大衆休戚與共,與共産黨人親密無間,為人民教育事業,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鬥爭事業鞠躬盡瘁,奮鬥終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陶先生著作宏富,論述精當,與當前的社會主義教育學息息相通,堪稱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陶行知 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農歷清光緒十七年九月六日)
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
籍貫地:安徽省歙縣西鄉黃潭源村
傢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純宜,汪病逝後又娶妻吳樹琴;長子,陶宏生;次子,陶曉光;三子,陶剛
陶行知 ,中國人民教育傢,民主革命傢。原名文瀎,後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1917年回國,歷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教務主任等,反對“沿襲陳法,異型他國”。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運動後,從事平民教育運動,創辦曉莊師範。1930年4月,國民黨反動政府以“勾結叛逆,陰謀不軌”為藉口,武力封閉曉莊學校。陶行知 受到通緝,被迫臨時避難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報》總管理處顧問,對當時《申報》的革新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後創辦了“山海工學團”,“晨更公學團”,“勞工幼兒團”,首創“小先生製”,成立“中國普及教育助成會”,開展“即知即傳”的普及教育運動。1934年主編《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佈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為“行知”
“九.一八”事變後,陶行知 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當選為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執行委員和常務委員。7月,與瀋鈞儒、鄒韜奮、章乃器聯合發表《團结禦侮宣言》,毛澤東主席復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國救國聯合會的委托,擔任國民外交使節,出訪歐、美、亞、非二十八個國傢和地區,出席“世界和平大會”,“世界新教育會議”第七次年會。
1938年8月,陶氏回國路過香港,倡導舉辦了“中華業餘學校”,推動香港同胞共赴國難。
1939年7月,在四川重慶附近的古聖寺為兒童創辦育才學校,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兒童。1945年,陶行知 當選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46年1月,陶行知 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戰爭勝利後,陶行知 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獨裁,爭民主,反內戰,爭和平的鬥爭。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遭國民黨特務暗殺,陶行知 被列為黑名單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槍”的犧牲準備,一面繼續堅持鬥爭,視死如歸,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終因“勞累過度,健康過虧,刺激過深”於1946年7月25日患腦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歲。 陶行知 與育才學校
● “手腦相長歌”
所謂手腦相長,即手腦並用、手腦皆強,
陶行知 為什麽要寫這首歌呢?
舊中國漫長的歷史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由此形成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
從教育方面說就要培養手腦並用、手腦雙敲的人。要勞力者勞心,勞心者勞力,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最根本的問題。
● 育才學校
“人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陶行知
陶行知 這句話正是他為人類、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宣言。
1939年,陶行知 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
育才學校是陶行知 創辦的成績最大的學校,學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難童,對學生不收學費和生活費,因而經費非常睏難。有人問陶行知 “你何必背着石頭過河呢?”,陶先生說“我背的不是石頭,是愛人”。這是對學生的愛,對學校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勞動人民的愛,對中華民族的愛。
陶先生有四個字“愛滿天下”。不僅愛人類,而且愛生物,反對把生物弄死來做標本,把生物學變成死物學,這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推廣這樣的愛,可以教導人們不再互相殘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1946年對陶行知的評價 1946 Evaluation of the Tao 偉大的人民教育傢。 —— 毛澤東
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客。 —— 周恩來
萬世師表。 —— 宋慶齡
當今一聖人。 —— 董必武
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後的陶行知 。 —— 郭沫若
