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永濟橋 always Help, aid, relieve Bridge》 |
詩人: 張耒 Zhang Lei
墟廟無人吊毀垣,故橋遺址至今存。 侵波野岸生新草,嚙石老燙留舊痕。 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輿無路半樵村。 甘棠古道輪蹄斷,落日空山暮雨昏。 |
|
永濟橋投訴電話保定市旅遊投訴電話:0312-50816105081941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永濟橋俗稱大石橋,位於涿州城北拒馬河上。該橋長153米,寬8.5米,由分水石至橋面高4.2米,為單路九孔石橋。兩側設地袱、欄板、望柱。
永濟橋始建於明萬歷二年(1574),名曰“巨馬河橋”,萬歷十六年(1588)重修,天啓六年(1626)橋毀又重建。明崇禎後,河道南移,遂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舊橋南建新橋,改名“永濟”。橋端築引橋,下有涵洞22個,引橋總長660米。因橋拱跨度大砌築采用中國起拱技法,造型優美,遠望恰似一條彩虹橫跨兩岸。清末、民初年被譽為涿州八景之一,名曰“拒馬長虹”。
橋北端路西側,原有碑亭一座,內立石碑一幢,乾隆帝御書滿漢碑文。南引橋端石碑為李鴻章書“永濟橋”之親筆。北引橋有八柱大亭一座,俗稱“九間廳”。橋南端有牌樓一座,橋兩端牌樓匾額、對聯皆為乾隆皇帝親筆。橋南、北建築物,毀於民國六年洪水,禦碑亭“文革”初拆毀。 |
|
永濟橋為東西嚮,橋長55米,寬6.25米,整座橋非常雄偉壯麗,遠遠望去,好似橫臥在浪溪河上的彩虹,因此古今馳名。
永濟橋原名浪溪橋。根據《泰安府志》的記載,浪溪橋應當修建於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當時為三孔石橋,後來因為發大水被衝壞。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改建,“以木一空,高四丈”,更名“永濟橋”。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重修,橋高稍減。
現存永濟橋為單孔拱形青石橋,是明萬歷年間所建,全部用當地青石砌築。由楔形青石砌成一大券拱,在拱額的中心,南面和北面分別雕有一大型竜頭。北面竜頭嘴巴已殘,南面竜頭則相對完整。竜頭栩栩如生,獠牙膛目地註視着河面,據當地人講,這兩個竜頭有“鎮水”的作用。
橋面十分平坦,也用大型青石板鋪成,現在,橋面青石板已被歲月磨得光滑照人。大橋橋面的兩側各有對稱的石欄板15塊,石欄板上用淺浮雕手法雕刻精美的各種花卉圖案和幾何圖案。每塊石欄板下留有一對流水孔,這樣可使橋上的積水能迅速流出,如遇洪水漫過橋面,這些流水孔可緩解洪水對石橋的衝擊,使石橋安全度過危機。
明代石雕中的精品
石欄板與石欄板之間各有16根方形石望柱。石橋兩側中部石望柱的柱頭上,還雕有7對石獅和1對石猴。石柱頭上雕刻的獅子神態各異,有立有坐, 有威武的雄獅,也有慈愛的雌獅, 有的表情活潑可愛,有的則莊重威嚴,有的左掌拿球,有的右掌扶球,還有雙掌抱球的石獅……這些形態各異的石獅,充分體現了當時的雕刻水平。
永濟橋上的石雕
令人遺憾的是,經過歲月的洗禮和一些人為的破壞,如今橋上的很多石獅都已殘破。這些石獅很多都是“文革”的時候被砸壞的。其中破壞最嚴重的是橋北西部的第一個石獅,現僅存三分之一。在橋東第五根石柱頭上,雕刻着的一對石猴是很特殊的,南側柱頭的石猴為坐姿公猴,北側柱頭的石猴則為單腿跪姿母猴,可惜的是,石猴的頭和四指已殘缺。
出於對這些石獅石猴的喜愛,當地人還把這座大石橋的石刻編成歌謠傳唱:“十八個獅子一對猴,二八一十六個蘑菇頭,獨石一百零八塊,南北三十個流水溝。”橋的造型雄偉,雕刻工藝精細,獅、猴形象逼真,大小適宜,是明代石雕中的精品。
期待得到更好的保護
