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 中國 >安徽 >馬鞍山市 >馬鞍山市區 > 采石磯
顯示地圖
目錄
采石磯
作者: 鬱達夫 Yu Dafu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杜甫
《采石磯 Cai Shiji》
詩人: 董天吉 Dong Tianji

  斷磯江上碧嶙峋,漠漠蘆花轉岸瀕。
  舟小風微猶勝馬,山高石立宛如人。
  羨渠釣艇滄波闊,老我徵途白發新。
  寂寞蛾眉在天際,遠煙青處晚雙顰。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要,自古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 Maanshan in Anhui Province, east coast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northern mountains Example of cattle made outstanding river, the river narrower, and the situation advantageous, since ancient times as an important Nanjingdu river north and south is city b
  在 安徽省 馬鞍山市 長江 東岸,為 牛渚山 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要,自古為 大江 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相傳為 李白 醉酒捉月溺死之處。有 太白樓 、 捉月亭 等古跡,為遊覽勝地。 清 尤珍 《采石磯》詩:“ 李白 昔醉酒,曾遊 采石磯 。”
No. 4
  采石磯投訴電話馬鞍山市旅遊投訴電話:0555-2360101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采石磯是國傢重點風景名勝的核心景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裏處的長江東岸,南接著名米鄉蕪湖,北連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衆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平生涉歷山川,跡遍天下,惟百年不忘采石。曾多次登臨吟詠,在這裏寫下了《橫江詞》、《牛渚磯》、《望天門山》、《夜泊牛渚懷古》等膾炙人口的詩篇50餘首。民間還廣為流傳他身披宮錦袍、泛舟賞月、跳江捉月、騎鯨升天的神話故事。
  采石磯原名牛渚磯,自古以來不僅以風物之秀著稱,還以其扼守長江天險嚮為兵傢所重,成為鎖鑰東南,江山易主的必爭之地。山以詩秀,水以詩麗,物以詩華,景以詩名。繼李白之後,歷代名人雅士300餘人來采石磯憑吊詩仙,尋幽探勝,文採風流,至今不絶。
  “鳳臺東出無多地,牛渚南來第一磯”自東漢以來,歷代發生在這的戰爭20餘次。其中虞允文抗金兵、朱元璋占太平、太平天國守天京……多少英雄為其折腰,多少雅士為其謳歌,刀光劍影屢屢,亭臺樓閣重重。歷代戰爭留下的纍纍傷痕,妝點着今日關山,因此留下名勝古跡比比皆是:聯壁臺、李白衣冠塚、大腳印、赤烏井、伯牙臺、然犀亭、峨眉亭、江山好處亭、懷謝亭、待歸亭等,給采石磯增添了壯美的色彩,優美的傳奇。
  采石磯還是我國早期的佛教勝地之一。山上的廣濟寺始建於三國孫吳赤烏年間,自古即是江南名剎。千百年來晨鐘暮鼓,香煙裊裊,佛事頻繁,給采石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采石磯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和集秀、奇、險、文於一身的獨特風貌作為一種得天獨厚的旅遊文化資源,在中華大地是不多見的。對此天然勝境,一位名人曾發出感嘆:“國中園林甚多,而藉青山、藉絶壁、藉大江、藉文化造園者,獨采石磯矣!”
  1987年采石磯被批準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被評為國傢aaaa旅遊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致力於風景區的保護和相關設施的建設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註入活力,先後投資億萬元,硬化景區通道,恢復文物古建美化優化環境,改善旅遊設施,使采石磯風景名勝區新老景點煥發出勃勃生機。
No. 5
  采石磯
  采石磯位於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裏的采石公園裏的翠蠃山莊,采石磯的得名據說是因三國東吳時.此處曾産五彩石,又固其形狀如蝸牛,又有“金牛出渚”的傳說,故又名牛渚磯.它和嶽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衆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采石磯突兀江中,絶壁臨空,扼據大江要衝,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傢必爭之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這裏曾發生“宋金采石之戰”。
  這是一場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反侵略戰爭,侵略的一方為金國統帥為金海陵王完顔亮.甫宋主將虞允文仁壽(今四川仁壽)人,紹興三十年奉派出使金國,見該國大事戰備,回國後就奏請朝廷加強防禦。次年,完顔亮率60萬軍隊分四路甫侵,他自己帶領的一路約數十萬兵馬於同年11月抵達采石磯對面江岸 跟宋軍隔長江對峙。據《宋史》記載;當時形勢危急,江北完顔亮高踞在剛剛綻起的高臺“黃居”下,殺白馬祭天 準備次日渡江。而江南的宋軍卻因正“易將”而無人負責,“我師三五星散,解鞍京甲坐遭旁”。虞允文蒿目時艱,毅然負起守衛重任,剛部署完水陸軍隊,完顔亮“ 大呼,操小紅旗序數百艘絶江而來,瞬間,抵南岸者艘,直薄宋軍”。虞亢文勉勵身旁的勇將時佐應戰,時俊立即揮舞雙刀衝嚮金軍,大隊宋軍跟着嚮金軍衝殺.金軍後退,宋軍用“神臂弩”射擊敵船,緻大批金兵死於江中。逃回去的也被完顔亮“悉敲殺之”。次日,完顔亮又來侵犯,被宋軍焚毀戰船300,大敗而去。全軍在淮北的主力基本被殲,完顔亮又嚮宋軍施用反司計,也被虞允文識破。完顔亮惱羞成怒,率領部隊去江蘇揚州時的瓜洲渡,想從這裏渡江奪取京口(今鎮江)。虞允文率 萬餘軍隊赴京口增強防禦,並將馬船改造成戰艦。完顔亮在瓜洲渡發佈軍今,實行連坐法;軍士逃亡則殺部將,部將逃亡則殺主將。以致人心浮動.導致11月2日黎明他在帳中為部將所殺.不久,全部金軍都鎩羽而歸。
