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著作 : 諸子百傢 : 經典著作 : 道傢 > 老子
目錄
·作者: 老子 Lao-Tzu·《釋文珦 Shi Wenxiang: 老子 uncle》·父親 Father
·lǎo zi lǎo zi·No. 5·◎ 老子 lǎozi ◎ I lǎozi
·No. 7·No. 8·No. 9
·No. 10·No. 11·No. 12
·老子簡介 I Introduction·老子著作 I work·老子哲學 Laozi
·老子故裏及樓觀臺 I hometown and Louguantai·老子新說 I said a new·老子故事 I story
·老子後裔 I descent·道教中的老子 Taoist Lao Tzu·老子文化走嚮世界 Lao culture to the world
·老子的其它意思 I mean the other·老子軼事 I anecdotes·詞語解釋 Words to explain
·歷史有影響100人 History, 100 people affected·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老子》 "I"
·老子》中的軍事思想 "I" in the military thinking·英文解釋·法文解釋
·近義詞·相關詞·分類詳情
·更多結果...
老子 Lao-Tzu (前600~前470) 

道傢類 Taoism class《老子衍》
《老子帛書》
《道德經》
《道德經譯文》
詩詞《上篇·道經之一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1》   《之二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2》   《之三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3》   《之四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4》   《之五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5》   《之六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6》   《之七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7》   《之八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8》   《之九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9》   《之十 The Tao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10》   更多詩歌...

老子
老子
老子
  (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時期思想傢。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陽,《史記》載為楚國苦縣 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記載,老子為今安徽渦陽人,漢族人,與孔子同時期而年稍長於孔子。有人說又稱老聃。在傳說中,老子一生下來時,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傢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傢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傢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學於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個很主要的神仙,被稱為太上老君,尊為道祖。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複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傢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老子》抄寫本,《德經》在《道經》之前。道教奉為主要經典之一。
  在捲帙浩繁的中國書海當中,有一捲薄而又薄可能在國外擁有最多的譯者和讀者的書,這本書名叫《老子》或《道德經》。《道德經》是解釋道教哲學的主要經文。
  這是一本微妙費解的書,文筆極其隱晦,可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道”這個主要概念通常被譯為“方法”或“道路”。但是這個概念有點兒含糊其辭,因為《道德經》本身一開始就說:“‘道’,說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①但是我們可以說,道的大體意思是 “自然”或“自然法則”。
  道教認為,人不應該與道作鬥爭,而應該服從道,按照道來辦事。積極追求得到權力或積極尋求行使權力,與其說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說是愚昧無知和徒勞無益的。道是不可消滅的,人們在生活中應力求順道而行。一個道教徒可能會指出水是無限柔軟的,它馴順地流嚮最低點,甚至對最弱的力也不加抵製,但是它卻是不可毀滅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終會被磨掉的。
  對個人來說,通常應提倡純樸和自然,應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為一樣。人們不應該尋求改造世界,而應該尊敬世界。對政府來說,稍有消極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規章繁冗,通過更多的法律或嚴厲施行舊法律通常會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稅賦,雄心勃勃的政府計劃和發動戰爭,這一切都是與道教哲學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按照中國的傳說,《道德經》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老子的人。據說他是孔子的同時代人,但比孔子年長。孔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從《道德經》的內容和風格上來看,沒有幾個現代學者認為它是這麽早期的作品;有關該書的實際創作日期問題,存在着許多爭論(《道德經》本身未提到一個具體的人物、地點、日期或歷史事件)。但是公元前320年是一個靠得住的估計──與實際日期的誤差在八十年以內──也許比這個誤差範圍還要小得多。
  這個問題引起了對有關老子其人的生卒年及甚至對有關其人的真偽的許多爭論。有些權威相信老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這個傳說,因而斷定他沒有寫《道德經》。其他學者指出他衹不過是傳說中的人物。我個人的觀點僅為少數學者所接受,我認為:(1)老子實有其人,是《道德經》的作者;(2)他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3)老子是孔子較年長的同時代人的傳說純屬虛構,是後來的道教哲學家為給老子及其著作塗脂抹粉而編造的。
  值得註意的是在早期的中國作傢當中,孔子(前551—479)、墨翟(前5世紀)和孟子(前371—289)既沒有提到老子,也沒有提過《道德經》;但是莊子──一位公元前三世紀譽滿全國的道教哲學家卻反復地提到過老子
  由於甚至對老子的存在都有爭論,我們對他的生平詳情就應該持懷疑的態度。但是下列的說法有很多的出處:老子誕生和生活在中國的北方;他在一個時期裏很可能在國都洛陽當過歷史學家或在朝中任守藏室的史官;老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是一個尊稱,大體意思是“大師”;他結過婚,有個兒子,叫聰;聰後來成為魏國的將領。
  雖然道教開始時基本上是一種非宗教哲學,但是卻最終由此掀起了一場宗教運動。然而雖然作為一種哲學的道教繼續以《道德經》中所表達的思想為基礎,但是道教不久就被蕓蕓衆生的迷信信念和習慣所囊括,這些信念和習慣相對說來同老子的說教沒有什麽關係。
  假定老子實際上是《道德經》的作者,那麽他的影響確實很大。這部書雖然很薄(不到六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張報紙登載),但卻包含着許多精神食糧。整個係列的道教哲學家都用此書來作為他們自己思想的起點。
  在西方,《道德經》遠比孔子或任何儒傢的作品流行。事實上,該書至少出版過四十種不同的英文譯本,除了《聖經》之外遠遠多於任何其它書籍的版本。
  在中國,儒教大體上是占統治地位的哲學。當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間出現鮮明的對立時,中國人大都遵從後者。但是老子大體上深受儒傢弟子的尊敬。況且在許多情況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對數以百萬計的自稱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響。同樣,道教對於佛教哲學,特別是對禪宗佛教的發展有着顯著的影響。雖然今天沒有幾個人自稱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沒有哪一位中國哲學家對人類思想的影響象老子那樣廣泛和持久。


  Laozi was a philosopher of ancient China and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aoism (also called Daoism). Laozi literally means "Old Master" an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n honorific. According to Chinese tradition, Laozi lived in the 6th century BC. Many historians contend that Laozi actually lived in the 4th century BC, concurrent with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ile others claim he is not a historical figure. Laozi was credited with writing the central Taoist work the Daodejing (also called the Tao Te Ching), which was originally known simply by his name. Taishang Laojun is a title for Laozi in the Taoist religion, which refers to him as "One of the Three Pure Ones".
  There are many popular accounts of Laozi's life, though facts and myths are impossible to separate regarding him. He is traditionally regarded as an older contemporary of Confucius, but modern scholarship places him centuries later or questions if he ever existed as an individual. Laozi is regarded as the author of the Dao De Jing, though it has been debated throughout history whether he authored it.
  In legends, he was conceived when his mother gazed upon a falling star. It is said that he stayed in the womb and matured for sixty-two years. He was born when his mother leaned against a plum tree. He emerged a grown man with a full grey beard and long earlobes, which are a sign of wisdom and long life.
  According to popular biographies, he worked as the Keeper of the Archives for the royal court of Chou. This allowed him broad access to the works of the Yellow Emperor and other classics of the time. Laozi never opened a formal school. Nonetheless, he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and loyal disciples. There are numerous variations of a story depicting Confucius consulting Laozi about rituals.
  Laozi is said to have married and had a son named Tsung, who was a celebrated soldier.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trace their lineage back to Laozi, as the T'ang Dynasty did. Many, or all, of the lineages may be inaccurate. However, they are a testament to the impact of Laozi on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al accounts state that Laozi grew weary of the moral decay of the city and noted the kingdom's decline. At the age of 160, he ventured west to live as a hermit in the unsettled frontier. At the western gate of the city, or kingdom, he was recognized by a guard. The sentry asked the old master to produce a record of his wisdom. The resulting book is said to be the Tao Te Ching. In some versions of the tale, the sentry is so touched by the work that he leaves with Laozi to never be seen again. Some legends elaborate further that the "Old Master" was the teacher of the Buddha, or the Buddha himself.
  Laozi is an honorific title. Lao means "venerable" or "old". Zi, or tzu, means "master". Zi was used in ancient China like a social prefix, indicating "Master", or "Sir". In popular biogaphies, Laozi's given name was Er, his surname was Li and his courtesy name was Boyang. Dan is a posthumous name given to Laozi.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he was honoured as an ancestor of the dynasty after Taoists drew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ynasty's family name of Li and Laozi's bearing of the same name. He was granted the title Taishang xuanyuan huangdi, meaning Supreme Mysterious and Primordial Emperor. Xuanyuan and Huangdi are also, respectively, the personal and proper names of the Yellow Emperor.
  Laozi's work, the Tao Te 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reatis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It is his magnum opus, covering large areas of philosophy from individual spirituality and inter-personal dynamics to political techniques. The Tao Te Ching is said to contain 'hidden' instructions for Taoist adepts (often in the form of metaphors) relating to Taoist meditation and breathing.
  Laozi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Tao", often translated as "the Way", and widened its meaning to an inherent order or property of the universe: "The way Nature is". He highlighted the concept of wu wei, or "do nothing".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one should hang around and do nothing, but that one should avoid explicit intentions, strong wills or proactive initiatives.
  Laozi believed that violence should be avoided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hat military victory should be an occasion for mourning rather than triumphant celebration.
  Laozi said that the codification of laws and rules created difficulty and complexity in managing and governing.
  As with most other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Laozi often explains his ideas by way of paradox, analogy, appropriation of ancient sayings, repetition, symmetry, rhyme, and rhythm. The writings attributed to him are often very dense and poetic. They serv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cosmological or introspective meditations. Many of the aesthetic theories of Chinese art are widely grounded in his ideas and those of his most famous follower Zhuang Zi.
  Potential officials throughout Chinese history drew on the authority of non-Confucian sages, especially Laozi and Zhuangzi, to deny serving any ruler at any time. Zhuangzi, Laozi's most famous follower, had a great deal of influence on Chinese literati and culture. Zhuangzi is a central authority regarding eremitism, a particular variation of monasticism sacrificing social aspects for religious aspects of life. Zhuangzi considered eremitism the highest ideal, if properly understood.
  Scholars such as Aat Vervoom have postulated that Zhuangzi advocated a hermit immersed in society. This view of eremitism holds that seclusion is hiding anonymously in society. To a Zhuangzi hermit, being unknown and drifting freely is a state of mind. This reading is based on the "inner chapters" of Zhuangzi.
