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 : 清朝 : 名人 : 文藝 > 李淵
目錄
李淵 Li Yuan (566~635) 趙郡

詩詞《嘲蘇世長 Su long ridiculed the world》   

  唐高祖李淵(566~635)。唐代開國皇帝。字叔德。先世本為趙郡(今河北趙縣)李氏。祖父李虎,西魏時官至太尉。父李柄,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母為隋文帝獨孤皇后姐,故特見親重。隋煬帝即位後,李淵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遷衛尉少卿。大業十一年(615),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當時,隋末農民起義遍布全國。李淵自知無力鎮壓農民起義,又深曉煬帝猜忌嗜殺,政局動亂,難於自保,便與次子李世民在大業十三年五月起事,並從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召回長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淵起兵後,一面遣劉文靜出使突厥,請求始畢可汗派兵馬相助,一面召募軍隊,並於七月率師南下。此時瓦崗軍在李密領導下與睏守洛陽的王世充激戰方酣,李淵乘隙進取關中。
  十一月攻拔長安,在關中站穩了腳跟。李淵入長安後,立煬帝孫代王侑為天子(恭帝),改元義寧,遙尊煬帝為太上皇;又以楊侑名義自加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綜理萬機。次年(618)五月,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唐統一了全國。李淵在位時期,依據隋文帝舊製,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頒布均田製及租庸調製,重建府兵製,為唐代的職官、刑律、兵製、土地及課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礎。武德年間,統治集團內部充滿了復雜的鬥爭。裴寂和劉文靜都是太原起兵時的佐命元從,裴寂深得唐高祖的寵信;劉文靜為秦王世民的心腹,自以才略功勳居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李淵藉故殺了劉文靜。秦王世民自認為在唐王朝建立的過程中,他的功業超過太子李建成,但因是次子無法繼承皇位;太子建成亦深知世民是自己皇儲的地位的重大威脅。於是,雙方展開了劇烈的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在這場政爭中,李淵則經常站在建成一邊。太子的心腹楊文斡受命召募壯士送長安,以供李建成發動政變時使用。
  武德七年(624),有人嚮李淵揭穿這件事,李淵盛怒之下産生了廢李建成、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念頭,但並未實現。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爆發了玄武門之變。在這次政變中,李世民殺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淵立己為太子。不久,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李淵在度過一段閑散失意生活後,死於太安宮。廟號高祖。葬於獻陵。
