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 網絡用語 : 名人 : 書法 : 中超 > 王毅
目錄
王毅 Wang Yi (1955~?) 湖南湘潭

散文 prose《魏晉“神韻”》

  1955年5月生於湖南省湘潭市,199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遼寧省美學學會副會長,有若幹學術論文和專著、譯著出版,其中《中國民間藝術論》獲得第十三界中國圖書奬。
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
  簡歷
  1953年10月 出生於北京市
  1969年9月 中學畢業
  1969年9月-1977年2月 下放黑竜江省農村鍛煉
  1977年2月-1978年3月 返回北京
  1978年3月-1982年2月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係學習
  1982年2月-1984年9月 外交部亞洲司隨員
  1984年9月-1987年8月 外交部亞洲司副處長
  1987年8月-1989年9月 外交部亞洲司處長
  1989年9月-1993年4月 駐日本使館政務參贊
  1993年4月-1994年3月 駐日本使館公使銜參贊
  1994年3月-1995年6月 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
  1995年6月-1998年4月 外交部亞洲司司長
  1998年4月-2001年2月 外交部部長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2001年2月-2004年9月 外交部副部長
  2004年9月-2007年9月 中國駐日本特命全權大使
  2007年9月— 外交部黨組書記、常務副部長
  2008年6月任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免去外交部副部長職務
  2007年10月21日當選中共十七大中央委員會委員
  學歷
  1982年2月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亞非語係文學學士學位,1997年8月至1998年2月赴美國喬治敦大學外交研究所任訪問學者,1998年4月獲南開大學在職研究生班世界經濟專業經濟學碩士,1999年9月起攻讀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專業博士學位,已修完博士課程。2.深圳市委常委男。漢族。湖南邵東人。197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68年10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學歷。博士。1968年10月為湖南安化縣煙溪公社深溪大隊知青。1969年10月為國營第862廠工人。1974年9月在武漢大學中文係中文專業學習。1977年9月任國營第862廠黨委辦公室黨委秘書。1978年12月任湖南省國防工辦秘書處秘書。1983年7月任湖南省政府辦公廳秘書處正科級秘書。1986年9月任湖南省政府研究室副處級研究員。1990年1月任湖南省政府辦公廳正處級秘書。1991年8月任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處級秘書、主任助理(1993年5月)。1994年5月任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黨組成員(1994年7月-1996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商業經濟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學習)。1999年12月任深圳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政研室主任(1997年9月-2002年6月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班學生)。2003年3月任深圳市南山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2003年5月)。2005年5月任深圳市委常委、南山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3.華中科技大學教授1966年生於重慶市。先後在西南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外語學院、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and Champaign)、四川大學學習。1997年在武漢大學獲得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晉升為教授。現任教於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係。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名作欣賞》、《文藝研究》、《香港文學》(香港)等刊物發表過一些論文和評論,出版專著《中國現代註意詩歌史論》(1925-1949)(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主要論著
  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名作欣賞》、《文藝研究》、《香港文學》(香港)等刊物發表過一些論文和評論,出版專著《中國現代 主義詩歌史論》(1925-1949)(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4.《文學港》雜志社編輯部主任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44/06
  民 族: 漢族