  Scholars such as James Bellamy hold that this could be true and has been interpreted similarly at various points in Chinese history. However, the "outer chapters" of Zhuangzi have historically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advocacy of reclusion. While some scholars state that Laozi was the central figure of Han Dynasty eremitism, historical texts do not seem to support that position.
  Political theorists influenced by Laozi have advocated humility in leadership and a restrained approach to statecraft, either for ethical and pacifist reasons, or for tactical ends. In a different context, various anti-authoritarian movements have embraced the Laozi teachings on the power of the weak.
  The Anarcho-capitalist economist Murray N. Rothbard suggests that Laozi was the first libertarian, likening Laozi's ideas on government to F.A. Hayek's theory of spontaneous order. Similarly, the Cato Institute's David Boaz includes passages from the Tao Te Ching in his 1997 book The Libertarian Reader. Philosopher Roderick Long, however, argues that libertarian themes in Taoist thought are actually borrowed from earlier Confucian writers.
《老子 uncle》
詩人: 釋文珦 Shi Wenxiang

老子
老子
老子
  老子深棲趣已成,塵鞿何計可相縈。
  寒泉一道知來脈,靈木多年産寄生。
  雲外暗藏竜虎穴,風中清度鶴猿志。
  撾從等是無心侶,同吃山廚芋顆羹。
父親 Father
老子 父亲
  ①父親。②驕傲的人自稱(一般人衹用於氣忿或開玩笑的場合)~就是不怕,他還能吃了我!
lǎo zi lǎo zi
老子 lǎo zi
  中國春秋時思想傢、道傢學派創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後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産生整個物質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於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No. 5
老子
老子
老子
老子
  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 老子 lǎozi ◎ I lǎozi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
No. 7
老子
老子
老子
  老年人自稱。猶老夫。《後漢書·逸民傳·韓康》:“ 康 曰:‘此自老子與之,亭長何罪!’”《晉書·庾亮傳》:“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吳江觀雪見寄》詞:“老子舊遊處,回首夢耶非。”《水滸傳》第二六回:“老子不曾有些禮數到都頭傢,卻如何請老子吃酒?”
No. 8
老子
老子
  對老年人的泛稱。《三國志·吳志·甘寧傳》“ 寧 益貴重,增兵二千人” 裴鬆之 註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寧 ﹞因夜見 權 , 權 喜曰:‘足以驚駭老子(指 曹操 )否?’” 唐 白居易 《晚起閑行》詩:“皤然一老子,擁裘仍隱幾。” 元 秦簡夫 《東堂老》楔子:“如今老了,人傢就叫我做東堂老子。”
No. 9
老子
老子
  父親的俗稱。《宋書·孝義傳·潘琮》:“兒年少,自能走,今為老子不走去。”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捲一:“予在 南鄭 ,見西郵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七八,有子亦稱老子。” 魯迅 《彷徨·在酒樓上》:“他們的老子要他們讀這些;我是別人,無乎不可的。”
No. 10
  自高自大的人自稱。一般人亦用於氣忿或開玩笑的場合。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老子辦正事,你這不點兒大的小東西,也要來打岔。” 巴金 《憩園》十二:“你敢動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醬不姓 趙 !”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裏》:“老子這張嘴麽,就這樣,說是要說的,吃也是要吃的。”
No. 11
老子
  相傳為 春秋 時期思想傢。道教的創始人。姓 李 名 耳 ,字 耼 ,故亦稱 老耼 。著《道德經》五千言,亦名《老子》,為道教的經典著作。
No. 12
老子
  古星官名。《晉書·天文志中》:“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錯乎五緯之間。”《晉書·天文志中》:“老子星色淳白,然所見之國,為饑為兇,為善為惡,為喜為怒。”
老子簡介 I Introduction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漢族,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老子出生地現有爭議,一說是河南周口鹿邑,另一說為安徽亳州渦陽,目前主要以這兩地爭議較大)。
  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傢,是道傢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傳他母親懷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從腋下將他産出,老子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任藏室史(相當於國傢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邑嚮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𠔌關(位於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或直稱《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
  相傳老子在此點化了函𠔌關總兵伊喜。後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觀此處依山傍水(終南山田峪河)、峰巒起伏,遂在此駐足,並結草為樓修行說經。沿傳至今世稱樓觀臺。為國傢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內存歷代文人騷客墨跡碑石三百餘座。史稱道教發源地。老子羽化後葬於距此八公裏的西樓觀,現存老子墓。(又傳老子出關後音信全無。有傳說道,老子去了印度,化身釋迦摩尼。)
  《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並與儒傢和後來的佛傢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道教出現後,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從《列仙傳》開始,老子就被尊為神仙。《道德經》的國外版本有一千多種,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中國書籍。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複為奇,反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傢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著作 I work
  老子在函𠔌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經》老子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册,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複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
  《老子》從古至今有很多種翻譯,就光原本也有很多的版本,所以研究起來比較艱難。
老子哲學 Laozi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適合於所有事物的理論。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
  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太極陰陽
  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
  這裏舉幾個例子以助理解: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失道而後德”
  解析:好的方法是可以變通的(不德:沒有固定的方法,指可以變通),壞的方法是不會變通的。因為方法來源於事物的規律,所以瞭解規律比瞭解方法更好。
  原文:“善用人者,為之下。”“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解析:越是放低身姿的人,越會被人敬仰尊重。即是“下”與“上”的轉化。
  原文:“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解析:當政者越是沒有個人的思想(越是不治)而去遵從老百姓的思想,越是能治理好國傢。即是“不治”與“治”的轉化。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因為根據之前提到的“道”,“無為”會轉化為“有為”。
  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
  從“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見於下文 老子故事 孔子問禮 第4段)可見:
  老子所說的“自然”是類似於神的概念,萬物的規律(道)由神(自然)來指定,即是“道法自然”。太極八卦圖
  即使是老子的思想亦無法擺脫當時人們的思維方式,即是相信宇宙的運行必然要由神來推動。
  應當註意到:老子衹說了“方法”,但沒有指出“目的”。
  因此,對於沒有確定目的的情況,老子的理論是不適用的。
  事實上,人活着猶如宇宙之存在,沒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選擇某個(些)目標成為唯一的選擇。
  關於老子的宇宙觀,根據之前的道,“無”與“有”(萬物存在即是“有”)會相互轉化。因此老子認為宇宙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嚮虛無。比如:人的生與死(可參見下文 老子故事 聖人辭世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
  明道宮
老子故裏及樓觀臺 I hometown and Louguantai
老子故里及楼观台
  老子故裏:
  (一)河南鹿邑老子故裏。
  鹿邑太清宮。
  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二)安徽渦陽老子故裏。
  渦陽天靜宮,又稱老子廟。
  (氣勢輝煌,堪稱華夏道觀之首的天靜宮今年擬上馬三期工程,三期工程重點建設內容主要是保護九竜井,
  恢復古流星園,再現老子出生時的情景。目前天靜宮按照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的標準,不斷完善各項基礎設
  施,提升服務功能,不久的將來,老子故裏將成為亳州市、安徽省乃至全國的著名旅遊勝地。)
  樓觀臺
  樓觀臺在今陝西西安周至縣,是老子修行說經傳道之地。
  為國傢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老子新說 I said a new
  老子文産生於中國春秋末期,史經周景王變法、戰國紛爭、秦始皇“焚書”和漢武帝對老子“絶其道”,其諸多版本仍然傳抄、傳印了2500多年!這個歷史奇跡用漢武帝下屬司馬遷《史記》解釋說:是老子見周朝將亡,隱居到邊關,為關尹寫的五千餘言道德文章。這,難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諸多古籍都沒流傳下來,而一位所謂的“古代國傢圖書館館長”在邊關寫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傳文全國、流傳百世?純屬無稽之談!歷史上肯定是掩蓋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經過對先漢史料的邏輯考證,認為歷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謂的“王子朝之亂”實際是“單穆公之亂”!“王子朝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樁最大的冤假錯案!它的主要矛頭就是針對老子文和景王變法,並因此引發了一場以單穆公為首“親下以謀上”的反變法派對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為首的官道理論變法派的大屠殺和中國兩千多年的理性黑暗,這在先秦的《左傳》《國語》等史科中均有記載。
  老子文是公元前 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 300年來政策欽定的“令德”,因為這一年《左傳》記載:魯大夫閔子馬公開攻擊周朝不學周禮,歪麯老子改革周禮的“無學”理論是“不學”。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無射鐘的律文,因為這一年《國語》中記載單穆公反對景王鑄無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鐘),他攻擊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過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離民之器二焉,國其危哉”!也因為鐘上的律文無先後之分,造成了帛書抄本“德經”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經”在先的差別。正因為以上的原因,戰國時期的韓非子纔稱老子文是“老子貴虛靜而重變法”,說單穆公政變是“親下以謀上”,說老子文是《周書》,留傳下了春秋末期各國的不同抄本。
  老於文是春秋末周朝變法的綱領、中華的《義經》,由於公元前 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單穆公纔得手勾結晉國政變,實現了大貴族的霸道對追求為民作主的王室、舊臣和百工的野蠻殘殺!至此,中國這頭雄獅纔沉睡了兩千多年,周朝理想纔成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國人的一種慰藉的夢幻。人民懷念他們,把他們稱為中國的神,把老子奉為“太上老君”。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認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歷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來者,今可以藉鑒經驗,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重要工作。
  老子生於公元前 570年左右,約比孔子大二十歲,是他的老師。老聃是王族,《左傳·定公四年》說:“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為大宰,康叔為司寇,聃季為司空,五叔無官。”傢族世襲周朝司空之職。《史記·管蔡世傢》說:“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封季載於冉。”冉即聃,因此季載又君稱聃季——聃國的君主,老聃就是這一事實的繼承人,因此又官稱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陽子。老是對文王老兒子聃季族的族稱,老子本名老陽子,字來,學稱陽子,爵稱伯陽,師稱老子(子學家),官稱老聃或老君,隨王子朝攜典籍奔楚國麯仁裏時字稱老萊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澤——聃國彭地(開封一帶),後人又稱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漢武帝反黃老之道時,對“聃季”兩字各去一半的貶義反稱,無先漢依據。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單氏取周”後離周去秦問祖歸宗,死於秦國。
  老子騎青牛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道德經》,在戰國時韓非子稱為《周書》,在秦時《呂氏春秋·註》稱為《上至經》,在漢時則直呼《老子》,《史記》始稱“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禮改子為經,楊雄《漢志·蜀王本紀》說“老子為關尹喜著《道德經》”,《邊讓老子銘》說“見迫,遺言道德之經。”可見,對老子文最早的稱謂,是韓非子的《周書》。周時,晉國師曠稱此舉為“修《義經》”,周太子晉說是“立義治律”。最近,安徽渦陽縣鄭店村考古發掘出老子在楚國時居地,有關尹墓和聖母墓及聖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時陶製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誕”等殘片。
  依據這些綫索,我們很容易找到《周書》——老子文與兩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鑄無射”鐘的關係:因為當時各諸侯國抄寫鑄在圓鐘上的《周書》順序和六書文字不同,造成流傳到現在的漢墓帛書《德經》先於《道經》而其它傳本《道經》先於《德經》,以及文字等差異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無解。
  老子的社會哲理博大精深,主張辨而不辯、知無創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會精神和機遇建設,他是古今少有的社會辨證邏輯大師。
老子故事 I story
老子故事
老子故事
  1、老子降生
  公元前577年夏六月,宋國國君共公去世,右師華元執掌國政。以左師魚石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謀政之心,無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見共公去世,欲乘機起事。由於謀事不密,走漏風聲,被以華元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國。此後,即任嚮戎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立新君,這就是宋平公。
  魚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餘人逃往楚國,客居楚國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國起兵伐宋,攻剋宋國的彭城(今江蘇徐州),封魚石、魚府守城,並留下三百乘戰車協助鎮守。