  在唐朝建立初期統治各集團中,李淵集團是最大的,有太原起兵的勳臣裴寂、唐儉、竇威兄弟、溫大雅兄弟、劉弘基、殷開山、劉政會、任瑰、史大奈等,女兒平陽公主夫婦、馬三寶等,隋朝歸附的很多官僚,如陳叔達、屈突通、蕭瑀、封倫、宇文士及、楊恭仁兄弟等人也屬於李淵集團。而太子集團衹有魏徵、馮立、謝叔方、薛萬徹等少量人才,李綱被疏遠,杜淹被房玄齡拉入天策府,太子集團主要依靠李淵集團,李世民集團是他在割據戰爭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以房杜為首的天策府官員,其成員都是大傢非常熟悉的。另外被忽視的是宗室各集團,以李神通、李孝恭為首的兩大集團中,李神通最早在關中起兵,部下有史萬寶、令狐德芬等,在割據戰爭中也招攬了不少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績。李孝恭平定山南地區,與李靖攻占江南,該集團有李靖、馮盎、劉洎和江南歸附的人。這兩個集團在政局中也有重要影響力,李世民探詢李靖、李績,瞭解這兩個集團的中立態度,纔發動了玄武門兵變。
  
  後妃
  
  皇后: 竇皇后
  妃嬪
  萬貴妃
  尹德妃
  宇文昭儀
  莫嬪
  孫嬪
  崔嬪
  楊嬪
  小楊嬪
  張婕妤
  薛婕妤 薛道衡女,後封河東郡夫人,出傢為尼。
  郭婕妤
  劉婕妤
  張美人
  楊美人
  王才人
  魯才人
  張寶林
  柳寶林
  張氏
  
  子
  1. 隴西郡公→唐王世子→皇太子→除籍→息隱王→隱太子李建成(母竇皇后)
  2. 敦煌郡公→秦國公→趙國公→秦王→皇太子→太宗李世民(母竇皇后)
  3. 衛懷王李玄霸(母竇皇后)
  4. 姑臧郡公→齊王→除籍→海陵郡王→巢刺王李元吉(母竇皇后)
  5. 楚哀王李智雲(母萬貴妃)
  6. 趙王→荊王李元景(母莫嬪)
  7. 魯王→漢王李元昌(母孫嬪)
  8. 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
  9. 周王李元方(母張氏)
  10. 鄭王→徐康王李元禮(母郭婕妤)
  11. 宋王→徐王→韓王李元嘉(母宇文昭儀)
  12. 荊王→彭思王李元則(母王才人)
  13. 藤王→鄭惠王李元懿(母張寶林)
  14. 蜀王→吳王→霍王李元軌(母張美人)
  15. 豳王→虢莊王李鳳(母楊美人)
  16. 漢王→陳王→道孝王李元慶(母劉婕妤)
  17. 鄶王→鄧康王李元裕(母崔嬪)
  18. 譙王→舒王李元名(母小楊嬪)
  19. 魏王→燕王→魯王李靈夔(母宇文昭儀)
  20. 許王→江安王李元祥(母楊嬪)
  21. 密貞王李元曉(母魯才人)
  22. 滕王李元嬰(母柳寶林)
  
  李淵共有19位女兒:
  1. 長沙公主(下嫁馮少師)
  2. 襄陽公主(下嫁竇誕)
  3. 平陽公主(謚號“昭”,稱平陽昭公主,母竇皇后,下嫁柴紹)
  4. 高密公主(下嫁長孫孝政,又嫁段綸)
  5. 長慶公主(先封為桂陽公主,下嫁趙慈景,又嫁楊師道)
  6. 長沙公主(先封為萬春公主,下嫁豆盧懷讓)
  7. 房陵公主(先封為永嘉公主,下嫁竇奉節,又嫁賀蘭僧伽)
  8. 九江公主(下嫁執失思力)
  9. 廬陵公主(下嫁喬師望)
  10. 南昌公主(下嫁蘇勖)
  11. 安平公主(下嫁楊思敬)
  12. 淮南公主(下嫁封道言)
  13. 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禮)
  14. 衡陽公主(下嫁阿史那社爾)
  15. 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
  16. 臨海公主(下嫁裴律師)
  17. 館陶公主(下嫁崔宣慶)
  18. 安定公主(先封為千金公主,下嫁溫挺,又嫁鄭敬玄)
  19. 常樂公主(下嫁趙瑰)
唐公李淵
