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最大河港。大市区人口2862万(1983年)。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食品加工、服装等。全国最大铁路枢纽。世界著名小麦出口港。有5000米长的地下商场。多博物馆、美术馆、教堂等。旅游业兴盛。 | |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位于魁北克省南部,座落在圣劳伦斯河及其支流环抱的蒙特利尔岛上,市区分布在岛上皇家山和韦斯特山上,是依山临水、风光秀丽的古老山城,在300多万人口中,60%以上的居民是讲法语的法国移民后裔,使该城为世界上第二大讲法语的城市,素有“小巴黎”之称。
蒙特利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这里最早是印第安人的集镇。1642年,一批法国移民来到这里定居下来;1760年,英国占领这里;1825年到1849年,曾是加拿大政府所在地。在法语里,“蒙特”意为山,“利尔”意为皇家,“蒙特利尔”便是皇家建在山上的一座城市。登上市中心的皇家山俯视全城,高楼林立,市面繁华,湖光山色,景色迷人。今天的蒙特利尔不仅是加拿大重要的工业、金融和商业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河港之一。
蒙特利尔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新城区位于西部,现代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下铁道四通八达。这一带有建于1962年的高45层的十字形大楼、建于1967年的国际博览会大厦和高200米的证券交易大楼等。在这一带建有北美洲规模最大的地下市场,设有百货商场、咖啡馆、冷饮店、银行、餐馆、电影院、游艺场等,同地上的商业区一样繁华热闹。旧城区位于东部,房屋建筑式样古老,道路弯曲细长,鹅卵石铺面,纪念碑、古玩店、喷泉、商店、剧院座落在道路两侧,突出地表现出堡垒古城的遗风。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文化城市,有建于1683年的圣萨尔庇斯神学院、建于1824年的圣母院以及建于1892年的麦吉尔大学等。城市东面郊区建有著名的奥林匹克运动场,由一座碗形大体育场和冰球馆、游泳馆、综合性体育馆等组成,设备齐全,规模宏大,1976年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曾在这里举行。
蒙特利尔港是一座繁忙的港口,是加拿大著名的农作物输出港,主要是输出小麦,港口货物年吞吐量为2500万吨,仅小麦年出口量就达1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输出港。蒙特利尔的工业十分发达,以钢铁、电子仪器、飞机、造船、石油加工、纺织、机车车辆、电器等新兴工业和木材加工、酿酒等传统工业为主。
蒙特利尔的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日子里,市区北部的滑雪场是游人云集的胜地,雪橇成为市区重要交通工具,显示出独特的北国风光。
蒙特利尔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白求恩大夫曾在这里工作过8年时间。市区有一座建于1893年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是一座镶有青铜屋顶的古老建筑,从1928年到1933年白求恩大夫曾在这家医院工作,后来到郊区的圣心医院任胸外科主任3年。白求恩大夫在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的5年间,发明了许多种医疗器械,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医学论文,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的执行委员,是当时一名享有国际声誉的外科医生。1937年,白求恩大夫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培养了大批中国医务工作者,1939年11月2日,他因医治伤员而感染中毒,逝世于河北省的完县。为了表彰白求恩的不朽业绩,加拿大人民将蒙特利尔的一座街心公园命名为“白求恩广场”,广场上耸立着中国赠送的白求恩大夫巨大汉白玉雕像,象征着中加人民的友谊,象征着正义、和平和力量。在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迄今保留有白求恩大夫当年工作过的手术室。在历史悠久的麦吉尔大学的奥斯勒医疗图书馆里,珍藏着白求恩大夫当年发明的许多医疗器械原件,如白求恩肋剪、人工气胸疗法等,并保存着白求恩当年借阅图书的亲笔签名手迹。
从蒙特利尔市区乘地下列车南行,穿过圣劳伦斯河河底隧道,便来到圣海伦岛,这里是举行一年一度“人与世界”国际博览会的地方,自1979年以来,中国每年都参加展出,设有中国馆。 | | 市名
蒙特利尔市(法语:Ville de Montréal 英语:City of Montreal)。又译“满地可”(粤语)、“蒙特娄”(台语)。
