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名 : 宋詞 > 聲聲慢
目錄
聲聲慢 Beauties
  (1)本調九十七字,十七句,前後片各五韻,亦有兩片首句不入韻者。原來多用平韻格,自李易安詞出,便以用仄韻格稱著於世。
  (2)首句與第二句為四字對偶。 第四、五句,李詞作上六下四,亦可作上四下六(見例二)。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九句九字結句,他詞多作兩四字句加一字豆,獨李詞作上三下六。
  據《詞律》載,李易安《聲聲慢》中多以上聲、入聲字作平者,前者如慘、盞、點,後者如戚、滴等,因這類詞原可作平,故能協律,而仄聲字中的去聲則不能替代,這是宋人填詞使用變聲遵循的規矩。關於本調之格律,參考萬樹《詞律》,以李易安和高觀國(“壺天不夜”)二氏之作為準《見例一例二),凡此二傢平仄相異處,均作平仄通用處理,但仄聲不可用去聲。學者不善用變聲者,則於平仄通用處以用平聲字填之為妥。竜榆生先生之《唐宋詞格律》對此未作詳細考證,單引李易安一體,對指導填詞來說,還嫌不夠。
  (3)例一是李清照的名作之一。作者原住山東濟南,結褵以後,同丈夫趙明誠一起從事研究和創作,夫唱婦隨,生活美滿。但好景不長,金人南侵,中原淪亡,他們倉皇南渡,不久丈夫病死,一係列變故嚮她襲來,而她自己也長期流落浙東一帶,過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這反映到她後期的作品中自然會流露出萬分痛苦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這首《聲聲慢》,正表達了這種思想。詞調雖分上下片,但從內容來看,渾然一體,難以分段,表現手法有獨到之處。由於作者懷有國仇傢恨,常常惦記着失去的文物和逝去的親人,所以情不自禁地産生“尋尋覓覓”的動作,尋覓的結果,周圍環境卻是一片“冷冷清清”,大失所望,於是心頭“凄凄慘慘戚戚”的感覺油然而生。這七對疊字由淺入深,由表及裏,一氣呵成,是真實感情的生動描寫,無一點斧鑿之痕,“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徐釚:《詞苑叢談》)。接着,詞人用鋪敘的手法藉周圍的景物層層深入地渲染自己凄戚的心情:“乍暖”兩句,總的交待一下季節,時屆深秋,乍暖還寒,氣候多變,最難調護,其實也就指心情最難平靜。“三杯”兩句,說即使喝它三杯兩盞淡酒,又怎能抵得住那狂吼的晚風呢?這是第一層。“雁過也”三句,說仰望天空,北來的大雁,本屬舊時相識,曾以錦書相托,可如今物是人非,看到後徒增傷心而已,這是第二層。換頭緊接上文,“滿地”兩句,說俯視地上,黃花堆積滿地,幹枯憔悴,不堪一摘,藉以比喻自己淪落的身世,這是第三層。“守着”四句,說獨自憑窗,百無聊賴,衹盼快點天黑,偏又是梧桐細雨,惹人愁思,此與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人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有一脈相承處,但李詞不明說,衹選兩組疊字,同開頭的疊字相互呼應,叫這愁思,隨着點點滴滴的梧桐雨聲,都入心頭,讓讀者自己體會此中況味,意境比溫詞更為深遠,這暗第四層。急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黃昏,這一係列的景物觸動自己,極度痛苦,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因而結處自然提出反問:似這光景,一個愁字怎麽概括得了!在高潮處突然收住,這是同作者不尋常的感情相一致的;同時,意在言外,留給讀者以想象的餘地。還有兩點值得註意:一是這首詞在語言上除有善於使用疊字的特點外,通篇象白話,仿佛談傢常,看似樸素淺顯,平淡無奇,其實是經過千錘百煉得來,是大巧之樸,濃後之淡。一是在聲韻上,發前人之所未發,如開頭七對疊字中後三對均用唇齒音,比較低沉,予人以咬牙忍痛之感;後片的“點點滴滴”,改用舌音,富有節奏感。又本調原為平韻格,是作者把它改為仄韻格(葉入聲),增強了不平常的悲涼氣氛。從全詞的風格來看,筆勢奔放,柔中見剛,用豪放的風格表現了婉約的情思,是李清照晚年的傑作之一,在整個宋詞中也是少見的。
  由於時代和環境起了根本的變化,我們肯定和介紹李清照這首詞,並不是要大傢亦步亦趨地去模仿它,而是要學習這位才能出衆的女作傢不依傍古人,自出機杼的創新精神和表現手法,在文學藝術上作出新貢獻。
  例二衹作格律比較用,內容分析從略。
《聲聲慢 Beauties》
詩人: 李清照 Li Qingzhao

声声慢
声声慢
声声慢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它、
  晚來風急!