  唐高祖李淵(566~635)。唐代開國皇帝。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人,祖籍趙郡隆慶(今邢臺市隆堯縣)。祖父李虎,西魏時官至太尉。父李柄,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母為隋文帝獨孤皇后姐,故特見親重。隋煬帝即位後,李淵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遷衛尉少卿。大業十一年(615),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當時,隋末農民起義遍布全國。李淵自知無力鎮壓農民起義,又深曉煬帝猜忌嗜殺,政局動亂,難於自保,便與次子李世民在大業十三年五月起事,並從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召回長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淵起兵後,一面遣劉文靜出使突厥,請求始畢可汗派兵馬相助,一面召募軍隊,並於七月率師南下。此時瓦崗軍在李密領導下與睏守洛陽的王世充激戰方酣,李淵乘隙進取關中。
  十一月攻拔長安,在關中站穩了腳跟。李淵入長安後,立煬帝孫代王侑為天子(恭帝),改元義寧,遙尊煬帝為太上皇;又以楊侑名義自加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綜理萬機。次年(618)五月,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唐統一了全國。李淵在位時期,依據隋文帝舊製,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頒布均田製及租庸調製,重建府兵製,為唐代的職官、刑律、兵製、土地及課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礎。武德年間,統治集團內部充滿了復雜的鬥爭。裴寂和劉文靜都是太原起兵時的佐命元從,裴寂深得唐高祖的寵信;劉文靜為秦王世民的心腹,自以才略功勳居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李淵藉故殺了劉文靜。秦王世民自認為在唐王朝建立的過程中,他的功業超過太子李建成,但因是次子無法繼承皇位;太子建成亦深知世民是自己皇儲的地位的重大威脅。於是,雙方展開了劇烈的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在這場政爭中,李淵則經常站在建成一邊。太子的心腹楊文斡受命召募壯士送長安,以供李建成發動政變時使用。
  武德七年(624),有人嚮李淵揭穿這件事,李淵盛怒之下産生了廢李建成、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念頭,但並未實現。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爆發了玄武門之變。在這次政變中,李世民殺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淵立己為太子。不久,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李淵在度過一段閑散失意生活後,死於太安宮。廟號高祖。葬於獻陵。
  在唐朝建立初期統治各集團中,李淵集團是最大的,有太原起兵的勳臣裴寂、唐儉、竇威兄弟、溫大雅兄弟、劉弘基、殷開山、劉政會、任瑰、史大奈等,女兒平陽公主夫婦、馬三寶等,隋朝歸附的很多官僚,如陳叔達、屈突通、蕭瑀、封倫、宇文士及、楊恭仁兄弟等人也屬於李淵集團。而太子集團衹有魏徵、馮立、謝叔方、薛萬徹等少量人才,李綱被疏遠,杜淹被房玄齡拉入天策府,太子集團主要依靠李淵集團,李世民集團是他在割據戰爭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以房杜為首的天策府官員,其成員都是大傢非常熟悉的。另外被忽視的是宗室各集團,以李神通、李孝恭為首的兩大集團中,李神通最早在關中起兵,部下有史萬寶、令狐德芬等,在割據戰爭中也招攬了不少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績。李孝恭平定山南地區,與李靖攻占江南,該集團有李靖、馮盎、劉洎和江南歸附的人。這兩個集團在政局中也有重要影響力,李世民探詢李靖、李績,瞭解這兩個集團的中立態度,纔發動了玄武門兵變。