陶行知 不僅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教育傢,也是一個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鬥士。 —— 泰戈爾 1938年秋天,時值抗戰時期,陶行知 到湖北宜昌的一個小學裏演講。演講中,他幽默地拆了一個“春”字。他說:“‘春’字是由一個‘三’、一個‘人’和一個‘日’字組成,三人為衆,這叫衆人壓‘日’,壓得日本侵略者透不過氣來。所以說,我們的抗戰必勝,春天必將屬於我們中國人民。”
這段精彩講話既反映出陶行知 的博學多才,也表現出他愛憎分明的品德。講話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博得了全場熱烈掌聲。 ● 陶行知 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傢
陶行知 有最高的道德修養,他有最高的理想,他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教育理論,並根據中國的國情,創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論,並且以最大的魄力付諸實踐,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績。他的品德、修養和理論都值得學習和繼承。
● 陶行知 是堅強的民主戰士
抗日戰爭結束後,廣大人民都要求和平,反對內戰,陶行知 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員,他為爭取民主和平,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堅决的鬥爭。著名民主人士、學者李公樸(育才學校副校長)和詩人聞一多被蔣介石槍殺。有消息說陶行知 已被列入暗殺名單,陶說:“我等着第三槍”,結果因疲勞憂憤而死。(在這之前的1936~1938年陶行知 受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之托,周遊26個國傢,參加各種國際會議,宣傳各種抗日主張,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 陶行知 是詩人
陶行知 創作的詩歌的特點是大衆化。他的詩是為廣大群衆而寫,他說要老媽(沒有文化的老人)聽得懂才能稱及格。他的詩有許多都譜成歌麯,如鋤頭舞歌、鐮刀舞歌、手腦相長歌。
●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陶行知 說“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麽樣的生活就是什麽樣的教育
1、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
2、是勞動的生活就是勞動的教育,是不勞動的生活就是不勞動的教育。
3、是科學的生活就是科學的教育,是不科學的生活就是不科學的教育。
4、是藝術的生活就是藝術的教育。
5、是改造社會的生活就是改造社會的教育。
首先應理解:“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作的與人無關的教育。”
● 理解
人接受教育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書本知識(間接的,包括聽講),一種是直接的,即從實踐獲得的。生活教育包括這兩部分,並沒有把讀書排斥在生活之外。陶行知 說“生活即教育”是一個大概念,所謂“生活”,陶行知 說生活就是有生命的東西在一個環境裏生生不已的活動。因此可以說一切活動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 關於“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
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論的一個總概念,因此他不止一次的做瞭解釋。
“生活教育”這一概念是陶先生的老師杜威提出來的,但意思完全不同。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而陶先生把它翻了半個筋鬥改成“生活即教育”。陶行知 主張生活即教育,反對教育即生活。他說“生活即教育,是把一個鳥放在林子裏;教育即生活是把鳥放在籠子裏。”
“生活即教育”是從書本的到人生的。
● 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曉莊師範學校的校訓,這是陶先生傑出的創造。
“教學做合一”的確立
1、陶行知 自回國以後,看見國內學校裏先生衹管教、學生衹管受教的情形,就認定中國教育有改革之必要,當時就主張以“教學法”代替“教授法”。
2、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務會議上辯論兩小時未能通過。
3、“五四運動”爆發,陶先生發表《教學合一》一文,南京高校受此影響一律改為教學法。
4、兩年後,教學做的理論成立,最終確定教學做合一,以做為中心。
● 比較“教授法”和“教學法”
“教學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書,到教學生,再到教學生學(更主動),用自己的知識聯繫起來,貫徹在實踐中去。
● 過去的教育、現在的教育和將來的教育 關於生活教育 About Life Education 1.生活教育的由來
陶先生曾經多次解釋過生活教育,第一次在1930年,第二次在1934年。他在第二次重新給生活教育給予了一個定義。他說:“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 by life and for life)。”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是教育的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過什麽生活,便是受什教育,過亂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亂七八糟的教育。
我們主張“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方法、工具都增加。那麽,壞的學校也可以做學校嗎?回答是肯定的,壞的社會我們也要認識,也要人有所準備,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則一入社會,便現出手慌足亂的精神狀態。
2.終身學習觀
“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啓蒙,進棺材纔算畢業。”這是最徹底的終身教育觀。
● 《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麽區別》
陶先生寫這本書就是為了說明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的區別,那麽二者之間究竟有何區別呢?