  雁過也,
  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 Beauties》
詩人: 高觀國 Gao Guanguo

  壺天不夜,
  寶炬生香,
  光風蕩搖金碧。
  月灧水痕,
  花外峭寒無力。
  歌傳翠簾盡捲,
  誤驚回、
  瑤臺仙跡。
  禁漏促,
  拌千金一刻,
  未酬佳夕。
  
  捲地香塵不斷,
  最得意、
  輸他五陵狂客。
  楚柳吳梅,
  無限眼邊春色。
  絞綃暗中寄與,
  待重尋、
  行雲消息。
  乍醉醒,
  怕南樓、
  吹斷曉笛。
《聲聲慢 Beauties》
詩人: 蔣捷 Jiang Jie

声声慢
声声慢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
  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
  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
  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
  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
  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
  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
  
《聲聲慢 Beauties》
詩人: 王沂孫 Wang Yisun

  風聲慫恿,雲意商量,連朝滕六遲疑。
  茸帽貂裘。
  兔園準擬吟詩。
  紅爐旋添獸炭,辦金船、羔酒鎔脂。
  問剪水,工夫猶未,還待何時?
  休被梅花爭白,好誇奇鬥巧,早遍瓊枝。
  彩索金鈴,佳人等塑獅兒,怕寒綉幃慵起,夢梨雲、說與春知。
  莫誤了,約生猷、船過剡溪。
  
更多詩歌...
請鑒賞:

  王沂孫 Wang Yisun:聲聲慢 Beauties
  王沂孫 Wang Yisun:聲聲慢 Beauties
  王沂孫 Wang Yisun:聲聲慢 Beauties
  曹組 Cao Zu:聲聲慢 Beauties
  李清照 Li Qingzhao:聲聲慢 Beauties
  仇遠 Chou Yuan:聲聲慢 Beauties
  張炎 Zhang Yan:聲聲慢 Beauties
  張炎 Zhang Yan:聲聲慢 Beauties
  張閣 Zhang Ge:聲聲慢 Beauties
  李演 Li Yan:聲聲慢 Beauties
  奚岊 Xi Jie:聲聲慢 Beauties
  劉辰翁 Liu Chenweng:聲聲慢 Beauties
  張炎 Zhang Yan:聲聲慢 Beauties
  張炎 Zhang Yan:聲聲慢 Beauties
  史可堂 Shi Ketang:聲聲慢 Beauties
  奚洖戈 Xi Wuge:聲聲慢 Beauties
No. 7
  詞牌名。又名《勝勝慢》、《人在樓上》。雙調,字數自九十五字至九十九字,分平韻,仄韻兩體,仄韻例用入聲。
No. 8
  麯牌名。屬南麯《仙呂宮》,格律與詞同。
No. 9
  ①詞牌名。雙調,九十六字至九十九字。有押平聲韻和押仄聲韻兩體。押仄聲韻的按例用入聲。
  ②麯牌名。屬南麯仙呂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相同,也有與全闋都相同的。用作引子。
No. 10
  聲聲慢(尋尋覓覓) : 詞篇名。南宋李清照作。寫作者南渡後寡居的凄涼處境,語言本色生動,所述愁苦之情深切動人。首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用十四個疊字,創詞中從未有過的奇格,更為後人稱道。
詞牌名:聲聲慢
  【詞牌簡介】
  聲聲慢,詞牌名。據傳蔣捷作此慢詞俱用“聲”字入韻,故稱此名。亦稱《聲聲慢》、《鳳示凰》、《寒鬆嘆》。雙調,上片十句,押四平韻,四十九字;下片九句,押四平韻,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韻體(一般押入聲)。用“仙呂調”。