唐代帝王世係
  廟號
  姓名
  謚號
  在位時間
  字
  陵墓
  高祖
  李淵
  武皇帝
  618—626
  叔德
  獻陵
  太宗
  李世民
  文皇帝
  627—650
  昭陵
  高宗
  李治
  天皇帝
  650—683
  為善
  乾陵
  中宗
  李顯
  和皇帝
  684.1—684.2,705—707
  定陵
  睿宗
  李旦
  真皇帝
  684.2—690.9,710—712
  橋陵
  武後
  武曌
  則天大帝
  690.9—705
  媚
  乾陵
  ——
  李重茂
  殤皇帝
  707.6.7—707.6.24
  ——
  —
  玄宗
  李隆基
  明皇帝
  712—756
  泰陵
  肅宗
  李亨
  宣皇帝
  756—762
  建陵
  代宗
  李豫
  睿皇帝
  762—780
  元陵
  德宗
  李適
  神皇帝
  780—805
  崇陵
  順宗
  李誦
  安皇帝
  805—806
  豐陵
  憲宗
  李純
  章皇帝
  806—821
  景陵
  穆宗
  李恆
  惠皇帝
  821—825
  光陵
  敬宗
  李湛
  愍皇帝
  825—826
  莊陵
  文宗
  李昂
  獻皇帝
  826—841
  章陵
  武宗
  李炎
  肅皇帝
  841—846
  端陵
  宣宗
  李忱
  聖皇帝
  847—859
  貞陵
  懿宗
  李漼
  恭惠皇帝
  859—873
  簡陵
  僖宗
  李儇
  恭定皇帝
  873—889
  靖陵
  昭宗
  李曄
  穆皇帝
  889—904
  和陵
  景宗
  李柷
  哀皇帝
  904.2
  溫陵
家庭成員
  後妃
  皇后 竇皇后
  妃嬪 萬貴妃 尹德妃 宇文昭儀 莫嬪 孫嬪 崔嬪 楊嬪 小楊嬪 張婕妤 薛婕妤(薛道衡女,後封河東郡夫人,出傢為尼)郭婕妤 劉婕妤 張美人 楊美人 王才人 魯才人 張寶林 柳寶林 張氏
  子
  隴西郡公→唐王世子→皇太子→除籍→息隱王→隱太子李建成(母竇皇后)
  敦煌郡公→秦國公→趙國公→秦王→皇太子→太宗李世民(母竇皇后)
  衛懷王李玄霸(母竇皇后)
  姑臧郡公→齊王→除籍→海陵郡王→巢刺王李元吉(母竇皇后)
  楚哀王李智雲(母萬貴妃)
  趙王→荊王李元景(母莫嬪)
  魯王→漢王李元昌(母孫嬪)
  酆悼王李元亨(母尹德妃)
  周王李元方(母張氏)
  鄭王→徐康王李元禮(母郭婕妤)
  宋王→徐王→韓王李元嘉(母宇文昭儀)
  荊王→彭思王李元則(母王才人)
  藤王→鄭惠王李元懿(母張寶林)
  蜀王→吳王→霍王李元軌(母張美人)
  豳王→虢莊王李鳳(母楊美人)
  漢王→陳王→道孝王李元慶(母劉婕妤)
  鄶王→鄧康王李元裕(母崔嬪)
  譙王→舒王李元名(母小楊嬪)
  魏王→燕王→魯王李靈夔(母宇文昭儀)
  許王→江安王李元祥(母楊嬪)
  密貞王李元曉(母魯才人)
  滕王李元嬰(母柳寶林)
  粗體字為死後封贈。
  女
  
  李淵共有19位女兒:
  長沙公主(下嫁馮少師)
  襄陽公主(下嫁竇誕)
  平陽公主(諡號「昭」,稱平陽昭公主,母竇皇后,下嫁柴紹)
  高密公主(下嫁長孫孝政,又嫁段綸)
  長慶公主(先封為桂陽公主,下嫁趙慈景,又嫁楊師道)
  長沙公主(先封為萬春公主,下嫁豆盧懷讓)
  房陵公主(先封為永嘉公主,下嫁竇奉節,又嫁賀蘭僧伽)
  九江公主(下嫁執失思力)
  廬陵公主(下嫁喬師望)
  南昌公主(下嫁蘇勖)
  安平公主(下嫁楊思敬)
  淮南公主(下嫁封道言)
  真定公主(下嫁崔恭禮)
  衡陽公主(下嫁阿史那社爾)
  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
  臨海公主(下嫁裴律師)
  館陶公主(下嫁崔宣慶)
  安定公主(先封為千金公主,下嫁溫挺,又嫁鄭敬玄)