  原名王伯明。1944年6月15日生,浙江省平湖縣全塘鄉東沙村人。1951年起在本鄉讀小學。1957年在平湖縣第五中學讀初中,三年後在平湖中學讀高中。1962年在傢休學一年,1963年8月考入杭州大學中文係。1968年大學畢業後,在平湖縣農機廠勞動鍛煉三年,1971年12月分配到浙江平湖縣文化館任負責人。1980年調寧波文市化局創作室;1981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浙江分會,1985年加入中國小說學會,擔任寧波市作傢協會秘書長。1984年又調進寧波市文聯,先後擔任《寧波文藝》編輯和副主編。現任《文學港》編輯部主任。1979年在《東海》雜志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月亮湖的風波》,以後陸續發表小說、報告文學等五十餘萬字。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並蒂的矢車菊》(與夏真合作;1984年,浙江文藝出版社),《他們正年輕》(多人合集;1983年,浙江文藝出版社),中篇小說《首航》(與夏真合作;《萌芽》(1984年)和《大院裏有座女兒樓》(與夏真合作;《芙蓉》1985年第4期),短篇小說《“拾蛋”軼事》(與夏真合作)、《彩霞》、《鳳秀賣瓜》。短篇小說《“拾蛋”軼事》獲浙江省文聯頒發的“浙江省1980年文學藝術作品奬”和《東海》文學奬;中篇小說《首航》獲《萌芽》1984年文學創作榮譽奬和1984年度寧波市文學藝術作品優秀創作奬;《大院裏有座女兒樓》1985年度寧波市文學藝術作品優秀創作奬。5.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198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
  1996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
  1998年意大利羅馬大學訪問學者
  200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
  2001-至今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生
  目前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並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世界建築》編委會委員,國傢一級註册建築師
  主要成果:
  多次在全國性專業競賽及評選中獲奬,其中有:
  2003年:國傢教委優秀建築設計評選二等奬
  2002年:WA中國建築奬入圍
  2000年: 亞洲文化協會中國建築師駐校計劃奬助金
  2000年: 第六屆首都匯報展優秀建築設計奬
  1999年:第五屆首都匯報展建築設計十佳奬
  1998年:“中華世紀門”設計競賽一等奬
  1994年:第二屆“建築師杯”全國中青年建築師優秀建築設計評選優秀奬
  1991年: 中國首屆建築作品設計大賽第一名(青年組)
  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有:
  《黑白之間——北京電影學院逸夫樓設計雜談》、《人·科技·自然——中華世紀門規劃設計構想》、《大師及其之後的印度建築──印度現代建築評述》、《建築的再利用》、《我設計華人藝術宮》、《香積四海──印度建築的傳統特徵及其現代之路》等
  主持過多項建築工程設計,參加過多項建築設計競賽並獲奬,其中有:
  黃竜貴賓樓飯店(五星級)(建造中)、九寨溝喜萊登國際大酒店(五星級)(建成)、北京電影學院逸夫影視藝術中心(建成)、外交學院專傢及留學生公寓(建成)、中華世紀門(競賽一等奬)、華人藝術宮(競賽一等奬)等
  建築設計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被專業書籍期刊收錄,其中有:
  《臺灣建築》(雜志)
  《中國33青年建築師》(書籍)
  《崛起的一代──全國優秀中青年建築師作品選》(書籍)
  中國建築作品赴法國展覽(展覽)等6.收藏傢上海人,他節衣縮食20多年,收藏清代以來徽墨1000餘錠。1999年4月,他的個人藏墨館正式成立,館內懸挂着著名數學家蘇步青的“墨緣齋”題字。7.《地質學報》編輯部女,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研究員。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地質普查與勘探係。曾任職於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報》編輯部。
  主要業績:在從事地質工作40年的時間裏,參加過高等院校的教學、石油礦區的地質調查和科研工作,在國傢核心刊物《地質學報》、《地質論評》編輯部工作25年,主要負責構造地質、海洋地質及地震地質領域的編輯。在工作中,能瞄準各時期的先進課題,根據構造地質領域中多學派的特點,給不同學術觀點以充分表達的機會。積極主動組稿,發表了許多能反映該領域前沿性和創新性的高水平文章,對促進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構造學科發展都起到明顯的良好效果。還參加由地質出版社或冶金工業出版社負責出版的《當今世界地球科學動嚮》、《岩石圈研究與進展》、《造山帶、盆地、環太平洋構造》、《國際大陸岩石圈構造演化與動力學討論會》等論文集的編輯工作。積極撰寫有關報道,反映歷次全國構造會議情況;中國東部沿海大陸地緣構造實地考察情況;國際大陸岩石圈構造演化與動力學研究現狀以及亞東格爾木地學斷面研究的新進展等,為促進地質學術交流、發現與培養新人才作出應有貢獻。8.國民黨陸軍中將(1900一1948) 國民黨陸軍中將。海南澄邁縣北雁村人,王俊胞弟。西江講武堂、黃埔軍校第一期步科、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工兵科及南京陸軍大學將官班第二期畢業。歷任軍職。1930年任中央陸軍工兵學校籌備委員、中校教官。1932年後任蔣介石侍從副官,洛陽航空學校教務處長,上海保安總隊參謀長。1936年12月授陸軍少將,任廣東綏靖公署參議。抗日戰爭時期,任廣東保安第十一團團長,瓊崖保安副司令,廣東保安第五旅旅長,廣東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5年9月授陸軍中將。l947年任軍事委員會華北戰地視察組長、中將監察官。1948年鼕派赴海南任第六十四軍副軍長,同年12月30日途經舟山群島時遇難。