  宋平王為此召朝臣議事,問道:“敵強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視不理,後患無窮!誰願為我拔此要塞?”話音剛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願往!”平王一看,衹見此人身高丈二,濃眉大眼,闊腮寬肩,威武雄健,原來是司馬老佐。華元表示憂慮,對平王說:“魚石狡詐,魚府兇殘,彭城盤踞着楚國戰車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強。司馬雖藝高膽大、剛健勇猛,恐難必勝。”老佐據理說道:“魚石,蛀書之蟲也;魚府,縛雞之犬也。有何懼哉!老佐願攜傢小以圍彭城,城不剋臣不歸!”平王允諾。遣老佐為上將軍,率二萬人馬去收復彭城。
  話說宋國圍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軍士氣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軍便危在旦夕。一日,魚石、魚府在城上督戰,見宋軍人多如蟻,個個奮勇,架梯登城,人人爭先;又見一員大將銀盔銀甲、金戈白馬,馳騁於疆場之上,調兵遣將。一楚將問道:“這位宋將是誰?”魚石答道:“是新任司馬、圍兵主將老佐。”楚將紛紛議論說:“攻城主將,不在軍後觀敵了陣,卻突於軍前左馳右騁,怎能不鼓舞士氣!如此看來,彭城太危險了!”但魚石是個有心計的人,他又對部下說:“事將成而敗,事將敗而成,歷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軍必敗?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這是他成功之本;剛愎自用,目中無人,這又是他失敗之根。又怎知他的軍隊必勝?”楚將問:“左師好像成竹在胸,有什麽好計策?”魚石回答說:“兩軍相對,帥在前還是在後,要見機行事。現在宋兵攻城,主將突出在前,冒着箭矢而馳騁,這是兵傢的大忌呀!我有一條小計,如果照計行事,宋軍成敗,還很難說。”
  原來魚石是讓部下放暗箭,射殺老佐,老佐正在軍前督戰,忽然飛來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墜馬身亡。宋軍群竜無首,潰不成軍,四散逃竄。
  老佐眷屬正處宋營軍帳中,有侍女、十數傢將、數十侍衛。忽聞老佐陣亡,又見潰軍如潮涌來,衆傢將急忙駕車,保老夫人奔逃。且戰且逃,至傍晚,追兵雖鹿邑太清宮玄元殿(懸李鵬書匾“老子故裏”已不見,但老夫人身旁僅剩下兩名侍女、一位駕車傢將了。傢將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擇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時分,來到一個偏僻村莊,嚮村民問去宋都之路,均搖頭說不知。傢將衹知應嚮西行,豈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繞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見宋都,卻來到了陳國相邑(今河南鹿邑東)。正行之時,老夫人突覺腹中疼痛。原來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為踐君前諾言,以必勝之心攜眷出徵。此時兵敗,老夫人又有喪夫之悲,亡命他國,心中焦慮,身體疲勞,以至腹中胎動,疼痛難忍。侍女驚慌無措,傢將忙停車於路旁,奔至村中尋一老婦前來。不過幾刻時光,衹聽篷車之內響起“哇哇”哭聲,一個早産男嬰出世,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因其出生於庚寅虎年(公元前571),親鄰們又呼之曰小狸兒,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間人們把“貓”喚作“狸兒”,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兒”便成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接生老婦見母子可憐,讓一行五口住進自己傢中。老丈以開藥店為生,陳姓,人稱陳老爹,所以都稱老婦為陳媽媽。陳媽媽膝下無兒無女,為人厚道熱情,讓出三間西廂房,留老夫人一傢居住。老夫人在危難之際,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盡;雖說戰亂中顛沛流離,畢竟出於大戶人傢,隨身攜帶細軟尚夠度日。加之傢將常幫陳老爹營生,二位侍女料理傢務,老幼五口,日子過得也還滋潤。從此,宋國戰將老佐的妻兒便在陳國住了下來。
  2、聰穎少年
  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着傢將要聽國傢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竜,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傢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間人為貴,衆人之中王為本。”老聃問道:“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問。“清者窮盡處為何物?”先生道:“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傢將,傢將不能言。於是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聃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道:“皆神所為也。”老聃問道。“神何以可為也?”先生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聃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先生道:“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傢將,傢將不能言。於是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三日不知飯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禦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老聃問道:“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老聃問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先生道:“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傢將,傢將不能言。於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為貴。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老聃問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傢將,傢將不能言。於是,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3、入周求學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來嚮老夫人辭行道:“老夫識淺,聃兒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學授?”
  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實乃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睏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老夫人聞聽此言,心中犯難:一乃聃兒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難返,去周都豈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衹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獨行?正猶豫不知怎麽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為難處,忙說:“以實相告,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纔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傢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不要衣食供給,待之如親生子女。
  博士聞老夫言,知聃兒好學善思,聰慧超常,久願一見。近日有傢僕數人路經此地,特致書老夫,意欲帶聃兒去周。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務望珍惜!”老夫人聽後,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薦,使聃兒有緣入周,登竜門有路;悲母子分別,何日能見?思至此,好似聃兒已在千裏之外,不覺心酸難抑,潸然淚下。老聃撲人母親懷中,泣言道:“母親勿須傷心,聃兒决不負老師厚望,待我業成功就,定然早日來接母親!”說罷,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轉而為喜,拜謝先生舉薦之恩。三天後,全家與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裏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馬隨博士傢僕西行而去。老夫人遙望聃兒身影遠去,方纔鬱鬱入車,悶悶返回。”
  老聃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如蛟竜遊入大海,海闊憑竜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老聃如饑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4、孔子問禮
  老聃居周日久,學問日深,聲名日響。春秋時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準行。遣一車二馬一童一禦,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千裏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孔丘嚮老子辭行。老聃送至館捨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伫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鼕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𠔌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𠔌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衆人處上,水獨處下;衆人處易,水獨處險;衆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捨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嚮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衆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鈎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竜,吾不知其何以?竜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竜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竜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5、高論生死
  話說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數次歸傢省親,欲勸母親隨之去周;其母在陳國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願遠遷。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轉眼間已過三十餘年。一清代太清宮日,老聃忽得傢訊,言傢母病危,於是報請天子,歸傢省視。待回到傢時,母已辭世。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思想九泉之下母親之靈,回憶母親慈祥容貌、養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絶,寢食俱廢,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發自己愚鈍;順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釋重負,愁苦消解,頓覺腹饑體倦。於是飽餐一頓,倒頭大睡。
  傢將、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來,問其緣故。老聃答道:“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母親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情難斷,人之常情也。難斷而不以智統,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情,故情可節制而事可調理也。情得以製,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饑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
  傢將問道:“智何以統情?”
  “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於情亦無也。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後不亦無別乎?無別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於情也;難斷而不製,則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損而睡可眠矣。”衆人聞之,心皆豁然曠達。
  6、函𠔌著書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喪期滿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王子朝率兵攻下劉公之邑。周敬王受迫。當時晉國強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勢孤,與舊僚攜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國。老聃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舊職。於是離宮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𠔌關,西遊秦國。
  離開周王朝洛邑不遠,但見四野一片荒涼。斷垣頽壁,井欄摧折,阡陌錯斷,田園荒蕪,枯草瑟瑟。田野裏不見耕種之馬,大道上卻戰馬奔馳不息,有的馬還拖着大肚子艱難地尾追其後。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絞,內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適可而止,恬淡為上。勝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兵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兇年。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傢破矣。”
  話說函𠔌關守關官員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裏,形如飛竜,由東嚮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裏,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關尹早聞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裏,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關尹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白發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顔素袍,簡樸潔淨。關尹仰天而嘆道:“我生有幸。得見聖人!”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聖人 ”
  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關尹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捨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關尹道:“關尹不纔;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竜,其長三萬裏。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發,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奬、過奬!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之後,關尹引老子至官捨,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為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 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藴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藴長生久視之道。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饑似渴。
  7、點化陽子居
  一日,老聃騎牛行至梁(今河南開封)之郊外,正閉目養神,忽聞有人大呼“先生”。老聃聞聲,睜開雙目,發現是弟子陽子居。
  陽子居,魏國人,入周太學,聞老子淵博,曾私拜老子為師。沒想到在梁會與老子相遇,陽子居慌忙從高頭大馬上翻身而下,掀起錦緑長袍,跪拜於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來,扶起陽子居,與之相並同行。
  老聃問道:“弟子近來忙於何事?”
  陽子居施禮道:“來此訪先祖居,購置房産,修飾梁棟,招聘僕役,整治傢規。”
  老聃道:“有臥身之地、飲食之處則足矣,何需如此張揚?”
  陽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靜,行需鬆弛,飲需素清,臥需安寧,非有深宅獨戶,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獨戶,不招僕役,不備用具,何以能撐之?招聘僕役,置備用具,不立傢規,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鬆,飲無奢而自清,臥無欲而自寧。修身何需深宅?腹饑而食,體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寢。居傢何需衆役?順自然而無為,則神安體健;背自然而營營,則神亂而體損。”
  陽子居知己淺陋,慚愧道:“弟子鄙俗,多謝先生指教。”
  老聃問。“安居何處?”
