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歷史人物 : 網絡用語 > 劉海濤
目錄
劉海濤 Liu Haitao  

  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漢語應用寫作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協會員。新寫作實驗創始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No. 2
  1.劉海濤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3年3月18日
  身高:188cm
  籍貫:河南 睢縣
  項目:皮划艇
  簡介
  2000年 全國皮划艇錦標賽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第一名;
  2001年 第九屆全運會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第二名;
  2002年 第十四屆(曼𠔌)亞運會男子單人皮艇冠軍;四人皮艇冠軍;
  2004年 第28屆(雅典)奧運會皮划艇亞洲區資格賽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冠軍;
  2005年 第十屆全運會“五冠王”:
  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冠軍、男子1000米雙人皮艇冠軍、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冠軍、
  男子500米單人皮艇冠軍、男子500雙人皮艇冠軍!
  2006年 第十五屆(多哈)亞運會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冠軍、男子500米單人皮划艇冠軍。
  個人軼事:
  從“看船娃”到十運會“奪金王”——劉海濤的划艇傳奇
  在第十屆全國運動會上,有一位運動員在24小時之內連奪5枚金牌,他就是睢縣籍運動員、解放軍代表隊的劉海濤
   10月26日,趁劉海濤回老傢探親的機會,記者在劉海濤的老傢——河南省睢縣城隍鄉三裏屯村采訪了這位十運奪金王。
   5冠王曾是看船娃
   出生在睢縣的劉海濤傢境平凡,父親最大的愛好就是打籃球。在父親的影響下,海濤1994年進入睢縣體育中學,進行皮艇訓練。
   人高臂長的劉海濤很快被當時的睢縣體育局局長陳平發現,並引薦給了當時睢縣皮划艇教練楊傳民,據陳局長介紹,當時劉海濤身高1.85米,而臂長則近2米,這是從事皮划艇運動的先天優越條件。
   1996年睢縣舉行全國皮划艇錦標賽,劉海濤擔任工作人員。由於擔心拴在岸邊的皮艇丟失,前來參加比賽的廣東隊請河南隊找兩個人幫忙看船,於是劉海濤就來到了廣東隊教練石嚴面前。比賽結束後,石教練無意中多看了這個農村娃一眼,發覺這孩子四肢修長、體格勻稱,是塊划船的料,當即就决定帶他到當時正在全國各地引進運動員的廣東肇慶隊練一練。就這樣,劉海濤連同睢縣籍的三名皮划艇隊員一同去了肇慶市皮划艇訓練基地,那一年,劉海濤14歲。
   遇名師一路金牌伴
   劉海濤來到肇慶後,石嚴教練還牽挂着劉海濤,經常到肇慶隊中去指導劉海濤。經過16個月觀察考驗,劉海濤於1997年正式進入廣東隊。1998年,劉海濤和其他3名睢縣籍運動員代表肇慶隊參加了澳門獨木舟邀請賽,取得了他比賽生涯中的第一塊奬牌。1999年至2001年更是連獲三屆全國皮划艇冠軍賽金牌。2002年的釜山亞運會上獲得2金一銀。
   創奇跡一人搶五金
   1999年,劉海濤被交流到解放軍隊。為了幫解放軍隊取得好成績,以前主攻單人艇的劉海濤還增加了雙人和四人的訓練,這也為他在十運會500米單人皮艇和雙人皮艇比賽中奪冠打下了基礎。
   在十運會22日的比賽中,劉海濤在不到150分鐘內連奪三枚金牌,分別是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男子1000米雙人皮艇、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23日,他又在兩個小時內連奪兩枚金牌,分別是男子500米單人皮艇、男子500米雙人皮艇。算起來,劉海濤的這五塊金牌是在24小時之內,連續進行了5場高強度的比賽奪得的。在對速度耐力要求極高的短距離項目上,能夠連奪五枚金牌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奧運夢圓還得好好練
   僅用兩個上午就狂攬5枚金牌,“超人”如何練成?劉海濤平靜地說:“這算不了什麽,我們平時訓練的運動量是十運比賽那天的3倍。”劉海濤現在身高1米88,體重88公斤。他的身體素質在國內皮划艇選手中是一流的。在皮划艇運動員最看重的吸氧量這個指標上,劉海濤達到了國際水平——5升。
   劉海濤父親很清醒:“全國水平跟世界水平還比不上,現在海濤衹有兩個項目跟世界紀錄接近,要在2008年皮艇項目上取得奬牌,還得好好練。
  2.劉海濤
  廣東湛江人。現任廣東湛江師範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湛江市作傢協會副主席。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奬章,有特殊貢獻專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5年出生於廣東湛江,1980年畢業於湖南師院零陵分院中文科,後進入湖南師大進修本科課程;1986年在武漢大學文藝理論助教班結業;七年後師從復旦大學朱立元教授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1978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與文學評論活動,先後在新加坡《微型小說季刊》、《中國校園文學》、《百花園》、《小小說選刊》等數十傢報刊發表研究論文與文學作品200餘篇。