  瓊崖抗日將領——王毅海南新聞網 http://www.hinews.cn 2005年8月11日 17:58 王毅(1900-1949年),1923年考入西江陸海軍講武堂。1924年畢業後被保送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習。曾參加黃埔學生第一、第二次東徵。1925年秋黃埔軍校畢業。1926年隨軍北伐。1927年升任營長。1928年鼕,奉派考入日軍陸軍士官學校就讀。
  回國後任陸軍工兵學校中校教官。後奉派為上海保安總隊上校參謀長。1937年,接任駐瓊廣東省保安第十一團長,繼而任瓊崖保安副司令。後晉升廣東保安第五旅長,轄第十一、第十五兩團。1938年10月,廣州陷落後,王毅臨危受命,任瓊崖守備司令部司令。負責瓊崖的防務,所指揮的總兵力約四千人。王毅深知瓊崖守備力量十分薄弱,在他和馮白駒的促成下,瓊崖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綫正式形成。王毅親自參加了瓊崖革命歷史上著名的“雲竜改編”。經瓊崖國共兩黨協商,1939年2月21日,由兩黨派員組成,邀請各方面開明人士參加的瓊崖戰時黨政處在定安縣翰林鄉成立。王毅兼處長。黨政處成立後,頒布動員和組織群衆、堅持長期抗戰的條例,開展卓有成效的抗戰動員工作。並在各縣、鄉成立保衛瓊崖動員委員會。黨政處的成立對瓊崖抗戰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1939年2月中旬,日軍大舉侵瓊。由於瓊崖守軍的兵力過於單薄,王毅製定的統轄區分防守備計劃全被打破。王毅等撤往加積,爾後又撤往定安縣的嶺口、翰林一帶山區。全島軍政指揮關係一度陷於紊亂。1939年6月,國民黨派反共幹將吳道南來瓊,擔任廣東省第九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守備副司令,王毅被剝奪了實權。抗日民族統一戰綫走嚮破裂。
  抗戰勝利後,瓊崖守備司令部撤銷,王毅被調離瓊崖,晉升為中將入陸軍大學將軍班受訓。1948年奉派駐海南之六十四軍中將副軍長。1949年1月從上海坐船赴臺灣轉回海南途中,因輪船相撞而喪生。9.青海省外事僑務辦公室官員王毅,男,漢族, 1948年7月出生。青海師範大學畢業,理學學士學位。青海省外事僑務辦公室黨組成員,青海省友協副會長兼秘書長。曾在化工部第六化建公司、青海省化工建設公司工作。曾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科長、處長、副主任。現任青海省外事僑務辦公室巡視員。10.著名微雕傢字叔遠,自號初平山人。著名微雕傢,善於根據原材料形狀,巧為設計;雕刻的宮室、人物各具情態。明天啓二年(1622年)秋.用桃核雕刻成“遊赤壁圖”。核上刻有首尾八分多長、約兩黍粒高的船一隻,船上有篷、櫓及扇子、火爐、茶壺等,形象逼真;八扇船窗,均有窗欞;窗上鎸對聯。左右各8宇,裝點極大雅緻;船首坐蘇東坡、佛印等3人,船尾有船夫2人。其眉眼、衣褶清晰,神態各異;佛印和尚臂挂的念珠,歷歷可數;船背上有題名、篆章34個字。明李曄《六研齋筆記·核舟記》、魏學洢《茅檐集·核舟記》,均有描述。11.山西大學法學院教授男,法學碩士,高級經濟師,現任山西大學法學院教授。曾參與中國復關談判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起草了中國復關申請書等文件,參與製定了《中國對外貿易法》等法規。曾任中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代表團外交官一秘和中國復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復關及加入世貿的談判工作。回國後任處長。1989年,曾應邀參加關貿總協定日內瓦貿易政策講習班;1994年至1995年,在日內瓦國際高等學院在職深造國際經濟法專業獲畢業證書;1998年,應邀出席IMF舉辦的貿易金融政策研討會。曾為對外經貿大學講授GATT/WTO規則和多邊貿易談判講座。
  主要論著有《國際組織與集團研究》[合著]、《中國涉外經濟法律問題》[合著]、《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業務手册》[合著]、《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業務手册(續)》[合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最惠國待遇問題》、《MFN Treament under the GA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國際商務訴訟指南》[合著]、《關貿總協定與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貿易的法律規則》[英文]及論文數十篇。
  一、論文
  1、《WTO國民待遇在服務貿易和知識産權領域的適用》《法學研究》2004年第3期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最惠國待遇問題》載於《1990年中國國際法年刊》法律出版社
  3、MFN Treatment under the GA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inancial Services載於 February 2001, Geneva
  4、《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的美國綜合貿易法案》《人民日報》1988年8月15日
  5、《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之回顧》《人民日報》1988年12月5日
  6、《烏拉圭回合談判進入最後階段》《人民日報》1990年2月21日
  7、《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談判》《人民日報》1992年1月17日
  8、《關貿總協定與中國》《人民日報》1992年2月13日
  9、《我國集成電路産品增值稅的國民待遇問題》《國際貿易》,2003年第9期
  10、《重大的立法修正----歐盟修改對華反傾銷政策的由來》《國際貿易》,1998年第5期
  11、《全人類共同的目標----貿易與環境的初步探討》《國際貿易》,1997年第3期
  1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中多邊最惠國條款的法律特點》《國際貿易》雜志1986年第2期
