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草藥 > 梅花
目錄
·《羅隱 Luo Yin: 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王安石 Wang Anshi: 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王安石 Wang Anshi: 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黃庭堅 Huang Tingjian: 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更多詩歌...·梅樹的花 Plum Flower
·揚州梅花嶺的省稱 Yangzhou Plum Ridge province, said·No. 8·No. 9
·No. 10·No. 11·雪花名色的一種 Snowflake were a color
·指梅花紙帳 Means plum paper account·??梅花落??的省稱 Plum said the province down·No. 15
·撲剋牌的四種花色之一 Poker is one of four colors·基本信息·形態特徵 Morphology
·産地分佈 Geographic distribution·生長習性 Growth habit·品種分類 Species classification
·人工栽培 Cultivated·經濟價值 Economic Value·故事傳說 Tales
·觀賞勝地 Viewing spot·相關詩歌 Related poetry·相關歌麯 Related Songs
·一:詞語解釋 A: Glossary·二:觀賞植物中文名:梅花 II: ornamental Chinese name: Plum·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Symbol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栽培歷史 Cultivation history·梅花的花語·香雪海 Hornsey sea
·古梅 The tree·栽培技術 Cultivation techniques·臺風名 Typhoon name
·越劇劇目 Opera repertoire·瑞士手錶品牌之一 One of the Swiss watch brand·藥用 Medicinal
·古詩名 Ancient name·以梅花為市花的城市 Plum flowers as floral emblem of the city·歌麯梅花 Plum song
·中國女排隊員王一梅的粉絲名稱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name Yimei fans·梅花的花語和寓意 Plum florid and moral·梅花的病害 Plum's disease
·品種分類 Species classification·經濟價值 Economic Value·觀賞勝地 Viewing spot
·古詩名 Ancient name·相關詩、詞、麯·中國女排隊員王一梅的粉絲名稱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name Yimei fans
·中國藥典2005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5 edition·中 草 藥 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國藥典2000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0
·花木百科·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英文解釋
·法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詩人: 羅隱 Luo Yin

  吳王醉處十餘裏,照野拂衣今正繁。經雨不隨山鳥散,
  倚風疑共路人言。愁憐粉豔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樽。
  欲寄所思無好信,為人惆悵又黃昏。
《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詩人: 王安石 Wang Anshi

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詩人: 王安石 Wang Anshi

  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
  唯有春風最相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詩人: 黃庭堅 Huang Tingjian

  障羞半面依篁竹,隨意淡妝窺野塘。
  飄泊風塵少滋味,一枝猶傍故人香。
更多詩歌...
請鑒賞:

  陳與義 Chen Yu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與義 Chen Yu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李煜 Li Y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來鵠 Lai G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羅鄴 Luo Ye: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韓偓 Han W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徐寅 Xu Yi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崔道融 Cui Daoro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李中 Li Zho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白玉蟾 Bai Yuch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白玉蟾 Bai Yuch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必復 Chen Bif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紀 Chen J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景沂 Chen Jing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景沂 Chen Jing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景沂 Chen Jing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景沂 Chen Jing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景沂 Chen Jing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陳亦梅 Chen Yime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仇遠 Chou Yu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崔鶠 Cui Y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崔鶠 Cui Y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戴復古 Dai Fug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戴復古 Dai Fug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董嗣杲 Dong Siga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方嶽 Fang Yue: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方嶽 Fang Yue: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方嶽 Fang Yue: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方嶽 Fang Yue: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方嶽 Fang Yue: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馮時行 Feng Shih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葛郛 Ge F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葛天民 Ge Tianmi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葛天民 Ge Tianmi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洪邁 Hong Ma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黃庚 Huang Ge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黃彥節 Huang Yanjie: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黃銖 Huang Zh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惠端方 Hui Duanf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賈似道 Gu Sida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賈似道 Gu Sida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賈似道 Gu Sida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江萬裏 Jiang Mol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江萬裏 Jiang Mol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李流謙 Li Liuq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李流謙 Li Liuq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李流謙 Li Liuq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李流謙 Li Liuq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李流謙 Li Liuq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李石 Li D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林逋 Lin B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林逋 Lin B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林逋 Lin B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林憲 Lin X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黻 Liu F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黻 Liu F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過 Liu Gu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過 Liu Gu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過 Liu Gu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過 Liu Gu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剋莊 Liu Kezhu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剋莊 Liu Kezhu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剋莊 Liu Kezhu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剋莊 Liu Kezhu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文晦 Liu Wenh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月房 Liu Yuef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劉子翬 Liu Zih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盧梅坡 Lu Meip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夢發 