永濟橋是濟南市現存最大跨度的古石拱橋,是山東省藝術價值最高的古石橋之一。石橋的雕刻藝術體現了明朝大氣、精緻和細微的藝術特色,是將橋梁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完美結合的典型,在中國建築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也正因為它獨特的價值,1995年,永濟橋被濟南市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建築,現正在報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百多年來,永濟橋已經為平陰、東阿的交通運輸及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歷史的發展和古今人們的生活同樣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
俗稱馬鞍橋、蜈蚣橋。位於河西鎮北門外,橫跨琉璃河,始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1492),清康熙45年(1707)河西貢生蘇繼詢重修。橋型美觀,宛如彎月。永濟橋為紅砂石單孔拱橋,全長34米,寬5.3米,高7米,跨度10米,呈虹狀。橋拱圍石用縱橫砌置法,無鉸拱石,橋面用規格不一的砂石板鋪築,兩側以長條砂石砌成護欄。古為商旅通往迤南(思茅、景洪等地)之津橋,至今已歷400餘年,仍結構牢固,保存完整,是通海縣古代橋梁建築藝術中的珍品。2001年4月30日,列為玉溪市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該橋在江都市大橋鎮,架於貫穿鎮之南北的白塔河上。康熙之前,大橋鎮與河西鄉村來往僅靠一小船擺渡。一些不法之徒趁機收斂錢財,百姓無奈衹有涉水過河。遇颳風下雨、河水漲潮,失足落水之事時有發生,百姓苦不堪言。至康熙年間,該鎮有位傢道殷實的名士朱江,决定造橋濟民。他不惜變賣傢産,組織工匠籌劃運算,與鎮上名深澤永濟橋紳、遺老共同商討造橋的方案。經過數月艱辛努力,大橋竣工,橋名定為“永濟橋”,意即永遠濟助過河的行人。橋為塊石結構,呈拱形,上設亭,四角飛檐為竜頭雕飾,屋脊為竜身,從遠處觀望猶如4條由空而降的飛竜前來戲水。橋亭的4根石柱上鎸刻2副楹聯,朝東的一面是:“南北賞江湖,潮落潮生終不息;東西達城市,人來人往為何忙。”朝西的一面是:“帶水繞長堤 ,憑欄眺望鷗鄉遠;石欄橫古渡,隔岸通行驛路平。”民國初年,永濟橋遭特大風雨侵襲,橋亭被毀,鎮上各界人士捐資修復,曾在橋旁竪碑,載述朱江的造橋懿德。1956年鼕,江蘇省省長惠浴宇視察大橋鎮,故地重遊,見到永濟橋亭殘破,即指示當地政府修繕,以復舊觀。1966年,在疏瀎、拓寬白塔河時,在原址上建起了水泥鋼筋結構的拱橋。 |
|
深澤永濟橋位於河北省深澤縣城西4公裏處的趙八村西北口,南北橫跨磁水。該橋為全石結構,橋長70米,寬6.3米,高6.86米,分五個拱券。橋面兩側有石欄板、望柱,橋頭兩側有旋鼓石,造型別緻,氣勢壯觀。
據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深澤縣志>>記載:永濟橋,修建於明萬歷九年(1581年)二月至九月,係朝中敬侍夫人郝氏(原名郝芳,深澤趙八村人)為解除故鄉父老下田回渡磁水之苦,起出資修橋之意,又以此事告知兩官國母,復奏萬歷皇上,朝廷派近侍王臣前來深澤趙八村督建而成,迄今已409年。其間,雖幾經戰火,但橋仍巍然於磁水之上。 |
|
河北涿州永濟橋
涿州永濟橋,位於河北省涿州市城北1.5公裏,南北橫跨於拒馬河之上。該橋始建於明萬歷二年(公元1574年),名曰“巨馬河橋”,萬歷十六年(1588)重修,天啓六年(1626)橋毀又重建。後因河道南移,橋亦塌毀,於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在舊橋南建九孔新橋。清帝乾隆為其賜名為“永濟”,並作《御制重修涿州石橋記》、《御制永濟橋詩並序》。橋端築引橋,總長660米;橋南砌築石堤並下設涵洞22個,原有舊橋也按涵洞形製改砌,使其成為“堤形引橋”以泄夏秋洪澇。
該橋歷史上為十八省通衢之必經,古禦道之衝要,也是京南形勝之所在。其規模宏大,造型優美,遠望恰似一條彩虹橫跨兩岸。故被譽為涿州八景之一,素有“拒馬長虹”之美譽。