  常樂公主(下嫁趙瑰)
演員李淵
  全國武術冠軍,曾取得全國傳統武術錦標賽醉劍,對練第一名,北京大學生武術錦標賽劍術第一名。四年前進入首都體育學院學習。這是他第一次觸“電”,表演也不俗,可以稱得上是比較全面的武術演員。
  出生年月:1982.8.27 武打新星——李淵
  學歷:大本
  畢業院校:首都體育學院
  特長:武術、跆拳道散打、影視表演唱歌等
   獲奬經歷:
  1998年-1999年 兩屆河南省武術錦標賽,太極拳第一名、劍術第一名、朴刀第二名
  2001年 考進首都體育學院並代表北京市文化部出訪歐洲進行中德武術交流演出文化節,同年獲北京大學生武術比賽劍術第一名
  2002年 跆拳道通級賽獲62公斤級第一名,散打通
  2003年 代表山東省打全國“廬山杯”武術比賽獲得男子劍術第三名
  2004年 全國第四屆全國傳統武術大賽獲對練第一名,醉劍第一名、螳螂拳第二,同年參加“真情北京”大賽獲北京十佳新人奬
   廣告經歷:
  2001年 中央二套《經濟生活》欄目做開題片
   電視劇經歷:
  2005年----出演《八大豪俠》
  2006年----出演《雪山飛狐》
  2006年----出演《少林寺傳奇》
  2008年----出演《李小竜傳奇》
  2008年----出演《少林寺傳奇2》
  電影經歷:
  2004年----出演《七劍》
  2005年----出演《霍元甲》
  2008年----《江山美人》
  黃河岸邊的東明縣三春集鎮,冉冉升起了一顆武打功夫“新星”。他就是剛從首都體育學院武術係畢業,在大型電視劇《少林寺傳奇》第一部中飾演“二師兄”慧石一炮走紅的武打動作演員李淵李淵今年剛滿26歲。
  劇中的“惠石”因為有勇有謀,不僅成為五師兄中的領導式人物,也贏得了衆多觀衆的喜愛。其扮演者李淵是全國武術冠軍,曾為李連傑、甄子丹等大明星做過動作替身。和“惠石”這個身世麯折的“黑暗王子”一樣,李淵的成長經歷中也有着不為人知的麯折……
  歷經風雨輾轉拜師學藝
  李淵1982年出生在東明縣三春集鎮西李莊村,在兄弟4人中排行最小。父親李春生癡愛武術,對梅花拳、西洋拳有較深造詣。受父親的熏陶,他和三個哥哥從小開始學武。最終是他和二哥李炳雷走上武術道路。
  十三棍僧從記事起,父親都是在凌晨和傍晚指導他和哥哥練武,從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功練起。他們夏練三伏,鼕練三九,一天也不曾間斷。有一年大年初一凌晨下着大雪,父親依然拉他起床練功。喝黃河水長大的李淵具有勇敢、堅韌和不服輸的性格。他深深愛上了武術,並發誓要練好武術。在鎮中心小學剛讀到四年級,他先是轉學到當地農村一傢武館,後又轉學到河南濮陽一傢武校,重點學習武術。一年後,他又被選拔到河南省武術專業隊,隨總教練、國傢一級裁判李德成學習梅花拳、劍術。兩年後,他又來到河南大學武術隊,跟隨“中國太極王子”王二平學習太極拳等。1998年、1999年兩屆河南省武術錦標賽中,李淵獲得太極拳冠軍、劍術冠軍、朴刀亞軍。此後,不滿20歲的李淵開始周遊全國,到北京、東北三省、福建、廣州等地的武校,一邊當教練,一邊與高手切磋交流技藝。
  直到2001年初,李淵纔返回家乡,到東明一中高三插班就讀。沒想到當年報考大學就旗開得勝。他參加了首都體育學院武術專業特招考試,沒想到專業課考試一試身手,他就以專業第一的優異成績被錄取了。學院當即推薦他代表學院出訪歐洲參加中德武術交流演出文化節。數月後歸來,李淵便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此後的幾年裏,他先後獲得北京大學生武術比賽劍術冠軍,北京市跆拳道通級賽62公斤級冠軍,全國“廬山杯”武術比賽男子劍術季軍。2004年,在第四屆全國傳統武術大賽中,獲對練冠軍、醉劍冠軍、螳螂拳亞軍。同年,他參加“真情北京”大賽獲“北京十佳新人奬”。
  為李連傑等大腕當替身