Liu Mengfa: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陸遊 Lu Y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梅堯臣 Mei Yaoche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梅堯臣 Mei Yaoche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梅堯臣 Mei Yaoche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繆鑒 Miao J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潘牥 Pan F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潘牥 Pan F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潘牥 Pan F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潘牥 Pan F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潘良貴 Pan Liangg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潘良貴 Pan Liangg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盛文韶 Cheng Wensha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釋寶曇 Shi Baot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釋寶曇 Shi Baot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釋輝 Shi H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釋惠璉 Shi Huil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釋文珦 Shi Wenxi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釋文珦 Shi Wenxi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釋擇璘 Shi Zeli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舒邦佐 Shu Bangzu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蘇泂 Su Jio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孫應時 Sun Yingsh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滕岑 Teng Ce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滕岑 Teng Ce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滕岑 Teng Ce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公煒 Wang Gongh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珪 Wang G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令 Wang Li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令 Wang Li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梅窗 Wang Meichu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默 Wang M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炎 Wang Y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炎 Wang Y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炎 Wang Y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銍 Wang Zh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銍 Wang Zh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徐介軒 Xu Jiexu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徐逸 Xu 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楊平洲 Yang Pingzho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楊萬裏 Yang Wanl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易士達 Yi Shida: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尤袤 You Mao: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餘觀復 Yu Guanf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餘觀復 Yu Guanfu: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曾季貍 Ceng Jil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張耒 Zhang Le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張耒 Zhang Le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張舜民 Zhang Shunmi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張玉孃 Zhang Yura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趙葵 Zhao K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趙師俠 Zhao Shixia: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趙彥端 Zhao Yandu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鄭剛中 Zheng Gangzho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鄭會 Zheng Hu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鄭獬 Zheng Xie: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鄭性之 Zheng Xingzh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朱翌 Zhu Yi: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鄒登竜 Zou Denglong: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庾信 Yu Xi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王冕 Wang Mian:梅花 mumeplant japanese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梅花
梅樹的花 Plum Flower
  梅樹的花。早春先葉開放,花瓣五片,有粉紅﹑白﹑紅等顔色。是有名的觀賞植物。
揚州梅花嶺的省稱 Yangzhou Plum Ridge province, said
  揚州梅花嶺的省稱。 6.撲剋牌的四種花色之一。
No. 8
  〈方〉臘梅
No. 9
  梅花形的
No. 10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
No. 11
  梅樹的花。早春先葉開放,花瓣五片,有粉紅、白、紅等顔色。是有名的觀賞植物。《樂府詩集·清商麯辭一·子夜四時歌春歌六》:“杜鵑竹裏鳴,梅花落滿道。” 唐 駱賓王 《西行別東臺詳正學士》詩:“上苑梅花早,禦溝楊柳新。” 楊朔 《茶花賦》:“這是梅花,有紅梅、白梅、緑梅、還有朱砂梅,一樹一樹的,每一樹梅花都是一樹詩。”
雪花名色的一種 Snowflake were a color
  雪花名色的一種。因形似梅花,故稱。《水滸傳》第九三回:“這雪有數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兒,二片的是鵝毛,三片的是攢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喚做梅花,六片喚做六出。”
指梅花紙帳 Means plum paper account
  指梅花紙帳。 元 謝宗可 《紙帳》詩:“清懸四壁 剡溪 霜,高臥梅花月半牀。”參見“ 梅花紙帳 ”。
??梅花落??的省稱 Plum said the province down
  《梅花落》的省稱。 唐 李白 《觀鬍人吹笛》詩:“十月 吳 山曉,《梅花》落 敬亭 。” 宋徽宗 《眼兒媚》詞:“傢山何處,忍聽 羌 笛,吹徹《梅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捲四:“鐘聲漸罷,又戍樓寒角奏《梅花》。”參見“ 梅花落 ”。
No. 15
  揚州 梅花嶺 的省稱。 清 趙翼 《葉保堂明經多購抄本異書偶有感觸輒韻之》:“生嫌棣萼枝偏暖,死葬 梅花 土亦香。”自註:“葬 梅花嶺 。”參見“ 梅花嶺 ”。
撲剋牌的四種花色之一 Poker is one of four colors
  撲剋牌的四種花色之一。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三:“擤擤鼻子,就是要梅花;眨眨眼睛,是要黑桃。”
基本信息
  中文名:梅花
  別名:春梅、幹枝梅、紅緑梅、紅梅、緑梅、酸梅、黃仔、合漢梅等
  拉丁文學名:prunus mume (命名者 apricot )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japanese apricot, japanese plum, chinese plum, ume plum, umeboshi plum,japanese flowering apricot, flowering plum, winter plum
  科屬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薔薇目(rosales)
  科: 薔薇科(rosaceae)
  亞科: 梅亞科(prunoideae)
  屬: 李屬(prunus)
  種: 梅(p. mume)
  
  意義: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豔,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竜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國人賞花,不僅欣賞花的外表,更欣賞花中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形態特徵 Morphology
  株高約5-10米,幹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緑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係、類、型。如真梅係、杏梅係、櫻 李梅係等。係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幹灰褐色,小枝細長緑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着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紅,也有重瓣品種。核果近球形,有縫合綫,黃色或緑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附不易分離,6~7月果實成熟。
  梛
  梅花是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常具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枝幹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緑色或以緑為底色,無毛。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
  果
