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 : 文藝 : 詞牌名 : 麯牌名 : 宋詞 : 納蘭性德 : 戲麯麯藝 : 歌麯音樂 > 點絳唇
目錄
點絳唇 Dianjiangchun  

點絳唇
作者: 席娟 Xi Juan
  追風山莊文質彬彬的二少主是那人稱女神補、
  江湖女俠葉盼融的師父?的的的的的的的……
  怕是傳言有誤吧?他哪能?
  一介書生文人有什麽可教予她的?
  武功?嗟!憑他也“行”?
  可偏偏這絶色冰冷的美人對他是言聽計從、從不違拗。
  這——這究竟暗藏了啥玄機啊?!
  不太妙的是,當狂人堡堡主出現並誓言要得到葉盼融之後,
  災難就跟着來了!因為她的武功不如他……
  就不知道這回“師父出馬”有沒有用?……
  唔?波濤暗涌——
  會不會——會不會也——情愫漸生……
  我的“點絳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尾聲
《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詩人: 李清照 Li Qingzhao

点绛唇
点绛唇
  蹴罷鞦韆,
  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
  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
  襪鏟金釵溜,
  和羞走。
  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詩人: 姜夔 Jiang Kui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
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詩人: 李清照 Li Qingzhao

  寂寞深閨,
  柔腸一寸愁。
  千縷惜春春去,
  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幹,
  衹是無情緒!
  人何處?
  連天衰草,
  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詩人: 馮延巳 Feng Yansi

  蔭緑圍紅,夢瓊傢在桃源住。畫橋當路,臨水雙朱戶。
  柳徑春深,行到關情處,顰不語。意憑風絮,吹嚮郎邊去。
更多詩歌...
請鑒賞:

  晏殊 Yan Sh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晏幾道 Yan Jid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晏幾道 Yan Jid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晏幾道 Yan Jid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晏幾道 Yan Jid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晏幾道 Yan Jid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蘇軾 Su 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黃庭堅 Huang Tingji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黃庭堅 Huang Tingji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賀鑄 He Zh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賀鑄 He Zh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賀鑄 He Zh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周邦彥 Zhou Bangy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周邦彥 Zhou Bangy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敦儒 Zhu Dunr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敦儒 Zhu Dunr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敦儒 Zhu Dunr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敦儒 Zhu Dunr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敦儒 Zhu Dunr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淑真 Zhu Shuz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淑真 Zhu Shuz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元幹 Zhang Yuan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元幹 Zhang Yuan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元幹 Zhang Yuan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元幹 Zhang Yuan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元幹 Zhang Yuan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元幹 Zhang Yuan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元幹 Zhang Yuan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陸遊 Lu Yo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辛棄疾 Xin Qij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姜夔 Jiang Ku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史達祖 Shi Da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段剋己 Duan Kej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晁元禮 Chao Yuanl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晁元禮 Chao Yuanl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賀鑄 He Zh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賀鑄 He Zh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賀鑄 He Zh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謝逸 Xie Y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謝逸 Xie Y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蘇庠 Su Xi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米友仁 Mi Your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子發 Zhao Zifa: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劉一止 Liu Yiz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劉一止 Liu Yiz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劉一止 Liu Yiz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庭 Wang T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庭 Wang T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庭 Wang T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陳剋 Chen Ke: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李祁 Li Q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嚮子諲 Xiang Ziyi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嚮子諲 Xiang Ziyi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嚮子諲 Xiang Ziyi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蔡伸 Cai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蔡伸 Cai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蔡伸 Cai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蔡伸 Cai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蔡伸 Cai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蔡伸 Cai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蔡伸 Cai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元幹 Zhang Yuan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呂渭老 Lv Weil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之道 Wang Zhid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楊無咎 Yang Moji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楊無咎 Yang Moji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勳 Cao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勳 Cao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勳 Cao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勳 Cao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勳 Cao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勳 Cao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勳 Cao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勳 Cao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史浩 Shi H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史浩 Shi H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史浩 Shi H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史浩 Shi H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曾覿 Ceng D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黃公度 Huang Gongd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毛幵 Mao Ji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掄 Zhang L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侯寘 Hou Zhì: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彥端 Zhao Yandu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千秋 Wang Qianqi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千秋 Wang Qianqi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千秋 Wang Qianqi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李呂 Li Lv: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袁去華 Yuan Quhua: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雍 Zhu Yo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姚述堯 Yao Shuy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管鑒 Guan Ji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周必大 Zhou Bida: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丘崈 Qiu Cho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呂勝己 Lv Shengj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呂勝己 Lv Shengj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呂勝己 Lv Shengj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廖行之 Liao Hangz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廖行之 Liao Hangz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廖行之 Liao Hangz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程垓 Cheng Ga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石孝友 Dan Xiaoyo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石孝友 Dan Xiaoyo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石孝友 Dan Xiaoyo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石孝友 Dan Xiaoyo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石孝友 Dan Xiaoyo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石孝友 Dan Xiaoyo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師俠 Zhao Shixia: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楊炎正 Yang Yanzhe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盧炳 Lu B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汪莘 Wang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汪莘 Wang Sh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高觀國 Gao Guangu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高觀國 Gao Guangu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方千裏 Fang Qianl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方千裏 Fang Qianl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方千裏 Fang Qianl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吳潛 Wu Qi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吳文英 