  13、《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中最惠國條款的例外與限製》《國際貿易》雜志1986年第10期
  14、《試析關貿總協定的關稅談判》《國際貿易》雜志1987年第10期
  15、《析1988年美國綜合貿易法案》《國際貿易》雜志1988年第8期
  16、《評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國際貿易》雜志1990年第8期
  17、《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祖父條款問題》《國際貿易》雜志1986年第6期
  18、《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保障條款問題》(上)《國際貿易》雜志1987年第4期
  19、《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保障條款問題》(下)《國際貿易》雜志1987年第5期
  20、《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關稅談判規則》《國際貿易》雜志1988年第1期
  21、《論最惠國條款適用中的同類規則》(上)《國際貿易》雜志1988年第6期
  22、《論最惠國條款適用中的同類規則》(下)《國際貿易》雜志1988年第7期
  23、《略論最惠國待遇與國民待遇纍積適用的規則》《國際貿易》雜志1988年第11期
  24、《中美貿易關係中的最惠國待遇問題》《國際貿易》雜志1991年第3期
  25、《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與我國的基本立場》《國際貿易》雜志1991年第6期
  26、《關於我國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問題試析》《對外經貿研究》期刊1987年第5期
  27、《中美貿易最惠國待遇是互惠的》(英文)《國際商務》英文月刊1990年6月第37期
  28、《中美之間的最惠國待遇問題》(日文)《國際商務》日文月刊1990年6月
  29、《服務貿易談判與中國服務業的發展》(英文)《國際商務》英文月刊1992年10月
  30、《烏拉圭回合服務貿易談判與我國銀行業的逐步開放》《國際貿易問題》雜志1991年第11期
  31、《關於我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問題》《國際法資料》1987年第2期
  32、《關於對美服務貿易談判的問題》《對外經貿研究》期刊1993年第49、50期合刊
  33、《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英、法、美、德經濟發展的特點》《歷史教學》雜志1982年第1期
  34、《羅馬法中的財産所有權概念與國際法中國傢主權概念的聯繫與區別》《中山大學學報》1983年第4期
  35、《試論海商法中海上救助償的條件》《中山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
  36、《論最惠國條款的構成要件》《中山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
  二、著作
  1、《國際組織與集團研究》(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1989
  2、《中國涉外經濟法律問題》(合著),法律出版社,2000
  3、《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業務手册》(合著),經濟管理出版社,1992
  4、《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業務手册(續)》(合著),經濟管理出版社,1993
  5、《國際商務訴訟指南》(合著),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6、《關貿總協定與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貿易的法律規則》(英文),法律出版社,1998
  7、《GATT & WTO—Law and Rules for World Trade 》 法律出版社 2000
  8、《WTO國民待遇的法律規則及其在中國的適用》(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聯合出版,2005年
  項目:
  1、WTO信息技術協議對中國影響的研究報告 歐盟資助項目 0502073 2005.02
  2、中國參加WTO信息技術協議及其後續談判的研究報告 信息産業部 商務部 2005年
  3、美國電子信息産業政策措施與集成電路産品增值稅國民待遇問題研究報告 信息産業部 2004
  4、我國對集成電路産業優惠政策和利用WTO國民待遇規則的研究報告 信息産業部 0405064 2003
  5、WTO與山西社會發展戰略規劃研究 山西省發改委 0304031 2003.12
  6、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果最後文件 外經貿部 1996
  7、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業務手册(續一) 外經貿部 1994
  8、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業務手册 外經貿部 1992
  9、關於對美服務貿易談判的問題 外經貿部 1993