   核果近球形,有溝,直徑約1~3釐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緑色,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緑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緑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幹、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藥。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甘草在一起胭製後曬乾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花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臺閣梅、照水梅、緑萼梅、竜遊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姿色、淺緑色。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至3月,華北地區3至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梅花可分為真梅係、杏梅係、櫻李梅係等,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直徑1~3釐米,萼筒鐘狀,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雄蕊多數、離生,於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長。
  梅花屬於長壽花卉,即使是在傢盆栽,也經常可以養到十年以上。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朝所植梅花,至今仍吐芬芳。
  梅花雖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土質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為佳。幼苗可用園土或腐葉土培植。梅花對水分敏感,雖喜濕潤但怕澇。若盆土長期過濕會導致落葉黃葉。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長期衹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溫度。梅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壓條、扦插也可。砧木以實生梅苗或杏、桃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幹腐流膠病等。蚜蟲對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樂果殺蟲,其會對梅花産生藥害而導致落葉。此外,還有一種梅花盆景,名為梅樁。
  種類
   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態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和竜遊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梅、紅梅、照水梅、緑萼梅、大紅梅、玉蝶梅、灑金梅等型。其中宮粉梅最為普遍,花瓣粉紅,着花密而濃;玉蝶梅花瓣紫白;緑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緑萼”為好。
産地分佈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梅花原産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係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佈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臺北區。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佈。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鼕,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鼕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蔭,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稱,宋代詩人陸遊《詠梅花》詩:“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裏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梅花原産中國,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係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佈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臺北區。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
  梅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有時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學名為prunus mume。梅花原産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又從日本傳播到西方國傢,而梅花的學名實際上是日語的發音,這個發音據說是來自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對梅花一詞的發音。
  此外,梅花與臘梅是兩種完全沒有關係的植物。梅花屬薔薇科,臘梅屬臘梅科。臘梅高最高僅三米,且花多為黃色。果為瘦紡錘型,這與梅花都是不同的。
  ume(梅)是亞洲梅樹(薔薇科李屬)的日本名稱。作為賞花樹種被廣泛種植,果實可以食用。雖然被稱為梅,但實際上在分類上更接近於杏屬。還有一種日本梅被稱做sumomo。
  在日本,梅的花期在晚鼕,也就是一月下旬及二月份,先花後葉。花五瓣,直徑1~3釐米。花野生型為白色,有玫瑰紅及深紅等人工變種。葉在花落之後很快抽出。葉橢圓型,葉尖箭形。果實於初夏成熟,也就是日本的六月。因為果實成熟時期恰逢中國江南雨季,所以這種時期又被稱為梅雨季節。果實圓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淺槽。果皮緑色,采摘後逐漸轉黃,並可能呈現紅色,此時表明果實已經成熟。果肉呈黃色。
  日本:4世紀伴隨中國文化傳入日本,在日本廣有種植
  西方:除紐西蘭略有分佈外,歐美少有種植
  臺灣:以臺南縣楠西鄉梅嶺風景區、南投縣信義鄉最多。
生長習性 Growth habit
  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品種分類 Species classification
  1. 梅花按種型分為三個種係,分別為真梅種係、杏梅種係、李梅種係。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為五個大類。
  第一類叫直枝梅類。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傢族中歷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類名為竜遊梅類。枝天然扭麯如竜遊,僅1類(竜遊梅類)1型(玉蝶竜遊型)。
  第四類名為杏梅。乃梅與杏(山杏)之種間雜交,宋代的範成大在《梅譜》中首次對它進行了記載,花、葉、枝居於梅杏之間,‘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第五類是櫻李梅類,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抗寒。
  2.按生長狀態分為野生梅樹(野梅)和傢梅;
  3.按用途可分為食用梅和觀賞用梅;
  4.依枝幹的形態特徵分為直枝梅、垂枝梅和竜遊梅等
人工栽培 Cultivated
  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應於陽坡或半陽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鼕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至7月初),適當控製水分並施肥,促進花芽分化。梅花適作盆景栽培。將地栽培數年後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鬆肥沃,栽前栽後均要整形和修剪。
經濟價值 Economic Value
  在園林、緑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緑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鬆、竹、梅相搭配,蒼鬆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佈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梅花冰清玉潔,純貞高雅,是鼕春之季觀賞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叢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環境。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製成話梅、梅幹等各式蜜餞和梅醬、梅膏等物。果子入藥,具有解熱鎮咳、驅蟲止痢的功效;花、根人藥,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果及樹皮還可製作染料;樹幹材質優良,紋理細膩,是用於手工藝雕刻的重要材料。
  梅子梅花入藥
  《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藥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幹即成矣。”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僕,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由此可見梅的藥用範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鬱,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緑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𠔌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
  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據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澄人善蒸梅及薔薇露,取之如燒酒法,每酒一壺滴露少許便芳香。”古人根據芳香油與水的沸點不同,利用分餾技術,將芳香油提取出來,用作食品的添加劑。
  ★警告
  由於梅花含有苯甲醛,苯甲醛是有毒性的化學物質,故建議不要把梅花放在臥室裏,最好放在有空氣流動的地方,或者定期開窗戶以流通室內空氣。
故事傳說 Tales
  相傳隋代趙師雄遊浮羅山時,夜裏夢見與一位裝束樸素的女子一起飲酒,這位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位緑衣童子,在一旁歡歌笑舞。天將發亮時,趙師雄醒來,卻發現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樹下,樹上有翠鳥在歡唱。運來夢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樹,緑衣童子就是翠鳥,這時,月亮已經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橫斜,趙師雄獨自一人惆悵不已,後用為梅花的典故。
  《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有一種梅,名苔梅:“苔須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緑絲絲飄飄可玩。”
  《武林舊事》載,苔梅有兩種:一種苔蘚特厚,花特別多;一種苔如細絲,長尺餘。
觀賞勝地 Viewing spot
  隆鼕時節,百花凋謝,唯有梅花怒放。那傲霜鬥雪的姿態,給遊人增添不少情趣。我國賞梅勝地較多,除了我們南京梅花山外,其他著名的有以下幾個:
  超山梅花 超山位於浙江省余杭縣,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尤為名貴。
  靈峰梅花 靈峰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已匯集有江、浙、皖梅花珍品45個品種,有梅園160畝,臘梅園20畝,植梅6000多株,已成為西湖賞梅勝地。
  澱山梅花 澱山湖梅園是上海市最大的賞梅勝地,占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40多個,其中不少為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梅。
  磨山梅花 武漢東湖磨山梅園是我國四大梅園之一,又是我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磨山梅園環嶺環湖,環境十分優美,植梅30000餘株,品種有139個。
  羅崗梅花:馳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羅崗香雪”,位於廣州市30多公裏外的東郊羅崗。羅崗山四面環山,中央𠔌地十余公裏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後梅花盛開,漫山遍野,仿佛置身於“梅海”之中。
  此外,還有成都草堂寺、重慶南岸南山、昆明黑竜潭、歙縣多景園梅溪、閩西十八洞等,都是聞名遐邇的賞梅勝地。
  
  古梅:
  中國境內有一些歷史悠久、比較為人所知的古梅。其中有代表的是楚梅、晉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說。
