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孟浩然 Meng Haoran 唐(689~740)
诗词 :《夏日南亭怀辛大 IN SUMMER AT THE SOUTH PAVILION THINKING OF XING》 《秋登兰山寄张五 ON CLIMBING ORCHID MOUNTAIN IN THE AUTUMN TO ZHANG》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AT THE MOUNTAIN-LODGE OF THE BUDDHIST PRIEST YE WAITING IN VAIN FOR MY FRIEND DING》 《夜归鹿门山歌 RETURNING AT NIGHT TO LUMEN MOUNTAIN》 《临洞庭上张丞相 A Message from Lake Dongtin to Premier Zhang》 《与诸子登岘山 On Climbing Yan Mountain with Friends》 《宴梅道士山房 At a Banquet in the House of the Taoist Priest Mei》 《岁暮归南山 On Returning at the Year's End to Zhongnan Mountain》 《过故人庄 Stopping at a Friend's Farm-house》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From Qin Country to the Buddhist Priest Yuan》 更多诗歌...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失意东归。张九龄镇荆州时,署其为荆州从事,不久,患疽而卒,终年五十二岁。
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 集》。
[孟浩然 王维]
孟浩然 (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
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
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
荆州刺史,孟浩然 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有《孟浩然 集》。在盛唐诗
人中,孟浩然 是年辈较早的一个,其人品和诗风深得时人的赞赏和倾慕。李白《赠孟浩
然》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于此可见一斑。
孟浩然 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
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
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到孟浩然 ,
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而
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而显
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结构也更加完美。
孟浩然 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
七里滩》)他的诗经常写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情趣,如:
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耶溪泛舟》)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万山潭作》)
诗不仅起着纪实的作用,而且融和了诗人新鲜的感受和天真的遐想。在他的眼光中,
无论是沐浴在夕照清辉中的人物,还是嬉戏于水下岸边的鱼兽,寓目所见的一切,仿佛
都化作会心的亲切的微笑。这些诗境,确有晶莹剔透之感。
孟浩然 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
现壮伟的江山。如《彭蠡湖中望庐山》中:“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
渺漫平湖中。中流是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清人潘德舆以此诗和《早发渔浦潭》为例,说孟
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养一斋诗话》),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的重要特征。
盛唐著名诗评家殷璠喜用“兴象”一词论诗,在评述孟浩然 的两句诗时,也说“无
论兴象,兼复故实”(见《河岳英灵集》)。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
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重
“兴象”其实也是孟浩然 诗普遍的特点。这通过几首不同的作品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得
更清楚。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这三首诗都写了江湖水景,但性格各异。第一首作于孟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他为
自己的抱负能够有一试的机会而兴奋,曾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
京邑同好》)、“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之类
诗句。正是这种昂奋的情绪,使他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势磅礴的
名句。第二、三首均作于落第后南游吴越之日,前者以风鸣江急的激越动荡之景写自己
悲凉的内心骚动,后者则以野旷江清的静景写寂寞的游子情怀,它们的神采气韵是很不
相同的。本之以“兴”,出之以“象”,突出主要的情绪感受而把两者统一起来,构筑
起完整的意境,这是孟浩然 写景诗的重要贡献。
孟浩然 诗歌的语言,不钩奇抉异而又洗脱凡近,“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
诗别裁集》)。他的一些诗往往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却似不经意道出,
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例如他的名篇《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通篇侃侃叙来,似说家常,和陶渊明的《饮酒》等诗风格相近,但陶写的是古体,
这首诗却是近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联句,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一个环抱
在青山绿树之中的村落的典型环境。还有那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也是以天然
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
另外,孟浩然 在诗体的运用上往往突破固有程式的拘限,读来别有滋味。例如《舟
中晓望》诗,平仄声律全合五律格式,但中两联不作骈偶,似古似律。胡应麟《诗薮》
认为此类诗“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又如《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
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诗,但通篇只是把夜归的行程一路写下来,不事铺张。其篇制规
模类似近体,并吸收了近体诗语言简约的特点,而突出歌行体的蝉联句法,读来颇有行
云流水之妙。
这些出入古近的体格饶有洒脱自在的情致,也是孟诗创造性的表现之一。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youth扫校)
Meng Haoran (孟浩然) (pinyin: Mèng Hàorán; Wade-Giles: Meng Hao-jan) (689 or 691 - 740) was a Chinese poet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Unsuccessful in his official career, he mainly lived in and wrote about his birthplace.