  陽於居道:“沛(今江蘇沛縣)。”
  老聃說:“正好相伴同行。”陽子居很高興。欣然與老師結伴嚮東而行。 行至難水,二人乘船而渡。老聃牽牛而先登,陽子居引馬而後上。老聃慈容笑貌。與同渡乘客談笑融融;陽子居昂首挺胸,客人見之施之以座,船主見之奉茶獻巾。難水過,二人騎牲繼續前行。老聃嘆道:“剛纔觀你神態,昂首挺胸,傲視旁人,唯己獨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陽子居面帶愧色,懇言道:“弟子習慣成自然,一定改之!”老聃道“君子與人處,若冰釋於水,與人共事,如童僕謙下;潔白無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豐厚而似鄙俗平常”。陽子居聽後,一改原來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驕亦不媚。老子贊曰:“小子稍有進!人者,生於父母之身,立於天地之間,自然之物也。貴己賤物則背自然,貴人賤己則違本性,等物齊觀,物我一體,順勢而行,藉勢而止,言行不自然,則合於道矣!”
  8、論養生經
  話說老聃隱居宋國沛地,自耕而食,自織而衣。豈知其名,無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問修道之方,學術之旨,處世之要,於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個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壘山上。住三年,畏壘之地民風大變: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織而有衣可穿,各盡其能,童叟無欺,百姓和睦,世間太平。衆人欲推庚桑楚為君主。庚桑楚聞之,心中不悅,意欲遷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獸張口可以吞車,其勢可謂強矣,然獨步山林之外,則難免網羅之禍;巨魚,張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謂大矣,然躍於海灘之上,則衆蟻可以食之。故鳥不厭天高,獸不厭林密,魚不厭海深,兔不厭洞多。天高,鳥可以飛矣;林密,獸可以隱矣;海深,魚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斂形而藏影也,故不厭卑賤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榮 ,年過三十,今日聞庚桑楚養生高論,欲求養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蟲,越雞不能孵鴻鵠,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國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榮 聞言,辭別庚桑楚,頂風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捨。
  南榮 拜見老聃,道:“弟子南榮 ,資質愚鈍難化,特行七日七夜,來此求教聖人。”老聃道:“汝求何道?”“養生之道。”老聃曰:“養生之道,在神靜心清。靜神心清者,洗內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為物欲,一為知求。去欲去求,則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則動靜自然。動靜自然,則心中無所牽挂,於是乎當臥則臥,當起則起,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外物不能擾其心。故學道之路,內外兩除也;得道之人,內外兩忘也。內者,心也;外者,物也。內外兩除者,內去欲求,外除物誘也;內外兩忘者,內忘欲求,外忘物誘也。由除至忘,則內外一體,皆歸於自然,於是達於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學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則心中自靜;心中清靜,則大道可修矣?蹦先?聞言,苦心求道之意頓消。如釋重負,身心已變得清涼爽快、舒展曠達、平靜淡泊。於是拜謝老聃道:“先生一席話,勝我十年修。如今榮 不請教大道,但願受養生之經。”
  老聃道:“養生之經,要在自然。動不知所嚮,止不知所為,隨物捲麯,隨波而流,動而與陽同德,靜而與陽同波。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此乃養生之經也。”南榮 問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於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則與禽獸共居於地而不以為卑,與神仙共樂於天而不以為貴;行不標新立異,止不思慮計謀,動不勞心傷神;來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榮 問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心居於形體之內,如同焦葉死灰。如此,則赤日炎炎而不覺熱,冰雪皚皚而不知寒,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於是乎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皆無,苦樂皆忘也。”
  9、再授孔丘
  話說孔丘與老聃相別,轉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歲,仍未學得大道。聞老聃回歸宋國沛地隱居,特攜弟子拜訪老子
  老子見孔丘來訪,讓於正房之中,問道:一別十數載,聞說你已成北方大賢才。此次光臨,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纔,雖精思勤習,然空遊十數載,未入大道之門。故特來求教。”老子曰:“欲觀大道,須先遊心於物之初。天地之內,環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捨不同而觀其同,則可遊心於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孔丘問:“觀其同,有何樂哉?”老子道:“觀其同,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吉與兇等,無貴無賤,無榮無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
  孔丘聞之,觀己形體似無用物,察已榮名類同糞土。想己來世之前,有何形體?有何榮名?思己去世之後,有何肌膚?有何貴賤?於是乎求仁義、傳禮儀之心頓消,如釋重負,無憂無慮,悠閑自在。”老子接着說:“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環宇矣而無處不在,周流不息矣而無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論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敗、資助萬物而不匱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時得之而序,萬物得之而形。”孔丘聞之,如騰雲中,如潛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體,天我合為一體,己皆萬物,萬物皆己,心曠而神怡,不禁贊嘆道:“闊矣!廣矣!無邊無際!吾在世五十一載,衹知仁義禮儀。豈知環宇如此空曠廣大矣!好生暢快,再講!再講??老子見孔丘已入大道之門,侃侃而談道:“聖人處世,遇事而不背,事遷而不守,順物流轉,任事自然。調和而順應者,有德之人也;隨勢而順應者,得道之人也。”孔丘聞之,若雲飄動,隨風而行;若水流轉,就勢而遷。喜道:“悠哉!閑哉!乘舟而漂於海,乘車而行於陸矣。進則同進,止則同止,何須以己之力而代舟車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妙哉!妙哉!再講!再講??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觀之,萬物皆氣化而成、氣化而滅也。人之生也,氣之聚也;人之死也,氣之散也。人生於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矣。萬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無而至於有者;衆類繁衍,變化萬千,未始不由有而歸於無者也。物之生,由無化而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為無也。有,氣聚而可見;無,氣散而不可見。有亦是氣。無亦是氣,有無皆是氣,故生死一氣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見生則喜,見死則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猶如解形體之束縛,脫性情之裹挾,由暫宿之世界歸於原本之境地。人遠離原本,如遊子遠走他鄉;人死乃回歸原本,如遊子回歸故鄉,故生不以為喜,死不以為悲。得道之人,視生死為一條,生為安樂,死為安息;視是非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視貴賤為一體,賤亦不賤,貴亦不貴;視榮辱為等齊,榮亦不榮,辱亦不辱。何故哉?立於大道,觀物根本,生死、是非、貴賤、榮辱,皆人為之價值觀,亦瞬時變動之狀態也。究其根本,同一而無別也。知此大道也,則順其變動而不縈於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動、風吼海嘯、雷鳴電擊而泰然處之 。”
  孔丘聞之,覺已為鵲,飛於枝頭;覺己為魚,遊於江湖:覺己為蜂,采蜜花叢;覺已為人,求道於老聃。不禁心曠神達,說:“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造我為鵲則順鵲性而化,造我為魚則順魚性而化,造我為蜂則順蜂性而化,造我為人則順人性而化。鵲、魚、蜂、人不同,然順自然本性變化卻相同;順本性而變化,即順道而行也;立身於不同之中,遊神於大同之境,則合於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罷,起身辭別。
  10、老子出關
  老子最後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了,衰敗得不像樣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遠走高飛了。這要說到老子出關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這就得經過函𠔌關。另外一種說法是大散關。函𠔌關大概原來在今天的河南靈寶縣,後來關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縣。這裏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為路在山𠔌中,又深又險要,好像在函子裏一樣,所以取名為函𠔌關。
  守關的長官是尹喜,稱關令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了望着,衹見關𠔌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關令尹喜是一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裏一頓,這是有聖人來了!衹有聖人來纔會有這樣的雲氣,今天一定有聖人要經過我的城關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風骨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着一頭青牛慢慢嚮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關令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傢留下他的智慧來,於是纏着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令尹喜,是不會放他過關的,他不給你護照簽證啊!老子沒辦法,於是衹得答應條件。另外,老子答應他還有一個原因。《史記集解》有材料說,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雲氣,看到一團紫氣飄來便知是聖人來了。我們就是看到這團紫氣也解讀不出來嘛。據說關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關令子》。老子也佩服這位“服精華,隱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這就為他著書了,能為知音著述不亦樂乎?