  楚梅:在湖北沙市章華寺內。據傳為楚靈王所植。如此算起至今已歷2500餘年,可稱最古的古梅了。
  晉梅:在湖北黃梅江心寺內。據傳為東晉名僧支遁和尚親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餘年。
  鼕末春初梅開兩度,人稱「二度梅」(還有一個說法,因整個花期歷鼕春兩季而得二度梅的之名)。
  原木已枯,現存為近年後發的新枝。
  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內。相傳為佛教天台寺創始人智者大師的弟子灌頂法師所種,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梅:現在有兩棵古梅並稱「唐梅」。
  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內,相傳種於唐朝開元年間。
  一在雲南昆明黑水祠內,相傳為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和尚手植。
  宋梅:在浙江超山報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這株宋梅卻是六瓣,甚是稀奇。
相關詩歌 Related poetry
  早梅
  李公明
  東風纔有又西風, 群木山中葉葉空。
  衹有梅花吹不盡, 依然新白抱新紅。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山園小梅
  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嚮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花
  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 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傢門戶重重閉, 春色如何入得來?
  雪梅(其一)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卜算子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衹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墨梅
  王冕
  我傢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顔色,衹留清氣滿乾坤。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衹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裏,昨夜一 枝開。
  墨梅
  張臬
  山邊幽𠔌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嚮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捨自甘心。
  衹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衹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梅花
  隆鼕十二月,寒風西北吹。
  獨有梅花落,飄蕩不依枝。
  留戀逐霜彩,漫步下冰斯。
  何當與春日,共映芙蓉詞。
  香色俱佳 別具一格——談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衆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墻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墻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衆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緻。“遙知不是雪”,着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儘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墻角凌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麯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顔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鼕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纔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墻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繫,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詩人寫梅香,沒有藉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係。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纔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墻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麯同工之妙。
  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衹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一格的鮮明印象,那麽,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相關歌麯 Related Songs
  關於梅花的歌麯有很多,最為出名的有《梅花三弄》和鄧麗君的《梅花》,其中鄧麗君的《梅花》歌詞簡短但包含深情是關於梅花歌麯中不可多得的好歌。
一:詞語解釋 A: Glossary
  拼音:méi huā
  1.梅樹的花。寒鼕先葉開放,花瓣五片,有粉紅﹑白﹑紅等顔色。是有名的觀賞植物。
  2.雪花名色的一種。因形似梅花,故稱。
  3.指梅花紙帳。
  4.《梅花落》的省稱。
  5.揚州梅花嶺的省稱。
  6.撲剋牌的四種花色之一。
  7.梅花奬:全稱“中國戲劇梅花奬”,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最高奬項。
  8.梅花牌手錶。産地瑞士
二:觀賞植物中文名:梅花 II: ornamental Chinese name: Plum
  拉丁文學名:Prunus mume (命名者 Apricot )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科屬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薔薇目(Rosales)
  科: 薔薇科(Rosaceae)
  亞科: 梅亞科(Prunoideae)
  屬: 李屬(Prunus)
  種: 梅(P. mume)
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Symbol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明代王冕所畫《墨梅圖》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其中有一首古詩是這麽寫的: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花!幾千年來,它那迎雪吐豔,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竜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梅花高風亮節。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緑,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嚮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竜的傳人之精神。鬆,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鬥雪吐豔,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着人們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形態特徵
  株高約5-10米,幹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緑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係、類、型。如真梅係、杏梅係、櫻李梅係等。係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幹灰褐色,小枝細長緑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着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紅,也有重瓣品種。(如圖)
  莖
  梅花是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常具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枝幹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緑色或以緑為底色,無毛。
  果
  核果近球形,有溝,直徑約1~3釐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緑色,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緑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緑色等;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幹、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藥。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甘草在一起腌製後曬幹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花
  梅花可分為真梅係、杏梅係、櫻李梅係等,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直徑1~3釐米,萼筒鐘狀,有短柔毛,裂片卵形;花瓣5枚,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雄蕊多數、離生,於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長。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臺閣梅、照水梅、緑萼梅、竜遊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紫色、淺緑色。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至3月,華北地區3至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梅花屬於長壽花卉,即使是在傢盆栽,也經常可以養到十年以上。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朝所植梅花,至今仍吐芬芳。
  梅花雖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土質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為佳。幼苗可用園土或腐葉土培植。梅花對水分敏感,雖喜濕潤但怕澇。若盆土長期過濕會導致落葉黃葉。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長期衹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溫度。梅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壓條、扦插也可。砧木以實生梅苗或杏、桃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幹腐流膠病等。蚜蟲對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樂果殺蟲,其會對梅花産生藥害而導致落葉。此外,還有一種梅花盆景,名為梅樁。
  種類
  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態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和竜遊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梅、紅梅、照水梅、緑萼梅、大紅梅、玉蝶梅、灑金梅等型。其中宮粉梅最為普遍,花瓣粉紅,着花密而濃;玉蝶梅花瓣紫白;緑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緑萼”為好。
栽培歷史 Cultivation history
  梅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應用歷史。《書經》:《若作和羹,爾唯????梅。"《禮記·內則》載:“桃諸梅諸卵????”。《詩經·周南》:"縹有梅,其實七兮!"在《秦風·終南》、《陳風·墓門》、曹風·鸕鳩》等詩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書的記載說明,古時梅子是代酪作為調味品的,係祭祀、烹調和饋贈等不可或缺東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就已開始引種馴化野梅使之成為傢梅---果梅。1975年,我國考古人員在安陽殷墟商代銅鼎中發現了梅核,這說明早在3200年筋,梅已用作食品。