(一) 傳統教育
傳統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1.它教學生吃自己
傳統教育教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它消滅學生的生活力、創造力;它不教學生動手、用腦。在課堂裏,不許提問;好一點的,在課堂裏允許提問了,但不許學生到大社會裏、大自然裏去活動。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十六年的教育下來,等於一個吸了煙的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黃肌瘦,弱不禁風,在加上要經過那些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等考試,到了一個大學畢業出來,足也癱了,手也癱了,腦子也用壞了,身體的健康也沒有了。大學畢業就進棺材,這叫做讀書死,也就是教學生自己吃自己。
2.教學生吃別人
傳統教育教人勞心而不勞力,它不教勞力者勞心。傳統教育更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更明白一點,就是教人升官發財,發誰的財呢?就是發農民工人的財。因為衹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數的生産者,他們吃農民、工人的血汗。生産品使農民工人不夠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與傳統教育完全相反
1.生活教育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學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對殺人的種種考試,教人讀活書、活讀書。
2.生活教育也不教學生吃人,不教人升官發財。生活教育衹教中國的民衆起來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陶行知 在《新時代的學生》一文中說:
舊時代之學生的生長過程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新時代之學生的生長過程是用活書、活用書、用書活。 教是單邊的教,教學是雙邊的配合,教學做合一是完整的結合。它是曉莊學校的校訓,是陶行知 的教育思想的中心。
而現在的中小學都普遍使用傳統教育,一些學校宣稱自己的學校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統一”。要知道,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尖銳對立的。
●社會即學校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他說:“教育可以是書本的,是與生活隔絶的,其力量極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對象,然後教育的力量才能偉大,方不至於偏狹。
以社會做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任何人都可以做師生。
△《創造宣言》
1.陶行知 認為宇宙間過去沒有的,經過人類的努力,現在有了。表明人類的一切精神力量都無過於創造的精神。因此他寫了這篇《創造宣言》號召一切有為之士,把這一偉大而莊嚴的工作接過來繼續創造。
2.教育者的創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他們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我們的石像、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值得自己學習的學生。先生創造自己,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自己彼此崇拜的活人。
以上可以看出陶先生的師生徹底平等觀念,教師對學生人格尊重以及信任,由此看出教育民主的充分貫徹。
陶行知 (1891~1946),原名文濬,後改名知行、行知。祖籍紹興會稽,生於安徽歙縣。傢貧,幼入私塾,15歲入歙縣崇一學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考入杭州教會辦廣濟醫學堂。當得悉要入教會之學生方可去醫院免費實習時,憤而退學。宣統二年(1910),考入南京金陵大學文學係。民國三年(1914)畢業後考取公費留學,先後獲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和文學碩士學位,成為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傢杜威之學生。六年回國,任南京高師(後改東南大學)教授、教務長兼教育專修科主任。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於八年7月提出教育要“自新、常新、全新”和“自主、自立、自動”之主張,並參加《新教育》雜志編輯工作,後任該雜志主編。十二年發起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編寫《平民千字課本》,推廣平民教育。十五年發表《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書》,倡導鄉村教育運動。次年3月在南京創辦“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會即是學校”等理論;10月在蕭山湘湖創辦“浙江省立鄉村師範學校”。二十年發起“科學下嫁”運動,從事科學普及工作。次年組織生活教育社,創辦山海工學團,倡導“教學做合一”教育活動。“一二·九”運動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提倡國難教育、戰時教育,在重慶先後創辦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三十四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當選為中央委員兼民主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辦《民主》周刊。三十五年7月病逝於上海。毛澤東同志題詞“偉大的人民教育傢”。著有《中國教育改造》、《中國大衆教育問題》、《古廟敲鐘錄》等。現已出版《陶行知 教育文選》、《陶行知 全集》等。《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等有錄。(中共紹興縣委宣傳部供稿)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教育是立國之本。
3、人生辦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5、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7、農不重師,則農必破産;工不重師,則工必粗陋;國民不重師,則國必不能富強;人類不重師,則世界不得太平。
8、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
一、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傢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
三、強健活潑之體格。
四、優美和樂之感情。
9、手和腦在一塊兒幹,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10、鄉村師範之主旨在造就農夫身手、科學頭腦、改造社會精神的教師。
11、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穀。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衛。他要叫鄉村變為西天樂園,村民都變為快樂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進步,就須膽量放大,將試驗精神,嚮那未發明的新理貫射過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礙,不怕失敗,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奧妙新理,一個個的發現出來。
13、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
14、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彌漫於宇宙,洗蕩於乾坤,普及衆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補。污即洗。勞即謙。亂即理。債即還。病即醫。過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復。帳即記。
教書育人:
16、義則居先,利則居後;敬其所長;恕其所短 。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師手裏操着幼年人的命運,便操着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陶行知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陶行知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産,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傢遭受嚴重的損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纔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註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註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為人師表:
1.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2.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