  那時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着寫了下篇,據說寫了幾天。寫完了一數,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為《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驚天動地的偉大著作誕生了!據說,關令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爾一笑,同意了。據說,關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後來還有人看到他們兩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兒呢,而且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
  老子出關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着,演繹着。魯迅先生也對此發生過興趣,還專門創作了故事新編《老子出關》,還與別人打了一點筆墨仗。另外,老子出關中的“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帝王之傢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你看生個孩子如果紫氣滿室,古人認為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傢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徵,於是把“紫氣東來”這些字寫在大門上等等。先民還認為,哪個地方有寶物,哪個地方就會在上空出現紫氣。
  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又被稱為“青牛師”、“青牛翁”等。這青牛還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說老子當初出關是乘這青牛飛過去的,並且又有一段美妙的傳說。
  今天在老子的家乡河南省鹿邑縣城內的東北角上還有一處高約13米的高臺,叫“老君臺”,又叫“升仙臺”,臺上有座老子廟。廟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鐵柱子,稱為“趕山鞭”。相傳老子50多歲時曾在這裏講學,此地離自己傢有好多路,來來往往都要經過一座山叫“隱陽山”。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見不到太陽,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當空,莊稼枯死,老百姓受盡了苦難。老子目睹這一切,雖想解救百姓,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騎青牛飛過了函𠔌關,知道自己已經成仙,青牛也會說人話了,於是又要青牛一起飛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揮鞭打山,山頂削去了,並且飛到了山東,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頂山。這時鞭梢甩斷,甩斷的鞭子飛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衹剩下一個桿子,就順手插在地上,這就是這個鐵拄子的來歷。老子又乘青牛飛走了,而那鞭子桿就永遠留在了那兒。百姓感謝老子前來趕走山,因為從這以後老子家乡就過起了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揮鞭趕走山時站立的土臺叫“升仙臺”,將地上的鐵柱子稱“趕山鞭”。唐高祖李淵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又把這個臺稱為“老君臺”,還修了廟,進行祭祀。——這是老百姓何等瑰麗的想象啊!讀了老子家乡的這一則傳說,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間!老子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纍起來的,中國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衍生出來,又一層一層地纍積起來的。
  11、聖人辭世
  老聃長壽,一百六十餘歲仙逝,鄰里皆來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 。
  老聃好友秦佚來吊唁,至老子靈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號三聲即止。待其欲轉身回去時,鄰人攔住問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當然。”鄰人道:“既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禮,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鄰人聞言,由怒轉,大聲責問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聞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聚氣而成,順時而來,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散氣而滅,順時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為不當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為不當悲而悲也,放生時貴生,死時怕死,皆是以己之意願而強求生來、強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而背自然、違天理,合於道乎?不合於道,可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動、順於道而行者也。吾既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鄰人聞之,似有所悟,又問:“汝既不悲,何以哭號三聲?”秦佚笑道:“吾哭號三聲,非因悲也,是與老聃辭別也。一號,言其生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二號,言其死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三號,言其在世傳自然無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舉足而應時,動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衆鄰聞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為主葬之人。合土之時,秦佚頌悼文道:“老聃大聖,替天行道,遊神大同,千古流芳。”
老子後裔 I descent
老子后裔
  李宗(李耳子,魏將,封於段幹)
  李註(李宗子)
  李宮(李註子)
  李假(李宮玄孫,仕於漢孝文帝)
  李解(李假子,為漢膠西王劉昂太傅)
道教中的老子 Taoist Lao Tzu
道教中的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 ’,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老子文化走嚮世界 Lao culture to the world
老子文化走向世界
  老子他的著作、他的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産的寶貴財富。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傢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另有一個特異的宗派……是以思辨作為它的特性。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這就是理性。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繫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尼采曾說: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國際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一生研究中國,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著有多捲本《中國科技史》專著。他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傢。李約瑟越研究中國,越認識老子、道傢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越來越按照老子說的去做,他晚年幹脆自稱是“名譽道傢”、“十宿道人”。李約瑟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很有成就,是上個世紀國際上知名的漢學家,而他的最大貢獻是他發現了道傢思想的現代意義,從而為上個世紀後半葉世界“老子熱”的形成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在現時的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傢相繼興起了“老子熱”,《老子》一書在這些國傢被一版再版。2007年,在已有多種英文譯本的情況下,一種新的《道德經》譯本的出版權在美國又為8個出版商所爭奪,最後哈潑公司以13萬美元的高價買下出版權。
  上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美國《紐約時報》將《道德經》列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
  世界道教協會和美國環星公司經過六年的精心籌備,於今年4月份開始拍攝《道德經》電視係列片。近期,該片攝製組莅臨渦陽進行了歷時3天的實景拍攝。
  這次拍攝主要以老子故裏在渦陽的歷史證據為主綫,拍攝的內容有:天靜宮、九竜井、東嶽廟、武傢河、出土文物、道傢人物遺跡等。世界道教協會第一常務副會長李鋒來到渦陽天靜宮,不無感慨的說:“我走過很多風水大寶地,經過認真的研究,以確鑿的證據論證,老子故裏就在安徽省渦陽縣。”據悉,該片的拍攝,將用大手筆、大氣魄,通過解讀古今中外的大事件和典型史實人物故事,詮釋老子的經典語錄。讓受衆者以史通“道”、以事明“德”、以理悟“經”,感悟老子的睿智和《道德經》的玄妙。《道德經》電視係列片共30集,製作完成後,將在央視、歐美、東南亞等幾十個國傢和地區播出,並精編製作成漢、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語等對國際發行,讓老子的偉大思想在全世界發揚廣大。
老子的其它意思 I mean the other
  1.老子也被用做父親的代稱。
  陸遊《老學庵筆記》捲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七八,有子,亦稱老子。”
  2.男性對自己的傲稱。
  3、古星官名。
  《晉書·天文志》中:“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錯乎五緯之間。”
  4、老人自稱。《晉書·庾亮傳》:“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5、“老子”在四川話中用得相對較多,屬於第一人稱,代表“我”,用意是侮辱對方,指自己是對方的“老子”,即爸爸,目前在安徽、江蘇、山東、河南、湖北等地也多有應用。在網上傳播得較廣泛,許多網民在生氣時用來發泄,長輩對小輩應用該詞是居高,有時感覺親切友好而自然,小輩或平輩之間應用居高顯然是一種倫理的顛倒,則屬一種髒話。
老子軼事 I anecdotes
老子轶事
  1、老子降生
  公元前577年夏六月,宋國國君共公去世,右師華元執掌國政。以左師魚石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謀政之心,無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見共公去世,欲乘機起事。由於謀事不密,走漏風聲,被以華元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國。此後,即任嚮戎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立新君,這就是宋平公。
  魚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餘人逃往楚國,客居楚國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國起兵伐宋,攻剋宋國的彭城(今江蘇徐州),封魚石、魚府守城,並留下三百乘戰車協助鎮守。
  宋平王為此召朝臣議事,問道:“敵強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視不理,後患無窮!誰願為我拔此要塞?”話音剛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願往!”平王一看,衹見此人身高丈二,濃眉大眼,闊腮寬肩,威武雄健,原來是司馬老佐。華元表示憂慮,對平王說:“魚石狡詐,魚府兇殘,彭城盤踞着楚國戰車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強。司馬雖藝高膽大、剛健勇猛,恐難必勝。”老佐據理說道:“魚石,蛀書之蟲也;魚府,縛雞之犬也。有何懼哉!老佐願攜傢小以圍彭城,城不剋臣不歸!”平王允諾。遣老佐為上將軍,率二萬人馬去收復彭城。
  話說宋國圍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軍士氣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軍便危在旦夕。一日,魚石、魚府在城上督戰,見宋軍人多如蟻,個個奮勇,架梯登城,人人爭先;又見一員大將銀盔銀甲、金戈白馬,馳騁於疆場之上,調兵遣將。一楚將問道:“這位宋將是誰?”魚石答道:“是新任司馬、圍兵主將老佐。”楚將紛紛議論說:“攻城主將,不在軍後觀敵了陣,卻突於軍前左馳右騁,怎能不鼓舞士氣!如此看來,彭城太危險了!”但魚石是個有心計的人,他又對部下說:“事將成而敗,事將敗而成,歷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軍必敗?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這是他成功之本;剛愎自用,目中無人,這又是他失敗之根。又怎知他的軍隊必勝?”楚將問:“左師好像成竹在胸,有什麽好計策?”魚石回答說:“兩軍相對,帥在前還是在後,要見機行事。現在宋兵攻城,主將突出在前,冒着箭矢而馳騁,這是兵傢的大忌呀!我有一條小計,如果照計行事,宋軍成敗,還很難說。”
  原來魚石是讓部下放暗箭,射殺老佐,老佐正在軍前督戰,忽然飛來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墜馬身亡。宋軍群竜無首,潰不成軍,四散逃竄。
  老佐眷屬正處宋營軍帳中,有侍女、十數傢將、數十侍衛。忽聞老佐陣亡,又見潰軍如潮涌來,衆傢將急忙駕車,保老夫人奔逃。且戰且逃,至傍晚,追兵雖鹿邑太清宮玄元殿(懸李鵬書匾“老子故裏”已不見,但老夫人身旁僅剩下兩名侍女、一位駕車傢將了。傢將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擇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時分,來到一個偏僻村莊,嚮村民問去宋都之路,均搖頭說不知。傢將衹知應嚮西行,豈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繞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見宋都,卻來到了陳國相邑(今河南鹿邑東)。正行之時,老夫人突覺腹中疼痛。原來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為踐君前諾言,以必勝之心攜眷出徵。此時兵敗,老夫人又有喪夫之悲,亡命他國,心中焦慮,身體疲勞,以至腹中胎動,疼痛難忍。侍女驚慌無措,傢將忙停車於路旁,奔至村中尋一老婦前來。不過幾刻時光,衹聽篷車之內響起“哇哇”哭聲,一個早産男嬰出世,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因其出生於庚寅虎年(公元前571),親鄰們又呼之曰小狸兒,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間人們把“貓”喚作“狸兒”,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兒”便成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接生老婦見母子可憐,讓一行五口住進自己傢中。老丈以開藥店為生,陳姓,人稱陳老爹,所以都稱老婦為陳媽媽。陳媽媽膝下無兒無女,為人厚道熱情,讓出三間西廂房,留老夫人一傢居住。老夫人在危難之際,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盡;雖說戰亂中顛沛流離,畢竟出於大戶人傢,隨身攜帶細軟尚夠度日。加之傢將常幫陳老爹營生,二位侍女料理傢務,老幼五口,日子過得也還滋潤。從此,宋國戰將老佐的妻兒便在陳國住了下來。
  2、聰穎少年
  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着傢將要聽國傢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竜,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傢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間人為貴,衆人之中王為本。”老聃問道:“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問。“清者窮盡處為何物?”先生道:“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傢將,傢將不能言。於是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聃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道:“皆神所為也。”老聃問道。“神何以可為也?”先生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聃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先生道:“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傢將,傢將不能言。於是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三日不知飯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禦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老聃問道:“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老聃問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先生道:“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傢將,傢將不能言。於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為貴。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老聃問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傢將,傢將不能言。於是,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3、入周求學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來嚮老夫人辭行道:“老夫識淺,聃兒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學授?”
  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實乃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睏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老夫人聞聽此言,心中犯難:一乃聃兒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難返,去周都豈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衹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獨行?正猶豫不知怎麽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為難處,忙說:“以實相告,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纔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傢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不要衣食供給,待之如親生子女。
  博士聞老夫言,知聃兒好學善思,聰慧超常,久願一見。近日有傢僕數人路經此地,特致書老夫,意欲帶聃兒去周。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務望珍惜!”老夫人聽後,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薦,使聃兒有緣入周,登竜門有路;悲母子分別,何日能見?思至此,好似聃兒已在千裏之外,不覺心酸難抑,潸然淚下。老聃撲人母親懷中,泣言道:“母親勿須傷心,聃兒决不負老師厚望,待我業成功就,定然早日來接母親!”說罷,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轉而為喜,拜謝先生舉薦之恩。三天後,全家與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裏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馬隨博士傢僕西行而去。老夫人遙望聃兒身影遠去,方纔鬱鬱入車,悶悶返回。”
  老聃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如蛟竜遊入大海,海闊憑竜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老聃如饑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4、孔子問禮
  老聃居周日久,學問日深,聲名日響。春秋時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準行。遣一車二馬一童一禦,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千裏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孔丘嚮老子辭行。老聃送至館捨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伫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鼕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𠔌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𠔌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衆人處上,水獨處下;衆人處易,水獨處險;衆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捨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嚮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衆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鈎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竜,吾不知其何以?竜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竜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竜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5、高論生死
  話說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數次歸傢省親,欲勸母親隨之去周;其母在陳國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願遠遷。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轉眼間已過三十餘年。一清代太清宮日,老聃忽得傢訊,言傢母病危,於是報請天子,歸傢省視。待回到傢時,母已辭世。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思想九泉之下母親之靈,回憶母親慈祥容貌、養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絶,寢食俱廢,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發自己愚鈍;順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釋重負,愁苦消解,頓覺腹饑體倦。於是飽餐一頓,倒頭大睡。
  傢將、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來,問其緣故。老聃答道:“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母親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情難斷,人之常情也。難斷而不以智統,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情,故情可節制而事可調理也。情得以製,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饑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
  傢將問道:“智何以統情?”