  觀賞梅花的興起,大致始自漢初。《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姻脂梅。"這時的梅花品種,當係既觀花又結實的兼用品種,恐屬江梅、官粉兩型,而在梅子一邊灑上紅暈。西漢末年揚雄作《蜀都賦》:"被以櫻、梅,樹以木蘭。"可見約在2000年前,梅已作為園林樹木用於城市緑化了。
  到了南北朝(公元420一589年),藝梅、賞梅、詠梅之風更盛,"梅於是時始以花聞天下"(南宋楊萬裏《和梅詩序》)。《金陵志》載:宋武帝(即劉裕,公元420一422年在位)女壽陽公主日臥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額上,拂之不去,號梅花妝,宮人皆效之。"此時文人詠梅、寫梅的甚多,如宋代的鮑照有《梅花落》詩,梁代的蕭綱(簡文帝)有《梅花賦》,何遜有《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等詩,陰鏗有《詠雪裏梅》等詩,陳代的蘇子卿、北周的庚信,也都有詠梅之作。
  隋(581一618年)、唐(618一907年)至五代(902一963年),是藝梅漸盛時期。
  據說,在隋唐之際,浙江天台山國清寺主章安大師(56·1-632年)曾於寺前手植梅樹。唐代名臣宋景作《梅花賦》有"獨步早春,自全其天"等貸語。而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也多有詠梅名詩。根據詩文記載來看,隋、唐、五代時的梅花品種,主要屬江梅型·官粉型。在四川,唐時始有朱砂型品種出現,當時稱"紅梅"。《全唐詩話》載:"蜀州郡閣有紅梅數株"。今日崇慶縣(即古蜀州)朱砂型品種既多且好,顯然是有其歷史根源的。
  宋,元400年(960一1368年),是我國古代藝梅的興盛時期。除梅花詩詞及梅文外,梅畫·梅書也紛紛問世。同時,藝梅技藝大有提高,花色品種顯著增多。宋代梅詩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別出"梅花"為一類。梅詞也多佳作。名傢如北宋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鶴,號稱梅妻鶴子"。其梅花詩詞甚多,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的詩句,更是傳神佳句。餘如北宋的蘇試、秦觀、王安石等,南宋的陸遊、陳亮、範成大等,皆多梅花詩詞傳世。商宋範成大著《梅譜》(約1186年),搜集梅花品種12個,還介紹了繁殖栽培方法等,這是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藝梅專著。書中除介紹江梅型、官粉型、朱砂型外,還介紹了前所未有的"玉碟型"(即"重葉梅")"緑萼型"、"單杏型"。屬杏梅係杏梅類)、黃香型(即百葉湘梅,屬黃香梅類)和旱梅型(花期特早,國內已不多見),等等。此外,周敘《洛陽花木記》(1082年),記載了朱砂型(紅梅)等品種。而張磁的(功甫)《梅品》(1185年)與宋伯仁《榜花喜神譜》(1239年)等,則為有關梅花欣賞與詩。畫的專著。
  元代有個愛梅、詠梅·畫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植梅千株。其《墨梅》畫、詩,皆遠近聞名。趙孟兆、楊維楨、謝宗可、僧明本等,俱有名詩詠梅。現昆明溫泉對岸的曹溪寺內有一株700多年前生的元梅·老態竜鐘,虹麯萬狀,仍年年開花、結實。
  明、清時;藝梅規模與水平續有進展,品種也不斷增多。明王象晉的《群芳譜》(1621年),記載梅花品種達19個之多,並分成白梅、紅梅、異品3大類。劉世儒的《梅諸》,汪怠孝的《梅史》,皆記梅花,資料甚豐。明代詠梅之風有增無減,楊慎、焦宏、高啓、唐寅諸名傢,俱有梅花詩;徐渭、姚淶、劉基等,則均有梅花文賦。清陳昊子的〈花鎮》(1688年),記有梅花品種21個,而其中的‘臺閣’梅、‘照水’梅,均為前所未有的新品種。當時蘇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以植梅成林而聞名。龔自珍(1792一1841年)的《病梅館記〉:"江寧之竜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産梅。"《重修成都縣志》(1873年)記載‘旱梅’、白梅、官春梅、‘照水’梅、‘朱砂’梅、‘緑萼梅等甚詳。當時,詠梅的書、文、畫,爭相出世,"揚州八怪"中詠梅、畫梅的名傢,如金農、李方膺,為世人知曉。
  五、産地分佈
  梅花原産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係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佈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臺地區,其中臺灣省以臺南縣楠西鄉梅嶺風景區、南投縣信義鄉最多。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佈。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鼕,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鼕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蔭,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稱,宋代詩人陸遊《詠梅花》詩:“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裏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梅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有時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學名為Prunus mume。梅花原産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又從日本傳播到西方國傢,而梅花的學名實際上是日語的發音,這個發音據說是來自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對梅花一詞的發音。
  此外,梅花與臘梅是兩種完全沒有關係的植物。梅花屬薔薇科,臘梅屬臘梅科。臘梅高最高僅三米,且花多為黃色。果為瘦紡錘型,這與梅花都是不同的。
  Ume(梅)是亞洲梅樹(薔薇科李屬)的日本名稱。作為賞花樹種被廣泛種植,果實可以食用。雖然被稱為梅,但實際上在分類上更接近於杏屬。還有一種日本梅被稱做sumomo。
  在日本,梅的花期在晚鼕,也就是一月下旬及二月份,先花後葉。花五瓣,直徑1~3釐米。花野生型為白色,有玫瑰紅及深紅等人工變種。葉在花落之後很快抽出。葉橢圓型,葉尖箭形。果實於初夏成熟,也就是日本的六月。因為果實成熟時期恰逢中國江南雨季,所以這種時期又被稱為梅雨季節。果實圓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淺槽。果皮緑色,采摘後逐漸轉黃,並可能呈現紅色,此時表明果實已經成熟。果肉呈黃色。
  日本:4世紀伴隨中國文化傳入日本,在日本廣有種植
  西方:除新西蘭略有分佈外,歐美少有種植
梅花的花語
  梅花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堅強和高雅
  七、生長習性
  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八、梅花的病害
  梅花病害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白粉病、縮葉病、炭疽病等、
  (1)白粉病。此病常在濕度大、溫度高、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發生。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時,嫩芽和新葉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會出現很薄的白粉層,接着白粉層上出現針頭大小的黑色或黃色顆粒,後期葉片變黃而枯死。
  (2)縮葉病。可噴灑托布津或多菌靈防治,亦可噴灑1%波爾多液,每隔一星期噴一次,3-4次即可治愈。
  (3)炭疽病。病發初期可噴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發現其他各種病時,噴灑上述兩種藥液亦可見效。九、品種分類
  (一)梅花品係分為四大係:1真梅係、2杏梅係、3櫻李梅係、4山桃梅係
  (二)六大類:1直枝梅類、2垂枝梅類、3竜遊梅類、4杏梅類、5櫻李梅類、6山桃梅類 ( 前三類屬真梅係其餘各類分屬各係)
  (三)19個型別:1直枝梅類分品字梅型、小細梅型、江梅型、宮粉型、緑萼型、玉蝶型、朱砂型、黃香型、灑金型
  2垂枝梅類分粉花垂枝型、五寶垂枝型、殘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紅垂枝型
  3竜遊梅類分玉蝶竜遊型
  4杏梅類分單瓣杏梅型和春後型
  5櫻李梅類分美人梅型
  6山桃梅類分山桃梅型
  十、人工栽培
   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應於陽坡或半陽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鼕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至7月初),適當控製水分並施肥,促進花芽分化。梅花適作盆景栽培。將地栽培數年後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鬆肥沃,栽前栽後均要整形和修剪。
  十一、經濟價值
   在園林、緑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緑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鬆、竹、梅相搭配,蒼鬆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佈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梅花冰清玉潔,純貞高雅,是鼕春之季觀賞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叢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環境。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製成話梅、梅幹等各式蜜餞和梅醬、梅膏等物。果子入藥,具有解熱鎮咳、驅蟲止痢的功效;花、根入藥,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果及樹皮還可製作染料;樹幹材質優良,紋理細膩,是用於手工藝雕刻的重要材料。
  梅子梅花入藥
  《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藥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幹即成矣。”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僕,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由此可見梅的藥用範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鬱,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緑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𠔌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
  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據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澄人善蒸梅及薔薇露,取之如燒酒法,每酒一壺滴露少許便芳香。”古人根據芳香油與水的沸點不同,利用分餾技術,將芳香油提取出來,用作食品的添加劑。
  十二、故事傳說
  相傳隋代趙師雄遊羅浮山時,夜裏夢見與一位裝束樸素的女子一起飲酒,這位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位緑衣童子,在一旁歡歌笑舞。天將發亮時,趙師雄醒來,卻發現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樹下,樹上有翠鳥在歡唱。原來夢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樹,緑衣童子就是翠鳥,這時,月亮已經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橫斜,趙師雄獨自一人惆悵不已,後用為梅花的典故。
  《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有一種梅,名苔梅:“苔須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緑絲絲飄飄可玩。”
  《武林舊事》載,苔梅有兩種:一種苔蘚特厚,花特別多;一種苔如細絲,長尺餘。
  十三、觀賞勝地
  隆鼕時節,百花凋謝,唯有梅花怒放。那傲霜鬥雪的姿態,給遊人增添不少情趣。我國賞梅勝地較多,除了我們南京梅花山外,其他著名的有以下幾個:
  超山梅花 超山位於浙江省余杭縣,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尤為名貴。
  靈峰梅花 靈峰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已匯集有江、浙、皖梅花珍品45個品種,有梅園160畝,臘梅園20畝,植梅6000多株,已成為西湖賞梅勝地。