  【詞牌由來】
  《聲聲慢》原名《勝勝慢》,最早見於北宋晁補之筆下。晁補之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也是一個頗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的人。他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在開封府和禮部考試時都名列第一。“晁張班馬手,崔蔡不足雲”。這是黃庭堅稱贊當時的他和張耒就像司馬遷、班固一樣,而遠超過漢代的崔瑗和蔡邕。但正是這樣一個才氣縱橫,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人,卻一生潦倒,功名蹭蹬。這和他的老師蘇軾有莫大關係。其實所謂蘇門四學士,並不是真的是蘇軾的學生,他們衹是仰慕蘇軾文名,甘願在為人為文方面以蘇軾為楷模,而蘇軾對真正有才華的後生從來是不遺餘力地推薦褒贊,晁補之、秦觀、張耒、黃庭堅四人難得始終以蘇軾的立場為自己的 立場,在那個黨爭混亂是非難辨的大氣候下,殊為不易。
  晁補之因為官場不順,生活一直比較睏窘,但這並不妨礙培養自己的生活情趣。有一次在一個大暑天,蘇軾到揚州訪他,晁補之命人用一個大木盆裝了一大盆清涼的泉水,然後在水中放入大朵的白蓮花。清涼的水色花容讓人暑意頓消。能想出這樣有創意的點子,可見晁補之的品味。
  宋代,“歌兒舞女以終天年”是太祖皇帝在世時就為大臣們定下的優惠政策,為鼓勵大臣們盡情享受生活少生異心,宋代給朝中官吏們的俸祿是很優厚的,更鼓勵大臣蓄養傢妓。但買人不是一次買斷,而有一定的年限。大多雇用婢女約定個三五年,最高年限為十 年。有的小妾和婢女期滿後不忍離去,但如父母不同意,也不能留下。若婢女幾經轉雇,其身價往往看漲,具有特殊才能的婢女相當昂貴。即使如蘇東坡、辛棄疾這樣人品學識堪稱楷模的人,在當時大風氣下也不能免俗,傢中大多養有許多傢妓。一般士大夫家庭期滿後多送婢女還鄉,讓其婚嫁。所以宋詞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送 別傢妓的詞。那些玲瓏聰慧的女孩子,如果跟主人建立了超出尋常的感情和關係,也有可能被收為妾,但並不容易,必須要徵得女孩傢人的同意,並不能強娶。
  晁補之就有一個這樣的傢妓,名叫榮奴,他有兩首詞專門是為她的離去而作。這讓人想起《紅樓夢》 中的那些女孩子,一個個以離開大觀園為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似寶玉,對所有女子都真心相待,但晁補之對這榮奴看來是動了一些真心:一首《點絳唇》裏說:“檀口星眸,豔如桃李情柔惠。據我心裏。不肯相拋棄。哭怕人猜,笑又無滋味。忡忡地。係人心裏。一句臨歧誓。”詞寫得很直白動情,好像是很無 奈地眼睜睜地看着美麗的榮奴離去,好像他們之間曾有過相許的誓言。晁補之的詞豪放處不遜於東坡,這首小令也當得清新藴藉,柔麗綿邈。
  朱門深掩,擺蕩春風,無情鎮欲輕飛。斷腸如雪,撩亂去點人衣。朝來半和細雨,嚮誰傢、東館西池。算未肯、似桃含紅蕊,留待郎歸。 還記章臺往事,別後縱青青,似舊時垂。灞岸行人多少,競折柔枝。而今恨啼露葉,鎮香街、拋擲因誰。又爭可、妒郎誇春草,步步相隨。
  這就是那首《勝勝慢》,題序明言是為榮奴的離去而作,言下對榮奴的離去甚是不捨,為她今後的命 運擔憂,榮奴為什麽一定要離開,我們已不知道,但明明知道她此去有可能是“灞岸行人多少,競折柔枝”,可還要問“拋擲因誰”,這其中的感情幾分真幾分淺, 倒也無意深究了。在那個時代的風氣之下,多情未必是一件好事,無法相諧相好倒不如不惹情絲,落得個兩相幹淨。在小令盛行的北宋,晁補之倒喜歡一些長調慢麯,這可能跟他有較高的音樂水準有關係。
  慢麯相對於令麯,字句長,韻少,節奏舒緩。雖是單遍,但唱起來格外悠長婉轉,唐人就有“慢處聲遲情更多”的說法。用《勝勝慢》為名,看來當時晁補之的這一麯比之一般的慢麯還要來得更纏綿娓麗些。直道南宋末年,《勝勝慢》纔因為蔣捷的一首《秋聲》變為了《聲聲慢》.