  “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於情亦無也。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後不亦無別乎?無別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於情也;難斷而不製,則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損而睡可眠矣。”衆人聞之,心皆豁然曠達。
  6、函𠔌著書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喪期滿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王子朝率兵攻下劉公之邑。周敬王受迫。當時晉國強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勢孤,與舊僚攜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國。老聃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舊職。於是離宮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𠔌關,西遊秦國。
  離開周王朝洛邑不遠,但見四野一片荒涼。斷垣頽壁,井欄摧折,阡陌錯斷,田園荒蕪,枯草瑟瑟。田野裏不見耕種之馬,大道上卻戰馬奔馳不息,有的馬還拖着大肚子艱難地尾追其後。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絞,內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適可而止,恬淡為上。勝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兵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兇年。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傢破矣。”
  話說函𠔌關守關官員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裏,形如飛竜,由東嚮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裏,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關尹早聞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裏,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關尹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白發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顔素袍,簡樸潔淨。關尹仰天而嘆道:“我生有幸。得見聖人!”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聖人 ”
  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關尹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捨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關尹道:“關尹不纔;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竜,其長三萬裏。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發,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奬、過奬!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之後,關尹引老子至官捨,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為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 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藴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藴長生久視之道。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饑似渴。
  7、點化陽子居
  一日,老聃騎牛行至梁(今河南開封)之郊外,正閉目養神,忽聞有人大呼“先生”。老聃聞聲,睜開雙目,發現是弟子陽子居。
  陽子居,魏國人,入周太學,聞老子淵博,曾私拜老子為師。沒想到在梁會與老子相遇,陽子居慌忙從高頭大馬上翻身而下,掀起錦緑長袍,跪拜於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來,扶起陽子居,與之相並同行。
  老聃問道:“弟子近來忙於何事?”
  陽子居施禮道:“來此訪先祖居,購置房産,修飾梁棟,招聘僕役,整治傢規。”
  老聃道:“有臥身之地、飲食之處則足矣,何需如此張揚?”
  陽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靜,行需鬆弛,飲需素清,臥需安寧,非有深宅獨戶,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獨戶,不招僕役,不備用具,何以能撐之?招聘僕役,置備用具,不立傢規,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鬆,飲無奢而自清,臥無欲而自寧。修身何需深宅?腹饑而食,體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寢。居傢何需衆役?順自然而無為,則神安體健;背自然而營營,則神亂而體損。”
  陽子居知己淺陋,慚愧道:“弟子鄙俗,多謝先生指教。”
  老聃問。“安居何處?”
  陽於居道:“沛(今江蘇沛縣)。”
  老聃說:“正好相伴同行。”陽子居很高興。欣然與老師結伴嚮東而行。 行至難水,二人乘船而渡。老聃牽牛而先登,陽子居引馬而後上。老聃慈容笑貌。與同渡乘客談笑融融;陽子居昂首挺胸,客人見之施之以座,船主見之奉茶獻巾。難水過,二人騎牲繼續前行。老聃嘆道:“剛纔觀你神態,昂首挺胸,傲視旁人,唯己獨尊,狂妄自大,不可教也。”陽子居面帶愧色,懇言道:“弟子習慣成自然,一定改之!”老聃道“君子與人處,若冰釋於水,與人共事,如童僕謙下;潔白無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豐厚而似鄙俗平常”。陽子居聽後,一改原來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驕亦不媚。老子贊曰:“小子稍有進!人者,生於父母之身,立於天地之間,自然之物也。貴己賤物則背自然,貴人賤己則違本性,等物齊觀,物我一體,順勢而行,藉勢而止,言行不自然,則合於道矣!”
  8、論養生經
  話說老聃隱居宋國沛地,自耕而食,自織而衣。豈知其名,無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問修道之方,學術之旨,處世之要,於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個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壘山上。住三年,畏壘之地民風大變: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織而有衣可穿,各盡其能,童叟無欺,百姓和睦,世間太平。衆人欲推庚桑楚為君主。庚桑楚聞之,心中不悅,意欲遷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獸張口可以吞車,其勢可謂強矣,然獨步山林之外,則難免網羅之禍;巨魚,張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謂大矣,然躍於海灘之上,則衆蟻可以食之。故鳥不厭天高,獸不厭林密,魚不厭海深,兔不厭洞多。天高,鳥可以飛矣;林密,獸可以隱矣;海深,魚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斂形而藏影也,故不厭卑賤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榮 ,年過三十,今日聞庚桑楚養生高論,欲求養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蟲,越雞不能孵鴻鵠,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國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榮 聞言,辭別庚桑楚,頂風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捨。
  南榮 拜見老聃,道:“弟子南榮 ,資質愚鈍難化,特行七日七夜,來此求教聖人。”老聃道:“汝求何道?”“養生之道。”老聃曰:“養生之道,在神靜心清。靜神心清者,洗內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為物欲,一為知求。去欲去求,則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則動靜自然。動靜自然,則心中無所牽挂,於是乎當臥則臥,當起則起,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外物不能擾其心。故學道之路,內外兩除也;得道之人,內外兩忘也。內者,心也;外者,物也。內外兩除者,內去欲求,外除物誘也;內外兩忘者,內忘欲求,外忘物誘也。由除至忘,則內外一體,皆歸於自然,於是達於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學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則心中自靜;心中清靜,則大道可修矣?蹦先?聞言,苦心求道之意頓消。如釋重負,身心已變得清涼爽快、舒展曠達、平靜淡泊。於是拜謝老聃道:“先生一席話,勝我十年修。如今榮 不請教大道,但願受養生之經。”
  老聃道:“養生之經,要在自然。動不知所嚮,止不知所為,隨物捲麯,隨波而流,動而與陽同德,靜而與陽同波。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此乃養生之經也。”南榮 問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於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則與禽獸共居於地而不以為卑,與神仙共樂於天而不以為貴;行不標新立異,止不思慮計謀,動不勞心傷神;來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榮 問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心居於形體之內,如同焦葉死灰。如此,則赤日炎炎而不覺熱,冰雪皚皚而不知寒,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於是乎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皆無,苦樂皆忘也。”
  9、再授孔丘
  話說孔丘與老聃相別,轉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歲,仍未學得大道。聞老聃回歸宋國沛地隱居,特攜弟子拜訪老子
  老子見孔丘來訪,讓於正房之中,問道:一別十數載,聞說你已成北方大賢才。此次光臨,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纔,雖精思勤習,然空遊十數載,未入大道之門。故特來求教。”老子曰:“欲觀大道,須先遊心於物之初。天地之內,環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捨不同而觀其同,則可遊心於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孔丘問:“觀其同,有何樂哉?”老子道:“觀其同,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吉與兇等,無貴無賤,無榮無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
  孔丘聞之,觀己形體似無用物,察已榮名類同糞土。想己來世之前,有何形體?有何榮名?思己去世之後,有何肌膚?有何貴賤?於是乎求仁義、傳禮儀之心頓消,如釋重負,無憂無慮,悠閑自在。”老子接着說:“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環宇矣而無處不在,周流不息矣而無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論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敗、資助萬物而不匱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時得之而序,萬物得之而形。”孔丘聞之,如騰雲中,如潛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體,天我合為一體,己皆萬物,萬物皆己,心曠而神怡,不禁贊嘆道:“闊矣!廣矣!無邊無際!吾在世五十一載,衹知仁義禮儀。豈知環宇如此空曠廣大矣!好生暢快,再講!再講??老子見孔丘已入大道之門,侃侃而談道:“聖人處世,遇事而不背,事遷而不守,順物流轉,任事自然。調和而順應者,有德之人也;隨勢而順應者,得道之人也。”孔丘聞之,若雲飄動,隨風而行;若水流轉,就勢而遷。喜道:“悠哉!閑哉!乘舟而漂於海,乘車而行於陸矣。進則同進,止則同止,何須以己之力而代舟車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妙哉!妙哉!再講!再講??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觀之,萬物皆氣化而成、氣化而滅也。人之生也,氣之聚也;人之死也,氣之散也。人生於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矣。萬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無而至於有者;衆類繁衍,變化萬千,未始不由有而歸於無者也。物之生,由無化而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為無也。有,氣聚而可見;無,氣散而不可見。有亦是氣。無亦是氣,有無皆是氣,故生死一氣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見生則喜,見死則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猶如解形體之束縛,脫性情之裹挾,由暫宿之世界歸於原本之境地。人遠離原本,如遊子遠走他鄉;人死乃回歸原本,如遊子回歸故鄉,故生不以為喜,死不以為悲。得道之人,視生死為一條,生為安樂,死為安息;視是非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視貴賤為一體,賤亦不賤,貴亦不貴;視榮辱為等齊,榮亦不榮,辱亦不辱。何故哉?立於大道,觀物根本,生死、是非、貴賤、榮辱,皆人為之價值觀,亦瞬時變動之狀態也。究其根本,同一而無別也。知此大道也,則順其變動而不縈於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動、風吼海嘯、雷鳴電擊而泰然處之 。”
  孔丘聞之,覺已為鵲,飛於枝頭;覺己為魚,遊於江湖:覺己為蜂,采蜜花叢;覺已為人,求道於老聃。不禁心曠神達,說:“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造我為鵲則順鵲性而化,造我為魚則順魚性而化,造我為蜂則順蜂性而化,造我為人則順人性而化。鵲、魚、蜂、人不同,然順自然本性變化卻相同;順本性而變化,即順道而行也;立身於不同之中,遊神於大同之境,則合於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罷,起身辭別。
  10、老子出關 
  老子最後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了,衰敗得不像樣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遠走高飛了。這要說到老子出關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這就得經過函𠔌關。另外一種說法是大散關。函𠔌關大概原來在今天的河南靈寶縣,後來關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縣。這裏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為路在山𠔌中,又深又險要,好像在函子裏一樣,所以取名為函𠔌關。
  守關的長官是尹喜,稱關令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了望着,衹見關𠔌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關令尹喜是一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裏一頓,這是有聖人來了!衹有聖人來纔會有這樣的雲氣,今天一定有聖人要經過我的城關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風骨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着一頭青牛慢慢嚮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關令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傢留下他的智慧來,於是纏着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令尹喜,是不會放他過關的,他不給你護照簽證啊!老子沒辦法,於是衹得答應條件。另外,老子答應他還有一個原因。《史記集解》有材料說,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雲氣,看到一團紫氣飄來便知是聖人來了。我們就是看到這團紫氣也解讀不出來嘛。據說關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關令子》。老子也佩服這位“服精華,隱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這就為他著書了,能為知音著述不亦樂乎?