  澱山梅花 澱山湖梅園是上海市最大的賞梅勝地,占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40多個,其中不少為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梅。
  磨山梅花 武漢東湖磨山梅園是我國四大梅園之一,又是我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磨山梅園環嶺環湖,環境十分優美,植梅30000餘株,品種有139個。
  羅崗梅花 馳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羅崗香雪”,位於廣州市30多公裏外的東郊羅崗。羅崗山四面環山,中央𠔌地十余公裏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後梅花盛開,漫山遍野,仿佛置身於“梅海”之中。
  此外,還有成都草堂寺、重慶南岸南山、昆明黑竜潭、歙縣多景園梅溪、閩西十八洞等,都是聞名遐邇的賞梅勝地。
香雪海 Hornsey sea
  江蘇鄧尉山上方圓近十裏植梅數十萬株,位於江蘇吳縣光福鄉鄧尉山,距蘇州城西南30公裏處。崇山前抱,太湖後繞,獨得地利。梅開時節,滿目香雪,人稱“十裏香雪”,有“鄧尉梅花甲天下,望中無地不栽梅”之稱。
  康熙六下江南數度於此駐蹕,乾隆也曾六至鄧尉訪梅,於是聲名大盛。鄧尉梅花歷史人文氣息濃厚,有“登樓觀梅、入園探梅、進廊攬梅、登山賞梅”四大景點。且名品薈萃,栽有白梅、紅梅、緑梅、墨梅等。最佳賞梅處:半山腰的“梅花亭”,舉目四望,彌漫數十裏,正是“遙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頃”。
  每當二月,梅花吐蕊,勢若雪海,滿山盈𠔌,香氣醉人,香聞數裏。“香雪海”三字聲名遠揚。
古梅 The tree
  中國境內有一些歷史悠久、比較為人所知的古梅。其中有代表的是楚梅、晉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說。楚梅:在湖北沙市章華寺內。據傳為楚靈王所植。如此算起至今已歷2500餘年,可稱最古的古梅了。晉梅:在湖北黃梅江心寺內。據傳為東晉名僧支遁和尚親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餘年。鼕末春初梅開兩度,人稱「二度梅」(還有一個說法,因整個花期歷鼕春兩季而得二度梅的之名)。原木已枯,現存為近年後發的新枝。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內。相傳為佛教天台寺創始人智者大師的弟子灌頂法師所種,距今已有1300多年,唐梅:現在有兩棵古梅並稱「唐梅」。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內,相傳種於唐朝開元年間。一在雲南昆明黑水祠內,相傳為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和尚手植。宋梅:在浙江超山報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這株宋梅卻是六瓣,甚是稀奇。
栽培技術 Cultivation techniques
  1.栽植 在南方可地栽,在黃河流域耐寒品種也可地栽,但在北方寒冷地區則應盆栽室內越鼕。在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應避免損傷根係,帶土團移栽。地栽應選在背風嚮陽的地方。盆栽選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2份、腐熟的廄肥2份均勻混合後的培養土。栽後澆1次透水。放庇蔭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2.光照與溫度 喜溫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係品種能耐- 25℃低溫外,一般耐-10℃低溫。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溫達- 5-7℃時開花,若遇低溫,開花期延後,若開花時遇低溫,則花期可延長。生長期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若處在庇蔭環境,光照不足,則生長瘦弱,開花稀少。鼕季不要入室過早,以11月下旬入室為宜,使花芽分化剋分經過春化階段。鼕季應放在室內嚮陽處,溫度保持5℃左右。
  3.澆水與施肥 生長期應註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偏於狀態,既不能積水,也小能過濕過幹,澆水掌握見幹見濕的原則。一般天陰、溫度低時少澆水,否則多澆水。夏季每天可澆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鼕季則幹透澆透。施肥也合
  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時攙入少量磷酸二氫鉀,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氫鉀,花施1次腐熟的餅肥,補充營養。6月還可施1次復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秋季落葉後,施1次有機肥,如腐熟的糞肥等。
  4.整形修剪 地栽梅花整形修剪時間可於花後20天內進行。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幹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通常以梅樁作景,嫁接各種姿態的梅花。保持一定的溫度,春節可見梅花盛開。若想“五一”開花,則需保持溫度0-5℃並濕潤的環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陽光允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即可“五一”前後見花。
  5.花期控製 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鼕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溫度保持在O-5℃,元旦後逐漸加溫至5 -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嚮枝條噴水,水濕應與室溫接近。
臺風名 Typhoon name
  “梅花”也是一種臺風的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臺風委員命名。該臺風的序號為9-7,英文名Muifa,中文名梅花,名字來源於中國澳門,其意義為一種花。
越劇劇目 Opera repertoire
  現代小戲。包中仁、包中慶創作於1972年。雙戈於1973年改修。
  寫20世紀70年代初,某農村遊手好閑的不法分子阿富,偷了集體的紅糖,用手車運往外地販賣。途中,與同村的下鄉知識青年春梅相遇。春梅是一位思想好、覺悟高的優秀知青,她發覺阿富行動詭秘,想必其中有詐,就“幫”阿富拉車進行機智巧妙的盤問。阿富破綻百出,最後竟拔刀殺人,春梅與之博鬥,奪過阿富的車輪子投入路旁水池,終於製服阿富,保護了集體利益。
  創作者當時為浙江省東陽縣防軍公社防一大隊業餘作者包中慶,現為東陽縣文化局局長。原以婺劇形式演出,該生産隊業餘演員包東香飾春梅、包金多飾阿富,獲縣文藝調演優秀創作奬、優秀演出奬。後由東陽縣婺劇團加工排練參加浙江省現代戲調演,獲優秀創作奬、優秀演出奬。1973年經雙戈修改由浙江越劇團上演,阮敏導演,談聲賢作麯。譚粉英、李培珍飾春梅,俞仁海、趙雪海、任永鑫飾阿富。此劇表演很富戲麯特色,前面兩人的思想鬥爭都在推車、拉車的舞蹈中展開。後面的武鬥,運用了踢刀、拆輪、奪輪、飛輪、甩帶及滾翻動作,頗為精采。一旦一醜的表演,幽默緊張,妙趣橫生。曾赴北京演出。劇本存浙江越劇團。
瑞士手錶品牌之一 One of the Swiss watch brand
  “梅花”牌手錶(或簡稱“梅花表”,英文品牌:Titoni)是進駐中國較早的瑞士品牌。
  梅花表的生産廠傢是一傢典型的瑞士傳統表廠,自1919年在瑞士格林肯建廠以來,相傳三代,是現今少有的獨立傢族製表企業。
  其在自動機械表的領域中有一定的地位。
  該公司的一個特點是其産品中有95%是高度精準的機械腕表。其公司廣告標語為“機械藝術的典範”。在中國大陸有一定的市場。
藥用 Medicinal
  梅花
  Flos Mume
  (英)Plum Blossom
  【別名】 酸梅、黃仔、合漢梅。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花蕾。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小枝多緑色,枝端尖刺狀,無毛,葉互生,寬卵形至卵形,長4~10cm,寬3~5.5cm,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細鋸齒,下面色較淺,嫩時兩面有毛,老時僅下面脈上有柔毛;葉柄有毛,托葉早落。花1~2朵簇生,先葉開放,有香氣,萼片5,常帶紫紅色,花後常不反折;花瓣5,白色、紅色或淡紅色,有的重瓣;雄蕊多數,心皮1,密被短柔毛。核果近球形,兩邊扁,有縱溝,直徑2~3cm,熟時黃色,有短柔毛。花期3月,果期5~6月。
  全國有栽培。
  【采製】 初春花未開放時采摘,及時低溫乾燥。
  【性狀】 花蕾尖球形,直徑3~6mm,有短梗。苞片數層,鱗片狀,棕褐色;花萼灰緑色或紅棕色;花瓣5或多數,黃白色或淡粉紅色。體輕。氣清香,味微苦、澀。
  【化學成分】 含苯甲酸、苯甲醛、異丁香酚(isoeugenol)等。
  【性味】 性平,味微酸、澀。
  【功能主治】 開鬱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鬱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附註】 近成熟的果實亦入藥,稱:"烏梅",能斂肺生津。
古詩名 Ancient name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衆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墻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墻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衆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緻。“遙知不是雪”,着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儘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墻角凌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麯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顔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鼕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纔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墻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繫,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詩人寫梅香,沒有藉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係。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纔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墻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麯同工之妙。
  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衹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一格的鮮明印象,那麽,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毛主席評梅花
   毛澤東有一闋著名的詠梅詞,《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衹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闋詞是毛澤東喜愛梅花的最好寫照。
  顯然,《卜算子•詠梅》是一首懷念詩。
  毛澤東喜愛梅花。瞻仰過毛澤東遺容的人大都看到過,在毛澤東紀念堂裏,水晶棺前擺放着五盆梅花。這是根據毛澤東生前酷愛梅花的性格而擺設的。毛澤東生前,無論是居室還是工作室,都要擺上幾盆梅花
  看到這一段引含着什麽背影呢?再看下面。
  他在1949年的《和柳亞子先生》一詩中有“落花時節讀華章”之句,在他手稿之初曾為“暮春時節”,後改為“落花時節”。春末夏初,仍是花繁時節,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英繽紛的日子,讀美麗的詩句,詩花人相悅。他寫《蝶戀花•答李淑一》,為“我失驕楊君失柳”,讓“吳剛捧出桂花酒”。他筆下有過“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以梅品格悼贊亡友。
  以梅品格悼贊亡友--------看來偉大的領袖用梅花來贊美死去英雄。
  梅花象徵英雄,梅花嶺上贊英雄,人人皆知。
  可見堅韌內斂寧願犧牲自己的美德英雄。
以梅花為市花的城市 Plum flowers as floral emblem of the city
  武漢、南京、梅州、丹江口、南投。梅州、無錫。
歌麯梅花 Plum song
  作詞:劉傢昌
  作麯:劉傢昌
  演唱:鄧麗君
  梅花梅花滿天下
  愈冷它愈開花
  堅忍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music---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國花