  10、中國對外貿易制度備忘錄 國務院 198712.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1962年10月生,198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環境工程係,現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他主要從事中國國情分析及環境發展研究,係統、綜合、客觀地分析了中國長期發展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糧食等問題,提出走嚮21世紀的基本戰略和主要對策的建議。有力地推動了全國範圍的國情研究和國情教育,他參與完成的國情報告之二《開源與節約》,通過分析中國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潛力與趨勢,提出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係等重大建議,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他參與完成了《生態赤字》研究報告,全面評價了中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和特點,分析了環境問題産生的原因和趨勢,探討了保證國傢生存條件的基本思路以及實現持續發展的對策;他還參與了三峽工程環境影響的經濟分析、中國農業與工業化研究、中國自然災害預警:與減災對策等項工作。他在多年的研究實踐中,表現了較高理論學術水平、獨立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他善於利用多學科的知識來解决社會經濟自然復合係統問題,在定量、定性、靜態與動態、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積纍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學術研究特點。他出版專著5本,共發表論文40多篇。1990年獲國務院農村發展中心科技進步二等奬,1993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奬。王毅是一位在環境發展領域很有潛力的青年科學家。13.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王毅,男,1957年6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中央黨校大學。原任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正廳級)。2008年2月29日任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黨組副書記兼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14.山東理工大學大學副教授女,山東鄒平人,1971年9月出生,碩士,大學英語教學部副教授。從事英語教學10年,主講過《綜合英語》、《大學英語精讀》、《大學英語聽力》、《研究生英語》等課程。連年超額完成教學工作任務,歷年教學質量評價均為優秀;2001年獲外國語學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奬;2002年獲學校課堂教學創新競賽一等奬;2003年,獲學校第一屆“教學優秀奬”;2004年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2004年獲山東省大學英語“十佳”教學能手稱號;2005年,獲學校第二屆“教學優秀奬”;多次獲校級“先進工作者”“優秀女教工”等榮譽稱號。主持完成校級教學立項—“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參與完成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試點項目,發表論文多篇。15.2000年度南海市科技先進工作者男,1963年生,電子科技大學大專畢業,被評為2000年度南海市科技先進工作者,擁有多項科技成果和職務發明創造,在電光源行業擁有25年的從業經驗。1990年參與研製開發的“緊湊型節能熒光燈”榮獲雲南省優秀新産品三等奬;1997年負責組織研製的“大功率大管徑節能熒光燈管”項目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新産品及國傢級星火計劃項目,項目的各項參數指標經國傢電光源檢測中心檢測證明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於2000年6通過了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檢測鑒定;1997年參與“熒光燈光衰機理”的研究獲得上海市科學進步三等奬;1998年負責研製的“高性能影視光源”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新産品;1999年開發出的“3W 小功率”係列節能燈各項參數指標均達到國際。16.歷史人物(海南省抗日名將)將軍,海南澄邁縣人,早年黃埔軍校畢業,曾參加過北伐,後擔任蔣介石的侍衛長,接着去日本士官學校培訓。在海南七年抗戰中,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
  一、南渡江上的“標語石”
  在北村時期,由於日寇封鎖了瓊州海峽及島周邊的海域,完全卡斷了大陸供應綫,給守備司令部帶來了極大的睏難。再說日寇經常派飛機轟炸北村,地上開始蠶食,因此司令部的地盤日漸減少。更何況有個支隊突然倒戈。王司令官親自率部隊挖山薯充軍糧,穿布衣與敵人作戰。他為了發展經濟,還在司令部轄區內發放了代用券。為了穩住軍心,他親筆提辭“惟戰能存”,令人刻於南渡江心一石頭上。當時那裏正是打擊日寇的主要戰場。這“標語石”至今猶存,每當朝陽夕暉便閃閃發光。
  二、“你去死吧,俟抗戰勝利,我到你墓前謝罪!”
  王毅將軍排行老七,大哥王某早日美國留學歸來,一直在傢務農。日寇見五指山抗戰軍民意志堅如鋼,便派特務將王某從澄邁擄到海口。嚴刑拷打,軟硬兼施,王某終於答應嚮七弟寫“勸降書”。他在給王毅的傢書裏寫道:“七賢弟,願你率部下山,與皇軍共建大東亞共榮圈……”
  傢書送達。王毅在復信中回答說:“國將亡,傢何在?你去死吧,俟抗戰勝利,我到你墓前謝罪!”
  瓊崖縱隊聞訊派戰士潛入日軍監獄,救出了王某,然後送回了老傢。1946年的一天,王毅攜夫人還鄉,前去嚮大哥賠罪,大哥卻給他們吃了閉門羹。
  三、把部分戰利品分配給瓊崖縱隊
  1945年8月15日,侵瓊的日本三軍司令部正式嚮瓊崖守備司令部投降。授降儀式在海口廣場舉行。王毅將軍代表海南島全體軍民接受了日軍的投降書。雙方代表並在授降書上簽了字。廣場上戰利品堆積如山。王司令官吩咐軍需官將一千多條槍,二十萬發子彈等一批戰利品分配給馮白駒將軍領導的瓊崖縱隊。當時吳副司令上前密語道:“委員長有密令,要限共。”王將軍大聲道:“論功行賞,天經地義,抗戰期間,惟瓊崖縱隊戰果最輝煌。再說,抗戰勝利,是國共合作的結果!”