Wu Weny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吳文英 Wu Weny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吳文英 Wu Weny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李萊老 Li Lail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陳允平 Chen Yunp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陳允平 Chen Yunp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陳允平 Chen Yunp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陳允平 Chen Yunp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劉辰翁 Liu Chenwe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周密 Zhou M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劉塤 Liu X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仇遠 Chou Yu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仇遠 Chou Yu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蘇過 Su Gu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安中 Wang Anzho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孫惔 Sun T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馮時行 Feng Shih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馮時行 Feng Shih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馮時行 Feng Shih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寇準 Kou Zh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林逋 Lin B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韓琦 Han Q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安國 Wang Angu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安禮 Wang Anl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魏夫人 Wei Fure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舒氏 Shu 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嚮滈 Xiang H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俞灝 Yu H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宋先生 Song Xianshe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宋先生 Song Xianshe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希亻丙 Zhao Xirenb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李銓 Li Qu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蘇茂一 Su Maoy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宋自道 Song Zid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馮去非 Feng Qufe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鄧有功 Deng Yougo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應次蘧 Ying Ciq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楊澤民 Yang Zemi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陳景沂 Chen Jingy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彥逾 Zhao Yany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談義仲 Tan Yizho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朱埴 Zhu Z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徐瑞 Xu Ru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曾允元 Ceng Yunyu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俞灝 Yu H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茂孫 Wang Maosu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毛滂 Mao P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曹組 Cao 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嚮子諲 Xiang Ziyi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王之道 Wang Zhid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毛幹 Mao Ga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侯置 Hou Z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趙師俠 Zhao Shixia: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史達祖 Shi Dazu: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馮時行 Feng Shihang: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嚮滈 Xiang Hao: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周晉 Zhou Jin: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無名氏 Mo Ming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無名氏 Mo Ming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無名氏 Mo Ming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無名氏 Mo Ming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無名氏 Mo Ming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無名氏 Mo Ming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無名氏 Mo Mingshi:點絳唇 Point Jiangshouju lip
No. 8
  詞調名。
No. 9
  亦作“ 點絳脣 ”。 1.詞調名。 南朝 梁 江淹 《詠美人春遊》:“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後詞名取此。又名《點櫻桃》。雙調,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四十三字諸體。參閱《詞譜》捲四。
麯牌名 Tune Name
  麯牌名。《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仙呂調隻麯》:“按《點絳脣》原出於詞體,南調引內,用詞之全闕,即《琵琶記》‘月淡星稀’可證。 元 人將詞之前半闕通章葉韻,為北調體,即首闕通行之格也。第三闕, 董解元 《西廂》係北調,亦用南體,僅見於此。”
詞牌簡介
  點絳唇,此調因梁江淹《詠美人春遊》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闋四句,從第二句起用三仄韻;下闋五句,亦從第二句起用四仄韻。《詞律》認為,上闋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聲,“作平則不起調”。但亦有作平起調者。又有《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異名。
詞牌源來
  明·楊慎《升庵詞品》:“《點絳唇》取梁江淹詩‘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以為名。”始見於南唐·馮延巳《陽春集》。
詞牌格體
  全詞上下兩片,共9句41字。上片第二、三、四句,下片第二、三、四、五句押韻,均押仄聲韻。上片第二句第一字,第三句第一字均宜用去聲;下片第四句第一字亦宜用去聲。下片第三句為三字句,用上二下一句法。常用格體為: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 (韻),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數聲啼鳥,夢轉紗窗曉。 來是春初,去是春將老。長亭道,一般芳草,衹有歸時好。 ——曾允元
名篇鑒賞
  點絳唇 [宋]姜夔
  丁未鼕,過吳鬆作。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註釋】
  燕(yan1)雁:北國燕趙之地的雁。
  第四橋:蘇州甘泉橋,旁邊的泉水曾被評為天下第四泉。
  擬共天隨住:晚唐詩人陸龜蒙號天隨子,住鬆江,近蘇州。當時楊萬裏等人要用陸的天然情趣,來救江西詩派的瘦硬之風。白石雖是江西人,論詩卻是膺服陸龜蒙的。陸龜蒙不羨權貴,恬淡江湖的性格,也很合白石的脾胃。白石曾賦詩,「三生定是陸天隨,又嚮吳鬆作客歸。
  -------------------------------------------
  點絳唇 【宋】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註釋】:
  蹴:踩,踏之意.蹴罷鞦韆:指蕩完鞦韆.
  慵:懶、睏倦意.慵整,懶得收拾.
  【賞析】:
  把一個情竇初開,又受着封建禮法約束的少女的復雜情感,十分清楚而委婉、真切而自然、細膩而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簡析】
  春日,清晨,花園內。緑楊掩映着鞦韆架,架上繩縈還在悠悠地晃動。年輕的女詞人剛剛蕩完鞦韆,兩手有氣無力,懶懶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瑩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滲透着薄薄的羅衣。花與人相襯,顯得格外的嬌美。驀然間,進來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連金釵也滑落下來。客人是誰?詞中未作正面描寫,但從詞人的反應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風度翩翩的少年。詞人走到門口,又強按心頭的激動,回眸偷覷那位客人的豐姿。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態,她嗅着青梅,邊嗅邊看,嬌羞怯怯.
  -------------------------------------------
  點絳唇 作者: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鬥。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後,歸興濃於酒。
  點絳唇 王禹稱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徵鴻,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王禹稱詞作鑒賞
   此詞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唯一的傳世之作。全詞以清麗的筆觸、沉鬱而高曠的格調,即事即目,寓情於景,通過描繪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積極用世、渴望有所作為的政治理想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情懷。《竹林紀事》評此詞雲:“情麗可愛,豈止以詩擅名。”起首一句“雨恨雲愁”,藉景抒情,藉情寫景。雲、雨並無喜怒哀樂,但詞人覺得,那江南的雨,綿綿不盡,分明是恨意難消;那灰色的雲塊,層層堆積,分明是鬱積着愁悶。即使是這彌漫着恨和愁的雲雨之中,江南的景色,依舊是美麗的。南齊詩人謝朓《入朝麯》寫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王禹稱用“依舊”二字,表明自己是僅承舊說,透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
  上片煞拍寫的是: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漁市點綴湖邊水畔;一縷淡淡的炊煙,從村落上空裊裊升起;水天相連的遠處,一行大雁,首尾相連,款款而飛。但如此佳麗的景色,卻未能使詞人歡快愉悅,因為“天際徵鴻,遙認行如綴”。古人心目中,由飛鴻引起的感想有許多。“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這裏,詞人遙見衝天遠去的大雁,觸發的是“平生事”的聯想,想到了男兒一生的事業。王禹稱中進士後,衹當了長洲知縣。這小小的芝麻官,無法實現他胸中的大志,於是他恨無知音,愁無雙翼,不能象“徵鴻”一樣展翅高飛。最後,王詞將“平生事”凝聚對“天際徵鴻”的睇視之中,顯得含蓄深沉,言而不盡。
  這首詞藝術風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典雅、柔靡無力的格局,顯示出別具一格的面目。詞中交替運用比擬手法和襯托手法,層層深入,含吐不露,語言清新自然,不事雕飾,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從思想內容看,此詞對於改變北宋初年詞壇上流行的“秉筆多豔冶”的風氣起了重要作用,為詞境的開拓作了一定的貢獻。
  點絳唇 林逋
  金𠔌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
  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
  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
   林逋詞作鑒賞
   此為詠物詞中的佳作。全詞以清新空靈的筆觸,物中見情,寄寓深意,藉吟詠春草抒寫離愁別緒。整首詞熔詠物與抒情於一爐,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悵傷春之情,渲染出綿綿不盡的離愁。
  金𠔌,即金𠔌園,指西晉富豪石崇洛陽建造的一座奢華的別墅。石崇《金𠔌詩序》裏說,徵西將軍祭酒王詡回長安時,他曾金𠔌澗為其餞行。所以後來南朝江淹的《別賦》中就有“送客金𠔌”之說,成了典故。“金𠔌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人既去,園無主,草木無情,依舊年復一年逢春而生。曾經是錦綉繁華的麗園,如今已是雜樹橫空、蔓草遍地了。寫春色用“亂生”二字,可見荒蕪之狀,其意味,與杜牧《金𠔌園》詩中的“流水無情草自春”相近。“誰為主”之問,除點明園的荒涼無主外,還藴含着作者對人世滄桑、繁華富貴如過眼煙雲之慨嘆。
  “餘花”兩句,寫無主荒園細雨中春色凋零,絢爛的花朵已紛紛墜落,連枝頭稀疏的餘花,也隨蒙蒙細雨而去。“滿地和煙雨”,境界闊大而情調哀傷,雖從雨中落花着筆,卻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歸去”,詞人流露出無可奈何的惆悵情懷。
  過片直寫離情。長亭,亦稱十裏長亭。古代為親人送行,常長亭設宴餞別,吟詠留贈。此時別意綿綿,難捨難分,直到太陽西下。“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詞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銷魂的時刻,攝下了這幅長亭送別的畫面。最後“王孫”三句,活用《楚辭意,是全詞之主旨。“王孫”本是古代對貴族公子的尊稱,後來詩詞中,往往代指出門遠遊之人。凝望着親人漸行漸遠,慢慢消失了,唯見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無涯。正如李煜》清平樂《詞所說:“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點絳唇 韓琦
  病起懨懨,畫堂花謝添憔悴。
  亂紅飄砌,滴盡胭脂淚。
  惆悵前春,誰嚮花前愁?
