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人: 晁补之 Chao Buzhi 
 素色清薰出俗华,腊前花。
 轩前爱日扫云遮,几枝斜。
 
 月淡纱窗香暗透,白於纱。
 幽人独酌对芳葩,兴无涯。
 | 
|  | 
| 诗人: 白居易 Bai Juyi 
 
 一树春风万万枝, 杨柳枝嫩於金色软於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 
|  | 
| 诗人: 刘禹锡 Liu Yuxi 
 杨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 
|  | 
| 诗人: 温庭筠 Wen Tingyun 
 南内墙东御路帝,须知春色柳丝黄。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
 | 
|  | 
| 请鉴赏: 
 
 | 
| 唐白居易有妓樊素,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樊素 Su Fan Tang Bai a prostitute, good singing willow leaves, who, due to the track name, on behalf of said Fan Su | 
|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骆马兮放 杨柳枝 ,掩翠黛兮顿金羈;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 杨柳枝 再拜长跪而致辞。”参见“ 杨枝 ”。 | 
|  | 
| 乐府近代曲名。本为 汉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 唐 易名《杨柳枝》, 开元 时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 
|  | 
| 1.杨枝,又作齿木。是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树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刮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洗清净,方行敬礼。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 齿木,名作杨枝。"
 印度、西域诸国请人时,先赠齿木及香水等,祝其人健康,以表恳请之意,故请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称为请观音法或杨枝净水法。皈依典礼时,以杨柳枝沾净水洒净,表净身之意;或于法会前,以杨柳枝沾净水遍洒法会坛场,表洁净坛场。
 2.乐府近代曲名。本为汉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至唐易名《杨柳枝》,开元时已入教坊曲。至白居易依旧曲作辞,翻为新声。其《杨柳枝词》之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当时诗人相继唱和,均用此曲咏柳抒怀。七言四句,与《竹枝词》相类。参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乐府诗集》卷八一。
 3.唐白居易有妓樊素,善唱《杨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称樊素。
 4.杨柳枝 (司空图)
 桃源①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②。
 何似浣纱溪③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注释】
 ①桃源:桃花源。
 ②一片花:陶渊明《桃花源记》谓桃源洞外有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云
 云。
 ③浣纱溪:又名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南,即西施浣纱处。
 【评解】
 江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胜似传说中的桃源仙境。词人用淡雅的笔墨,传达出人
 间春色的无限情韵。司空图诗宗王维山林隐逸之风,其词亦然,清新自然,雅洁可爱
 5.杨柳枝 敦煌曲子集
 春来春去春复春,寒暑来频。月升月尽月还新,又被老催人。
 只见庭前前岁月,长在常存。不见堂上百年人,尽总化为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关于这首诗,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永丰坊为唐代东都洛阳坊里名。白居易于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直至会昌六年卒;卢贞会昌四年七月为河南尹(治所在洛阳)。白诗写成到传至京都,须一段时间,然后有诏旨下达洛阳,卢贞始作和诗。据此推知,白氏此诗约作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移植永丰柳诏下达后,他还写了一首《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的诗。
 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发抒感慨,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 “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 
|  | 
|  :  poplar osier
 | 
|  | 
|  | 
|  | 
| | 杨柳枝词 | 杨柳枝二首 |  | 郁郁杨柳枝 | 三月杨柳枝 |  | 不爱杨柳枝 | 春低杨柳枝 |  | 陌头杨柳枝 | 莫唱杨柳枝 |  | 一作杨柳枝 | 添声杨柳枝 |  | 杨柳枝淡月 | 杨柳枝词九首 |  | 杨柳枝词八首 | 杨柳枝词四首 |  | 杨柳枝词五首 | 杨柳枝词二首 |  | 杨柳枝二十韵 | 为我歌杨柳枝 |  | 杨柳枝即柳枝 | 杨柳枝词其一 |  | 杨柳枝芳菲节 | 新添声杨柳枝词 |  | 莫折宫前杨柳枝 | 莫言杨柳枝空老 |  | 听取新翻杨柳枝 | 肠断闺中杨柳枝 |  | 听唱新翻杨柳枝 | 杂曲歌辞杨柳枝 |  | 杨柳枝词二首之一 | 杨柳枝词二首之二 |  | 一作添声杨柳枝辞 |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  | 杨柳枝(即柳枝) |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  | 杂曲歌辞·杨柳枝 | 杨柳枝(淡月) |  | 杨柳枝词(其一) | 杨柳枝女圆领时尚套装 |  | 杨柳枝席上次韵曾颖士 | 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  |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 | 杨柳枝轻盈袅娜占年华 |  | 杨柳枝金谷园中莺飞乱 | 添声杨柳枝(四十字后段两仄两平韵,柳枝、杨柳枝、添声杨柳枝、贺圣朝影、太平时) |  | 杨柳枝(四十一字,折杨柳、柳枝) | 添声杨柳枝(四十字后段三平韵,柳枝、杨柳枝、添声杨柳枝、贺圣朝影、太平时) |  | 杨柳枝(二十八字,折杨柳、柳枝) | 添声杨柳枝(四十四字,柳枝、杨柳枝、添声杨柳枝、贺圣朝影、太平时) |  | 杨柳枝(轻盈袅娜占年华) | 杨柳枝(金谷园中莺飞乱) |  |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 | 杨柳枝(席上次韵曾颖士) |  |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偶因尝酒…寄谢之 | 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戏答 |  |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乐府诗题作杨柳枝) | 南歌子词二首(一作添声杨柳枝辞) |  | 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 南歌子词二首一作添声杨柳枝辞 |  | 杨柳枝四十一字折杨柳柳枝 | 杨柳枝二十八字折杨柳柳枝 |  | 添声杨柳枝四十字后段两仄两平韵柳枝杨柳枝添声杨柳枝贺圣朝影太平时 | 添声杨柳枝四十字后段三平韵柳枝杨柳枝添声杨柳枝贺圣朝影太平时 |  | 添声杨柳枝四十四字柳枝杨柳枝添声杨柳枝贺圣朝影太平时 |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偶因尝酒 |  | 刘苏州寄酿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偶因尝酒寄谢之 | 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 |  | 前有别杨柳枝绝句梦得继和云春尽絮飞留不得戏答 |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乐府诗题作杨柳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