7年裏共推出6部學術專著,並獲得了多項奬勵。其中,1990年出版的《微型小說的理論與技巧》獲廣東省第五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奬、廣東省寫作學會第三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奬;《現代人的小說世界》,獲中國“春蘭·微型小說個人作品優秀作品奬”;在新加坡出版的《規律與技法》獲廣東省第九屆新人新作奬、湛江市文藝奬勵基金會一等奬;《主體研究與文體批評》獲湛江市文藝奬勵基金會二等奬;1996年、1997年相繼出版的《敘述策略論》和《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獲寫作界一致好評。由於其突出的貢獻,他先後被評為“廣東省高校係統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教師”,並獲“曾憲梓全國師範院校優秀教師奬”,其個人傳記入選《中國文藝傢傳集》。現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湛江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傢”,湛江師範學院副院長、教授,廣西師範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廣東寫作學會副會長,湛江市作傢協會副主席。
  3.劉海濤
  1907-1941 八路軍魯中軍區司令員兼濱海軍區9支隊司令員 1941年11月與山東省蒙陰縣作戰犧牲
  4.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
  學習經歷:
  1992年9月——1996年7月山西經濟管理學院本科
  2002年9月——2005年7月西北大學研究生
  工作經歷
  1996年7月——2002年7月 山西外經貿廳國際對銷公司
  2005年7月——今 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學科方向:人力資源管理培訓與開發
  5.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
  性別: 男
  職稱: 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
  計算語言學,配價理論和依存語法,國際語學,語言規劃和語言政策
  主要論著:
  1. 結構化語言知識庫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應用,情報科學,1992.5,13(5)
  2. 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對計算語義學的影響,載計算語言學研究與應用,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
  3. 計算語言學應用中的模塊化概念,語言文字應用,1995.4.
  4. 國際語學和計劃語言,現代外語,1995.1.
  5. 計劃語言和語言規劃關係初探, 外國語,1996.5.
  6. 依存語法和機器翻譯,語言文字應用, 1997(3).
  8. 基於公理化方法的語際語言學探索, 外國語, 1997(6).
  9. 關於自然語言計算機處理的幾點思考,載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1(1).
  10. 計劃語言研究對語言學的意義,載2003北京學術前沿論壇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1. interlinguistics in china, in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98. 22(1). p. 76-87.
  12. kiel evoluas interlingvistiko?(國際語學的發展方向), in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99. 23(1). p. 65-77.
  13. pidgins, creoles and planned languages. ╟ language evolution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klaus schubert (red.) (2001): planned languages: from concept to reality. brussel: hogeschool voor wetenschap en kunst, 121-177.
  14. la kalkulado de la lingvo - vide el interlingvistiko(語言的計算), en "grkg/ humankybernetik"(人文控製論), 1999. 40(4). 160-170.
  15. language equ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ole of china, in "al nova internacia lingva ordo/towards a new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rder". rotterdam: universal esperanto association, 2004.
  備註:
  是以下三種國際性學術刊物的編委會成員:
  language problems & language planning,
  esperanto studies - esperantologio,
  die grundlagenstudien aus kybernetik und geisteswissenschaft.
