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西北邊境省是巴基斯坦最小的省,它是普什圖族和其它民族的家乡。嚮西和嚮北它與阿富汗接壤,嚮北與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區和阿紮德剋什米爾相鄰,聯邦直轄部落地區位於西北邊境省與俾路支省之間。嚮東和嚮南西北邊境省比鄰旁遮普省和聯邦首都地區。西北邊境省內使用的主要語言是普什圖語,在烏爾都語中西北邊境省有時被稱為Sarhad。
地理
從開伯爾山口回顧巴基斯坦
西北邊境省主要位於中亞伊朗高原上,小部分延伸入南亞。西北邊境省的地質活動頻繁。著名的開伯爾山口連接西北邊境省與阿富汗。在阿特剋的印度河大橋是西部跨越印度河的重要地點。西北邊境省面積74,521平方公裏。喀喇昆侖公路的西部端點赫韋利揚也位於這個省。省會和最大的城市是白沙瓦。其它重要城市有瑙仕拉、馬爾丹、曼塞拉、恰爾薩達和阿伯塔巴德。
西北邊境省的主要區包括德拉伊斯梅爾汗專區、本努專區、戈哈特專區、哈紮拉專區、白沙瓦專區等。
西北邊境省南部乾燥多岩石,北部森林密佈。夏季酷熱,鼕季嚴寒。雖然氣候變化劇烈農業在西北邊境省非常重要。斯瓦特、卡拉姆等地的山地非常優美,是旅遊勝景。
在白沙瓦的老城裏遊客還可以領會一個多元文化,白沙瓦的衆多巴札(市集)可以使人聯想起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塔剋特·伊·巴依是西北邊境省最著名的佛教遺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前1世紀。
人口與社會
西北邊境省的人口估計為2100萬,這其中還不包括300萬阿富汗難民和他們的後代。
西北邊境省,尤其在其低地和南部地區,最常用的語言是普什圖語。最北部山區科伊斯坦地區還有其它民族,他們使用其它語言。
阿富汗難民主要是普什圖人,但還有約十萬說波斯語的民族和說其它語言的民族。這些難民分佈在整個省中。
幾乎所有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其中遜尼派占多數,什葉派和依斯馬宜裏派是重要的少數派別。
歷史
古代
從古代至今今天的西北邊境省被許多不同的民族入侵。雅利安人、波斯、希臘、斯基泰、貴霜王朝、匈奴、阿拉伯、突厥、蒙古、莫臥兒帝國、錫剋人和英國相繼入侵這個地區。公元前2000年到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後來這些人分裂為今天的普什圖族和住在北部的民族。
從前6世紀開始健馱邏國開始統治白沙瓦𠔌,後來白沙瓦成為貴霜王朝的首都。大流士二世、亞歷山大、馬可·波羅、溫斯頓·丘吉爾等歷史人物都曾來到這個地區。
古代這個地區是一個佛教中心。
伊斯蘭的到達
當一千年末時阿拉伯和突厥占領這個地區時佛教在這裏依然占主要地位。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當地人轉換為伊斯蘭教了,但他們還是保持了一些當地的傳統。這個地區倫為一些伊斯蘭王國如伽色尼王國和伊兒汗國的一部分。從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國傢以及從南亞的穆斯林國傢有神學家、官員、士兵、商人、科學家、建築師、教育傢等來到這個。
今天的西北邊境省地區是莫臥兒帝國與波斯薩非王朝之間的重要邊境。莫臥兒皇帝奧朗則布統治時期曾在這裏駐重兵。1747年在一次部族首領大會上當地的普什圖部落聯盟决定加入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建立的杜蘭尼王朝。直到英國人到達前這裏主要屬阿富汗。
英統時期
英國與俄羅斯之間對中亞的爭奪(大博弈)導致了一係列被稱為英阿戰爭的戰爭。其結果是阿富汗的分裂。英國占領了今天的西北邊境省地區,並確立了杜蘭綫作為英占南亞的邊境。這條綫今天標志着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邊境。這條邊境以當時英國外長命名,由阿富汗和英國簽署,它蓄意將普什圖族的地區一分為二。
巴基斯坦獨立後