  【詞牌格式】
  1、平韻體: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韻)。
  示例:
  《聲聲慢·秋聲》 蔣捷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
  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
  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
  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
  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
  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
  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
  2、仄韻體:
  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韻)。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韻)。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韻)。
  示例: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
  【原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註釋】
  ①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
  ②憂愁苦悶的樣子。
  ③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氣。
  ④休養,調理。
  ⑤對付,抵擋。
  ⑥極。表示程度極高。
  ⑦可。
  ⑧怎麽,怎樣。
  ⑨情形,光景。
  ⑩一個“愁”字怎麽能概括得盡呢?
  【譯文】
  獨處陋室,若有所思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衹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它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光景又引起我內心的感傷。於是凄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涌來,令人痛徹心扉、難以忍受了,特別是秋季驟熱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了。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 根本不能抵禦晚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卻見一行行秋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夫君已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在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麽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種況味一個愁字又怎麽能說盡。
  【賞析】
   從詞意上看,《聲聲慢》應該是李清照南渡不久的作品。當時詞人正處於國破夫亡、顛沛流離的境遇之中,內心極度凄苦,這首詞所抒發的就是這種強烈的感情。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來襯托孤寂、凄涼的心境。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起首三句比較形象,委婉細緻地表達了作者在遭受深創巨痛後的愁苦之情。
  七組十四個疊字,猶如信手拈來,”看似平平淡淡,實則顯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個字無一 愁字,卻寫得字字含愁,聲聲是愁,造成了一種如泣如訴的音韻效果,如徐虹亭語:“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也。” “尋尋覓覓”,是作者的動作行為,作者在經受了國破傢亡、夫喪、金石丟失等一連串的打擊後,內心極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處,更是百無聊賴,空虛鬱悶,為了排解這一哀愁,作者開始了漫無目的的尋覓。尋啊覓啊,想尋些什麽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麽茫然,或許她是想找回一些溫馨的回憶來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衹感到四周“冷冷清清”。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說“人悲物亦悲”,在一個悲傷凄涼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 心”。這尋覓的結果給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慘慘戚戚”,它不但沒有減輕內心的傷痛,反而使其由這清冷之景更生一種凄涼、慘淡和悲戚之情。這就為全詞定下了一個感情基調,使全詞籠罩在一種凄慘愁苦的氛圍中。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結果轉到寫氣溫驟變的感受,說天氣變化無常,忽暖忽寒,人最難調養身體。然 而其內藴又何止這些呢?聯繫李清照的生平,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難之前的生活一直是優裕、安寧而美滿的,而寫作此詞時,已是形單影衹,孤身飄零,生活一下從幸福的峰巔跌入痛苦的深淵,這種情形與“乍暖還寒”的天氣是多麽相像啊,它讓作者的身心一時都難以承受。怎麽辦?衹有藉酒驅寒,藉酒澆愁。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欲以酒暖身,藉酒澆愁,可是酒的滋味卻又那麽淡。 “淡酒”無力,怎麽能抵擋住那一陣緊似一陣的急風,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這裏酒味為何那麽淡?是酒淡嗎?不是。