文獻記載,永濟橋並南北堤形引橋長二百餘丈。2004年12月,經過對該橋引橋進行的探查和試掘,永濟橋主橋並南北引橋總長為627.65米。其中主橋為單路九孔石拱橋,總長151.15米,橋面寬10.7米,由分水石至橋面最高點6.3米。橋立面為九孔聯拱式,橋體呈中高兩端坡狀。我國古建築專傢羅哲文先生題此橋為“中國第一長石拱橋”。2006年5月25日,涿州永濟橋成為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永濟橋北端路西側,原有碑亭一座,內立石碑一幢,上刻乾隆帝御書滿漢碑文。南引橋端石碑為李鴻章書“永濟橋”之親筆。北引橋有八柱大亭一座,俗稱“九間廳”。橋南端有牌樓一座,橋兩端牌樓匾額、對聯皆為乾隆皇帝親筆。橋南、北建築物,毀於民國六年洪水,禦碑亭“文革”初拆毀。現該橋正處於進一步考古探查和保護修繕過程中。 |
|
潑陂河永濟橋永濟橋又名萬金橋。位於河南光山縣城南25公裏的潑陂河鎮街北頭,呈南北嚮橫跨於潑陂河上。過去是連接南北的商旅要道,後潑陂河上又新修了一座寨新公路潑陂河大橋,此橋便成為連接潑陂河南北兩街的步行橋。該橋始建於明代,為典型的聯拱石橋,全部由雕鑿過的花崗條石構成,建築結構嚴謹,其建築風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築特點。
據《清乾隆光山縣志》記載,明萬歷庚申年(1620年)由潑陂河境內紳士、鄉耆並殷實好施者,爭相捐資相助,始建成“永濟橋”。後此橋在歷次整修中,有衆多好心行善者傾囊獻款,因募捐款多,人們又稱此橋為“萬金橋”。
永濟橋是河南省最長的古代石拱橋。南北長101米,東西寬7米,橋下由9個拱形孔聯綴而成,每個拱形孔長度不一,自6至12米不等,寬度和高度由中間孔嚮兩邊遞減,中間橋孔是高大的陡拱,如駝峰突起,逐漸嚮兩邊過渡為弓形孔,宛如彎月。這樣的造型顯示了建築力學和美學的有機契合。由於中間橋孔高大,整座橋呈八字型。這種建築在古代既能使樓船順利通過,又可以迅速排除橋面雨水,防止橋面積水,嚮橋下滲漏腐蝕橋梁結構。每一橋墩都“肩挑”兩拱,拱相連,構成整體,共同承受着整座石橋的重量。由於橋身長、跨度大、橋面較寬,加之全部由花崗石構成,使得大橋形成一種宏偉、壯觀的氣勢。橋墩的東側,建有高大的分水嶺,可分開洪水穿孔而瀉,這是減少山洪衝擊,保護長橋的一項科學措施。橋面兩側建有欄桿,兩邊為人行道,中間為車道。據記載過去兩端橋堍有華表,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都雕刻着不同姿態的獅子,橋身兩邊雕刻有各種圖案紋飾,使橋的造型從整體結構至局部裝飾都達到了完美的境地。 可惜自明清以來,該橋幾毀幾建,石欄石柱早已不存在,被換成水泥澆註的。歷次維修的痕跡依稀可辨。
永濟橋是光山縣最長最大的古代聯拱石橋,也是河南省最長最大的古代聯拱石橋。它是光山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它對於瞭解我國明代建築藝術,有着重要的價值。一九八0年由光山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00年九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永濟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
永濟橋(慶安橋),位於浙江省景寧縣東坑鎮章坑村。係木質結構,建於嘉慶九年(1804年),橋長41米,寬6米,橫跨北溪,現屬景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8.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程陽村永濟橋
侗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員,有250多萬人口,分佈在廣西、貴州、湖南毗鄰地區。侗族同胞擅長木結構建築,村內村外,無不矗立一座座造型奇特、結構嚴謹的涼亭、寨門、吊腳樓、鼓樓和風雨橋。