  愁無際。
  武陵回睇,人遠波空翠。
   韓琦詞作鑒賞
  宋吳處厚《青箱雜記》捲八載:“韓魏公晚年鎮北州,一日病起,作《點絳唇》小詞。”由此可知,此詞是作者北鎮大名等地時,病起觀景而作。詞中抒發了作者病體初愈、徘徊香徑時,悼惜春殘花落、感傷年華流逝的惘悵和哀愁。“病起”句,直言作者病體初愈,精神不振。“畫堂”句,不僅點出了暮春的節候特徵,而且亦花亦人,花人兼寫:“憔悴”,既是寫凋謝的花,也是寫老病的人;人因“病起懨懨”,而覺得花也憔悴;而花的凋謝也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懨懨”。“亂紅”兩句,緊承“畫堂”句,進一步描繪物象,渲染氣氛。有“畫堂花謝”,即有“亂紅飄砌”。“砌”應“畫堂”,“亂紅”應“花謝”,連環相扣,正是作者用筆縝密之處。“滴盡胭脂淚”,則情濃意切,極盡渲染之能事。“胭脂淚”,形象地描繪“亂紅”的飄墜,賦予落花以傷感的人情,同地也包含了作者自己的傷感。
  詞的上片,情景交融,辭意凄婉。下片轉入懷人念遠。“惆悵”兩句,言前春人去,無人花前共醉,衹有“惆悵”而已。“惆悵”之至,轉而為“愁”,愁且“無際”,足見其懷人之深。最後兩句,更以特出之筆,抒發此情。“武陵回睇”,即“回睇武陵”,回睇,轉眼而望。“武陵”,由結句的“波空翠”看,應是指《桃花源記》中的武陵溪。作者可能是由眼前的“亂紅飄砌”而聯想到“落英繽紛”的武陵溪,而那裏正是駐春藏人的好地方。但這裏並非是實指,而是藉以代指所懷念的人留連之地。不過,人遠方,雖凝睇翹首,終是懷而不見,望中徒有翠波而已。“空”字傳神,極能表現作者那種悵惘、空虛的心情。
  由落花而傷春,由傷春而懷人,暗寄時事身世之慨,全詞閑筆婉妙,深情幽韻,若不能自勝。這種情調與政治舞臺上剛毅英偉、喜怒不見於色的韓琦絶不相類。蓋因詞之初起,便以抒情為上,《花間》之後,便形成了婉約的傳統,韓琦生活的那個時代,詞還沒有突破這個傳統。
  點絳唇 魏夫人
  波上清風,畫船明月人歸後。
  漸消殘酒,獨自憑欄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
   魏夫人詞作鑒賞
  此詞抒發了離愁別緒,是有感於人生聚散無常而作。詞寫月夜送別,側重點居者的憂思、別後月夜的伫望和凝想。詞中對女主人公自我形象的描寫着墨不多,攝取清風、明月、淡煙、疏柳、隱隱鼓漏等清麗秀逸的景物來烘托映襯,創造出一個優美的意境。
  上片先以工筆繪景:清風拂過水面,明月瀉下銀輝,鱗鱗微浪閃動着光波,月夜恬靜、皎潔、優美。此刻,一隻裝飾華美的小船蕩離江岸,駛嚮迷茫的遠方,一個女郎憑依着樓頭的欄幹,藉着朦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漸漸消失夜空中的一葉輕舟。江波、清風、明月、畫船,這幾個富有特徵的意象並舉,構成了一個清麗純淨、沁人心脾的意境。“波上清風”、“畫船明月”之下,卻突然接上“人歸後”這三字,意脈陡轉,氣氛驟變,頓時帶來了無限的寥落和空虛之感。“人歸後”三字含藴豐厚,既點明行人,又暗示送者獨留,從而逗出下文對居者的描寫。“漸消殘酒”翻進一層,寫臨行前,置酒餞別,雙方筵席間繾綣叮嚀、依依難捨之情,一並涵蓋內。“憑欄久”緊承“漸消殘酒”,“獨自”應上“人歸後”。這幾句寫的是這位女郎兀自一人,夜幕中憑欄伫立,不忍離去,她對行人的無限鐘情,她的滿懷思緒,不言自明。
  過片寫“獨自憑欄”的思緒。對於戀人,短暫的分離已足可消魂,何況年年分別,歲歲離恨,而這回又歸期難憑呢!這兩句,好似女主人公的內心獨白,她從當前的離別進而回想起昔日多少次的“聚散匆匆”,其中包含着無數的辛酸與憂慮、期待與不安,容納了多少實際的生活內容!她凝神冥想,思緒翻騰,而時間如奔逝的流水從她身邊悄悄掠過。猛然,遠處的蕪城傳來隱隱的更鼓聲,原來夜已很深,回首遙望,嚮時的津渡一片沉寂,衹有殘月映射下的兩行疏柳、幾縷淡煙,依稀可辨。蕪城,揚州別稱。南朝宋竟陵王劉誕作亂,城邑荒蕪,遂稱蕪城。鮑照寫過著名的《蕪城賦》,其後,蕪城常被用來寄慨。煞拍三句,以景結情,言止而意無盡。“重回首”遙接“人歸後”,“蕪城漏”暗合“憑欄久”,全篇渾然一體,妙合無垠。
  朱熹曾將魏夫人與李清照並提,說是“本朝婦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清人陳焯亦云:“魏夫人詞筆頗有超邁處,雖非易安之敵,亦未易纔也。”從這些評價中,足見此詞作者藝術功力之高。此詞藉景色之映托以言情,具深婉流美之致,顯示了作者不凡的藝術才情。
  點絳唇 蘇軾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
  水邊朱戶。
  盡捲黃昏雨。
  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
  歸不去。
  鳳樓何處。
  芳草迷歸路。
   蘇軾詞作鑒賞
  這是一種相思懷人之作,寫得深情一片,感人至深,足見東坡豪放而外,別有一番情懷。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起筆點染春色如畫。萬紫千紅之春光,數紅杏、柳煙最具有特徵性,故詞中素有“紅杏枝頭春意鬧”、“江上柳如煙”之名句。此寫紅杏意猶未足,更寫其香,着一“飄”字,足見詞人感受之馨逸。寫翠柳,狀之以含煙,繼之以拖輕縷,既能寫出其輕如煙之態,又寫出其垂絲拂拂之姿。這裏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下邊二句,遂由景及人。“水邊朱戶”,點出伊人所居。朱戶、臨水,透出一種秀雅之致,以暗示伊人之美。“盡捲黃昏雨”,詞筆至此終於寫出伊人,同時又已輕輕宕開。伊人捲簾,其所見唯一片黃昏雨而已。“黃昏雨”,隱然喻說着一個愁字。冠一盡字,猶言總是,實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無可奈何之情。
  “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燭影暗承上文黃昏而來,搖風,可見窗戶洞開,亦暗合前之朱戶捲簾。傷春緒即相思情,一枕,言總是愁臥,悉緒滿懷,相思成疾矣。此句又與上片盡捲黃昏雨相映照。上寫伊人捲簾愁望黃昏之雨,此寫自己相思成疾臥對風燭,遂以虛摹與寫實,造成共時之奇境。“歸不去”,一語道盡此情無法圓滿之恨事。“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鳳樓朱戶歸不去。唯有長存於心的矚望而已。“何處”二字,問得凄然。矚望終非現實,現實是兩人之間,橫互着一段不可逾越之距離。詞人以芳草萋萋的舊典象喻之。此路雖是歸路,直指鳳樓朱戶,但實無法越過。着一“迷”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長地遠之恨,躍然紙上。
  起句對杏香柳煙之一往情深,與結句芳草迷路之歸去無計,相反相成,令人神往,意境凄迷。此詞造詣之妙,還於意境之空靈。紅杏柳煙,屬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畫。芳草歸路,似喻人間阻絶,亦具凄美之感。此詞意藴之本體,實為詞人之深情。