酒性依舊是烈的,衹是因為作者的愁太重 了,酒入愁腸愁更愁,滿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就覺得酒味淡了。李清照在前期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中也寫到過為驅寒消愁曾飲酒之 事,然而卻是“濃睡不消殘酒”。酒力顯得那麽大,讓作者濃濃地睡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消下去,這裏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為作者此時沒有什麽切入肌骨的愁病,有 的衹是作為一個年青貴族女子的閑愁,閑愁不痛,所以纔會有“濃睡不消殘酒”之說。兩相對比,一個“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涼,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本欲藉酒澆愁,可誰想“舉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來了自己一陣陣的傷心,正當作者獨自對酒傷心傷神之時,猛然間擡頭看到南飛的大雁,再細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過的大雁嗎?不就是曾為她和丈夫捎過信箋的大雁嗎?而今大雁依舊,人卻不是那兩人了,也不會再有什麽書信捎來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尤其是“雁過也”這句話,不僅寫得有形,而且有聲,渲染出了一種哀哀欲絶的凄苦氛圍,讓我們仿佛與作者一同聽到了長空中那南飛雁一聲聲凄厲的哀鳴。這哀鳴,聽來猶如杜鵑啼血,讓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下片由遠及近,轉入對眼前殘秋之景的具體描繪,進一步表現作者的凄苦之情。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這三句話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是愛花的,在過去有丈夫為她摘花,但是在這殘秋之季,作者所 見、所感卻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紛紛,堆積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誰可以摘花送給自己呢?丈夫不在了,衹能看着它一朵朵、一瓣瓣的 枯萎凋落,多像自己孤苦飄零的晚境。到這裏,作者的感情漸漸融入落花中,對花自憐,不由又黯然神傷。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更進一步抒寫作者寂寞難耐的痛苦。常言說“人老伯孤獨”,更何況作者是位感情豐富的文人,這樣獨守窗前,不免觸景生情,睹物思人,那境況自是令作者甚感凄涼、慘淡和愁苦的,可怎麽捱到天黑呢?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主要寫聲音,以聲襯情,尤其是“點點滴滴”一語,極富“頓挫凄絶”感。當作者正在為落花惋惜、為自己憂苦之時,偏偏又下起了雨;雨點打在梧桐葉上,啪啪地響着,一直到黃昏都沒停止。這裏作者衹寫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然而我們可以想像出,這雨點雖然是打在梧桐葉上,可在凄苦的作者聽來卻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聲聲,是那麽強烈,它敲擊着、震顫着作者的心扉,簡直讓作者不能自抑!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即這情形,怎能用一個愁字寫得盡呢!這是對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還寒、晚來風急、舊時雁過、滿地黃花、梧桐秋雨”等情景,這些情景,浸滿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傢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僅用一個“愁”字又如何包括得盡,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詞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中所寫: “衹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全詞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別緻,可謂言盡而意無窮,欲說又休,罷、罷、罷!愁情似水長,個中滋味衹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綜觀全詞,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語言、鋪敘的手法寫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較含蓄麯折,心中極愁,景景 含愁,通篇是愁,然而這一愁情作者卻始終不說破,衹是極力烘托渲染,層層推進,營造出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圍,給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間。全詞寫 來儘管沒有一滴淚,然而給人們的感覺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這比直寫痛哭和淚水漣漣更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註意的是,這首詞中作者抒發的那種非比尋常的凄苦哀愁,格調看起來雖顯低沉,但分析此詞不能 脫離作者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氛圍。聯繫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種閨怨閑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朝政腐敗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之下産生的,這就使這首詞的感情色彩有了一個時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現實性和社會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聲聲慢》這首滿含凄苦情的詞。堪稱千古絶唱!