The eldest of the major High Tang poets, he was born in Xiangyang, Hubei, and was strongly attached to the area. He lived there almost all his life, and its landscape, history and legends are the subjects of many of his poem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re Nanshan (or South Mountain, his family seat) and Lumen Shan, where he briefly lived in retreat.
He had an unsuccessful civil service career, passing the jinshi exam late, at the age of 39. He received his first and last position three years before his death, but resigned after less than a year.
He is often bracketed with Wang Wei, due to the friendship they shared and their prominence as landscape poets. In fact, Haoran composed several poems about Wei and their separation. While Wei focused on the natural world, in particular the solitude and reprieve it granted from human life along with the scale of the natural world, Meng Haoran focuses more on foreground details and human life.
His work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less consistently successful than Wang's. (689—740) 唐代襄阳(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人。他与王维很要好,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作客,因而写了该诗。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过( guò,旧读阴平。),过访、访问 (689-740)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鹿门山。后为荆州从事。是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春晓》、《过故人庄》等名篇。有《孟浩然 集》。 ◎ 孟浩然 Mèng Hàorán ◎ Meng Mèng Hàorán 孟浩然 (689-740) : 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鹿门山。后为荆州从事。是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春晓》、《过故人庄》等名篇。有《孟浩然 集》。 孟浩然简介 Haoran Introduction 孟浩然 (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 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 ,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 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王士源在《孟浩然 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孟浩然 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碌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 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 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淡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
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创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 一生不仕,心有不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摩诘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
虽则,孟诗亦自有其过人处。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不减王维。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等句,真可谓"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诗中之佳制也。 田园山水诗 Pastoral Landscape Poetry 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 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王孟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其中王维的成就最高,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能将绘画的原理与技巧灵活的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孟浩然和隐居 Haoran and seclusion 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 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或许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一个乱世,例如庞德公(东汉名士)的时代,对于某种特别性格的人,入山采药,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但生在“开元全盛日”的孟浩然 ,有那必要吗?然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甚至最后和本州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一同入京,到头还是喝得酩酊大醉,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走路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 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在他这回,无疑的那成立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孟浩然 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公。鹿山不许他,他自己家园所在,也就是“庞公栖隐处”的鹿门山,决不许他那样做。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寞,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幽人究竟是谁?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己?恐怕那时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为心理上他早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历史的庞德公给了他启示,地理的鹿门山给了他方便,这两项重要条件具备了,隐居的事实便容易完成得多了。实在,鹿门山的家园早已使隐居成为既成事实,只要念头一转,承认自己是庞公的继承人,此身便俨然是《高士传》中的人物了。总之,是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 一生老于布衣的。孟浩然 毕竟是襄阳的孟浩然 。
附录: 孟浩然诗全集 Meng Haoran Complete 之108
--------------------------------------------------------------------------------
卷一百五十九
卷159_1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孟浩然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卷159_2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卷159_3 「晚春卧病寄张八」
孟浩然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卷159_4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卷159_5 「入峡寄弟」
孟浩然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卷159_6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孟浩然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卷159_7 「大堤行寄万七」