  ---music---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國花
中國女排隊員王一梅的粉絲名稱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name Yimei fans
  王一梅簡介
  王一梅,女,生於1988年,籍貫中國遼寧。身高1.91米,現役中國女排隊員。扣球高度3.18米,攔網高度3.05米。陳忠和時代,王一梅司職主攻位置,2004年,年僅16歲的她就進入了國傢隊,不過當時尚顯稚嫩的她衹是作為預備隊員入隊的。2004年中國女排雅典奧運會攀上巔峰,20年後又一次奪得了奧運冠軍。奧運會後,王一梅再次進入國傢隊,成為被重點培養的隊員,並經過一年的磨練,在2006年世界女排錦標賽上大放異彩,在當時老將普遍受傷病睏擾的睏難時刻挺身而出,為中國女排最終能獲得第五名立下了汗馬功勞。2007年年初,她在訓練中不慎扭傷腳踝,為此休戰了一整年。進入2008奧運年,大梅正式復出。在奧運會之前的一係列比賽中,大梅暴漏出狀態起伏太大的問題,當時着實讓人捏了一把汗。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奧運會上大梅的表現很不錯,一掃此前的低迷狀態,成為中國隊的一大亮點,也承擔了中國隊很多的進攻重擔。尤其在最關鍵一役,與日本隊的小組賽中,在3:12落後,全隊狀態低迷無一人站出來的危急情況下,王一梅一人的重扣和攔網連續奪得6分,用自己的表現振奮全隊的士氣,最終中國隊逆轉第一局,而且直落三局擊敗日本隊。這個連得6分的片段也被王一梅的粉絲稱作“王一梅時刻”。奧運會後,10月,首屆女排亞洲杯在泰國開戰,王一梅首次以隊長身份參賽。中國女排獲得冠軍。王一梅榮獲“最佳進攻隊員”稱號。2009年3月31日,新一屆中國女排主教練蔡斌公佈了集訓名單,王一梅首次作為接應二傳入選,這表明中國隊真正開始打造強力接應。 王一梅的昵稱有:大梅,大梅花梅花等。
  可愛的大梅 王一梅的粉絲名稱“梅花
  通過百度王一梅貼吧的吧友投票,大傢通過“梅花”為王一梅的粉絲名稱。梅花們會永遠支持大梅,也會一起努力,把百度王一梅貼吧建設的越來越好。
  梅花的象徵意義
  梅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她象徵高潔、堅強的人。
  一:、隱者高士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傢住寒溪麯,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唇
  三、高風亮節的人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鼕鬥雪開
梅花的花語和寓意 Plum florid and moral
  梅花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堅強和高雅。
  梅花的寓意:春落梅枝頭。古人說,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後人又有另一種說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運,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
梅花的病害 Plum's disease
  梅花病害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白粉病、縮葉病、炭疽病等、
  (1)白粉病。此病常在濕度大、溫度高、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發生。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時,嫩芽和新葉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會出現很薄的白粉層,接着白粉層上出現針頭大小的黑色或黃色顆粒,後期葉片變黃而枯死。
  (2)縮葉病。可噴灑托布津或多菌靈防治,亦可噴灑1%波爾多液,每隔一星期噴一次,3-4次即可治愈。
  (3)炭疽病。病發初期可噴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發現其他各種病時,噴灑上述兩種藥液亦可見效。
品種分類 Species classification
  (一)梅花品係分為四大係:1真梅係、2杏梅係、3櫻李梅係、4山桃梅係
  (二)六大類:1直枝梅類、2垂枝梅類、3竜遊梅類、4杏梅類、5櫻李梅類、6山桃梅類 ( 前三類屬真梅係其餘各類分屬各係)
  (三)19個型別:1直枝梅類分品字梅型、小細梅型、江梅型、宮粉型、緑萼型、玉蝶型、朱砂型、黃香型、灑金型
  2垂枝梅類分粉花垂枝型、五寶垂枝型、殘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紅垂枝型
  3竜遊梅類分玉蝶竜遊型
  4杏梅類分單瓣杏梅型和春後型
  5櫻李梅類分美人梅型
  6山桃梅類分山桃梅型
經濟價值 Economic Value
  在園林、緑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緑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鬆、竹、梅相搭配,蒼鬆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佈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梅花冰清玉潔,純貞高雅,是鼕春之季觀賞的重要花卉。它可成片叢植也可作盆景和切花,以美化庭院等環境。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製成話梅、梅幹等各式蜜餞和梅醬、梅膏等物。果子入藥,具有解熱鎮咳、驅蟲止痢的功效;花、根入藥,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果及樹皮還可製作染料;樹幹材質優良,紋理細膩,是用於手工藝雕刻的重要材料。
  梅子梅花入藥
  《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藥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幹即成矣。”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僕,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由此可見梅的藥用範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鬱,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緑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𠔌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
  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據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澄人善蒸梅及薔薇露,取之如燒酒法,每酒一壺滴露少許便芳香。”古人根據芳香油與水的沸點不同,利用分餾技術,將芳香油提取出來,用作食品的添加劑。
觀賞勝地 Viewing spot
  隆鼕時節,百花凋謝,唯有梅花怒放。那傲霜鬥雪的姿態,給遊人增添不少情趣。我國賞梅勝地較多,除了我們南京梅花山外,其他著名的有以下幾個:
  超山梅花 超山位於浙江省余杭縣,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尤為名貴。
  靈峰梅花 靈峰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已匯集有江、浙、皖梅花珍品45個品種,有梅園160畝,臘梅園20畝,植梅6000多株,已成為西湖賞梅勝地。
  澱山梅花 澱山湖梅園是上海市最大的賞梅勝地,占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40多個,其中不少為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梅。
  磨山梅花 武漢東湖磨山梅園是我國四大梅園之一,又是我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磨山梅園環嶺環湖,環境十分優美,植梅30000餘株,品種有139個。
  羅崗梅花 馳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羅崗香雪”,位於廣州市30多公裏外的東郊羅崗。羅崗山四面環山,中央𠔌地十余公裏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後梅花盛開,漫山遍野,仿佛置身於“梅海”之中。
  此外,還有成都草堂寺、重慶南岸南山、昆明黑竜潭、歙縣多景園梅溪、閩西十八洞等,都是聞名遐邇的賞梅勝地。
古詩名 Ancient name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衆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墻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墻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衆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緻。“遙知不是雪”,着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儘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墻角凌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麯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顔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鼕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纔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墻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繫,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詩人寫梅香,沒有藉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係。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纔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墻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麯同工之妙。
  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衹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一格的鮮明印象,那麽,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毛主席評梅花
   毛澤東有一闋著名的詠梅詞,《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衹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闋詞是毛澤東喜愛梅花的最好寫照。
  顯然,《卜算子•詠梅》是一首懷念詩。
  毛澤東喜愛梅花。瞻仰過毛澤東遺容的人大都看到過,在毛澤東紀念堂裏,水晶棺前擺放着五盆梅花。這是根據毛澤東生前酷愛梅花的性格而擺設的。毛澤東生前,無論是居室還是工作室,都要擺上幾盆梅花
  看到這一段引含着什麽背影呢?再看下面。
  他在1949年的《和柳亞子先生》一詩中有“落花時節讀華章”之句,在他手稿之初曾為“暮春時節”,後改為“落花時節”。春末夏初,仍是花繁時節,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英繽紛的日子,讀美麗的詩句,詩花人相悅。他寫《蝶戀花•答李淑一》,為“我失驕楊君失柳”,讓“吳剛捧出桂花酒”。他筆下有過“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以梅品格悼贊亡友。
  以梅品格悼贊亡友--------看來偉大的領袖用梅花來贊美死去英雄。
  梅花象徵英雄,梅花嶺上贊英雄,人人皆知。
  可見堅韌內斂寧願犧牲自己的美德英雄。
  毛澤東作寫這首詩時,那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我們還在戰爭中,毛澤東看了陸遊的《卜算子•詠梅》,看了後寫出了這首詩。毛澤東寫這首詩是為了鼓勵戰友。那時先是在部隊傳,戰爭過後,這首詩就傳出了,表達的一代偉人的樂觀主義精神和必勝的信念。“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塊能明顯表現出來。
相關詩、詞、麯
  這首詩是明代高啓《梅花九首》中的第一首,全詩是:
  瓊枝衹合在瑤臺,誰嚮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早梅
  李公明
  東風纔有又西風, 群木山中葉葉空。
  衹有梅花吹不盡, 依然新白抱新紅。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山園小梅
  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嚮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花
  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 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傢門戶重重閉, 春色如何入得來?