蔣捷:聲聲慢·秋聲
  【原文】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
  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
  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
  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
  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
  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
  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
  【賞析】
  以“秋聲”為題材的作品並不多見,歐陽修有《秋聲賦》為賦之代表,而蔣捷這首《聲聲慢》亦堪稱詞中楷模了。在詞中,寫了一個秋夜中的種種秋聲。筆鋒非凡,意味亦顯獨特。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三句領起全詞。點明這是菊花盛開、紅葉掩映的深秋時節。憑窗謗聽着連綿不斷的秋聲引起心中陣陣凄涼。“凄涼”是把詞中各種聲音串聯起來的綫索。
  “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豆花雨”,指陰歷八月豆子開花時的雨,這裏點出秋雨聲雜風聲率 先而來。風雨凄涼,長夜難眠。風聲中又傳來了稀疏的更點聲。這更聲來自城門上的更鼓樓。“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不鎖”,流露了主人公怪罪 的意味,因為他是不想聽到的。古代把一夜分為五更,一更分為五點。這裏直寫“二十五點”,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難捱。風不僅送來了更聲,又搖響了檐底的風鈴。“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揭示了主人公聽到鈴聲引起的心理活動,他最初以為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聲。但老友都在遠方不可能來,那麽這會是誰呢?突然明白原來是風鈴的聲音。作者這裏用筆極為巧妙,看似是誤聽,實則藉寫對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把筆觸從深夜轉嚮黎明。月亮沉落,號角聲起。軍營中人馬騷動。蔣捷生活於宋末元初,進士及第不久,南宋被滅。他隱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來作官。這聲音表明,元朝統治了全國,而且軍旅遍布這些聲音,對於不 肯和元統治者合作的詞人來說,豈不是比之秋風秋雨的聲音更加刺耳驚心嗎?
  “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燈光閃爍之處,又傳來了鄰捨在砧石上擣練之聲。鄰傢主婦一夜未眠趕製寒衣,天明未睡。這也不能使詞人寬慰。
  “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四千裏夢”嶽飛這句詞和詞人心境相 同,皆因滿腹心事起。把蛩的叫聲稱為“訴愁”,藉把自己的愁懷轉嫁給蛩鳴罷了。“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給了橫空的過雁。巧妙 地又點出大雁叫聲的凄涼和它帶給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給人的愁緒往往同引起人對遠人的懷念分不開。收尾以雁聲,反映了詞人獨特的構思。