孟浩然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卷159_8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卷159_9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孟浩然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卷159_10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孟浩然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卷159_11 「书怀贻京邑同好」
孟浩然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卷159_12 「还山贻湛法师」
孟浩然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卷159_13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卷159_14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卷159_15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孟浩然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卷159_16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孟浩然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
卷159_17 「送吴悦游韶阳」
孟浩然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安能与斥鷃,决起但枪榆。
卷159_18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
卷159_19 「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卷159_20 「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
孟浩然
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千里在俄顷,三江坐超忽。
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落羽更分飞,谁能不惊骨。
卷159_21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孟浩然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卷159_22 「江上别流人」
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卷159_23 「宴包二融宅」
孟浩然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
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卷159_24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孟浩然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卷159_25 「襄阳公宅饮」
孟浩然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卷159_26 「寻香山湛上人」
孟浩然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寻故人,解鞭暂停骑。石门殊豁险,篁径转森邃。
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平生慕真隐,累日探奇异。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卷159_27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孟浩然
谓予独迷方,逢子亦在野。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托山门,谁能效丘也。
卷159_28 「宿天台桐柏观」
孟浩然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高步凌四明,玄踪得三老。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卷159_29 「岘潭作」
孟浩然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卷159_30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卷159_31 「初春汉中漾舟」
孟浩然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卷159_32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卷159_33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卷159_34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卷159_35 「登鹿门山」
孟浩然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卷159_36 「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孟浩然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卷159_37 「登望楚山最高顶」
孟浩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卷159_38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孟浩然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卷159_39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卷159_40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孟浩然
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卷159_41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卷159_42 「山中逢道士云公」
孟浩然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卷159_43 「越中逢天台太乙子」
孟浩然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鸡鸣见日出,常觌仙人旆。
往来赤城中,逍遥白云外。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福庭长自然,华顶旧称最。永此从之游,何当济所届。
卷159_44 「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
孟浩然
伏枕旧游旷,笙簧劳梦思。平生重交结,迨此令人疑。
冰室无暖气,炎云空赫曦。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
壮图哀未立,斑白恨吾衰。夫子自南楚,缅怀嵩汝期。
顾予衡茅下,兼致禀物资。脱分趋庭礼,殷勤伐木诗。
脱君车前鞅,设我园中葵。斗酒须寒兴,明朝难重持。
卷159_45 「白云先生王迥见访」
孟浩然
闲归日无事,云卧昼不起。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居闲好芝术,采药来城市。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
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闻道鹤书征,临流还洗耳。
卷159_46 「田园作」
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卷159_47 「采樵作」
孟浩然
采樵人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卷159_48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卷159_49 「早发渔浦潭」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卷159_50 「经七里滩」
孟浩然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复闻严陵濑,乃在兹湍路。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观奇恨来晚,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从兹洗尘虑。
卷159_51 「岁暮海上作」
孟浩然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卷159_52 「南归阻雪」
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卷159_53 「听郑五愔弹琴」
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予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卷159_54 「同张明府清镜叹」
孟浩然
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
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卷159_55 「庭橘」
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卷159_56 「早梅」
孟浩然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卷159_57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卷159_58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醉坐自倾彭泽酒,