  吳道南事後嚮蔣介石發了密電。蔣把王毅召到重慶狠狠地訓了一頓。隨後解散了瓊崖守備司令部,王毅名義上是調任第63軍副軍長,其實在南京陸軍大學軍幹班培訓,以把他滯留大陸。蔣最害怕王毅回海南,與瓊崖縱隊搞在一起。
  四、將軍之死
  1948年農歷大年三十早上,王毅將軍奉蔣介石之命從上海起程赴臺灣,準備在南中國海組建海陸空三軍聯部,以在西沙一綫阻止共軍從海上嚮臺灣發起進攻。蔣介石認為海南島遲早是要落入共軍之手的,因他的心腹海南守將薛嶽是個草包。可是,王毅並沒按蔣的旨意去臺灣,而是秘密乘搭一艘名為“太平輪”的萬噸郵輪回海口。這是因為王毅曾多次嚮蔣進言:“和為貴,國共兩黨聯合救中國。”可是蔣一直不采納,事到如今,王毅實不願再插手內戰,所以返鄉歸田。太平輪在當時是多好聽的名字,可是太平輪不太平。當船行駛至舟山群島附近,卻與蔣軍艦“建始號”相撞。太平輪大部分旅客溺水而亡。而王毅將軍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體,一直成為一個歷史之謎。後來國共兩黨分別在臺灣陽明山和海南澄邁為他建了衣冠墓。他的兒子王祖德現是民革海口市委委員,市人大代表。17.汶川地震抗震英模英模事跡:
  汶川地震發生後,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奉命率200名官兵緊急奔赴汶川災區。由於通往汶川縣的公路因山體塌方嚴重堵塞,13日凌晨1時,王毅果斷决定棄車徒步嚮災區挺進。開進途中,他和救援部隊剋服山路崎嶇、大雨滂沱、險情不斷等睏難,翻山越嶺、分秒必爭。經22個小時、90公裏的連續強行軍,王毅率隊於13日23時15分率先到達震中汶川縣城。及時嚮上級報告當地災情,並帶領官兵迅速投入救援行動,陸續救出遇險群衆407人,安全轉移群衆3700餘人。
  2008年5月15日,武警部隊司令員吳雙戰、第一政委孟建柱、政委喻林祥簽署通令,决定給抗災中率部隊首先進入汶川縣城的某師參謀長王毅記二等功。18.水球運動員姓名:王毅 Wang yi (中國)
  性別:女
  籍貫:山東 青島
  生日:1987.7.29
  身高:1.79米
  體重:68公斤
  位置:外綫
  2001年被選入廣西水上運動發展中心遊泳隊,教練吳紀纔;
  2004年進入女子水球隊,教練林軍。
  2006年,在天津舉行的世界杯水球比賽中,獲得第八名。
  2007年,在葡萄牙舉行的世界青年水球錦標賽中,獲得第二名。
  2007年,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女子水球冠軍賽中,獲得第一名。19.演員王毅個人檔案
  姓 名: 王毅
  生 日:3月2日
  身 高:180cm
   重:68kg
  最大願望:中華崛起
  藝術追求:盡可能塑造不同類型的人物
  電影作品
  2009年 《蛋 炒 飯 》(膠片) 飾:李紅兵 導演:陳 宇
  合作演員:黃 渤 郭 金
  2007年 《牛 筋 兒 》(數字) 飾:牛筋兒 導演:康 寧
  2006年 《一座城市和兩個女孩》(膠片)飾:阿青 導演:韓志君
  2006年 《我的教師生涯》 (膠片) 飾:張宏纔 導演:鄭剋洪
  合作演員:梁傢輝 秦海璐
  2006年 《生 死 搭 檔》(數字) 飾:劉衝 導演:喬 梁
  合作演員:何 冰
  2004年 《人 在 北 京》(數字) 飾:陳明 導演:李少紅
  2002年 《直 接 傷 害》(數字) 飾:米東 導演:金 舸
  合作演員:候 勇
  電視劇作品
  2009年 《玉 王》 飾:梁 忠 導演:習 辛 合作演員:保劍峰 顔丹晨
  2008年 《愛的方式》 飾:李 瀟 導演:那 彤 合作演員:王 姬
  2008年 《名門新娘》 飾:宋大成 導演:習 辛
  2008年 《潛 伏》 飾:廖三民 導演: 偉 合作演員:孫紅雷 姚晨
  2007年 《明日已太遠》 飾:衛天熙 導演:嘉 娜
  2007年 《水 中 花》 飾:王志強 導演:鬍國華 合作演員:李夢男
  2006年 《誰與爭鋒》 飾:盧 軍 導演:石 磊 合作演員:謝園 薑鴻波
