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夷
目錄
No. 1
  古代對四方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的泛稱。亦專指南方少數民族。
mán yí mán yí
  古代泛指華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
No. 3
  來蠻夷間。——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No. 4
  為降虜於蠻夷。——《漢書·李廣蘇建傳》
No. 5
  北蠻夷之鄙人。——《戰國策·燕策》
亦作"蠻彝" Also as "Man Yi"
  亦作“ 蠻彝 ”。
  古代對四方邊遠地區少數民族的泛稱。亦專指南方少數民族。《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單立一身,朝無親黨,居蠻夷之地,與魑魅為羣。”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教養·總論》:“ 蜀 地僻陋有蠻彝風。” 歐榘甲 《新廣東》五:“況南方自古以為蠻夷,然其地溫暖,萬物繁生,覓食甚易。”
No. 7
  中國現存最早地理著作《山經》表明,兩千多年前,一點四方的結構便已産生。這本書中,“天下”以中原為中心,被分作五個部分。
  在《史記·夏本紀》中,更是仔細地描繪出了一個以中原“天子之國”為中心,再嚮東南西北分別以500裏、300裏、200裏依次延伸劃出的若幹個等距離層次。
  從這種觀念出發,歷代政權皆以中原漢文化為本位,把周圍四方稱為“蠻夷”。
  中國古代王朝正統性的地理認同
  國傢從夏朝開始,功勞係在禹一個人身上,平水土,辨九州,分華夏蠻夷
  蠻夷
  mányí
  [the marns-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古代泛指華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
  來蠻夷間。——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為降虜於蠻夷。——《漢書·李廣蘇建傳》
  北蠻夷之鄙人。——《戰國策·燕策》
英文解釋
  1. n.:  the marns-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