  那時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着寫了下篇,據說寫了幾天。寫完了一數,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為《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驚天動地的偉大著作誕生了!據說,關令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爾一笑,同意了。據說,關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後來還有人看到他們兩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兒呢,而且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
  還有一種說法: 老子當年出關去到了印度,後來到了迦毗羅衛國,迦毗羅衛國的賢聖喬達摩·悉達多聞訊前去嚮老子求道,後來得老子點化,居然悟道成佛了~
  老子出關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着,演繹着。魯迅先生也對此發生過興趣,還專門創作了故事新編《老子出關》,還與別人打了一點筆墨仗。另外,老子出關中的“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帝王之傢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你看生個孩子如果紫氣滿室,古人認為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傢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徵,於是把“紫氣東來”這些字寫在大門上等等。先民還認為,哪個地方有寶物,哪個地方就會在上空出現紫氣。
  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又被稱為“青牛師”、“青牛翁”等。這青牛還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說老子當初出關是乘這青牛飛過去的,並且又有一段美妙的傳說。
  今天在老子的家乡河南省鹿邑縣城內的東北角上還有一處高約13米的高臺,叫“老君臺”,又叫“升仙臺”,臺上有座老子廟。廟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鐵柱子,稱為“趕山鞭”。相傳老子50多歲時曾在這裏講學,此地離自己傢有好多路,來來往往都要經過一座山叫“隱陽山”。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見不到太陽,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當空,莊稼枯死,老百姓受盡了苦難。老子目睹這一切,雖想解救百姓,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騎青牛飛過了函𠔌關,知道自己已經成仙,青牛也會說人話了,於是又要青牛一起飛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揮鞭打山,山頂削去了,並且飛到了山東,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頂山。這時鞭梢甩斷,甩斷的鞭子飛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衹剩下一個桿子,就順手插在地上,這就是這個鐵拄子的來歷。老子又乘青牛飛走了,而那鞭子桿就永遠留在了那兒。百姓感謝老子前來趕走山,因為從這以後老子家乡就過起了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揮鞭趕走山時站立的土臺叫“升仙臺”,將地上的鐵柱子稱“趕山鞭”。唐高祖李淵尊老子為“太上老君”,又把這個臺稱為“老君臺”,還修了廟,進行祭祀。——這是老百姓何等瑰麗的想象啊!讀了老子家乡的這一則傳說,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間!老子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纍起來的,中國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衍生出來,又一層一層地纍積起來的。
  11、聖人辭世
  老聃長壽,一百六十餘歲仙逝,鄰里皆來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 。
  老聃好友秦佚來吊唁,至老子靈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號三聲即止。待其欲轉身回去時,鄰人攔住問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當然。”鄰人道:“既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禮,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鄰人聞言,由怒轉,大聲責問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聞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聚氣而成,順時而來,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散氣而滅,順時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為不當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為不當悲而悲也,放生時貴生,死時怕死,皆是以己之意願而強求生來、強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而背自然、違天理,合於道乎?不合於道,可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動、順於道而行者也。吾既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鄰人聞之,似有所悟,又問:“汝既不悲,何以哭號三聲?”秦佚笑道:“吾哭號三聲,非因悲也,是與老聃辭別也。一號,言其生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二號,言其死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三號,言其在世傳自然無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舉足而應時,動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衆鄰聞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為主葬之人。合土之時,秦佚頌悼文道:“老聃大聖,替天行道,遊神大同,千古流芳。”
詞語解釋 Words to explain
  【名稱】:老子
  【拼音】:lǎo zi
  【註音】:ㄌㄠˇ ㄗㄧ
  基本解釋
  ◎ 老子 Lǎozǐ
  [Laozi] 中國春秋時思想傢、道傢學派創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後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是産生整個物質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於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老子 lǎozi
  (1) [father]∶父親
  (2) [I;me]∶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
  詳細解釋
  釋義:(1).老年人自稱。猶老夫。
  【出處】:《後漢書·逸民傳·韓康》:“ 康 曰:‘此自老子與之,亭長何罪!’”《晉書·庾亮傳》:“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示例】: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和王正之吳江觀雪見寄》詞:“老子舊遊處,回首夢耶非。”《水滸傳》第二六回:“老子不曾有些禮數到都頭傢,卻如何請老子吃酒?”
  釋義:(2).對老年人的泛稱。
  【出處】:《三國志·吳志·甘寧傳》“ 寧 益貴重,增兵二千人” 裴鬆之 註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寧 ﹞因夜見 權 , 權 喜曰:‘足以驚駭老子(指 曹操 )否?’” 唐 白居易 《晚起閑行》詩:“皤然一老子,擁裘仍隱幾。”
  【示例】:元 秦簡夫 《東堂老》楔子:“如今老了,人傢就叫我做東堂老子。”
  釋義:(3).父親的俗稱。
  【出處】:《宋書·孝義傳·潘琮》:“兒年少,自能走,今為老子不走去。”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捲一:“予在 南鄭 ,見西郵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七八,有子亦稱老子。”
  【示例】:魯迅 《彷徨·在酒樓上》:“他們的老子要他們讀這些;我是別人,無乎不可的。”
  釋義:(4).自高自大的人自稱。一般人亦用於氣忿或開玩笑的場合。
  【出處】: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老子辦正事,你這不點兒大的小東西,也要來打岔。”
  【示例】:巴金 《憩園》十二:“你敢動一下,老子不把你打成肉醬不姓 趙 !” 沙汀 《在其香居茶館裏》:“老子這張嘴麽,就這樣,說是要說的,吃也是要吃的。”
  釋義:(5).相傳為 春秋 時期思想傢。道教的創始人。姓 李 名 耳 ,字 耼 ,故亦稱 老耼 。著《道德經》五千言,亦名《老子》,為道教的經典著作。
  釋義:(6).古星官名。
  【出處】:《晉書·天文志中》:“老子四星及周伯、王蓬絮、芮各一,錯乎五緯之間。”
  【示例】:《晉書·天文志中》:“老子星色淳白,然所見之國,為饑為兇,為善為惡,為喜為怒。”
  釋義:(7).方言
  “老子”在四川話中用得相對較多,屬於第一人稱,代表“我”,用意是侮辱對方,指自己是對方的“老子”,即爸爸,目前在安徽、江蘇、山東、河南、湖北等地也多有應用。在網上傳播得較廣泛,許多網民在生氣時用來發泄,長輩對小輩應用該詞是居高,有時感覺親切友好而自然,小輩或平輩之間應用居高顯然是一種倫理的顛倒,則屬一種髒話。
歷史有影響100人 History, 100 people affected
    最享盛譽的在公元前四世紀   在捲帙浩繁的中國書海當中,有一捲薄而又薄可能在國外擁有最多的譯者和讀者,這本書名叫《老子》或《道德經》。《道德經》是解釋道教哲學的主要經文。   這是一本微妙費解的書,文筆極其隱晦,可有許多不同的解釋。“道”這個主要概念通常被譯為“方法”或“道路”。但是這個概念有點兒含糊其辭,因為《道德經》本身一開始就說:“‘道’,說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①但是我們可以說,道的大體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則”。   道教認為,人不應該與道作鬥爭,而應該服從道,按照道來辦事。積極追求得到權力或積極尋求行使權力,與其說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說是愚昧無知和徒勞無益的。道是不可消滅的,人們在生活中應力求順道而行。一個道教徒可能會指出水是無限柔軟的,它馴眼地流嚮最低點,甚至對最弱的力也不加抵製,但是它卻是不可毀滅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終會被磨掉的。   對個人來說,通常應提倡純樸和自然;應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為一樣。人們不應該尋求改造世界,而應該尊敬世界。對政府來說,稍有消極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規章繁冗,通過更多的法律或嚴厲施行舊法律通常會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稅賦,雄心勃勃的政府計劃和發動戰爭,這一切都是與道教哲學的精神背道而馳的。   按照中國的傳說,《道德經》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老子的人。據說他是孔子的同時代人,但比孔子年長。孔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從《道德經》的內容和風格上來看,沒有幾個現代學者認為它是這麽早期的作品;有關該書的實際創作日期問題,存在着許多爭論(《道德經》本身未提到一個具體的人物、地點、日期或歷史事件)。但是公元前320年是一個靠得住的估計──與實際日期的誤差在八十年以內──也許比這個誤差範圍還要小得多。   這個問題引起了對有關老子其人的生卒年及甚至對有關其人的真偽的許多爭論。有些權威相信老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這個傳說,因而斷定他沒有寫《道德經》。其他學者指出他衹不過是傳說中的人物。我個人的觀點僅為少數學者所接受,我認為:(1)老子實有其人,是《道德經》的作者;(2)他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3)老子是孔子較年長的同時代人的傳說純屬虛構,是後來的道教哲學家為給老子及其著作塗脂抹粉而編造的。   值得註意的是在早期的中國作傢當中,孔子(前551—479)、墨翟(前5世紀)和孟子(前371—289)既沒有提到老子,也沒有提過《道德經》;但是莊子── 一位公元前三世紀譽滿全國的。道教哲學家卻反復地提到過老子。   由於甚至對老子的存在都有爭論,我們對他的生平詳情就應該持懷疑的態度。但是下列的說法有很多的出處:老子誕生和生活在中國的北方;他在一個時期裏很可能在國都洛陽當過歷史學家或在朝中任守藏室的史官;老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是一個尊稱,大體意思是“大師”;他結過婚,有個兒子,叫聰;聰後來成為魏國的將領。   雖然道教開始時基本上是一種非宗教哲學,但是卻最終由此掀起了一場宗教運動。然而雖然作為一種哲學的道教繼續以《道德經》中所表達的思想為基礎,但是道教不久就被蕓蕓衆生的迷信信念和習慣所囊括,這些信念和習慣相對說來同老子的說教沒有什麽關係。   假定老子實際上是《道德經》的作者,那麽他的影響確實很大。這部書雖然很薄(不到六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張報紙登載),但卻包含着許多精神食糧。整個係列的道教哲學家都用此書來作為他們自己思想的起點。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Laozi