  6.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 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漢語應用寫作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協會員。榮獲國務院特殊津帖。在《文學評論》《新華文學》《文藝理論研究》等國內外報刊發表論文200多篇。
  主要著作有: 《型小說學研究》(三捲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文藝鑒賞概論》(第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寫作學新教程》,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
  《現代讀寫說:高師寫作學新稿》,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小說的讀與寫》,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規律與技法》,新加坡作傢協會出版社1993年版。
皮划艇運動員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3年3月18日
  身高:188cm
  籍貫:河南 睢縣
  項目:皮划艇
  簡介
  2000年 全國皮划艇錦標賽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第一名;
  2001年 第九屆全運會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第二名;
  2002年 第十四屆(曼𠔌)亞運會男子單人皮艇冠軍;四人皮艇冠軍;
  2004年 第28屆(雅典)奧運會皮划艇亞洲區資格賽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冠軍;
  2005年 第十屆全運會“五冠王”:
  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冠軍、男子1000米雙人皮艇冠軍、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冠軍、
  男子500米單人皮艇冠軍、男子500雙人皮艇冠軍!
  2006年 第十五屆(多哈)亞運會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冠軍、男子500米單人皮划艇冠軍。
  個人軼事:
  從“看船娃”到十運會“奪金王”——劉海濤的划艇傳奇
  在第十屆全國運動會上,有一位運動員在24小時之內連奪5枚金牌,他就是睢縣籍運動員、解放軍代表隊的劉海濤。 
  10月26日,趁劉海濤回老傢探親的機會,記者在劉海濤的老傢——河南省睢縣城隍鄉三裏屯村采訪了這位十運奪金王。 
  5冠王曾是看船娃 
  出生在睢縣的劉海濤傢境平凡,父親最大的愛好就是打籃球。在父親的影響下,海濤1994年進入睢縣體育中學,進行皮艇訓練。 
  人高臂長的劉海濤很快被當時的睢縣體育局局長陳平發現,並引薦給了當時睢縣皮划艇教練楊傳民,據陳局長介紹,當時劉海濤身高1.85米,而臂長則近2米,這是從事皮划艇運動的先天優越條件。 
  1996年睢縣舉行全國皮划艇錦標賽,劉海濤擔任工作人員。由於擔心拴在岸邊的皮艇丟失,前來參加比賽的廣東隊請河南隊找兩個人幫忙看船,於是劉海濤就來到了廣東隊教練石嚴面前。比賽結束後,石教練無意中多看了這個農村娃一眼,發覺這孩子四肢修長、體格勻稱,是塊划船的料,當即就决定帶他到當時正在全國各地引進運動員的廣東肇慶隊練一練。就這樣,劉海濤連同睢縣籍的三名皮划艇隊員一同去了肇慶市皮划艇訓練基地,那一年,劉海濤14歲。 
  遇名師一路金牌伴 
  劉海濤來到肇慶後,石嚴教練還牽挂着劉海濤,經常到肇慶隊中去指導劉海濤。經過16個月觀察考驗,劉海濤於1997年正式進入廣東隊。1998年,劉海濤和其他3名睢縣籍運動員代表肇慶隊參加了澳門獨木舟邀請賽,取得了他比賽生涯中的第一塊奬牌。1999年至2001年更是連獲三屆全國皮划艇冠軍賽金牌。2002年的釜山亞運會上獲得2金一銀。 
  創奇跡一人搶五金 
  1999年,劉海濤被交流到解放軍隊。為了幫解放軍隊取得好成績,以前主攻單人艇的劉海濤還增加了雙人和四人的訓練,這也為他在十運會500米單人皮艇和雙人皮艇比賽中奪冠打下了基礎。 
  在十運會22日的比賽中,劉海濤在不到150分鐘內連奪三枚金牌,分別是男子1000米單人皮艇、男子1000米雙人皮艇、男子1000米四人皮艇。23日,他又在兩個小時內連奪兩枚金牌,分別是男子500米單人皮艇、男子500米雙人皮艇。算起來,劉海濤的這五塊金牌是在24小時之內,連續進行了5場高強度的比賽奪得的。在對速度耐力要求極高的短距離項目上,能夠連奪五枚金牌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奧運夢圓還得好好練 
  僅用兩個上午就狂攬5枚金牌,“超人”如何練成?劉海濤平靜地說:“這算不了什麽,我們平時訓練的運動量是十運比賽那天的3倍。”劉海濤現在身高1米88,體重88公斤。他的身體素質在國內皮划艇選手中是一流的。在皮划艇運動員最看重的吸氧量這個指標上,劉海濤達到了國際水平——5升。 
  劉海濤父親很清醒:“全國水平跟世界水平還比不上,現在海濤衹有兩個項目跟世界紀錄接近,要在2008年皮艇項目上取得奬牌,還得好好練。
廣東湛江師範學院教授