  2005年 《爭霸傳奇》 飾:伍 封 導演:蔡晶盛 合作演員:陳坤 劉鬆仁
  2004年 《生存之民工》 飾:楊志剛 總導演:管虎 導演:康寧 合作演員:陶澤如 雪 村
  2003年 《居傢男人》 飾:大李 導演:方剛亮 合作演員:付彪 伍宇娟
  2002年 《刑警的故事》
  之《虛情假意》 飾:張小七 導演:王 瑞 合作演員:英達 梁靜
  他心中的中華崛起
  他從小學開始在自己所有名字前加上“中華崛起”的四字前綴,包括如今做了藝人之後的簽名。周恩來少年時的一句“我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王毅心中回蕩了這麽多年,韜光養晦、徐圖大志的信念有增無減。
  “比如魯迅就是我一直崇敬的人,《潛伏》裏所塑造的餘則成、左藍、邱掌櫃等也都是這樣為革命事業奉獻的形象。現在身處和平年代,那就把中華崛起的精神用在事業上。我始終認為再好的藝術傢,若對這個社會沒有貢獻,那也不能稱之為大傢。”
  所以幾乎每部王毅參演的作品,他都會植入屬於自己的臺詞,關於現實社會、關於人性、關於民族憂患意識,是他心裏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從出道起就全是男一男二號戲份的他,之所以願意接拍廖三民這樣的大配角,主要也是出於戲中所洋溢着的“中華崛起”信仰。“我不大喜歡接拍抗戰或者古裝戲,因為多半禁不起史實的推敲。但看了兩級《潛伏》劇本之後我就决定接這部戲,因為看重這戲的主題契合現實而且積極嚮上。能讓觀衆看到現在生活來之不易,能看到什麽是真正的信仰,我身為演員就滿足了。”
  跟王毅說話,基本不用拐彎,他很真誠,心裏想到什麽就說什麽。可惜如今這個社會他越來越發現真誠對於隱私和形象均無利,他又不能選擇說假話,於是多數時候我們衹看到了一個沉默着的王毅,不管在劇組、發佈會還是面對采訪者,他常選擇一言不發,衹有聽到贊同意見時纔透露出一絲招牌性微笑。相比起面對媒體,王毅更願意去教堂或者寺廟待着,聽一聽唱詩或講經,那種安靜肅穆的氛圍與這個男人的氣場更為契合些。
  王毅沒有空喊口號,他幾乎可以算做中國打110最多的演員,衹要路見不平必定見義勇為,抓小偷挨打的事也發生過。有時候110半小時也打不通他也不放棄,衹要有時間還會留下來跟蹤看處理結果如何。
  “我現在當然不算腕兒,真正大腕兒是有話語權影響力的人,說話有分量人格有魅力,我希望自己能有成為腕兒的一天,去影響所有粉絲從善以及積極嚮上。”
  同戲中的廖三民形象一樣,王毅簡直太清白了:從小就是三好生、健康藝人、無任何不良嗜好,劍眉星目,天生不是演反派的外形。然而他始終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演員不僅僅在販賣身體和臉蛋,也在賣自己的智慧。”
  就連《潛伏》裏為粉絲們所稱道的廖三民形象,王毅也衹願意給出60分成績。跟當時拍戲時略帶浮腫的外貌無關,他主要遺憾這個人物除了正義正直外,沒法演得更豐滿。“如果把廖三民扶成主角,其實有很多點可拍。比如他為什麽會叫這個名字,估計得從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說起了,那就必然牽涉到家庭出身和信仰問題。而且廖三民的臥底身份其實也有深層次可以發揮,比如我可以演成雙重間諜,直到最後一刻纔去揭曉身份。”
  但儘管他雲淡風輕地自謙,旁人無可否認王毅用僅僅4集戲份就塑造出一個完美的高大全形象,廖三民時期應該也是他理想中最好的年代,曬得微黑的肌膚,笑起來閃着健康的光澤。
  他的敬業留在了每個合作過的劇組:別人拍戲都希望一條就過,他卻希望能NG十回八回演出最佳效果;在劇組跟人聊天時上下觀察對方的舉手投足,眼神專註盯到別人心中發毛;固執己見鍥而不捨與對手戲演員溝通自己的新設想,最後他一聊戲,大傢腦袋就開始疼了。王毅承認,自己最大的優點和缺點都是太堅持自己想法了:“因為堅持的結果有可能是正確,但也有可能南轅北轍,錯到離譜。但你必須承認,堅持在大部分時候不是件壞事請。”