  點絳唇 秦觀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裏斜陽暮。
  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秦觀詞作鑒賞
  此詞當為秦觀於謫徙途中所作。詞中藉劉義慶《幽明錄》載劉晨、阮肇入天台故事,隱寓嚮往仙境而天涯無路的苦境。
  首二句本自《桃花源記》的開篇:“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把人帶到一個優美的境界,這兒幾似乎是桃源的入口。人醉鄉,且是信流而行,這眼前一片春花爛漫的世界當是個偶然發現。一種愉悅的心情也就見於如此平淡的語言之外,而同時卻又有一陣深切的遺憾:“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塵緣”自是相對靈境而同時而言的,然而聯繫到作者的坎坷身世,可見此中另有所寄托。此處衹說“塵緣相誤”,隱去塵緣的具體內容,便覺空靈藴藉,詞情曳生姿。
  “煙水茫茫,千裏斜陽暮”卻鈎勒出一幅“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滿庭芳》)一般的黃昏景象。“千裏”、“茫茫”尤給人天涯飄泊之感。緊接一句“山無數”,與“煙水茫茫”呼應,構成“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界,這就與上片“塵緣相誤”二句有了內的聯絡,上下片意脈不斷。值此迷惘之際,忽然風起茫落,衹見“亂紅如雨”。一句一景,蟬聯而下,音節急促,恰狀出人情之危苦。合起來,這幾句又造成一個山重水復、風起花落、春歸酒醒、日暮途遠的渾成完整的意境。雖然沒有明寫欲歸之字,而欲歸之意皆是。結句卻又出人意外轉折出欲歸不得之意:“不記來時路。”衹說“不記”,卻使人感到其情藴深,因為麯折地反映出作者備受壓抑而不能自解的悲愁。
  詞之上片起筆寓情於景,境界清麗,接着忽而轉折,情辭悲苦,下片先承上深入,渾化無跡,景色慘淡,繼又景語淡出,情辭凄楚。全詞以輕柔優美的筆調開端,以景語情語的筆法收篇,寫來寓情於景,情藴意深,委麯含蓄,耐人尋味。
  點絳唇 賀鑄
  一幅霜綃,麝煤熏貝貳紋絲縷。
  掩妝無語,的是消凝處。
  薄暮蘭橈,漾下蘋花渚。
  風留住。
  緑楊歸路,燕子西飛去。
   賀鑄詞作鑒賞
   此詞表現一對情侶乍別的悲傷和別後的思戀。詞之上片從居者也即女方寫,寫情人離別;下片轉寫行者亦即男方,寫既別之後。全詞采用潛氣內轉之法,層次的演進從畫面的轉換中表現出來,極盡含蓄藴藉之致,初讀不知所云,但覺晦澀,反復吟詠之後,文義自通,別有情趣。這種穠密深隱的藝術風格,猶如橄欖之味,苦盡而甘,味美於回。
  上片首二句,“霜綃”即素絹,此處指手帕。詞中寫手帕,常用“羅帕”、“鮫綃”一類字面,這裏用“霜綃”,突出它的潔白如霜,還有象徵純潔的意思。又手帕的量詞往往稱“一方”這裏卻改用“一幅”以突出它的大。“麝煤”是熏爐中所燃燒的香料。以上兩句係用麯筆,很婉約地暗示讀者:那女子因與情人離別而傷心哭泣,流了許多眼淚,一大塊手絹都浸透了,故須放熏爐上烘烤。言“熏貝貳紋絲縷”,則分明是淚雨不曾睛,手絹剛烘幹又沾濕,不知反復熏焙了多少次,以至於絲帕的香味達到飽和,濃得刺鼻了。“掩妝無語”,改從正面點明女主人公用手絹捂住臉,“竟無語凝咽”此句以簡潔凝煉的語言,營造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寫得新奇而又生動。
  末句更直截了當地揭出“悲莫悲兮生別離”的旨意。“的是”,猶言“確是”。“消凝”,為“消魂凝魂”的縮語,謂感懷傷神。“處”,此表時間,用如“時”。此句與“掩妝”句緊密配合,使起首兩句的意象落到實處,化為明朗。
  過片“薄暮”二句,敘行者於傍晚時解纜啓程。一“漾”字煉得甚好,見出此行乃迫不得已,故决不肯急帆快槳,而衹是隨波逐流。無意中,船兒卻漂嚮了開滿白蘋花的水中小洲。古代風俗,姑娘們每於上已、寒食、清明等春日佳節出遊郊野水濱,採集白蘋花贈送給自己的情人。詞中男主人公應當也享受過這樣的幸福。如今,驀地見到那凝結着愛情的一叢叢小花,怎不勾起記憶中溫馨甜蜜的往事?怎不觸發心底裏不可遏止的相思?這就逗出了下文。“風留住”,三字單獨成句。明明是人不忍行,故稍遇逆風即小泊蘋渚,徜徉於伊人昔曾采花之地,無限依依,妙不說破,卻藉助擬人化的手法,把風兒寫得極有情意。
  結拍兩句用唐人顧況《短歌行》“紫燕西飛欲寄書”句歇後。賀詞中用此句處甚多,如《九回腸》:“賴有雕梁新燕,試尋訪、五陵狂。小華箋,付與西飛去,踴雙愁黛,再三歸字,囗九回腸。”《鳳棲梧》:“小砑綾箋,偷寄西飛燕。”《菱花怨》:“會憑紫燕西飛,更約黃囗相待。”《木蘭花》:“西飛燕子會來時,好付小箋封淚帖。”皆可與本篇對參。此二句言主人公剛剛踏上旅途,就迫不及待地托燕子捎信給心上人,抒寫出深沉而又急切的相思之情。
  此詞善於扌瞿取生活中最能集中表現情侶間特定情感的典型素材,將男女主人公的一往情深抒寫得婉麯動人,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點絳唇 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姜夔詞作鑒賞
  白石論詩有四素:氣象、體面、血脈、韻度。對四者的要求且是“氣象欲其渾厚”、“體面欲其宏大”、“血脈欲其貫通”、“韻度欲其飄逸”。雖是論詩之語,移之於詞,也甚貼切。讀此詞,知其所言非虛。南宋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之鼕,白石往返於湖州蘇州之間,經過吳鬆(今江蘇吳江縣)時,乃作此詞。為何過吳鬆而作此詞?因為白石平時最心儀於晚唐隱逸詩人陸龜蒙,龜蒙生前隱居之地,正是吳鬆。
  上片之境,乃詞人俯仰天地之境 。“燕雁無心”。燕念平聲(y ān 煙),北地也。燕雁即北來之雁。時值鼕天,正是燕雁南飛的時節。陸龜蒙詠北雁之詩甚多,如《孤雁》 :“我生天地間,獨作南賓雁。”《歸雁》:“北走南徵象我曹,天涯迢遞翼應勞。”《京口》:“雁頻辭薊北。”《金陵道》:“北雁行行直。”《雁》:“南北路何長。”白石詩詞亦多詠雁,詩如《雁圖》、《除夜》,詞如《浣溪沙》及本詞。可能與他多年居無定所,浪跡江湖的感受及對龜蒙的萬分心儀有關。劈頭寫入空中之燕雁,正是暗喻飄泊之人生。無心即無機心,猶言純任天然。點出燕雁隨季節而飛之無心,則又喻示自己性情之純任天然。此亦化用龜蒙詩意。龜蒙《秋賦有期因寄襲美(皮日休)》 :“ 雲似無心水似閑。”《和襲美新秋即事》:“心似孤雲任所之,世塵中更有誰知 。”下句緊接無心寫出:“太湖西畔隨雲去。”燕雁隨着淡淡白雲,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飛去。燕雁之遠去,暗喻自己飄泊江湖之感。隨雲而無心,則喻示自己純任天然之意。宋陳鬱《藏一話腴》雲:白石“襟期灑落,如晉宋間人。語到意工,不期於高遠而自高遠。”範成大稱其“翰墨人品,皆似晉宋之雅士。”張羽《白石道人傳》亦曰其“體貌輕盈,望之若神仙中人 。”但白石與晉宋名士實有不同,晉宋所謂名士實為優遊卒歲的貴族,而白石一生布衣,又值南宋衰微之際,傢國恨、身世愁實非晉宋名士可比。故下文寫出憂國傷時之念。太湖西畔一語,意境闊大遙遠。太湖包孕吳越,“天水合為一”(龜蒙《初入太湖》)。本詞意境實與天地同大也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商略一語,本有商量之義,又有醖釀義。湖上數峰清寂愁苦,黃昏時分,正醖釀着一番雨意。此句的數峰之清苦無可奈何反襯人亡萬千愁苦 。從來擬人寫山,鮮此奇絶之筆。比之辛稼軒之“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又是何種不同的況味。卓人月《詞統》評雲:“商略二字,誕妙。”