  廣東湛江人。現任廣東湛江師範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湛江市作傢協會副主席。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奬章,有特殊貢獻專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5年出生於廣東湛江,1980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學院零陵分院中文科,後進入湖南師大進修本科課程;1986年在武漢大學文藝理論助教班結業;七年後師從復旦大學朱立元教授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1978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與文學評論活動,先後在新加坡《微型小說季刊》、《中國校園文學》、《百花園》、《小小說選刊》等數十傢報刊發表研究論文與文學作品200餘篇。7年裏共推出6部學術專著,並獲得了多項奬勵。其中,1990年出版的《微型小說的理論與技巧》獲廣東省第五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奬、廣東省寫作學會第三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奬;《現代人的小說世界》,獲中國“春蘭·微型小說個人作品優秀作品奬”;在新加坡出版的《規律與技法》獲廣東省第九屆新人新作奬、湛江市文藝奬勵基金會一等奬;《主體研究與文體批評》獲湛江市文藝奬勵基金會二等奬;1996年、1997年相繼出版的《敘述策略論》和《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獲寫作界一致好評。由於其突出的貢獻,他先後被評為“廣東省高校係統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教師”,並獲“曾憲梓全國師範院校優秀教師奬”,其個人傳記入選《中國文藝傢傳集》。現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湛江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傢”,湛江師範學院副院長、教授,廣西師範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廣東寫作學會副會長,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 、廣東寫作學會副會長 、 湛江市作傢協會主席 、湛江散文詩學會會長 、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 。
  現正在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子課題、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五重點課題、廣東省“ 151 工程項目”等三個科研項目。
  發表論文:
  《基於網絡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5期
  《“華文寫作在綫”教學網站的構建與應用》,《應用寫作》,2004年第10期
  《文學寫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寫作學新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文藝鑒賞概論(主編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九十年代文體創作中母語思維》,《文學評論》, 2002年第2期
  《美醜交織與交叉否定》,《文藝報》, 2005年1月6日
  《論網絡型的研究性學習》,《應用寫作》, 2004年第2期
  《文學閱讀的新感覺和文學研究的新方式》,《小小說月刊》, 2004年第22期
  《小小說的理性與創新》(專欄係列文章 4篇),《青春閱讀》, 2005年第2、4、6、8期
  《微型小說學研究》(專著,三捲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年
  《寫作的轉型與創意》,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2年
  《小說的讀與寫》,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0年
  《現代讀寫說》,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魯中軍區司令員(1907~1941)
  原名劉保仁。東阿縣張集村人。魯中軍區司令員。出身貧苦農民家庭。 高小畢業後,到東北珠河縣謀生,因“打抱不平”被警察拘押6個月。出獄後聚衆上山,劫富濟貧。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曾在賓縣參加孫朝陽領導的抗日義勇軍, 並在該部結識了趙尚志。1933年7月,隨趙尚志攜帶槍支脫離孫部參加了趙尚志領導的珠河縣遊擊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4年,珠河縣遊擊隊擴編為東北抗日遊擊隊哈東支隊,先後任一、、 1935年1月, 以哈東支隊為基礎,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任第一師第一團團長。1936年2月,受黨中央派遣,赴莫斯科東方共産主義勞動大學學習。1938年畢業後回到延安。 5月,被派往山東工作。臨行前毛澤東主席接見了他,並對他進行勉勵。1939年後曾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司令員、一軍區司令員。1939年12月,率部打退6000多名日偽軍對肥城、東阿邊區的“掃蕩”,並攻占東阿縣城。1940年春, 率部進入濱海地區,發動群衆,打擊日偽軍,曾指揮攻打蒙陰縣城。1940年9月,部隊改編後,任山東縱隊第二旅副旅長,轉戰日照、莒縣、贛榆一帶。1941年任魯中軍區司令員。
  1941年11月,劉海濤帶領警衛排和青年營在反“掃蕩”中被日軍包圍於岸堤以北王山一帶。為了保存實力,他命警衛排和青年營分頭突出重圍,自己和魯中區社會部長朱毓淦等人轉移至蒙陰縣官莊以東杜傢林,被漢姦石紹武偽裝抗日聯防大隊將他們誘捕。敵人先對他進行誘降,繼用酷刑折磨,他寧死不屈。11月25日與妻子蘇珍及社會部長朱毓淦等8人被殺害於蘇傢村。遺體後遷葬沂南縣萬鬆山革命烈士陵園。
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
  學習經歷:
  1992年9月——1996年7月 山西經濟管理學院本科
  2002年9月——2005年7月 西北大學研究生
  工作經歷
  1996年7月——2002年7月 山西外經貿廳國際對銷公司
  2005年7月——今 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學科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培訓與開發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