  雪梅(其一)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卜算子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衹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衹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吾傢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顔色,衹留清氣滿乾坤。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衹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裏,昨夜一 枝開。
  墨梅
  張臬
  山邊幽𠔌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嚮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捨自甘心。
  衹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梅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衹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梅花
  隆鼕十二月,寒風西北吹。
  獨有梅花落,飄蕩不依枝。
  留戀逐霜彩,漫步下冰斯。
  何當與春日,共映芙蓉詞。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豔,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穸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雪後梅盛開折置燈下 曾幾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蠟紅梅未上春。
  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碧清新。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鼕,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麯。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鬍沙遠,但暗憶 、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緑。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竜哀麯。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孤雁兒
  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瀋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殢人嬌.後亭梅開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雲間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捲。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漁傢傲 李清照
  雪裏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緑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玉樓春.紅梅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醖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六幺令
  晏幾道
  雪殘風信, 悠揚春消息, 天涯倚樓新恨 ,楊柳幾絲碧 ,還是南雲雁少。 錦字無端的 ,寶釵瑤席 ,彩弦聲裏 ,拚作尊前未歸客。遙想疏梅此際 ,月底香英白 ,別後誰繞前溪, 手揀繁枝摘 。莫道傷高恨遠 ,付與臨風笛 ,盡堪愁寂 ,花時往事 ,更有多情個人憶。
  蝶戀花
  歐陽修
  簾幕東風寒料峭,雪裏香梅,先報春來早。紅蠟枝頭雙燕小,金刀剪彩呈纖巧。
  旋暖金爐薫蕙藻。酒入橫波,睏不禁煩惱。綉被五更春睡好,羅幃不覺紗窗曉。
  梅花引. 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遊。
  舊遊舊遊今在不?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
  早 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鼕雪未銷。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裏,昨夜一 枝開。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𠔌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捨自甘心。
  衹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香色俱佳 別具一格——談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衆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墻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墻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衆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緻。“遙知不是雪”,着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儘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墻角凌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麯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顔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鼕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纔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淨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墻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繫,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詩人寫梅香,沒有藉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係。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纔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墻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麯同工之妙。
  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衹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一格的鮮明印象,那麽,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附:現代人《詠梅詩》
  傲骨敢為天下先,不與國色爭尊嚴。
  清香飄溢冰雪裏,迎來春色滿人間。
  ——— 張志真
中國女排隊員王一梅的粉絲名稱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name Yimei fans
  王一梅簡介
  王一梅,女,生於1988年,籍貫中國遼寧。身高1.91米,現役中國女排隊員。扣球高度3.18米,攔網高度3.05米。陳忠和時代,王一梅司職主攻位置,2004年,年僅16歲的她就進入了國傢隊,不過當時尚顯稚嫩的她衹是作為預備隊員入隊的。2004年中國女排雅典奧運會攀上巔峰,20年後又一次奪得了奧運冠軍。奧運會後,王一梅再次進入國傢隊,成為被重點培養的隊員,並經過一年的磨練,在2006年世界女排錦標賽上大放異彩,在當時老將普遍受傷病睏擾的睏難時刻挺身而出,為中國女排最終能獲得第五名立下了汗馬功勞。2007年年初,她在訓練中不慎扭傷腳踝,為此休戰了一整年。進入2008奧運年,大梅正式復出。在奧運會之前的一係列比賽中,大梅暴漏出狀態起伏太大的問題,當時着實讓人捏了一把汗。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奧運會上大梅的表現很不錯,一掃此前的低迷狀態,成為中國隊的一大亮點,也承擔了中國隊很多的進攻重擔。尤其在最關鍵一役,與日本隊的小組賽中,在3:12落後,全隊狀態低迷無一人站出來的危急情況下,王一梅一人的重扣和攔網連續奪得6分,用自己的表現振奮全隊的士氣,最終中國隊逆轉第一局,而且直落三局擊敗日本隊。這個連得6分的片段也被王一梅的粉絲稱作“王一梅時刻”。奧運會後,10月,首屆女排亞洲杯在泰國開戰,王一梅首次以隊長身份參賽。中國女排獲得冠軍。王一梅榮獲“最佳進攻隊員”稱號。2009年3月31日,新一屆中國女排主教練蔡斌公佈了集訓名單,王一梅首次作為接應二傳入選,這表明中國隊真正開始打造強力接應。 王一梅的昵稱有:大梅,大梅花梅花等。
  可愛的大梅 王一梅的粉絲名稱“梅花
  通過百度王一梅貼吧的吧友投票,大傢通過“梅花”為王一梅的粉絲名稱。梅花們會永遠支持大梅,也會一起努力,把百度王一梅貼吧建設的越來越好。
  梅花的象徵意義
  梅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她的傲雪精神,她的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她象徵高潔、堅強的人。
  一:、隱者高士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傢住寒溪麯,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唇
  三、高風亮節的人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鼕鬥雪開
  名譽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緑,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嚮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竜的傳人之精神。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鬥雪吐豔,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着人們自強不息,堅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衹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
中國藥典2005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5 edition
  名稱:
  梅花
  漢語拼音:
  Meihua
  英文名:
  FLOS MUME
  基原: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h.)Sieb. et Zucc.的乾燥花蕾。初春花未開放時采摘,及時低溫乾燥。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3-6mm,有短梗。苞片數層,鱗片狀,棕褐色。花萼5,灰緑色或棕紅色。花瓣5或多數,黃白色或淡粉紅色。雄蕊多數;雌蕊1,子房密被細柔毛。體輕。氣清香,味微苦、澀。
  性味:
  微酸、澀,平。
  歸經:
  歸肝、胃、肺經。
  功效:
  開鬱和中,化痰,解毒。
  主治:
  用於鬱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用法用量:
  3-5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中西藥分類:
  中藥(藥材及飲片)
中 草 藥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LOS MUME
中國藥典2000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0
  梅花
  拼音名:Meihua
  英文名:FLOSMUME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254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乾燥花蕾。初春花
  未開放時采摘,及時低溫乾燥。
  【性狀】本品呈類球形,直徑3~6mm,有短梗。苞片數層,鱗片狀,棕褐色。花
  萼5,灰緑色或棕紅色。花瓣5或多數,黃白色或淡粉紅色。雄蕊多數;雌蕊1,子房
  密被細柔毛。體輕。氣清香,味微苦、澀。
  【性味與歸經】微酸、澀,平。歸肝、胃、肺經。
  【功能與主治】開鬱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鬱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
  癧瘡毒。
  【用法與用量】3~5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黴,防蛀。
花木百科
  梅花介紹
  梅花 (Prunus mume)
  科屬:
  薔薇科
  別名:
  春梅、幹枝梅、紅緑梅
  形態特徵:
  株高約10m,幹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緑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梅花可分為係、類、型。如真梅係、杏梅係、櫻李梅係等。係下分類,類下分型
  分佈與習性:
  梅花原産中國,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係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佈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臺北區。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繁殖與栽培:
  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應於陽坡或半陽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鼕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至7月初),適當控製水分並施肥,促進花芽分化。
  梅花適作盆景栽培。將地栽培數年後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鬆肥沃,栽前栽後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見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幹腐流膠病等。
  應用:
  在園林、緑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緑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鬆、竹、梅相搭配,蒼鬆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26quot;梅花繞屋%26quot;、%26quot;登樓觀梅%26quot;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佈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
  圖片: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梅花
    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Sieb.et Zucc. 的乾燥花蕾。
    
英文解釋
  1. :  Plum Flower
  2. n.:  plum blossom,  mumeplant japanese,  japanese apricot,  japanese plum,  chinese plum,  ume plum,  umeboshi plum,  japanese flowering apricot,  flowering plum,  winter plum,  Flos Mume,  the jack of clubs
法文解釋
  1. n.  fleur du prunier
近義詞
春梅, 幹枝梅, 紅緑梅, 紅梅, 緑梅, 酸梅, 黃仔, 合漢梅, 梅花
梅花社區
梅花居委會
梅花
梅花
梅花
梅花社區居委會
相關詞
植物中草藥園林花卉浙江杭州旅遊景點水果沙拉
冷盤飲食烹飪美食拼盤香芋賞析詩詞
暗香疏影蘇州將軍詩歌紀念碑近代史
作傢文學家唐代寓意文學陸遊宋詞更多結果...
包含詞
梅花鎮梅花鹿山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