  下片之境 ,乃詞人俯仰今古之境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第四橋即“吳江城外之甘泉橋”(鄭文焯《絶妙好詞校錄》),“以泉品居第四 ”故名(乾隆《蘇州府志》)。這是陸龜蒙的故鄉。《吳郡圖經續志》 :“陸龜蒙宅在鬆江上甫裏 。”鬆江即吳江。天隨者,天隨子也,龜蒙之自號。天隨語出《莊子·在宥》“神動而天隨 ”,意即精神之動靜皆隨順天然。龜蒙本有胸懷濟世之志,其《村夜二首》 :“豈無緻君術,堯舜不上下。豈無活國力 ,頗牧齊教化。”可是他身處晚唐末世,舉進士又不第,衹好隱逸江湖。白石平生亦非無壯志,《昔遊》詩云:“徘徊望神州,沉嘆英雄寡。”《永遇樂》:“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長淮金鼓 。”但他亦舉進士而不第 ,飄泊江湖一生。此陸 、薑二人相似之一也。龜蒙精於《春秋》 ,其《甫裏先生傳》自述 :“性野逸無羈檢,好讀古聖人書,探大籍識大義”,“貞元中,韓晉公嘗著《春秋通例》,刻之於石 ”,“而顛倒漫漶翳塞,無一通者,殆將百年,人不敢指斥疵纇,先生恐疑誤後學,乃著書摭而辨之。”白石則精於禮樂,曾於慶元三年(1197)“進《 大樂議》於朝”,時南渡已六七十載,樂典久已亡滅,白石對當時樂製包括樂器樂麯歌辭,提出全面批評與建樹之構想,“書奏,詔付太常。”(《宋史·樂志六 》)以布衣而對傳統文化負有高度責任感,此二人又一相同也。正是這種精神氣質上的認同感,使白石有了“沉思衹羨天隨子,簑笠寒江過一生”(《三高祠 》詩),及“三生定是陸天隨”(《除夜》詩)之語。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即是這種認同感的體現。第四橋邊,其地仍在,天隨子,其人則往矣。中間下擬共二字,便將仍在之故地與已往之古人與自己連結起來,泯沒了古今時間之界限。這是詞人為打破古今局限尋求與古人的精神句誦而采取的特殊筆法。再如劉過《沁園春》之與東坡、樂天、林和靖交遊,亦是此一筆法。以上寫了自然、人生、歷史,筆筆翻出新意結筆更寫出現時代,筆力無限 。“ 今何許”三字,語意豐富,涵蓋深廣。何許有何時、何處、為何、如何等多重含義。故今何許包含今是何世、世運至於何處、為何至此我又如何面對等意。此是囊括宇宙、人生、歷史、時代之一大反詰,是充滿哲學反思意味一大反詰 。而其中重點,主要在今之一字。憑欄懷古,筆力雄勁 ,氣象闊大 。古與今上下映照成文,補足“今何許”一大反詰之歷史意藴。應知此地古屬吳越,吳越興亡之殷鑒,曾引起晚唐龜蒙之無限感慨 :“香徑長洲盡棘叢 ,奢雲豔雨衹悲風。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吳宮懷古》)亦不能不引起南宋白石之無限感慨 :“美人臺上昔歡娛,今日空臺望五湖。殘雪未融青草死,苦無麋鹿過姑蘇。”(《除夜》)懷古正是傷今 。“殘柳參差舞 ,”柳本纖弱,那堪又殘,故其舞也參差不齊,然而仍舞之不已。舞之一字執著有力,蒼涼中寓含悲壯,悲壯中透露蒼涼 。“殘柳參差舞”這一自然意象,實際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徵,隱然包含着雖已殘破仍不甘滅亡的意味。這與李商隱《登樂遊原》“夕陽無限好,衹是近黃昏”,象徵唐朝國運的不可輓回有同工之妙。而其作為自然意象之本身,則又補足“今何許”一大反詰之自然意藴。結筆之意境,實為南宋國運之寫照 。返觀數峰清苦二句,其意藴正為結尾之伏筆 。在此九年之前 ,辛稼軒作《摸魚兒》,結雲:“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乃是同一意境。白石本詞用舞字結穴,藴含無限蒼涼悲壯。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雲:“《點絳唇·丁未鼕過吳鬆作》一闋,通首衹寫眼前景物,至結處雲‘今何許 ,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感時傷事,衹用今何許三字提唱,憑欄懷古下僅以殘柳五字詠嘆了之,無窮哀感,都在虛處,令讀者吊古傷今,不能自止,洵推絶調 。”善於提空描寫,從虛處着筆,正是白石詞的一大特點 。此詞將身世之感、傢國之恨融為一片,乃南宋愛國詞中無價瑰寶。而身世傢國皆以自然意象出之,自然意象在詞中占優勢,又將自然、人生、歷史(尚友天隨與懷古)、時代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尤其“今何許”之一大反詰,其意義雖着重於今,但其意味實遠遠超越之,乃是詞人面對自然、人生、歷史、時代所提出之一哲學反思。全詞意境遂亦提升至於哲理高度。“今何許”,真可媲美於《桃花源記》“問今是何世 ”,《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這首詞無限感慨,全在虛處,正是“意愈切而詞愈微 ”,這種寫法,易形成自我抒寫之形象與所寫之意象間接開距離,造成朦朧之美感。此詞聲情之配合亦極精妙。上片首句首二字燕雁為疊韻,末句三四字黃昏為雙聲,下片同位句同位字第四又為疊韻,參差又為雙聲。分毫不爽,自然天成。雙聲疊韻之回環,妙用在於為此一尺幅短章增添了聲情綿綿無盡之致。
  點絳唇 葉夢得
  飄渺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
  與誰同賞。萬裏橫煙浪。
  老去情懷,猶做天涯想。
  空惆悵。
  少年豪放。莫學衰翁樣。
  詞氣豪健,而匡復大業後繼乏人衹隱憂,亦深矣。此殆稼軒詞之先河歟?
  點絳唇 王國維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裏終相覓。
  醒後樓臺,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譯文:
  知道相思是無用的,所以想要放棄相思,但是想放棄卻無法做到,還是在夢中尋尋覓覓。
  醒來之後,夢中的樓臺還若明若滅,隱約可見。而窗外的天色因為月亮皎潔而一片明亮,院中的丁香花也被照的一片雪白。
  賞析:
  這首《點絳唇》收入《人間詞乙稿》。時王之前妻莫夫人新喪,此詞為悼亡之作。
