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hū hū bù lè
解釋: 忽忽:心中空虛恍惚的情態。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興的樣子。
資料來源: 《史記·梁孝王世傢》:“三十五年鼕,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勿勿不樂。”
例子: 秦少遊謫古藤,意~。(宋·曾敏行《獨醒雜志》捲五)
|
失意而不愉快 Frustrated and not happy |
| 失意而不愉快。《史記·梁孝王世傢》:“三十五年鼕,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忽忽不樂。” 唐 陳鴻 《長恨歌傳》:“宮中雖良傢子千數,無可悅目者,上心忽忽不樂。”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捲五:“ 秦少遊 謫 古藤 ,意忽忽不樂。” |
|
註 音:hū hū bù lè
釋 義:忽忽:心中空虛恍惚的情態。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興的樣子。
出 處:《史記•梁孝王世傢》:“三十五年鼕,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勿勿不樂。”
事 例:秦少遊謫古藤,意~。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捲五
用 法: 作謂語、定語;指失意的樣子 |
|
- v.: be discouraged and unhapp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