  性 : 男
  職 稱: 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
  計算語言學,配價理論和依存語法,國際語學,語言規劃和語言政策
  主要論著:
  1. 結構化語言知識庫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應用,情報科學,1992.5,13(5)
  2. 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對計算語義學的影響,載計算語言學研究與應用,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3.
  3. 計算語言學應用中的模塊化概念,語言文字應用,1995.4.
  4. 國際語學和計劃語言,現代外語,1995.1.
  5. 計劃語言和語言規劃關係初探, 外國語,1996.5.
  6. 依存語法和機器翻譯,語言文字應用, 1997(3).
  8. 基於公理化方法的語際語言學探索, 外國語, 1997(6).
  9. 關於自然語言計算機處理的幾點思考,載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1(1).
  10. 計劃語言研究對語言學的意義,載2003北京學術前沿論壇文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11. Interlinguistics in China, in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98. 22(1). p. 76-87.
  12. Kiel evoluas interlingvistiko?(國際語學的發展方向), in "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 1999. 23(1). p. 65-77.
  13. Pidgins, Creoles and planned languages. – Language Evolution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Klaus Schubert (red.) (2001): Planned Languages: From Concept to Reality. Brussel: Hogeschool voor Wetenschap en Kunst, 121-177.
  14. La kalkulado de la lingvo - vide el interlingvistiko(語言的計算), en "GrKG/ Humankybernetik"(人文控製論), 1999. 40(4). 160-170.
  15. Language Equ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Role of China, in "Al nova internacia lingva ordo/Towards a New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rder". Rotterdam: Universal Esperanto Association, 2004.
  備註:
  是以下三種國際性學術刊物的編委會成員:
  Language Problems & Language Planning,
  Esperanto Studies - Esperantologio,
  Die Grundlagenstudien aus Kybernetik und Geisteswissenschaft.
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
  1955年出生,化州人。中共黨員。湛江師院教授、副校長。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漢語應用寫作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協會員。榮獲國務院特殊津帖。在《文學評論》《新華文學》《文藝理論研究》等國內外報刊發表論文200多篇。
  主要著作有: 《微型小說學研究》(三捲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文藝鑒賞概論》(第二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寫作學新教程》,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
  《現代讀寫說:高師寫作學新稿》,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小說的讀與寫》,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規律與技法》,新加坡作傢協會出版社1993年版。
  在《文學評論》等國內外刊物發表文藝評論及作品200多篇。《規律與技法》(新加坡出版)獲廣東省第九屆新人新作奬。《微型小說的理論與技巧》獲省第五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奬。
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
  福建連城人,1965年5月生,中共黨員。1986年在華南農業大學獲農學學士學位,1989年在華南農業大學獲農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98年被評為副教授和碩士生導師。目前還兼任《花卉》雜志特約編輯。
  研究方向及科研情況:
  研究方向:花卉、觀賞草坪與園藝植物的栽培和育種
  科研情況:主持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3項,主持或參加各級研究課題10餘項。近年主持的研究課題主要有:
  1、《以廣東泥炭和椰糠為主要材料的盆花標準化基質配方的研究》,2004年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農業攻關計劃項目,經費7萬元,研究年限:2005-2007年。