  “屏卻”意謂放棄、排遣。前兩句的意思是說: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懷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
  詞人舉目西窗,惟覺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涼意。“涼月”以“紛紛”形容,“丁香”以“雪”喻之,無理而妙絶。丁香花本開在春夏之交,何以與寒鼕之“白雪”關涉?這是為強調顔色的相似性而出現的時令錯位。然而,通過這種似乎無理的描寫,卻更深刻地表現了詞人因思念亡妻而難以為懷的悲愴冷寂心境,堪稱絶妙。
  點絳唇
  陸遊
  採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 暮煙千嶂,處處聞漁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個閑人樣。
  這首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年間,陸遊閑居山陰時。淳熙七年(1180),江西鬧水災,陸遊於常平提舉任上,“奏撥義倉賑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宋史·陸遊傳》)。事後,卻以“擅權”獲罪,遭給事中趙汝愚藉故彈劾,罷職還鄉。 詞取材於村居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斷,以採藥、飲酒、蕩舟為綫索,展示出作者多側面的生活風貌。上片寫採藥歸來獨沽酒,下片寫醉後弄舟江湖間。詞人罷職歸鄉後,閑居山陰,“壯士凄涼閑處老”,“幽𠔌雲蘿朝採藥”,詞人治國之志難以實現,就採藥治民,買醉茅店。“獨尋”二字寫出了罷官後的寂寞、悠閑。作者獨酌村店新釀,但見暮山千疊,長煙落日,聽得漁舟唱晚,聲聲在耳。這幾句,寫千嶂籠煙,可見江南青山之秀潤,處處漁唱,可想象江上漁舟之悠閑,加上新酒初熟,香溢茅店,聲香嗅味,皆助酒興,詞人不由得陶然醉乎其間,由此引出下片醉弄扁舟的興致。耳聽漁歌而心羨江上,清風白雲,取之不竭,詞人不禁生起散發扁舟之意,況醉後疏闊縱放,無所顧忌更不怕連天波浪。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無拘無束,友漁樵、釣明月,真正享受一回清閑人滋味。陸遊一生以抗金救國為已任,所以放浪山水,做一個瀟灑送日月的“閑人”,並非他的本意。即便被迫閑居鄉間,他也是閑不住的,採藥、治病、救人,在書劍報國的政治理想落空之後,力求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其平生關懷民生的素志。但是,詞人畢竟是一位以“塞上長城”。自許、對馳騁疆場無限嚮往的熱血男兒,他所執着追求的是充滿戰鬥快意的人生。村居生活終究難以消釋他心中永不甘於沉淪的英雄豪氣。 因此,放浪山水的閑情逸緻,藉酒後的豪興以揮斥,正是他深感英雄無用武之地,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的表現。詞人對“閑人”生活的似正實反的肯定與詠唱,婉麯地表述了鬱積在他心頭的隱痛,是對自己報國欲死無戰場的悲劇命運的自我解嘲。這種似正實反的筆法,給這首詞的風格帶來了灑脫中寓抑鬱的特色。明人楊慎評陸遊詞曰:“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毛晉又云:“超爽處更似稼軒耳。”(毛刊《放翁詞》跋)從《點絳唇》看,則是超爽中藴沉鬱。
  點絳唇 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欄幹,衹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賞析一】
  這是一首藉傷春寫離恨的閨怨詞。全詞情詞並勝,神韻悠然,層層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無限愁情。
  首先詞人將“一寸”柔腸與“千縷”愁思相提並論,使人産生了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仿佛她愁腸欲斷,再也承受不住。“惜春”兩句,不復直言其愁,卻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現女子的心理活動。淅瀝的雨聲催逼着落紅,也催逼着春天歸去的腳步。唯一能給深閨女子一點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衹留下幾聲空洞的回響。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華的寫照。
  下片寫憑闌遠望。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倚闌”表示人物心情悒鬱無聊。這裏詞人在“倚”這個動詞後面綴以“遍”字,活畫出一深閨女子百無聊賴的煩悶苦惱。下句中又以“衹是”與“倚遍”相呼應,襯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無情緒”,這就有力地表現了愁情深重,無法排解。結尾處,遙問“人何處”,點明憑闌遠望的目的,同時也暗示了“柔腸一寸愁千縷”、“衹是無情緒”的根本原因。在這裏,詞人巧妙地安排了一個有問無答的佈局,卻轉筆追隨着女子的視綫去描繪那望不到盡頭的萋萋芳草,正順着良人歸來時所必經的道路蔓延開去,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天邊。然而望到盡頭,唯見“連天芳草”,不見良人蹤影。這首詞寫出了讓人肝腸寸斷的千縷濃愁:寂寞愁、傷春愁,傷別愁以及盼歸愁。結尾“望斷”二字寫盡盼歸不能的愁苦,此時感情已積聚至最高峰,全詞達到高潮。
  【賞析二】
  這是一首閨怨詞。上片抒寫傷春之情,下片抒寫傷別之情。傷春、傷別,融為柔腸寸斷的千縷濃愁。刻畫出一個愛情執着專一、情感真摯細膩的深閨思婦的形象。
  開篇處詞人即將一腔愁情盡行傾出,將“一寸”柔腸與“千縷”愁思相提並論,這種不成比例的並列使人産生了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仿佛看到了驅不散、扯不斷的沉重愁情壓在那深閨中孤獨寂寞的弱女子心頭,使她愁腸欲斷,再也承受不住的凄絶景象。“惜春”以下兩句,雖不復直言其愁,卻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現女子的心理活動:淅淅瀝瀝的雨聲催逼着落紅,也催逼着春天歸去的腳步。唯一能給深閨女子一點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衹能在女子心中留下幾響空洞的回音。人的青春不也就是這樣悄悄逝去的嗎?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華的表現,因此,在“惜春春去”的尖銳矛盾中,不是正醖釀着更為沉鬱凄愴的深愁嗎?