  詞人以“豆雨聲”起,以“雁聲”收,寫了秋夜中聽到的十種秋聲。但聲聲總離不了凄涼意,使一個正在發愁的人諦聽這些聲音,使作為聲音的客體,嚴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體印記,因而從笳聲、雁聲、蛩聲、鈴聲中聽到的,都是詞人的苦悶心聲。
張炎:聲聲慢·別四明諸友歸杭
  【原文】
  山風古道,海國輕車,相逢衹在東瀛。
  淡泊秋光,恰似此日遊情。
  休嗟鬢絲斷雪,喜閑身、重渡西泠。
  又溯遠,趁回潮拍岸,斷浦揚破.莫嚮長亭折柳,正紛紛落葉,同是飄零。
  舊隱新招,知住第幾層雲。
  疏籬尚存晉菊,想依然、認得淵明。
  待去也,最愁人、猶戀故人。
  【賞析】
  張炎本南宋詞人,宋亡後其立志不作元民,不仕新朝,以遺民自居,並以東晉明士陶淵明自比。這闋《聲聲慢》即是“說淵明”的詞。四明指現浙江四明山附近的鄞縣,作者曾居此一段時間,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現在為生活所迫,被迫離鄞返杭。本詞即是一首描寫離情的詞。
  上片,起着五句交待了來四明的源流。“相逢衹在東瀛,”“淡泊秋光”道出作者遊四明實出於無奈,雖山風古道別有韻味,但羈旅之人何敢言遊。固而遊情淡泊 如深秋的陽光。“休嗟”幾句透露在離鄞返杭之際復雜難言的心情。高興的是重返久別的故鄉,悲的是“鬢絲斷雪”年已近遲暮之時。“休嗟”表明作者此時的心情 欲言又止,難已言盡。“又溯遠”幾句寫作者終於可以乘舟歸杭的過程。
  詞的上片描述離別之情,先回憶了以往的四明之遊,其後又懸揣他即將開始的返杭之行。詞的下片寫返鄉之情也與此同法。先描寫了眼前的別離,接着又描寫了返杭後的情景。章法整飾,結構勻稱。
  下片“莫嚮”幾句寫離別之情。折柳送別本是古時習俗,然而作者卻勸朋友不要折柳,為什麽呢?原來作者推已知柳,由柳又反給自己,同病相憐,看那深秋的楊柳落葉紛披,怎堪再折,讓我們怎能忍心去折與我輩有相同飄零身世的楊柳呢?“舊隱”二句語言中軟中帶刺,指斥那些原先隱跡山林,而後又不甘寂寞為元所聘飛黃騰達的人物。“舊隱”士實際是“假隱士”。“疏籬”三句抒發自己的志嚮,想來衹有西子湖畔的疏籬殘菊,還能記得我這個未曾變節的陶淵明吧。陶淵明由東晉 入劉宋誓不出山,而張炎由南宋入元也不忘故國,一個“晉菊”表達自己甘為“大宋遺民”的志嚮。“待去也”最後三句,由“舊隱”們和陶淵明聯想到自己,“最愁人,猶戀故鄉人”與歸說歸傢是喜,不如說歸傢面臨故國淪亡的舊址是別味的愁呢?這種反說寫法,使詞更藴含深摯的餘味。
  本詞寫離情不僅僅是寫依依離別之情,而是在離情又藴含對離後歸鄉的斷想。離別是感傷的,但返鄉的狀況又令人牽挂,作者表達自己的志嚮,不做“舊隱”寧做“晉菊”。而且作者全篇離情,而情在景中,情景交煉,言外之意別具一格。
同名歌麯:《聲聲慢
  歌手:六甲官錠
  歌詞:
  尋尋覓覓的那天
  冷冷清清的那夜
  凄凄慘慘的鼕天
  我又重來一遍
  蘇三又離了紅桐縣吹散了
  這春天 該有的 桃花月
  我又開始想念
  你悄悄走的那天
  我默默閉上雙眼
  風偷偷吹散紅綫我又重來一遍
  娘子離開了我房間安靜的煙圈
  飄散成 你的臉怎逼我再想念
  怨言
  倒流回我呼吸的瞬間放肆的宣泄
  諾言
  怎麽還聽得見
  想告訴你
  蘇三他倚着窗
  靜靜凝望着月光
  怎麽唱淚流下完全忘了
  那天他離鄉的堅強
  我靜靜倚着窗
  默默凝望着路旁
  那朵花在飄香完全忘了
  你離開的時候留下的那種悲傷
相關詞
李清照成語詞典
包含詞
括聲聲慢聲聲慢春
聲聲慢梅聲聲慢·秋聲
聲聲慢王日聲聲慢禁釀
聲聲慢催雪聲聲慢岩桂
聲聲慢木犀聲聲慢元夕
聲聲慢賦漁隱聲聲慢賦紅梅
聲聲慢詠桂花聲聲慢柳花詠
聲聲慢·黃花深巷聲聲慢·開元盛日
聲聲慢·尋尋覓覓聲聲慢尋尋覓覓