  該上大四那年,為了圓自己進攻演藝圈之夢,李淵斷然休學了一年。2004年盛夏,電影《七劍》開拍,要為動作演員甄子丹選擇替身。得到時任北京武術隊教練的二哥李炳雷推薦、指導,李淵經過層層篩選終於如願。記得第一次吊鋼絲時,是替甄子丹跳懸涯的一場戲,從40米的高空跳下,當時他嚇壞了;但是沒辦法,既然踏入了這一行,他別無選擇……
  隨後,電影《霍元甲》也要開機了。劇組要為飾演霍元甲的李連傑選擇替身。李淵又在二哥的推薦下,成為電影《霍元甲》中李連傑的替身。能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動作影星做替身,說起來也是件榮耀的事,但實際上替身生活卻如刀刃舔血般危險。那場霍元甲上臺和外國人打擂的戲,當那個外國大力士把霍元甲高高舉起又狠狠摔在地板上時,把李淵摔得暈死過去。等他清醒過來,已經在拍全場中國人和所有外國人一片沸騰,為李連傑鼓掌的鏡頭。而李淵的頭還是懵懵的,衹有同行兄弟幾句簡單的慰問。那段時間,當李連傑拍戲時,工作人員會清場。李淵衹有遠遠站在攝像機旁看着的份。雖然距離心中偶像衹有一步之遙,但卻連簽名合影的機會也沒有。李淵從沒有一句怨言,衹是暗下苦功,發誓一定要在鏡頭前演自己。
  飾演少林弟子一炮走紅
  少林寺傳奇(1) 2006年5月,離畢業還有一個月時間,一位同學告訴李淵:一個有關少林寺的劇組在海選武打演員。李淵認為這種機會十分難得,便輾轉找到劇組。一位副導演接待了他,經過簡短的交談,便帶他與總導演都嘵見面。見面後都曉導演衹字不談電視劇的事,僅給李淵拉傢常。
  一連3天,都曉終於做出了大膽的决定:就由李淵演《少林寺傳奇》男一號角色——二師兄“惠石”。為選這個演員,他們全國各地跑了4個月,約見了數百人。
  中央電視臺與河南電視臺重點打造的百集電視劇《少林寺傳奇》劇組共200多人,飾演方丈師傅的是著名演員鮑國安,其武術指導是在《英雄》、《十面埋伏》、《投名狀》、《滿城盡待黃金甲》中任動作導演的程小東。程導對一招一式要求十分嚴格,要打得也很實在,逼真到位。在拍一場對打的戲時,對方的假刀把李淵的額頭劃出一個大口子,一下子縫了4針……
  經過6個月的緊張拍攝,《少林寺傳奇》第一部終於拍竣。在河南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多傢電視臺播出後,創下各臺兩年來的收視最高峰,網上好評如潮。沒想到飾演“慧石”的李淵在熒屏上一露面,就受到了衆多觀衆的熱捧,許多粉絲在其博客上發貼贊賞。一位影迷專門賦詩一首:
  太極高手二師兄,綿裏藏針綉錦程;
  心中韜略比諸葛,衝鋒陷陣如子竜。
  眉宇書寫大世界,佛心嚮善社稷定;
  誰道天地無淨土,心底無私乾坤明。
  都曉導演稱贊說,李淵的表現遠遠超過他的預期。程小東導演也給出了“未來第一動作演員”的美譽。在第二部拍攝中,李淵又成功地扮演了主演“王仁義”這個與惠石完全顛覆的一個角色。看了李淵在《少林寺傳奇》中的出色表演,《李小竜傳奇》電視劇劇組又邀請李淵飾演了劇中反一號角色“黃皮小子”,與飾演李小竜的正一號演對手戲。這部投資5000多萬元的動作大片,將在奧運會結束後與觀衆見面。對李淵在其中的出色表演,我們拭目以待。
  目前,已被圈內人士所看好的演員李淵,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了。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在魯西南上空,有一顆武術動作新星在冉冉升起!
百科辭典
  Li Yuan
  李淵
    即唐高祖。中國唐朝開國皇帝,軍事統帥。襲封唐國公。隋末任太原留守,後起兵反隋。見霍邑之戰、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英文解釋
  1. :  Li Yuan
近義詞
叔德, 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相關詞
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貞觀武德宇文化及隋唐楊林
京劇秦瓊李洪春劉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