  從上片看,給深閨女子帶來無限愁怨的“雨”,它催落了嫣紅的春花,催走了春天,也催促着流年和女子的青春。下片中,詞人循着這一綫索,繼續探尋“柔腸一寸愁千縷”的根源,筆力集中在女子憑闌遠望而攪起的心理活動上。“倚遍闌幹”一句,在“倚”這個動詞後面綴以“遍”字,把深閨女子百事俱厭的憂煩苦惱盡行點染了出來,下句中又以“衹是”與“倚遍”相呼應,托出了這種萬念俱滅的“無情緒”是無論如何排解不掉的。這裏不再提花,不再提雨,卻突兀地提出“人何處”的問題。突兀,則醒目;醒目,則醒人——原來女子憑闌遠眺,不衹是因百無聊賴而無意識為之,這裏還有更重要的、有意識而為之的目的,那就是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外出的良人歸來。望歸的行動與內心無法抑製的“人何處”的遙問一筆點破了使女子“柔腸一寸愁千縷”、“衹是無情緒”的深層的、根本的原因是苦苦地思念遠行未歸的良人。在這裏,詞人巧妙地安排了一個有問無答的佈局,卻轉筆追隨着女子的視綫去描繪那望不到盡頭的萋萋芳草,正順着良人歸來時所必經的道路蔓延開去,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天邊。最後,視綫被截斷了,唯見“連天芳草”,不見良人蹤影。這凄涼的畫面不就是對望眼欲穿的女子的無情回答嗎?寂寞,傷春已使她寸腸生出千縷愁思;望夫不歸,女子的愁情又將會是何許深,何許重,何許濃呢?這自然就意在言外了。全詞由寫寂寞之愁,到寫傷春之愁,到寫傷別之愁,到寫盼歸之愁,全面地、層層深入地表現了女子心中愁情積澱積纍的過程。一個“雨”字,把上下兩片勾聯在一起;遠處的萋萋芳草,近處的愁紅慘緑,遠遠近近,都在“催花雨”的攪攏下顯得分外冷寂。把愁已經寫盡、寫透,故明代陸雲竜在《詞菁》中稱道此首詞是“淚盡個中”,《雲韶集》也盛贊此作“情詞並勝,神韻悠然。”
  點絳唇 素香丁香 (宋 王十朋)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宋王十朋以此<<點絳唇>>調分詠異香牡丹、溫香芍藥、暗香梅、素香丁香等,共十八首,故又稱《十八香》
  此詞精彩之一:在於王十朋以十八香喻士.其中,他以素香丁香為佳士,細香竹為礦士,梵香茉莉為貞士,國香蘭為芳士,雪香梨為爽士,嘉香海棠為俊士,異香牡丹為國士,韻香荼蘼為逸士,清香蓮為潔士,寒香水仙為奇士,冷香菊為傲士,天香桂為名士,南香含笑粲士,奇香臘梅為異士,溫香芍藥為冶士,暗香梅為高士,闡香瑞香為勝士,妙香檐葡為開士,結合草木特性,托物言志,構思奇巧.
  此詞精彩之二:在於結合丁香素雅的香性,先用"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烘托自己性喜幽靜,接着用"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進一步表明自己與世無爭的心態,而接下來的幾句,則道出了詞人在離愁別緒的重重睏擾下,暗結於心頭不招即來,卻揮之不去的深深痛苦和幽怨。
點絳唇·嘆重樓
  仙劍奇俠傳三
  酒入愁腸 一生惆悵情多少
  縱橫吟嘯
  思戀相縈繞 魔墮凡塵
  難遣流年老 人間道天涯芳草 依舊多情好
網友作品
  點絳唇/冷面雪月
  寒夜無眠,依桐獨暢遊千古。往昔風雨,皆盡歸塵土。
  點點滴滴,花落人如物。堪相變?驀然回首,塵世皆空數。點絳唇/雅藝飄淚
  秋水寒淡,昔時繾綣煙嵐斷。清眸凝穿,徒現歸期遠。
  盡飲煙霞,蕭索禦風緩。獨憑軒,素絲漸浣,一夢流觴還。
  【簡析】詞本身繼續作者的“清愁”風格,因是寫相思之情,所以前闕很開門見山的描寫了‘望斷秋水’的感覺,而後半闕則體現努力地希望自己擺脫迷茫。‘凝穿’‘徒現’很巧妙的表達出了作者淡淡的難過和期盼,“盡飲煙霞”則出自於董貞填詞歌麯青衫隱中‘一口煙霞烈火飲不盡,灼熱滿喉那段回憶’,代表藉酒消愁。清新和蕭索的結合是詞的一大亮點。
當代小說《點絳唇》
  圖書信息
  作者:席絹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月
  內容簡介
  “點絳唇”這三個字,能給你什麽感覺呢?在我而言,十年前初見時,腦中便幻想着有一張紅嘴櫻唇的女子,配着冰冷絶色的面孔;而這樣冰霜的表相、冷豔的顔色,其下心思,也許呈反差的烈炙如火山。紅色,看似冰,實則像火;而火,則是一種狂野的、焚燒的,驚心動魄、玉石俱滅的危險。什麽樣的唇,可以點上那紅色,而不被毀滅?什麽樣的唇,可以化蝕凍人的冰霜,讓它成一汪春水?我的點絳唇,衹想呈現這種詮釋。
  作者簡介
  席絹:臺灣言情小說作傢,其作品被稱為“冰淇淋”文學。
  90年代初,以穿越小說《交錯時光的愛戀》出道,風靡兩岸,成為新生代的偶像,其作品構思獨特,風格清新,開創了言情小說的新篇章,從而成為言情界領軍人物。
  作品大致分為2個時期,早期以唯美活潑、輕鬆詼諧為基調,文筆清澈陽光,字裏行間透出無限蓬勃朝氣;近年閱歷年齡增長,作品更趨於成熟,文字更精於理性,多有平淡且深刻,意有體會百態之作。