  老子
    國先秦時代的哲學家,道傢學派創始人。
    老子考證 關於老子的姓字,歷來說法不一。《莊子》稱他為老聃,書中的內篇《德充符》,外篇《天地》、《天運》、《田子方》、《知北遊》等都把老子視為前輩,這是戰國中晚期道傢學派筆下的老子。秦漢之際成書的《禮記》中《曾子問》篇也把老子視為與孔子同時代的知禮守禮的長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大體上把老子描寫為道傢,其中攙入老萊子和太史儋兩個名字。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解釋說,“於周則老子”,“於楚老萊子”,可見老子和老萊子是兩人。至於太史儋,司馬遷說:自老子死後百二十九年,有周太史儋見秦獻公雲雲。清代到近代學者汪中、梁啓超等把老子世係同太史儋聯繫起來研究,認為老子就是太史儋,戰國時人,是《老子》的作者。也有學者認為可能“老”是老子的姓或氏,其名為聃,故稱老聃。他們提出,《莊子·天下》曾綜述關於老聃的學說,《呂氏春秋·不二》也稱“老聃貴柔”,名字與思想一致,故老聃就是老子。但是《老子》書中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與傳說中孔子問禮於老聃有矛盾(見彩圖老子(相傳春秋末期)、《老子》帛書殘片(局部)、孔子問禮老子圖);《老子》書裏有些詞句不可能出現在春秋時期,如“萬乘之主”,當時並沒有萬乘的大國,也不見於戰國以前的著作;另有一些文字也存在類似情況。所以,《老子》書是否為老聃所作也有疑問。當今學術界不少人認為老子其人可能生活於春秋末年,《老子》一書卻是戰國時期的作品。但探討老子哲學,衹能以《老子》一書為依據。
    哲學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體係的核心,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四十二章),認為一切由道生出。當前學術界對老子“道”的理解,有較多的分歧。一種意見認為“道”是先天地而生的精神性實體,《老子》第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十四章又說:“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這裏恍惚的“道”就是觀念,或說是超時空的絶對理念。又如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這裏的“道”也是先天地而生的世界萬物的本原,是無形無聲、獨立於整個自然界之外而永遠不變的絶對精神。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這裏生於“無”即是生於“道”,“道”就是“無”,二者都是虛無的本體或精神的實體,從而表現出客觀唯心主義的宇宙觀。另一種意見認為,老子的“道”在哲學上不反映唯心論,因為“道”是“有象”“有物”的,《老子》的“道生一”等於《淮南子·天文訓》的“道始於一”,“一”是“道”相對於個別事物的一種稱謂。此外,還有人認為老子的哲學思想是矛盾的,既有唯心主義的一面,也有唯物主義的一面,總體上可歸結為客觀唯心主義。
    樸素辯證法思想 老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變動不居的。他觀察到天地間萬物萬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兩個對立面,例如有無、剛柔、強弱、禍福、興廢等等, 它們都是互相依存、 互相聯結的。他認為,沒有“有”,就無所謂“無”;沒有“難”,就無所謂“易”;沒有“長”,就無所謂“短”。所以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還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表明了對立面雙方的同一性。老子還認識到對立面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在嚮相反的一面轉化,他說:“正複為奇,善復為妖”,認為正常能轉化為反常,善良能轉化為妖孽,委麯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滿,破
《老子》 "I"
《老子》
  《老子
    Lo0Zi、
  《老子》中國古代重要哲學著作。又稱《道德經林·
  即章,導000餘言,分上下篇。
  成書時間相傳老子修道德,著書上下篇。春秋末{
  )扮輝飯呀價{
  下篇中分章次第,川及《道德經》的題名都是後人所加。
  明禮仁扭潤匕
  幾‘道德經·明刻本
  版本流傳現存《老子》的版本,以帛書甲、乙本為:
  早。甲本文字,末避漢高祖劉邦諱,可證它是劉邦稱帝
  前抄寫的。乙本避劉邦諱,但不避惠帝劉盈、文帝劉恆洲
  它是劉邦稱帝似後,劉盈、劉幢為帝以前抄寫的。叮
  皆分二篇,乙本篇末標出《德》3 041字,《道》2疇
  合計5467字。甲本尾題殘缺不明。兩本都不分章次。
  東漢時成書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分別章,_上篇
  經37章,下篇德經44章,河上本復於每章章次之首一冠
  障題’軍字。魏王弼《老子註》,衹分81章,並無章題
  。唐初傅奕校定瀋道德經古本篇》,據宋代謝守
  紀》記載,傅奕考核衆本,勘數其字。項羽妾本
  五年,彭城人開項羽妾傢得之:安丘望本
  謙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齊處士仇嶽得
  迄今仍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另尚有
  撰的《道德真經指歸》,章句頗與諸本不同,今存殘本,
  有人認為是後人偽托。
  現存《老子》的版本,除漢初帛書本外,還
  流傳。約略統計,石刻14種,其中以唐太宋
  寫的石刻《老子》為最古。其次為唐中宗景竜二年(
  州竜興觀道德經碑(參見彩圖插頁第‘頁)·唐寫本《老;
  殘捲,散見於各地保存的敦煌經捲中,為數頗多。今
  冷口一嘴人
  寧分︸習中
  卜卜與父籠刁
  辦汀匕
  定所是。但畢沉《考異》,詳於宋元諸本,蔥於唐本。近人羅
  振玉針對畢沉這個缺陷,撰《道德經考異》,他根據景竜
  本、開元禦註本、廣明本、景福本等、個唐石刻本似及六
  朝和唐寫本殘捲10種撰成。他說,上下立經81章中,未
  見唐抄者纔4章耳。唐以後諸本,不復闌人,期與畢書
  相輔而行。這是該書的特色。羅本再加上馬王堆漢墓帛書
  本、焦站和畢沉《考異》,則漢、唐、宋、元、明諸本《老子》文
  字的異同嘟可以考定了。(參見彩圖插頁第6頁)
  (王明)
  木刻諸本中,以宋刊《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為較古,商
  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有影印本。明正統《道藏》搜集
  《道德經》本文及漢、魏、唐、宋、金、元、明衆註本,總計有
  牡種之多。
  研究和考釋概況歷代學者研討和考釋《老子》的
  著作不“廠千百傢,但存者少佚者多。其中主要有:戰國末,
  年,喜黃老刑名之學的韓非,最早著《解老》、《喻老》,西漢
  《老子鄰氏經傳》、《老子傅氏經說》、《老子徐氏經說》以及
  《劉嚮說老子》等,均已散失。東漢時,道教成立,河上公
  《老子章句》宣揚練
老子》中的軍事思想 "I" in the military thinking
  《老子》中的軍事思想
  Laozi (Book of Laozi), military thought in
    ,okof
  三秦重
  中對
  夕,又
  ,,凡
  毛漢墓
  《道》
  :老子
  老子
  7苦縣
  氮傢學
  ·的貪
  乏傷很
  二,荊
  ,。所
  匕,不
  者不
  三敵人
  認為
  ’面並
  三弱勝
  切ozj zhong de iunshi sixiang
  《老子》中的軍事思想〔切021(Bt
  切021),而lit腳thought in〕中國頭
  要哲學典籍、道傢學派代表作《老子
  戰爭和軍隊等問題的理性認識。《老子:
  名《道德經》,分《道》、《德》兩部分
  81章,5〕義】餘字。1973年長沙馬王摺
  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德》在
  前,不標章次。一般認為,《老子》是
  遺說的發揮,成書不晚於戰國中期。二
  又稱老耽,姓李,名耳,字腆,據傳煞
  (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年思想傢、筵
  派創始人。做過周守藏之史,後隱退
  《老子》認為戰爭起因於統治者
  欲,是“天下無道”的表現。戰爭會矛
  多人,嚴重破壞農業生産二“師之所如
  棘生焉;大軍(戰)之後,必有兇年’
  以,對戰爭持否定和反對態度,“兵名
  祥之器,非君子之器。……故有道
  處”。如果不得已而用兵,也要以戰膽
  為原則,切不可以武力逞強。《老子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對立的兩個方
  嚮相反的方向轉化,提出了著名的“軍
  剛強”的策略思想和辯證觀點,強調“貴
  柔”、“守雌”、“不爭”。主張不首先挑起戰
  爭,而要以靜製動,後發製人,“吾不敢為
  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即以退為
  進,以守為攻。要善於麻痹誘惑敵人,“將
  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奪之,必固予
  之”。Ⅸ老子》還提出“以正治國,以奇用
  兵”;強調對下要慈,“慈故能勇”。認為輕
  敵將造成大禍,勝利後不可自滿;善於帶兵
  的人不耀武揚威,善戰的人不暴躁發怒,善
  於用人的人謙恭地對待下屬。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
  出土的帛書《老子"
  《老子》中的軍事辯證法觀點,嚮為
  “言兵者師之”(王夫之《宋論》)。但其過分
  強調“柔”、“不爭”,認為“兵強則不勝”,
  則有片面性。 (牛鴻恩)
    
英文解釋
  1. n.:  uncle,  Uncle Dudley,  your uncle,  father,  Laozi,  me,  Lao Zi,an important philosopher of Dao in ancient China,  Lao-tzu
法文解釋
  1. n.  Lao Zi (un philosophe chinois); père
近義詞
李耳, 伯陽
道德經
相關詞
鳥類神話旅遊道教名勝明道宮泉州清源山
石雕成語詞典思想哲學學派道德經古典
國學百科辭典鹿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宗教百傢爭鳴道傢經典江南大學
教授百傢講壇食品文化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太上自然方法論不足豁達中華民族
出生入死其次此外其實相去幾何走嚮世界
無欲為無為大盈若衝為而不恃聖人不仁難得之貨
弱者道之用天下有道道德經
金玉滿堂大器晚成
合抱之木天地天地之間王弼知止不殆
慎終如始儉故能廣人生觀上善若水知常絶學
宇宙觀大象無形華夏文明進道若退言者不知
零零散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難易相成天地不仁令人得之若驚
更多結果...
正複為奇有無相生損有餘而補不足禍兮福之所倚
老子新說玄之又玄道可道非常道
非常名道法自然道傢學派反者道之動
郭店楚簡單穆公之亂無學衆妙之門
名可名東太清宮鎮為首的有意義的
三生萬物道德文章民不畏死有生於無
不學德經問禮老子其人
春秋時思想傢道傢創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
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古屬亳州譙城
厲鄉麯仁裏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
後退隱一說老子太史儋或老萊子
一書是否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解釋宇宙萬物
的演變道生一一生二夫莫之命
而常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