1.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教學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
2.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
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纔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
啓發式教學:
1.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嚮: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嚮;另一種是衹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註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嚮。前一種傾嚮必然是無計劃,隨着生活打滾;後一種傾嚮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2.教育不能創造什麽,但它能啓發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工作。
——陶行知
創新與實踐:
1.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
——陶行知
2.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使手腦聯盟。
——陶行知
養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註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註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陶行知
2.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嚮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可能終其身衹是一個悲劇。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來,建築起“人格長城”來。由私德的健全,而擴大公德的效用,來為集體謀利益……
——陶行知 四顆糖的故事 The story of four sugar 陶行知 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 發現製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 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訓了。可是陶行知 卻笑着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奬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男生驚疑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 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裏,說:“這是奬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奬你。”男生更驚疑了。這時陶行知 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裏,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奬勵你啊!”男生感動極了,他流着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 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奬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1.《創造宣言》
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
宗教傢創造出神來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財神、土地公、土地婆來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別人創造的現成之神來崇拜。
戀愛無上主義者造出愛人來崇拜。笨人藉戀愛之名把愛人造成醜惡無恥的蕩婦來糟踏,糟踏愛人者不是奉行戀愛無上主義,而是奉行萬惡無底主義的魔鬼,因為他把愛人造成魔鬼婆。
美術傢如羅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創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他們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石像,是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創造出醜惡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敗,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敗。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於集體的創造,而不是個人的創造,那末這成功失敗也是屬於集體而不是僅僅屬於個人。在一個集體當中,每一個活人之塑像,是這個人來一刀,那個人來一刀,有時是萬刀齊發。倘使刀法不合於交響麯之節奏,那便處處是傷痕,而難以成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響中,投入一絲一毫的雜聲,都是中傷整個的和諧。
教育者也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點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對,可以萬像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萬竜點睛。
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平凡無過於一張白紙,八大山人揮毫畫它幾筆,便成為一幅名貴的傑作。平凡也無過於一塊石頭,到了菲狄亞斯、米開朗基羅的手裏可以成為不朽的塑像。
有人說:生活太單調了,不能創造。單調無過於坐監牢,但是就在監牢中,産生了《易經》之卦辭,産生了《正氣歌》,産生了蘇聯的國歌,産生了《尼赫魯自傳》。單調又無過於沙漠了,而雷賽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與紅海貫通起來。單調又無過於開肉包鋪子,而竟在這裏面,産生了平凡而偉大的平老靜。
可見平凡單調,衹是懶惰者之遁辭。既已不平凡不單調了,又何須乎創造。我們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單調上造出不單調。有人說:年紀太小,不能創造,見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當你把莫紮特、愛迪生,及衝破父親數學層層封鎖之帕斯卡爾(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給他看,他又衹好啞口無言了。
有人說:我是太無能了,不能創造。但是魯鈍的曾參,傳了孔子的道統,不識字的慧能,傳了黃梅的教義。慧能說:“下下人有上上智”,我們豈可以自暴自棄呀!可見無能也是藉口。蠶吃桑葉,尚能吐絲,難道我們天天吃白米飯,除造糞之外,便一無貢獻嗎?
有人說:山窮水盡,走投無路,陷入絶境,等死而已,不能創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難之玄奘,畢竟取得佛經;糧水斷絶,衆叛親離之哥倫布,畢竟發現了美洲;凍餓病三重壓迫下之莫紮特,畢竟寫了《安魂麯》。絶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說:沒有勇氣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氣探出來,走出來,造出來的。這衹是一半真理,當英雄無用武之地,他除了大無畏之斧,還得有智慧之劍,金剛之信念與意志,才能開出一條生路。古語說:窮則變,變則通。要有智慧纔知道怎樣變得通,要有大無畏之精神及金剛之信念與意志纔變得過來。
所以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嚮着創造之路邁進吧。
像屋檐水一樣,一點一滴,滴穿階沿石。點滴的創造固不如整體的創造,但不要輕視點滴的創造而不為,呆望着大創造從天而降。
東山的樵夫把東山的茅草割光了,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給他的第一個印象是:茅草沒有東山多。泰山上的“經石峪”、“無字碑”、“六賢祠”、“玉皇頂”,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養的飛禽、走獸、小蟲和幾千年來農人為後代種植的大樹,於他無用,都等於沒有看見。至於那種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於割茅草而看不出來。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擔茅草回傢。尿與屎是他對泰山的貢獻,茅草是他從泰山上得到的收穫。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給他的又衹有這平凡之草,而且沒有東山多,所以他斷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從割草的觀點看,比東山還平凡,便說了一聲:“泰山沒有東山好。”這話被泰山一棵樹苗聽見了,它想到自己老是站在寸土之中,終年被茅草包圍着,徒然覺得平凡、單調,煩悶、動搖,幻想換換環境。一根樹苗如此想,二根樹苗如此想,三根樹苗如此想,久而久之成趨嚮,便接二連三的,一天一天的,聽到樹苗對樵夫說:“老人傢,你願意帶我到東山去玩一玩麽?”樵夫總是隨手一拔,把它們一根一根的和茅草捆在一起,挑到東山給他的老太婆燒鍋去了。我們衹能在樵夫的茅草房的煙囪裏偶爾看見冒出幾縷黑煙,誰能分得出哪一樓是樹苗的,哪一縷是茅草的化身?