《點絳唇》新版
  作 者: 席絹 著
  出 版 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0-1
  字 數: 120000
  頁 數: 171
  印刷時間: 2009-10-1
  開 本: 大3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9933566
  包 裝: 平裝
內容簡介
  江湖女俠葉盼融,冷酷而美麗。武功蓋世,專門緝拿罪犯,不問人情。心中卻有—個最美好的傢——那就是她與師父的傢。十年前,父母遭遇不幸的孤兒葉盼融在師父白煦的撫養下長大,並練就一身好功夫。十年過去了,女孩長大成人,朝夕相處中,他們彼此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天不從人願,他們面臨江湖上覬覦葉盼融美貌的各路惡人,還有來自江湖上的對他們師徒情的反對和阻撓。重重壓力之下,白煦想拒絶她,卻又不想傷她的心。最後,經歷了腥風血雨與坎坷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
英文解釋
  1. :  Dianjiangchun
相關詞
王國維
包含詞
點絳唇梅寓點絳唇點絳唇壽
點絳唇·傷感點絳唇·春愁點絳唇瓶梅
點絳唇遺妓點絳唇書事點絳唇蓮房
點絳唇記夢點絳唇酴醿點絳唇釣臺
點絳唇百索點絳唇集句點絳唇感興
點絳唇臘梅點絳唇丙寅點絳唇春日
點絳唇春寒點絳唇早春點絳唇春半
點絳唇蘭花點絳唇春雨點絳唇鼕至
點絳唇瑞香點絳唇閨思點絳唇春愁
點絳唇惜別點絳唇水飯點絳唇離恨
點絳唇詠梅點絳唇生朝點絳唇同前
點絳唇仙呂點絳唇芍藥點絳唇寄情
點絳唇題畫點絳唇聖節點絳唇春暮
點絳唇月夜點絳唇王園王國維點絳唇
點絳唇尋瑤草點絳唇題西隱點絳唇雙柑扇
點絳唇詠梅月點絳唇清香蓮點絳唇細香竹
點絳唇雪香梨點絳唇和訪梅點絳唇冷香菊
點絳唇暗香梅點絳唇天香桂點絳唇國香蘭
點絳唇天聖宮點絳唇二之一點絳唇社日雨
點絳唇賦登樓點絳唇別帥憲點絳唇復自和
點絳唇二之二點絳唇詠禦射點絳唇別自和
點絳唇·捲盡愁雲點絳唇·金𠔌人歸點絳唇·縹緲危亭
點絳唇·峴首亭空點絳唇·臺上披襟點絳唇·秋晚寒齋
點絳唇·燕雁無心點絳唇·身後功名點絳唇·途中逢管
點絳唇·蹴罷鞦韆點絳唇·寂寞深閨點絳唇·金𠔌年年
點絳唇·流水泠泠點絳唇·雨恨雲愁點絳唇·醉漾輕舟
點絳唇·新月娟娟點絳唇·花信來時點絳唇·病起懨懨
點絳唇·波上清風點絳唇·送李琴泉點絳唇·長安中作
點絳唇·越山見梅點絳唇·採藥歸來點絳唇·紅杏飄香
點絳唇·一幅霜綃點絳唇·高柳蟬嘶點絳唇·雲透斜陽
點絳唇·樓下清歌點絳唇送李琴泉點絳唇內子生日
點絳唇代淨衆老點絳唇別代淨衆點絳唇十月桃花
點絳唇仙呂傷感點絳唇紫陽寒食點絳唇傢人生日
點絳唇別代香嚴點絳唇別代棲隱點絳唇慶即席上
點絳唇詠春十首點絳唇贈外孫猷點絳唇和朱希真
點絳唇鼕日江上點絳唇和張文伯點絳唇紫蘇熟水
點絳唇題雪中梅點絳唇溫香芍藥點絳唇有懷蘇州
點絳唇韻香荼蘼點絳唇奇香蠟梅點絳唇寒香水仙
點絳唇素香丁香點絳唇妙香檐卜點絳唇嘉香海棠
點絳唇豔香茉莉點絳唇南香含笑點絳唇盧守席上
點絳唇對景有感點絳唇庚戌生日點絳唇和翁子西
點絳唇和梁從善點絳唇崇陽野次沙頭雨寓點絳唇
點絳唇越山見梅點絳唇·夜宿臨洺驛點絳唇·試燈夜初晴
點絳唇·途中逢管倅點絳唇桃源二之一點絳唇代棲隱曇老
點絳唇代香嚴榮老點絳唇縣齋愁坐作點絳唇贈別李唐卿
點絳唇代作賀生子點絳唇送人歸新城點絳唇衹林寺勸農
點絳唇送別洪纔之點絳唇聖節鼓子詞點絳唇富季申生日
點絳唇奉酬富季申點絳唇和安行老韻點絳唇南昌送範帥
點絳唇劉公寶生日點絳唇途中逢管倅點絳唇德茂生朝作
點絳唇登郢州城樓點絳唇重九飲棲霞點絳唇次張伯修韻
點絳唇席間和昌甫點絳唇和吳見山韻點絳唇試燈夜初晴
點絳唇·月波樓重九作點絳唇·呈洛濱筠溪二老點絳唇·訪矣存叟南漪釣隱
點絳唇·丁未鼕過吳鬆作點絳唇·呈洛濱、筠溪二老點絳唇(書事)
點絳唇(水飯)點絳唇(代淨衆老)點絳唇(惜別)
點絳唇(春愁)點絳唇(代香嚴榮老)點絳唇(閨思)
點絳唇(內子生日)點絳唇(遺妓)點絳唇(詠禦射)
點絳唇(縣齋愁坐作)點絳唇(贈外孫猷)點絳唇(感興)
點絳唇(釣臺)點絳唇(富季申生日)點絳唇(百索)
點絳唇(奉酬富季申)點絳唇(壽)點絳唇(集句)
點絳唇(素香丁香)點絳唇(聖節鼓子詞)點絳唇(寒香水仙)
點絳唇(南香含笑)點絳唇(紫蘇熟水)點絳唇(梅)
點絳唇(鼕日江上)點絳唇(社日雨)點絳唇(和朱希真)
點絳唇(和張文伯)點絳唇(奇香蠟梅)點絳唇(賦登樓)
點絳唇(丙寅)點絳唇(別自和)點絳唇(別代棲隱)
點絳唇(別代香嚴)點絳唇(記夢)點絳唇(別代淨衆)
點絳唇(復自和)點絳唇(代棲隱曇老)點絳唇(南昌送範帥)
點絳唇(詠梅)點絳唇(和安行老韻)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