  2、《提高廣東花卉出口競爭力的研究》,2004年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軟科學研究項目,研究年限:2005-2006年。
  3、《廣州內環路沿綫天面緑化規劃調研》,廣州地區緑化委員會橫嚮課題,經費10萬元,研究年限:2004-2005年。
  發表相關的論著論文主要有:
  1、《專傢教你種花卉——月季》,劉海濤、吳煥忠、李明仲等編著,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1
  2、《專傢教你種花卉——觀賞鳳梨》,劉海濤、吳煥忠編著,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1
  3、《百花盆栽圖說——柑橘》,劉海濤、張新峰、周偉斌編著,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1
  4、《花卉栽培基礎》,劉海濤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8
  5、《家庭花卉種植》,劉海濤編著,廣東旅遊出版社,1999.8
  6、《家庭美葉種植》,劉海濤編著,廣東旅遊出版社,1999.9
  7、《園藝植物栽培學實驗指導》(面嚮21世紀課程教材),劉海濤參編(範雙喜、張玉星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2.1
  8、《運動場草坪》(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劉海濤參編(韓烈保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4.8
  9、廣東花卉産業現狀、問題及入世後的對策,劉海濤、何少雲,海峽兩岸農業科技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廣東省農學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編),2002年,58-61
  10、花卉盆鉢氣孔度對石竹生長的影響,何少雲、劉海濤、張國權、劉厚誠,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3):17-20
  11、花卉盆鉢氣孔度對石竹根係活力和葉緑素的影響,何少雲、劉厚誠、劉海濤,園藝學進展(第五輯,2002年):648-654 廣州出版社
  12、食用仙人掌組織培養簡報摘編,劉海濤、劉厚誠、翟英芬,植物生理學通訊,2004(3):351
  教學情況:
  承擔的本科生課程有《花卉栽培學》、《園藝植物栽培學》和《草坪學》,研究生課程有《高級觀賞植物栽培學》。
黑竜江省公路橋梁建設公司紀檢委書記
  男,1948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1968年12月參加工作以來,歷任黑竜江省第一公路工程處政治處幹事、副主任,黑竜江省第五公路工程處政治處主任、工會主席,黑竜江省公路橋梁公司黨委辦副主任、辦公室副主任、主任,黑竜江省公路橋梁建設總公司工會主席,黑竜江省公路橋梁建設集團四公司黨委書記,2001年1月至今任黑竜江省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紀檢委書記。
山東省煙臺大學校園文學編輯室主編
  男,1979年11月生,山東省即墨人。畢業於煙臺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曾擔任校“小蟲詩社”社長及《小蟲詩報》執行總編、《大校園報》駐外記者、《中學生大觀察》報特約撰搞人。曾為中國鄉土詩人協會會員。曾獲“首屆全國青少年文學藝術之星評選活動”徵文二等奬、“小天鵝杯”全國青少年寫作大賽三等奬;作品散見各級報刊。事跡收錄入《中國當代文學藝術人才傳略》。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男,1964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自2001年6月至今任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現還擔任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自1992年起歷任鄭州紡織機械廠生産處副處長,副廠長、廠長兼黨委副書記、鄭州紡織機械廠廠長、黨委副書記,鄭州宏大新型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等職。
華北煤炭醫學院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
  博士,副主任醫師,從事血液內科工作。1994年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中醫係, 曾就職於唐山中醫院。1996-1999年在天津中醫學院攻讀中醫內科碩士,從事“中藥誘 導白血病細胞凋亡”的研究。1999-2002年在該院攻讀中醫內科博士,研究肺癌的中醫 藥治療,並於博士學習期間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進修臨床血液學一年。2002年博士畢業後就職於華北煤炭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科,從事臨床及教學工作。熟練掌握了血液病的診治,並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病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目前承擔科研課題多項,主要涉及血液病中西醫結合治療及機製探討,並在2002年後發表了10餘篇論文。
  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師,副主任醫師,1992年畢業於濰坊醫學院,2005年獲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泌尿腫瘤的基礎及臨床研究,擅長泌尿係腫瘤、結石及前列腺疾病的開放手術及微創手術治療。
英文解釋
  1. :  Liu Haitao,  Liu (surname) Hai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