  采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着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遊、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大詩人李白在這裏飲酒賦詩,相傳最後因酒醉赴水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說:名山得詩仙李白而益著,詩仙則望名山而流連忘返! 多次來采石磯遊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現在在采石磯上建有國傢4A級旅遊景區,是馬鞍山的重要旅遊景點。
  遊人來到馬鞍山市西南的唐賢街,過鎖溪橋,即見平地拔起的翠蠃山。山西北臨大江,三面為牛渚河環抱,海拔131米,猶如一隻碩大的碧蠃浮在水面,山因此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傳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間林木蔥緑,蔚然深秀,西麓突兀於江中的懸崖峭壁就是著名的采石磯;西北臨江低凹之處,人稱西大窪,北邊山脊梁叫蝸牛尾,山勢險峻;南麓林木蔥鬱,亭閣隱隱,太白樓等文物古跡均分佈在這一帶,最高處是翠蠃峰。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蠃,濃蔭簇擁,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築。它與湖南嶽陽的嶽陽樓、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著名的“三樓一閣”。太白樓是為紀念我國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於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距今已有1100餘年歷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為“太白樓”,亦稱作“唐李公青蓮祠”。歷代均有修建,現存建築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一1908年)。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采用我國傳統的古建築式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後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後為太白祠,由回廊相連,二、三樓閣檐下置郭沫若書寫的“太白樓”和張愷帆書寫的“謫仙樓”匾額,各具神韻,十分醒目。進門檐下兩壁嵌有一塊清代重修太白樓碑記和一塊記載李白生平的碑文。進入大廳迎面大屏風繪有太白漫遊來石圖,壁上挂着太白遊蹤圖,樓上設兩尊黃楊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臥,還有太白手書拓本和各種版本詩集陳列,以及歷代名士文人的詩篇、楹聯、匾額和繪畫。 太白樓西側是廣濟寺。緑樹掩映之中的“觀音閣”是圮毀的廣濟寺僅剩的建築,內供觀音菩薩像。閣前左側有一口“赤烏井”,是采石磯最為古老的歷史文物。
  廣濟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於北宋,已有900多年歷史。亭內有數方珍貴的古碑。蛾眉亭據險而臨深,憑高而望遠,景色秀麗。亭前左前方臨江之處,是一塊平坦巨石為聯璧臺,此石嵌在蔥鬱陡峭的絶壁上,伸嚮江中,險峻異常。民間傳說詩人李白是在這裏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故又稱捉月臺或捨身崖。
  聯璧臺左下側的臨江絶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簡樸典雅。傳說東晉將領溫嶠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過天門一瀉而下,浪擊峭壁,捲起千堆雪,氣勢壯觀。亭西側石階下還可以看到懸空橫出的巨石,上有一隻50餘釐米長的大腳印,傳說是明初大將常遇春三打采石磯時留下的。
  翠蠃山半山腰還有李白衣冠塚,墓用青石壘砌,基高2米,直徑5米,墓碑上鎸“唐詩人李白衣冠塚”。四周鬆柏簇擁,芳草菲菲,環境幽靜。
  三元祠,又稱三官洞,是采石磯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側岩下,洞傍山臨江嵌在崖壁間,下落無地,如自水出。江水拍擊洞邊崖壁,浪花飛濺,令人眩目。洞內上下兩層,洞內有洞,可通大江,環境別緻,四季景色迥然各異,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內還設有茶室。
  采石礬——我心中的歌
  夏傳壽
  當塗縣一中高級教師
  (一)
  滔滔長江從你身旁經過,
  巍巍翠蠃是你堅強的支柱。
  順流而下通古都南京,
  溯流而上達米市蕪湖,
  鋼城馬鞍山更是養育你的沃土。
  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磯
  你是母親項鏈上的—顆明珠。
  啊!人文薈萃的采石磯
  你是我心中永遠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
  (二)
  三元洞天留下不朽的神話,
  將軍足跡訴說當年的戰火。
  太白詩仙英靈昭日月,
  散之草聖大作傳千古,
  “江南一枝花”正在繪製更新更美的畫圖!
  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磯
  你是母親項鏈上的一顆明珠。
  啊!人文薈萃的采石礬,
  你是我心中永遠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
  (原載2006年10月13日《馬鞍山日報》)
相關詞
安徽馬鞍山景點安徽工業大學李白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茶幹
包含詞
采石磯之戰采石磯茶幹馬鞍山采石磯
晚泊東采石磯采石磯風景名勝區歷陽十詠之七采石磯
馬鞍山市采石磯采石茶馬鞍山市采石磯食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