思归长望白云天。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卷159_59 「高阳池送朱二」
孟浩然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池边钓女日相随,
妆成照影竞来窥。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毵毵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径稀。意气豪华何处在,
空馀草露湿罗衣。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殷勤为访桃源路,
予亦归来松子家。
卷159_60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孟浩然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
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
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黄鹤楼卷159_61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孟浩然
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沓翠晓氛氲。
婵娟流入楚王梦,倏忽还随零雨分。空中飞去复飞来,
朝朝暮暮下阳台。愁君此去为仙尉,便逐行云去不回。
卷159_62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卷159_63 「长乐宫」
孟浩然
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红粉邀君在何处,
青楼苦夜长难晓。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
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
卷159_64 「示孟郊」
孟浩然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卷一百六十
卷160_1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
孟浩然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
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卷160_2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孟浩然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卷160_3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孟浩然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卷160_4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孟浩然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卷160_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卷160_6 「赠道士参寥」
孟浩然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卷160_7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孟浩然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卷160_8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孟浩然
闻君息阴地,东郭柳林间。左右瀍涧水,门庭缑氏山。
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卷160_9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
孟浩然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卷160_10 「寄赵正字」
孟浩然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卷160_11 「洞庭湖寄阎九」
孟浩然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潮连。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卷160_12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作崔国辅诗)」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卷160_13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孟浩然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卷160_14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
孟浩然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卷160_15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孟浩然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卷160_16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卷160_17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
孟浩然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
卷160_18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卷160_19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孟浩然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卷160_20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孟浩然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卷160_21 「行至汝坟寄卢征君」
孟浩然
行乏憩予驾,依然见汝坟。洛川方罢雪,嵩嶂有残云。
曳曳半空里,明明五色分。聊题一时兴,因寄卢征君。
卷160_22 「寄天台道士」
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卷160_23 「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孟浩然
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
卷160_24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孟浩然
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卷160_25 「重酬李少府见赠」
孟浩然
养疾衡檐下,由来浩气真。五行将禁火,十步任寻春。
致敬惟桑梓,邀欢即主人。回看后凋色,青翠有松筠。
卷160_26 「九日怀襄阳」
孟浩然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
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卷160_27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孟浩然
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卷160_28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
孟浩然
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
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
卷160_29 「早寒江上有怀(一作江上思归)」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卷160_30 「闲园怀苏子」
孟浩然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卷160_31 「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
孟浩然
上国山河列,贤王邸第开。故人分职去,潘令宠行来。
冠盖趋梁苑,江湘失楚材。豫愁轩骑动,宾客散池台。
卷160_32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孟浩然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卷160_33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卷160_34 「送张祥之房陵」
孟浩然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
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
卷160_35 「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孟浩然