聲聲慢問梅孤山聲聲慢壽六十一
聲聲慢府判生辰聲聲慢喜雪錫宴
聲聲慢鳳林園詞聲聲慢重過垂虹
聲聲慢中吳感舊聲聲慢壽賈師憲
聲聲慢寄葉書隱聲聲慢壽魏方泉
聲聲慢為高菊墅賦聲聲慢九日鬆澗席
聲聲慢和韻賦江梅聲聲慢贈藕花洲尼
聲聲慢和徐同年梅聲聲慢殘夢和兒韻
聲聲慢·隱括淵明停雲詩聲聲慢·別四明諸友歸杭
聲聲慢(柳花詠)聲聲慢(九日鬆澗席)
聲聲慢(壽魏方泉)聲聲慢(贈藕花洲尼)
聲聲慢(詠桂花)聲聲慢(和韻賦江梅)
聲聲慢(賦紅梅)聲聲慢(元夕)
聲聲慢(府判生辰)聲聲慢(催雪)
聲聲慢.問梅孤山聲聲慢(壽六十一)
聲聲慢(殘夢和兒韻)聲聲慢(壽賈師憲)
聲聲慢(禁釀)聲聲慢(和徐同年梅)
聲聲慢(王日)聲聲慢(寄葉書隱)
聲聲慢(重過垂虹)聲聲慢(中吳感舊)
聲聲慢(賦漁隱)聲聲慢(為高菊墅賦)
聲聲慢(岩桂)聲聲慢(喜雪錫宴)
聲聲慢(木犀)聲聲慢(梅)
聲聲慢(春)聲聲慢(鳳林園詞)
聲聲慢(尋尋覓覓)聲聲慢隱括淵明停雲詩
聲聲慢友人以梅蘭瑞香聲聲慢壽吳憲四月十三
聲聲慢和吳夢窗賦梅聲聲慢壽何思院母夫人
聲聲慢應製賦芙蓉木樨聲聲慢和陸景思黃木香
聲聲慢別四明諸友歸杭聲聲慢送王聖與次韻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聲聲慢(友人以梅、蘭、瑞香、
聲聲慢(壽吳憲·四月十三)聲聲慢(賦紅木犀·餘兒時嘗入京師禁中凝碧池,因書當時所見)
聲聲慢九日泛湖遊壽樂園賞菊,時海棠花開,即席命賦聲聲慢(送上饒黃倅職滿赴調)
聲聲慢(隱括淵明停雲詩)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
聲聲慢(別四明諸友歸杭)聲聲慢(達琴友季靜軒還杭)
聲聲慢(都下與瀋堯道同賦別本作北遊答曾心傳惠詩)聲聲慢(送王聖與次韻)
聲聲慢(逃禪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聲聲慢(逃禪作梅、瑞香、水仙,字之曰三香)
聲聲慢(題吳夢窗遺筆·別本作題夢窗自度麯霜花腴捲後)聲聲慢(應製賦芙蓉、木樨)
聲聲慢(和陸景思黃木香)聲聲慢(和韓竹閑韻,贈歌者關關,在兩水居)
聲聲慢(九日泛湖遊壽樂園賞菊,時海棠花開,即席命賦)聲聲慢(壽何思院母夫人)
聲聲慢(陪幕中餞孫無懷於郭希道池亭,閏重九前一日)聲聲慢(友人以梅、蘭、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韻得風字)
聲聲慢(和吳夢窗賦梅)聲聲慢(飲時貴傢,即席三姬求詞)
聲聲慢(次韻黃子羽詠鳳花)聲聲慢(和瀋時齋八日登高韻)
聲聲慢(餞魏綉使泊吳江,為友人賦)聲聲慢(畿漕廨建新樓,上尹梅津)
聲聲慢(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云其姬親剝之)聲聲慢和韓竹閑韻贈歌者關關在兩水居
聲聲慢題吳夢窗遺筆別本作題夢窗自度麯霜花腴捲後聲聲慢陪幕中餞孫無懷於郭希道池亭閏重九前一日
聲聲慢友人以梅蘭瑞香水仙供客曰四香分韻得風字聲聲慢飲時貴傢即席三姬求詞
聲聲慢宏庵宴席客有持桐子侑俎者自云其姬親剝之聲聲慢達琴友季靜軒還杭
聲聲慢都下與瀋堯道同賦別本作北遊答曾心傳惠詩聲聲慢逃禪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
聲聲慢逃禪作梅瑞香水仙字之曰三香聲聲慢次韻黃子羽詠鳳花
聲聲慢和瀋時齋八日登高韻聲聲慢餞魏綉使泊吳江為友人賦
聲聲慢畿漕廨建新樓上尹梅津聲聲慢九日泛湖遊壽樂園賞菊時海棠花開即席命賦
聲聲慢九日泛湖遊壽樂園賞菊聲聲慢送上饒黃倅職滿赴調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聲聲慢賦紅木犀餘兒時嘗入京師禁中凝碧池因書當時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