市旗
蒙特利尔市旗是由四朵小花组成的,分别代表最早期建设蒙特利尔的英格兰、法兰西、苏格兰和爱尔兰移民。
别称
圣人之城(City of Saints)、百塔之城(La ville aux cent clochers)、蒙城、5-1-4、MTL
格言
Concordia Salus(和谐引致繁荣)
经纬度
市中心位于北纬45度30分,西经73度40分。
国家
加拿大(Canada)
省
魁北克省(Quebec)
区
蒙特利尔区(Montréal)
建立
1642年。当时为法国殖民地玛利亚城(Ville-Marie),今蒙特利尔市中心。
确立
1832年
市长
热拉尔·特朗伯雷(Gérald Tremblay)
面积
城市面积365.1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77平方公里;大都会面积4,259平方公里。
海拔
位于蒙特利尔岛的罗亚尔山(Mont Royal)为全市最高点,海拔233米。全市最低点海拔6米。
人口
城市人口162.07万(2006年,加拿大城市第2名,仅次于多伦多),人口密度4,439人/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31.66万。大都会人口363.56万。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法语(French),全市有70.5%的人口使用法语(2006年统计)。英语仍然是最常用的语言之一。由于这里的居民来自至少80个不同的国家,因而这里的居民使用着约35种不同的语言。
宗教
全市约有75%的人口信奉天主教。全市居民分别信仰着30种不同的宗教。
时间
东部时区(Eastern,EST)。UTC-5。
夏时制为东区时区(EDT)。UTC-4。
邮政编码
H
电话区号
(514)和(438) | | 1950的蒙特利尔市蒙特利尔的过去是加拿大历史上极其光彩的一段,也解释了今日加拿大的许多政策。即使在法国来到魁北克省,梦想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前,共同生活在这里阿尔冈昆族(Algonkian) 、休伦族(Huron)和易洛魁族(Iroquois)都常有冲突。雅克·卡蒂亚(Jacques Cartier)是首个到达蒙特利尔岛的欧洲人,但欧洲移民在岛上的首个永久定居地直到1642年才建立起来,后来人们将Mount Royal命名这个地方,城市名字也大有可能起源于此。蒙特利尔迅速成为与易洛魁人进行毛皮交易的主要市场。1701年和平条约签订以前,殖民地常常遭受袭击。随着毛皮贸易的迅速发展,蒙特利尔逐渐成新法兰西帝国的殖民基地和商业中心。昔日的房屋,人们至今还能蒙特利尔老城区见到。
不过,这里的麻烦从没间断,首先是旷日持久的法国印第安战争(1757-1763年)。这场战争成法国在北美势力范围的转折点,英国人在1759年攻下魁北克城,这也为最终占领蒙特利尔埋下了伏笔。而蒙特利尔短暂成为新法兰西(New France)的首都,直至玛奇德写利(Marquis De Vaudreuil)抗英力量向阿默斯特(Amherst)将军投降才回复原来的城镇身份。
英军占领期在1775年曾经中断七个月,因为美军攻下了蒙特利尔市。在这些事故之后,大量的爱尔兰和苏格兰移民涌来,使到满市摇身变为北美第二大城。但这种发展趋势并非平稳进行。1837年,法裔起义反抗英国统治失败,继之是连串的放逐及处决惩罚。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地面世,蒙特利尔成为这新国家的主要海港、铁路中枢、银行中心和工业生产重镇。
虽然蒙特利尔的毛皮贸易已日渐衰败,但到了1900年,不断扩展的航运业和铁路却使蒙特利尔成了加拿大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来此寻找工作的中欧和东欧移民造就了蒙特利尔的多元化特色。随着20世纪欧洲犹太人大批流入,蒙特利尔的各民族聚居区也不断扩大。两次世界大战后这种趋势持续,移民不断涌入,城市急剧膨胀,甚至让蒙特利尔一度成了“罪恶之城”,当然部分的原因要归咎于美国的禁酒令。美国禁酒年代,魁北克省成为整块大陆的供酒地,莫逊家族(Molson)因此致富。与此同时,嫖娼和赌博业得到当局保护。伴随着蒙特利尔向制造业中心的过渡,城市中产阶级也渐渐冒出头来。
1911年,满市人口达到50万人,并在接下来二十年的欧洲移民潮中增加一倍。20世纪50年代初,蒙特利尔人口过百万,市长Jean Drapeau也开始对蒙特利尔的未来建设进行计划。计划中包括了一个新的地铁系统和地下城,蒙特利尔港口的扩张,与圣劳伦斯河的海路的加宽。这段时期高楼竞相矗立城市之上:43层的Place Ville-Marie和47层Tour de la Bourse。另新建了两个博物馆,并于1966年开通了地铁和多条高速公路。
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蒙特利尔人口已经超过百万,蒙特利尔新任市长吉恩·德拉波(Jean Drapeau)为改变城市的旧貌而制定出了一系列计划:建立一个新的地铁系统和地下城,蒙特利尔港口的扩张,与圣劳伦斯河的海路的加宽。这段时期高楼竞相矗立城市之上:43层的玛丽城广场(Place Ville-Marie)和47层的Tour de la Bourse。另外新建了两个博物馆,并于1966年开通了地铁和多条高速公路。