在整個侗族地區數百座風雨橋中,要數程陽永濟橋最為雄偉壯觀、聞名中外。程陽永濟橋位於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程陽村林溪河畔,它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1982年,程陽永濟橋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2月,經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被國傢列入嚮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預備清單。同年,香港回歸祖國,在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廣西將程陽永濟橋模型作禮品,贈送給香港特區政府,作為回歸紀念。 程陽永濟橋,又稱程陽橋、程陽風雨橋等,始建於1912年,歷時12年。從橋的結構上看,橋下部分為青料石壘砌的二臺三墩,橋墩為六面柱體,上下遊均為尖形,迎水角68度;橋中間部分為密佈式懸臂托間柱支梁木質橋面,共19間橋廊;橋上部分為木質梁柱鑿榫衡接構成重檐翹角,層次分明的廊亭體係,共有五座塔閣式橋亭。 橋亭頂端和亭檐翹角都鑲有裝飾物,或是用若幹個鐵罐相衡套扣組成的串串“葫蘆”,或是用桐油、石灰、糯米漿為原料,塑造一隻衹栩栩如生的吉祥鳥。一串串葫蘆,象徵風調雨順,瓜果纍纍,年年豐收。一隻衹吉祥鳥,嚮往青山、展翅欲飛,融於大自然的美景中,點綴風雨橋美如圖畫。 整座橋長77.6米,寬3.75米,高20米,結構技術與造型藝術形成了高度統一。當年的墨師、工匠不用繪圖,不用製模,不用一釘一鉚,全憑一把當地人稱為“香桿”的木角尺,量量畫畫,敲鑿鋸打,就把結構復雜,雄偉壯觀的風雨橋建造起來了。 1965年,郭沫若先生在北京看到程陽橋的模型後,驚喜之餘,欣然揮毫題寫“程陽橋”三個大字,並賦詩贊頌: 豔說林溪風雨橋,橋長廿丈四尋高。 重瓴聯閣怡神巧,列砥橫流入望遙。 竹木一身堅勝鐵,茶林萬載茁新苗。 何時得上三江道,學把犁鋤事體勞。 在敬佩侗族墨師、工匠高超技藝之餘,又不得不對侗傢人熱愛公益事業的高尚美德發出贊嘆。村上的橋、路、鼓樓、涼亭、戲臺、水井、寨門等的建造,無不依靠衆鄉親獻工獻料來完成。程陽橋頭竪起的青石碑,就記載着各村各寨捐款捐工者的名字。捐獻無論多少,力量無論大小,但衹要有這種精神,他的名字,就會記在侗傢人的心坎上。 1912年,程陽八寨五十位修橋的領頭人,憑着一副熱心腸,在十二年時間裏,他們走遍了八個侗族村寨,發動村民,募捐建橋資金。他們吃傢裏飯,做衆人事,哪裏有睏難哪裏就有他們。但橋未建成,就有兩位領頭的老人相繼去世了,他們的兒子們毫不猶豫接過父輩未盡的事業。 (林溪鄉平岩村馬安屯村民陳機明同期聲:我們侗族對搞建設都樂於捐助,全部群衆湊木頭、湊錢搞建設,大傢涌躍來參加。) 《三江縣志》記錄了當年修橋的情況:“皆踴躍爭先……供材不分貧富,服工不計日月,男女老少,惟力是盡,絶不推諉而終止”。侗傢人熱愛公益、團结友善的精神由此可見一斑。 1983年6月21日,林溪河山洪暴漲,湍急的浪濤拍打到橋面,為七十年來所罕見。 (馬安屯村民、程陽橋管理員陳機太同期聲:當時是晚上,洪水衝上橋的一半了,我們就發動群衆,夜晚大概8、9點鐘搶救那根大的橋粱木。) (馬安屯村民、程陽橋重修領導小組成員陳機光同期聲:那時,我們整個片,整個馬安自然屯,發動大傢搶救那個木料,洪水又大,大傢都大膽下去搶救那個大木粱,還有那個穿方,終於搶救回來了,沒有挨衝走多少木料。) 程陽橋被洪水衝垮後,黨和政府撥給修橋專款,八寨侗族群衆紛紛獻工獻料,於1984年2月開始動工修復。 在政府派去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通力合作下,歷時20個月,修復工程全部告竣,雄偉壯觀的程陽橋又飛在林溪河上。 程陽永濟橋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産,是侗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 |
|
永濟橋村 | 涿州永濟橋 | 深澤永濟橋 | 莊塢永濟橋 | 保定永濟橋 | 程陽永濟橋 | 過永濟橋二首 | 十日西過永濟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