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安營紮寨
目錄
安營紮寨 Camp
拼音: ān yíng zhā zhài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表示軍隊駐紮下來,或建立臨時建設基地

解釋: 安、紮: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柵欄。指部隊駐紮下來。也比喻建立臨時的勞動或工作基地。

資料來源: 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二折:“這周瑜匹夫,纍纍興兵來索取俺荊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其意非小。”

例子: 打什麽地方進兵,打什麽地方退兵,什麽地方可以~,什麽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畫腳的講了一通。(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

No. 2
  原指軍隊架起賬篷、修起柵欄住下。現藉指建立臨時住地(多用於大規模的施工隊伍)。
ān yíng zhā zhài ān yíng zhā zhài
  原指軍隊在新的駐地修築營地工事。現泛指部隊或團體在一個地方駐紮或安頓下來
No. 4
  亦作“ 安營下寨 ”。
  1.指軍隊駐紮。 元 無名氏 《隔江鬥智》第二折:“﹝ 周瑜 ﹞如今在 柴桑口 ,安營紮寨,其意非小。”《三國演義》第五回:“衆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裏。”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我料他遇了大雪,不辨程途,一定要安營下寨。”
No. 5
  現喻指為完成某項任務而建立臨時住所。 徐遲 《生命之樹常緑》:“他們開出了安營紮寨的空地,架起三間茅屋,又開出了苗圃和菜園。”
No. 6
  拼音:ān yíng zhā zhài
  釋義:安、紮: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柵欄。安營:安置營房;紮寨:修築軍營柵欄。原指軍隊架起帳篷、修起柵欄住下。現泛指軍隊或其他團體建立臨時住地。
  出處: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鬥智》第二折:“這周瑜匹夫,纍纍興兵來索取俺荊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其意非小。”
  例子:打什麽地方進兵,打什麽地方退兵,什麽地方可以~,什麽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畫腳的講了一通。(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表示軍隊駐紮下來,或建立臨時建設基地
  近義詞:安傢落戶、步步為營
  反義詞:拔寨起營、班師回朝
  歇後語:當兵的壘竈
  用法:作謂語;指軍隊駐紮下來或建立臨時設施
  英文:pitch a camp
  日文:(軍隊が)テントを張り,營舎を設ける。〈轉〉臨時に蕣てられる蕣設現場(宿泊所など)
  德文:Zelte aufschlagen
  俄文:осéсть и обосновáться
成語詞典 Idioms
  成語名稱
  安營紮寨
  漢語拼音
  ān yíng zhā zhài
  成語釋義
  安、紮: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柵欄。指部隊駐紮下來。也比喻建立臨時的勞動或工作基地。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兩軍師隔江鬥智》第二折:“這周瑜匹夫,纍纍興兵來索取俺荊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營紮寨,其意非小。”
  使用例句
  打什麽地方進兵,打什麽地方退兵,什麽地方可以安營紮寨,什麽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畫腳的講了一通。★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
英文解釋
  1. n.:  pitch a camp
法文解釋
  1. v.  camper, cantoner, installer un campement
近義詞
安傢落戶, 立足之地, 彈丸之地, 立錐之地, 置錐之地, 插針之地, 融為一體, 絲絲入扣, 環環相扣, 一隅之地, 相忍為國, 築室反耕, 一席之地, 定居
反義詞
居無定所, 兵來將擋, 琴劍飄零, 萍飄蓬轉, 萍蹤梗跡, 萍蹤浪跡, 飄萍斷梗, 飄蓬斷梗, 飄泊無定, 水來土掩, 漂泊不定, 浪跡萍蹤, 浪跡浮蹤, 無傢無業
包含詞
左公安營紮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