遭评论家冠以狂徒之称的德拉波,在城市清洁、鼓励城市重新发展上取得成绩,并成功在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吸引了超过5000万的游客,这也大大提升了蒙特利尔的国际知名度。除了1960年代初的那5年外,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拉波都是倍受市民爱戴的蒙特利尔市长。尽管如此,多伦多还是赶超了蒙特利尔,成为了加拿大的经济中心,这主要是是由于魁北克分离主义活动主导了20世纪60年代蒙特利尔的政坛。由此引发的“静默革命”最终在工业和政治上法裔魁北克人争取到了更大的发言权,并确立了法语在魁北克省的主导地位。
这次运动的负面影响,就是使外国投资者转向了更稳定的地区发展,这无疑给蒙特利尔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还加剧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萧条,贫困在这期间成了蒙特利尔面临的最大问题。然而,分离主义的问题不仅没有随着全民公决的结束而消失,分裂主义者领导的魁北克人民党(Parti Qubecois)甚而还走上了政治舞台。尽管问题依然严峻和复杂,蒙特利尔居民的投票结果却显示,居民坚决支持加拿大的统一。
继高科技工业崛起以后,蒙特利尔又成功的渡过了经济难关。20世纪90年代,蒙特利尔重新发展海滨和老港口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再次开始。同样,商业区也在未来现代化和保护计划中进行了改建,发展了兼具欧洲和北美风格的诱人外表。不管外界如何猜测,今天的蒙特利尔的确比以往更具活力,也更加繁荣。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给这座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带来了新生。
2006年5月12日,蒙特利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设计之城”。 | | 皇家山(Mount Royal)蒙特利尔地处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方的圣劳伦斯谷地,位于省会魁北克城西南约275公里,首都渥太华东边190公里,最大城市多伦多东北方550公里,纽约市北方625公里。
蒙特利尔是世界上最内陆的海港(也是河港),整个城市坐落于圣劳伦斯河与渥太华河汇流处的蒙特利尔岛上。蒙特利尔因其市中心注目的皇家山(古法语:Mont Réal 英语:Mont Royal)而得名。
蒙特利尔是大蒙特利尔都会区(Montreal Metropolitan Community)的中心,与北方的拉瓦尔(Laval)、南方的朗奎尔(Longueuil)、东方的雷朋堤尼(Repentigny)和西方的西岛自治市(West Island)。
气候环境
蒙特利尔在几个气候区的交际处,因此天气变化多样。这里降水丰富,平均每年冬天降雪量为2.14米,高于莫斯科。平均年降雨量为897毫米。每年政府要耗费5000万加元清扫积雪。夏天最潮湿,但人们能尽情地享受一年里最多的阳光。
一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日平均气温为?10.4°C,平均最低温度达到?14.9°C。由于冬天常有风,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还要低得多,因此当地气象预报常把风力降温的因素考虑在内。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七月,日平均温度为20.9°C,日平均最高温度为26.3°C。历史上记录的最低温度出现在1957年1月15日,为?37.8 °C。最高温度1出现在1975年8月1日,为37.6°C。中高湿度的气候在夏天很常见。春秋两季月降雨量在55到94毫米之间。春秋则有少量降雪。
自然生态
虽然气候变化很大,蒙特利尔地区土地丰润,拥有大量的植物和野生动物。枫树是蒙特利尔最常见的树,由于枫叶糖的生产,糖枫更是蒙特利尔和魁北克省长期以来的标志。 | | 蒙特利尔区行政区划蒙特利尔市区面积365.13平方公里,人口162万多。蒙特利尔大市区是由周围75个大小城镇组成,面积2700平方千米,人口331万多。居民中法裔约占2/3,是除法国巴黎以外的世界最大的法语城市,故有“小巴黎”之誉。
蒙特利尔于1642年建城,是一个有着将近四百年历史的移民城市。它是北美大陆唯一的法语城市,超过150万的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两种语言,很多居民说第三种语言。英语区和法语区是蒙特利尔的代表性社区。以圣劳伦大道(Boulevard Saint-Laurent)为中心,东边为法语区,西边为英语区。除此之外,还有150个不同文化社区,占人口总数34%。如爱尔兰、意大利、犹太、希腊、阿拉伯、亚洲、拉丁美洲、海地和葡萄牙区等,几乎涵盖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文化的风格。
蒙特利尔岛