割草的也可以一變而成為種樹的老農,如果他肯迎接創造之神住在他的心裏。我承認就是東山樵夫也有些微的創造作用——為泰山剃頭理發,衹是我們希望不要把我們的鼻子或眉毛剃掉。
創造之神!你回來呀!你所栽培的動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鐮刀天天來,甚至常常來到幼苗的美夢裏。你不能放棄你的責任。衹要你肯回來,我們願意把一切—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都獻給你。當你看見滿山的幼苗在你監護之下,得到我們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一根的都長成參天的大樹,你不高興嗎?創造之神!你回來啊!衹有你回來,才能保證參天大樹之長成。
羅丹說:“惡是枯幹,汗幹了,血幹了,熱情幹了,僵了,死了,死人才無意於創造。衹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2.手腦相長歌
人生兩個寶,
雙手與大腦。
用腦不用手,
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
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
纔算是開天闢地的大好佬! 《陶行知 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 "Centenary of the Birth Tao" Special Stamps 《陶行知 誕生一百周年》(1991年)為了表達全國人民對陶行知 先生的懷念之情,並紀念陶行知 先生誕生一百周年,我國原郵電部於1991年10月18日發行一套《陶行知 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2枚,由北京郵票廠印製。這套郵票2枚圖案統一以藍色處理,既象徵知識的廣大、博深和力量。郵票面值采用鮮豔的紅色,寓意陶行知 先生對祖國對教育事業具有火一般的熱情。
第1枚 陶行知 肖像
圖案以藍色為背景,描繪了著名教育傢陶行知 先生1937年在墨西哥宣傳抗日的形象。他身穿西裝,戴着一副眼鏡,身體前傾,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講抗日道理,突出顯現出陶行知 先生首先是一位抗日的戰士,其次纔是學習過西方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傢。
第2枚 求證與做人
圖案以藍色為背景,采用了陶行知 先生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一副全身像。他身穿長衫,右手執杖,軀體挺直,既象徵着堂堂正正做人,又仿佛正在為中國教育事業尋覓曙光,充分展現了一位卓越教育傢的風采。陶行知 先生形象兩側題有它的著名遺教:“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郭沫若手書,鎸刻在南京曉莊勞山之麓“陶行知 先生之墓”的墓門上。這是陶行知 先生早在創辦曉莊師範學校是便明確提出的教育思想。求真,就是追求真理;真人,就是做一個革命的人,為人民謀利益的人。 陶文瀎 互動 論文 教育理論 中學 重慶名校 書畫傢 新安畫派 南京曉莊師範學院 寶山 滬太路 潛溪 鐵大場 南京 學院 曉莊 運城 芮城 賞識教育 重慶 合川 名人故居 陳鶴琴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幼兒讀物早期開拓者 兒童圖畫書元老 思想 教育 學校 小學 行知 更多結果...
陶行知墓 陶行知詞典 陶行知全集 陶行知故居 陶行知中學 陶行知廣場 陶行知紀念館 陶行知德育思想 合川陶行知紀念館 北京市陶行知中學 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文庫 陶行知師範教育思想 陶行知 教育改革思想研究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 陶行知 生平及其生活教育陶行知 :捧着心來不帶草去邢臺市陶行知 實驗學校 陶行知 師德理論及其當代價值忻州師範學院學生陶行知 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