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不打自招 Confess without being pressed拼音: bù dǎ zì zhāo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含贬义,比喻不自觉暴露自己的过失或意图解释: 打:拷打;招:招供。不用拷问,自己就招认了罪行。比喻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资料来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例子: 但是我还要说重庆发言人是个蠢猪,他~,向人国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计划。(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谒后语: 此地无银三百两;贼娃子说梦话谜语: 坦白;露谜底;专练外路拳;挂羊头卖狗肉 bù dǎ zì zhāo bù dǎ zì zhāo 原义是罪犯不用动刑,就招认自己的罪行。现在常用来比喻无意中暴露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 这不是小邵的理想,是他陆荃自己的理想,是他不打自招 。——秦兆阳《女儿的信》 不用拷问,自己就招认了罪行。《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刘爷 看了书吏所録口词,再要拷问,三人都不打自招 。” 比喻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图。《西游记》第十七回:“﹝ 黑风山 妖怪﹞也是个不打自招 的怪物,他忽然説出道:‘后日是他母难之日,邀请诸邪来做生日。’” 马南邨 《燕山夜话·为什么会吵嘴》:“可见‘让’的目的是在于‘得’,让一寸是要得一尺。这可以说是古代提倡礼让者的不打自招 。” 招:招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词 目 不打自招
发 音 bù dǎ zì zhāo
释 义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出 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也是个不打自招 的怪物,他忽然说出道:后日是他母难之日,邀请诸邪来作生日。”
示 例 但是我还要说重庆发言人是个叛徒,他~,向人国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计划。(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歇后语:做贼的说梦话,鬼拍后尾枕(粤语)
用 法 作谓语、宾语;比喻不自觉暴露自己的过失。 成语名称 不打自招 汉语拼音 bù dǎ zì zhāo 成语释义 招:招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也是个不打自招 的怪物,他忽然说出道:后日是他母难之日,邀请诸邪来作生日。” 使用例句 但是我还要说重庆发言人是个蠢猪,他不打自招 ,向人国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计划。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n.: condemned oneself out of one's own mouth; make a confession of one's own accord, condemned oneself out of one's own mouth, make a confession of one's own accord, Confess without being pressed, make a confession without duress 不见天日 , 不言而喻 , 水落石出 , 真相大白 , 暴露无遗 , 图穷匕见 , 原形毕露 , 供认不讳 , 诚心诚意 , 洞烛其奸 , 洞察其奸 , 洞若观火 , 洞察一切 , 一目了然 , 东窗事发 , 洞幽察微 , 明若观火 , 明如指掌 , 了若指掌 , 旁观者清 , 忠诚老实 , 仰视观察 , 真诚以待 , 一览无遗 , 一览无余 , 一览而尽 , 尽收眼底 , 一望而知 , 真相毕露 大惑不解 , 如坐云雾 , 如堕烟海 , 不可捉摸 , 不知所以 , 不明真相 , 匿影藏形 , 制造冤案 , 冷箭伤人 , 困惑 , 矢口否认 , 矢口抵赖 , 玄之又玄 , 真伪莫辨 , 百思不得其解 , 百思莫解 , 隐约可见 , 茕茕孑立 , 若存若亡 , 若隐若现 , 若有若无 , 暗箭中人 , 消声匿迹 , 深不可测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明枪暗箭 , 摸头不着 , 摸门不着 , 找不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