才有幕中士,宁无塞上勋。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旌旆边庭去,山川地脉分。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卷160_36 「送桓子之郢成礼」
孟浩然
闻君驰彩骑,躞蹀指南荆。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
摽梅诗有赠,羔雁礼将行。今夜神仙女,应来感梦情。
卷160_37 「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卷160_38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
孟浩然
兄弟游吴国,庭闱恋楚关。已多新岁感,更饯白眉还。
归泛西江水,离筵北固山。乡园欲有赠,梅柳著先攀。
卷160_39 「岘山饯房琯、崔宗之」
孟浩然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
卷160_40 「送谢录事之越」
孟浩然
清旦江天迥,凉风西北吹。白云向吴会,征帆亦相随。
想到耶溪日,应探禹穴奇。仙书倘相示,予在此山陲。
卷160_41 「洛中送奚三还扬州」
孟浩然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卷160_42 「送告八从军」
孟浩然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卷160_43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孟浩然
桃花春水涨,之子忽乘流。岘首辞蛟浦,江中问鹤楼。
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苹洲。应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
卷160_44 「送王五昆季省觐」
孟浩然
公子恋庭闱,劳歌涉海涯。水乘舟楫去,亲望老莱归。
斜日催乌鸟,清江照彩衣。平生急难意,遥仰鶺鴒飞。
卷160_45 「送崔遏」
孟浩然
片玉来夸楚,治中作主人。江山增润色,词赋动阳春。
别馆当虚敞,离情任吐伸。因声两京旧,谁念卧漳滨。
卷160_46 「送卢少府使入秦」
孟浩然
楚关望秦国,相去千里馀。州县勤王事,山河转使车。
祖筵江上列,离恨别前书。愿及芳年赏,娇莺二月初。
卷160_47 「送袁十岭南寻弟」
孟浩然
早闻牛渚咏,今见鶺鴒心。羽翼嗟零落,悲鸣别故林。
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万里独飞去,南风迟尔音。
卷160_48 「永嘉别张子容」
孟浩然
旧国余归楚,新年子北征。挂帆愁海路,分手恋朋情。
日夕故园意,汀洲春草生。何时一杯酒,重与季鹰倾。
卷160_49 「东京留别诸公(一题作京还别新丰诸友)」
孟浩然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绿,尘遮晚日红。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
卷160_50 「送袁太祝尉豫章」
孟浩然
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相逢武陵客,独送豫章行。
随牒牵黄绶,离群会墨卿。江南佳丽地,山水旧难名。
卷160_51 「都下送辛大之鄂」
孟浩然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卷160_52 「送席大」
孟浩然
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
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
卷160_53 「送贾升主簿之荆府」
孟浩然
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
送别登何处,开筵旧岘山。征轩明日远,空望郢门间。
卷160_54 「送王大校书」
孟浩然
导漾自嶓冢,东流为汉川。维桑君有意,解缆我开筵。
云雨从兹别,林端意渺然。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
卷160_55 「游江西留别富阳裴、刘二少府」
孟浩然
西上游江西,临流恨解携。千山叠成嶂,万水泻为溪。
石浅流难溯,藤长险易跻。谁怜问津者,岁晏此中迷。
卷160_56 「广陵别薛八(一题作送友东归)」
孟浩然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
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卷160_57 「送洗然弟进士举」
孟浩然
献策金门去,承欢彩服违。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卷160_58 「崔明府宅夜观妓」
孟浩然
白日既云暮,朱颜亦已酡。画堂初点烛,金幌半垂罗。
长袖平阳曲,新声子夜歌。从来惯留客,兹夕为谁多。
卷160_59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孟浩然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卷160_60 「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一作卢象诗)」
孟浩然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眷言华省旧,暂拂海池游。
郁岛藏深竹,前溪对舞楼。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清秋。
卷160_61 「宴荣二山池(一题作宴荣山人池亭)」
孟浩然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山公来取醉,时唱接z5歌。
卷160_43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一作宴卫明府宅遇北使)」
孟浩然
言避一时暑,池亭五月开。喜逢金马客,同饮玉人杯。
舞鹤乘轩至,游鱼拥钓来。座中殊未起,箫管莫相催。
卷160_44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卷160_45 「寒夜张明府宅宴」
孟浩然
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
香炭金炉暖,娇弦玉指清。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
卷160_46 「宴张别驾新斋」
孟浩然
世业传珪组,江城佐股肱。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
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卷160_47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卷160_48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孟浩然
水楼一登眺,半出青林高。帟幕英僚敞,芳筵下客叨。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今日观溟涨,垂纶学钓鳌。
卷160_49 「寻天台山」
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卷160_50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孟浩然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卷160_51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卷160_52 「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孟浩然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
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卷160_53 「武陵泛舟」
孟浩然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卷160_54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卷160_55 「姚开府山池」
孟浩然
主人新邸第,相国旧池台。馆是招贤辟,楼因教舞开。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卷160_56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孟浩然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卷160_57 「与白明府游江」
孟浩然
故人来自远,邑宰复初临。执手恨为别,同舟无异心。
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卷160_58 「游凤林寺西岭」
孟浩然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卷160_59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孟浩然
南纪西江阔,皇华御史雄。截流宁假楫,挂席自生风。
僚寀争攀鹢,鱼龙亦避骢。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卷160_60 「陪独孤使君同与萧员外证登万山亭」
孟浩然
万山青嶂曲,千骑使君游。神女鸣环佩,仙郎接献酬。
遍观云梦野,自爱江城楼。何必东南守,空传沈隐侯。
卷160_61 「秋登张明府海亭」
孟浩然
海亭秋日望,委曲见江山。染翰聊题壁,倾壶一解颜。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予亦将琴史,栖迟共取闲。
卷160_62 「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
孟浩然
河县柳林边,河桥晚泊船。文叨才子会,官喜故人连。
笑语同今夕,轻肥异往年。晨风理归棹,吴楚各依然。
卷160_63 「梅道士水亭」
孟浩然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卷160_64 「游景空寺兰若」
孟浩然