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後西北邊境省公投决定加入巴基斯坦。但是1949年阿富汗的部族首領大會宣佈杜蘭綫無效。1950年代裏阿富汗支持西北邊境省內的分離運動。至到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這個事件始終是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點。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約500萬阿富汗人逃往巴基斯坦,主要逃入西北邊境省。1980年代裏西北邊境省是抵抗蘇聯的遊擊隊的支援基地。
在蘇聯撤軍後西北邊境省依然與阿富汗的內戰和命運息息相關。塔利班就是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邊境地區起傢的,他們幾乎控製了整個阿富汗。九一一襲擊事件後西北邊境省成為美國領導的反恐怖戰爭的前綫之一。
行政區劃
西北邊境省分24個區。
阿伯塔巴德
本努
巴塔格蘭
布納爾
恰爾薩達
奇特拉爾
德拉伊斯梅爾汗
漢古
哈利普爾
喀拉剋
戈哈特
科伊斯坦
拉基瑪瓦
下第爾
馬拉坎專區
曼瑟拉
馬爾丹
瑙仕拉
白沙瓦
香拉
斯瓦比
斯瓦特
坦剋
上第爾
經濟
由於政治和秩序上的穩定近年來西北邊境省的經濟有所恢復。農業依然是省內的重要經濟分支,産物包括小麥、玉米、米、甘蔗和水果。白沙瓦建立投資了一些製造工業和高科技工業的企業,為當地人提供了新的工作。全省為降低失業率建立了許多工業區。
全省到處都有小型的武器工廠。
與阿富汗的貿易也依然重要。尤其非法毒品通過西北邊境省傳嚮世界各地。
教育
西北邊境省近年來居民教育水平和程度提高迅速。白沙瓦大學是省內著名的高校。
民族音樂
普什圖的民族音樂在西北邊境省傳統悠久,非常普及。
科瓦族的民族音樂在奇特拉爾和斯瓦特北部普及,它與普什圖的民族音樂很不一樣。
在奇特拉爾還有一種由單簧管組成的樂隊音樂很普及。這種音樂往往在進行麯棍球比賽或者跳舞時演奏。這種音樂在比鄰的北部地區也有演奏。
社會問題
西北邊境省始終面臨着一個形象問題。即使在巴基斯坦這個省也有“極端”和“落後”的名聲。在這個省裏有伊斯蘭黨派成立,有人認為塔利班目前藏在這個省裏。但也有人認為這些問題被誇大,在西北邊境省並不成一個問題。雖然西北邊境省吸收了上百萬阿富汗難民,許多這些人現在被吸收入了當地社會,當地經濟獲得了巨大發展。
西北邊境省與阿富汗的關係依然非常密切,它是巴基斯坦對中亞貿易,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的自然橋梁。
西北邊境省內的普什圖族人想將省的名稱改為Pakhtunkhwa(普什圖語“普什圖之地”),但是遭到北部非普什圖族人的反對。 站外鏈接: 維基百科 |
|
西北邊境省主要位於中亞伊朗高原上,小部分延伸入南亞。西北邊境省的地質活動頻繁。著名的開伯爾山口連接西北邊境省與阿富汗。在阿特剋的印度河大橋是西部跨越印度河的重要地點。西北邊境省面積74,521平方公裏。喀喇昆侖公路的西部端點赫韋利揚也位於這個省。省會和最大的城市是白沙瓦。其它重要城市有瑙仕拉、馬爾丹、曼塞拉、恰爾薩達和阿伯塔巴德。
西北邊境省的主要區包括德拉伊斯梅爾汗專區、本努專區、戈哈特專區、哈紮拉專區、白沙瓦專區等。
西北邊境省南部乾燥多岩石,北部森林密佈。夏季酷熱,鼕季嚴寒。雖然氣候變化劇烈農業在西北邊境省非常重要。斯瓦特、卡拉姆等地的山地非常優美,是旅遊勝景。
在白沙瓦的老城裏遊客還可以領會一個多元文化,白沙瓦的衆多巴沙可以使人聯想起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塔剋特·伊·巴依是西北邊境省最著名的佛教遺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前1世紀。 |
|
西北邊境省的人口估計為2100萬,這其中還不包括300萬阿富汗難民和他們的後代。
西北邊境省,尤其在其低地和南部地區,最常用的語言是普什圖語。最北部山區科伊斯坦地區還有其它民族,他們使用其它語言。
阿富汗難民主要是普什圖人,但還有約十萬說波斯語的民族和說其它語言的民族。這些難民分佈在整個省中。
幾乎所有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其中遜尼派占多數,什葉派和依斯馬宜裏派是重要的少數派別。 |
|
- lat.: North-West Frontier
|
|
西北邊境 |
|
德拉伊斯梅爾汗專區 | 馬爾丹專區 | 白沙瓦專區 | 白沙瓦 | 本努專區 | 哈紮拉專區 | 戈哈特專區 | 馬拉坎專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