  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這份長期堅持的思考,這個叫王毅的男人不會從01年北漂至今越來越浮出水面。他長着一副乖巧形象,所有倔強、獨立、執拗,全都在日常溫和的形跡之下保存的完完好好,看似隨和但本質堅持獨立思考如何演戲。生平最叛逆的事大概就是上了3個月表演係後决定退學,因為當時年少輕狂覺得學的東西與心中理想相悖。如今覺得表演知識不夠用了,他就自己去琢磨看大片兒。這似乎也是演員普遍會采用的一個方法,衹是少有人有王毅那樣的運勢,在一禮拜不出傢門琢磨《越獄》表演的時候,半夜12點接到劇組電話。從不演配角的他,衝動了一次决定與孫紅雷飈四集戲。
  事實證明,他的思考在大部分時候都是正確的。
  希區柯剋有句名言:“觀衆看我的電影能減少心裏的罪惡念頭。”在娛樂圈這樣一個改造人的是非之地置身多年,又難得堅持以真實作為行事口碑,王毅什麽時候都在堅持着關於一名演員的自我修養。
  關於王毅你所不知道的5件事
  1、第一部接拍男一號 就是2004年與李少紅導演合作的《人在北京》。李少紅教會了他如何入戲,卻沒說該如何出來,遇上王毅要是演一哭戲,情緒不好能哭一天,其它什麽也拍不瞭瞭。不投入太假,投入了又容易崩潰,這大概是他目前所遇見的演藝瓶頸了。
  2、演得最投入的一部戲 是2004年的《生存之民工》。當初去建外SOHO見管虎導演的時候,王毅穿着一身民工服,結果還被樓層保安作為可疑人物攔下。開拍前他騎一輛破26自行車天天紮在民工堆裏,演完後王毅足有一整年都沒有接其他戲,因為精神上深陷其中拔不出來。
  3、對他演技幫助最大的一部片子 是老版的《貓和老鼠》。整部動畫片他不知道前後看了多少遍,從湯姆、傑瑞的神情、動作到每個動畫小短片的節奏,他都細細揣摩,並且贊嘆什麽時候他能學到此片的精髓,就算演藝生涯的一大飛躍了。
  4、曾經出演過的最驚險橋段 是在隆鼕跳長江。這個一直很低調的男人不願意透露太多細節,衹輕描淡寫說當時客觀條件衹允許一條過,所以他閉眼跳進鑿開冰面的水裏,棉襖泡水後出乎意料的重量讓略識水性的他在瞬間也鬧了個措手不及,何況手腳一下子就凍僵,等被搶救上來時,發現指甲蓋都被凍掉了一隻。
  5、最津津樂道的拿手菜 是紅燒茄子,常誇口往往纔做一半就被大傢搶光了。是帶着地方特色的鄭州紅燒茄子。做法:茄子蘸蛋清和面粉入鍋炸,再加入木耳、青椒和西紅柿同炒,風味非常別緻。
  【衆說紛紜】
  婁亞江(《潛伏》副導演)
  王毅是個很安靜的演員,在《潛伏》裏雖然他衹有四集的戲,但因為統籌時間的緣故,他前後在劇組待了一個半月。當時劇組住宿排不開了,王毅單獨被安排在了一個離我們很遠的賓館,有他戲份的時候再派車去接。經常一忙我就把他給忘了,他也不着急,就一個人呆在屋裏看書,非常內嚮。
  李曉燕(《潛伏》副導演)
  當初邀請王毅演這部戲的電話就是我打的,一開始他不想來,我說你來了絶不後悔,果然來了之後他就謝我了。他有時候給人感覺有點悶,如果大傢一起聚會,他能拿一瓶礦泉水陪着從頭做到尾巴。因為他不喝酒,所以就安安靜靜坐在一邊。但衹要談論起國傢政治,他立刻就慷慨激昂起來,變了人似的。
  付煒(《潛伏》執行導演)
  王毅其實也有活潑的時候,演完了也跟大傢一起開玩笑傻樂。但衹要下場有戲,他肯定就不參與集體活動,最常見的就是搬張椅子曬太陽,其實是獨自在醖釀情緒呢。
  瀋傲君(飾演左藍)
  提起王毅,第一印象就是很陽光帥氣。因為在劇組裏彼此沒有對手戲,印象也就停留在數面之緣以及劇組宣傳時。他是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在劇組的時候常常一場戲一等就是四五天也無所謂。大概因為習慣沉默所以比較細心,廖三民最後那場犧牲戲,他對笑容的把握非常到位。
  纔雲(攝影師)
  評價王毅就倆字兒:執着!常聽說他拍廣告時導演都過了,他非要重拍。我有次拍一戀愛短片,情節就是他躲樹後偷看心愛的女孩兒,王毅演時自己琢磨着加戲,掏一小鏡子,用礦泉水捋捋頭髮什麽的,是個很有想法的演員。
英文解釋
  1. :  Wang 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