龙象经行处,山腰度石关。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
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
卷160_65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
孟浩然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卷160_66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孟浩然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卷160_67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孟浩然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卷160_68 「与张折冲游耆闍寺」
孟浩然
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横行塞北尽,独步汉南来。
贝叶传金口,山楼作赋开。因君振嘉藻,江楚气雄哉。
卷160_69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孟浩然
误入桃源里,初怜竹径深。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舞鹤过闲砌,飞猿啸密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卷160_70 「宿立公房」
孟浩然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卷160_71 「寻陈逸人故居」
孟浩然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卷160_72 「寻梅道士(一作寻梅道士张山人)」
孟浩然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
卷160_73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孟浩然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卷160_74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孟浩然
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卷160_75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卷160_76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孟浩然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卷160_77 「题融公兰若(一作题容山主兰若)」
孟浩然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
法雨晴飞去,天花昼下来。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
卷160_78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或作过潜上人旧房、悼正弘禅师)」
孟浩然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
卷160_79 「题张野人园庐」
孟浩然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卷160_80 「李少府与杨九再来」
孟浩然
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如何春月柳,犹忆岁寒松。
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点评:
曾季狸曰:“老杜有岳阳楼诗,浩然亦有,浩然虽不及老杜,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亦自雄壮。
附录(2)
部分诗作注评:
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一作“徒”)有羡鱼情。
注: 张丞相:张九龄。 涵:包含。
诗歌中心思想:
本诗是一首干谒诗,诗人作诗的目的在于希望张丞相汲引;虽如此,然依旧不卑不亢,不失身份。本诗在文采上也有亮点,不但颔联采用了对偶的手法,而且此联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此诗不失为干谒诗之精品。
2、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直(同“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诗歌中心思想:
本诗其实是一首送别诗,第二句话的“千金”一词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更写出了两人友情之深厚。本诗的名气虽不是非常响亮,但还是有真情实感的。
孟浩然 墓
孟浩然 墓在襄樊市襄阳城东风林南麓。》。《湖北通志》载:其墓在唐德宗年间(780——805)有所“瘅坏”,节度史樊泽“乃更为刻碑”与“封宠其墓”。清末存土冢。现高1米余,底径约3米。保存尚好。
李白和孟浩然 的情
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 送行,并即兴引出《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Meng Haoran
孟浩然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 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 ,相见甚欢。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 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王士源在《孟浩然 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
孟浩然 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孟浩然 踏雪寻梅图 武强木版年画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 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辑录孟浩然 诗,得218首,其书已佚。现在通行的《孟浩然 集》,收诗263首,较王本多45首,其中窜入有别人的作品。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马茂元)
n.: Meng Haoran 诗词 艺术 诗歌 古诗 唐诗 五言律诗 中国文学 文学 怀念 借景抒情 思乡 古文学 更多结果...
哭孟浩然 赠孟浩然 孟浩然墓 忆孟浩然 吊孟浩然 寄孟浩然 孟浩然集 孟浩然新传 题孟浩然图 孟浩然故居 襄阳孟浩然 吾怜孟浩然 穷交孟浩然 孟浩然集序 咏史孟浩然 题孟浩然画像 过孟浩然旧居 孟浩然雪驴图 孟浩然骑驴图 清诗如孟浩然 海园作孟浩然 同孟浩然宴赋 一作孟浩然诗 王维孟浩然诗选 送孟浩然之广陵 新唐书孟浩然传 孟浩然嗜酒误官 游襄阳怀孟浩然 宿山家效孟浩然 孟浩然归南山图 伴直难呼孟浩然 送与襄阳孟浩然 不愿君为孟浩然 复忆襄阳孟浩然 王维孟浩然诗选评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襄阳过孟浩然旧居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 孟襄阳集唐孟浩然 乐城岁日赠孟浩然 又不见襄阳孟浩然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傅山草书孟浩然诗卷 咏史·孟浩然 题孟浩然霜晓吟行图 经孟浩然 鹿门旧居二首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孟浩然(689-740) 长安早春一作孟浩然 诗 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傅山草书经典-孟浩然 诗十八首手卷 效孟浩然 体寄呈邦宪明府 偶咏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感孟浩然 事作孟浩然 诗一首 腊月二十五日偶忆孟浩然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之句因次和此篇奉寄达善 小舟湖中夜归追和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 舟中咏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之句盖孟浩然 耶溪泛舟诗也因以其句为韵赋诗 乐城岁日赠孟浩然 (一作王维诗) 长安早春(一作孟浩然 诗)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一作赠孟浩然 )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一作孟浩然 诗。] 蒋实斋出示孟浩然 画像因赋二绝 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一作孟浩然 诗) 哭孟浩然 (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过融上人兰若(一作孟浩然 诗) 同孟浩然 宴赋(一作题壁歌) 淮海对雪赠傅霭(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一作孟浩然 诗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一作赠孟浩然 淮海对雪赠傅霭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一作孟浩然 诗 哭孟浩然 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同孟浩然 宴赋一作题壁歌 过融上人兰若一作孟浩然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