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人: 杜甫 Du Fu
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 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
|
诗人: 韩偓 Han Wo
西山爽气生襟袖,南浦离愁入梦魂。人泊孤舟青草岸, 鸟鸣高树夕阳村。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负国恩。 白面儿郎犹巧宦,不知谁与正乾坤。 |
|
诗人: 晁说之 Chao Shuizhi
久欲为僧避世喧,况当寰海正飞翻。 五台自有天台院,处处流通玄妙门。 |
|
诗人: 晁说之 Chao Shuizhi
避地半徒步,身存亦幸哉。 有诗惭寡和,无酒愧空杯。 重镇求须与,亲王去未回。 吾生本多乐,今日但余哀。 |
|
谓迁地以避灾祸。 |
亦作"避墬" Also to "avoid the crashed" |
亦作“ 避墬 ”。
1.谓迁地以避灾祸。《汉书·叙传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致马牛羊数千羣。”《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后汉书·东夷传·濊》:“ 汉 初大乱, 燕 、 齐 、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
犹言避世隐居 Still made Masquerade seclusion |
犹言避世隐居。《后汉书·郅恽传》:“﹝ 郅惲 ﹞后坐事左转 芒 长,又免归,避地教授,著书八篇。” 李贤 注:“避地,谓隐遁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虚,垂簷带空。俯眺平林,烟香在下,水陆寧晏,足为避地之乡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师游越》诗:“此行非避地,乘兴独相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