蒙特利尔大致上以圣劳伦大道(Boulevard Saint-Laurent)为中心分界,大道以东为东区,西边为西区。2002年,蒙特利尔实行一岛一市,也叫大市,2004年部分市郊及西岛英语区投票决定恢复自己的城市,不受蒙特利尔市的管辖。但是对外来说,岛上的地区都被认为是蒙特利尔地区,如科特圣庐(Cote-Saint-Luc)的人给外地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自己来自蒙特利尔,而不是科特圣庐市。
蒙特利尔行政区
(由西至东、北至南排列)
Ile-Bizard–Sainte-Geneviève–Sainte-Anne-de-Bellevue(英语区)
Pierrefonds–Roxboro(英语区)
拉其恩(Lachine)
喇沙(LaSalle)
圣劳伦斯(Saint-Laurent)(华裔集中,英语区)
Cote-des-Neiges–Notre-Dame-de-Grace(英语区)
西南区(Le Sud-Ouest)(法语区)
凡尔登(Verdun)(华裔集中)
奥特蒙特(Outremont)(犹太区)
Villeray–Saint-Michel–Parc-Extension(阿拉伯区)
Rosemont–La Petite-Patrie(法语区)
北蒙特利尔(Montréal-Nord)
Saint-Léonard
皇家山高原(Le Plateau-Mont-Royal)(法语区)
Ahuntsic-Cartierville(中东人集中区)
玛莉亚城(Ville-Marie)(市中心)
安茹(Anjou)
Mercier–Hochelage-Maisonneuve(法语区)
Rivière-des-Prairies–Pointe-aux-Trembles–Montréal-Est
以下15个地区在2002年1月1日被当时的魁北克人民党政府并入蒙特利尔,但随后在2004年6月20日投票表决脱离蒙特利尔市,并在2006年1月1日重新独立成市。但是新成立的大蒙特利尔聚合理事会(Agglomeration Council)掌管了大部分税收。这些地区的独立并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独立状态。
d'Urfé, Quebec(Beaconsfield–Baie-d'Urfé)
Beaconsfield(Beaconsfield–Baie-d'Urfé)
Cote Saint-Luc(Cote-Saint-Luc–Hampstead–Montréal-Ouest)
Dollard-Des Ormeaux(Dollard-Des Ormeaux–Roxboro)
Dorval(Dorval–Ile-Dorval)
Hampstead(Cote-Saint-Luc–Hampstead–Montréal-Ouest)
Kirkland
Ile-Dorval(Dorval–Ile-Dorval)
Montréal-Est(Rivière-des-Prairies–Pointe-aux-Trembles–Montréal-Est)
Montréal-Ouest(Cote-Saint-Luc–Hampstead–Montréal-Ouest)
Mont-Royal
Pointe-Claire
Sainte-Anne-de-Bellevue(Ile-Bizard–Sainte-Geneviève–Sainte-Anne-de-Bellevue)
Senneville(Pierrefonds-Senneville)
Westmount
地下城
蒙特利尔地下城(法语:La ville souterraine)指市中心附近地下的综合性住宅商业中心。也被称为室内的城市,因为并非所有的部分都在地下。地下城由32多公里长,占地12平方公里的地道构成,包括有市中心80%的办公室和35%商业面积。服务包括购物中心,旅馆,办公,银行,博物馆,七个地铁站,两个火车站,一个长途汽车终点站和一个贝尔中心。地下城有120多个出口,迎送50多万进出人流,是躲避严峻的寒冬和繁忙的交通的理想去处。由于地下城的原因,蒙特利尔常被称为“二城和一”。
市中心
市中心包括玛莉亚城(Ville-Marie),位于罗亚尔山下,上接罗亚尔山公园,下临圣劳伦斯河。此地区有十数座摩天大楼(法定不能超过皇家山的高度)。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圣凯瑟琳街(Rue Sainte-Catherine)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商业街。河岸的对面的圣母岛(Ile-de-St-Hélène)每年举行一级方程式赛车。岛上还有赌城、La Ronde大型游乐园,每年的蒙特利尔焰火节便在这里举行。
站在皇家山上,整个市中心的建筑,风景便尽收眼底,一览山、河、城区和甚至远处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蒙特利尔建筑以新旧对比而闻名,摩天大楼与古老的天主教堂并立。许多古老的天主教教堂,如圣母院大教堂、圣约瑟夫大教堂等。现代建筑有蒙特利尔地铁(每站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品)和摩天大楼如贝聿铭于1962年建立的玛莉亚城广场(Place Ville-Marie)大厦。蒙特利尔的老城的维修和保护很成功:雅克·卡蒂亚广场,市政府等都基本上都保持着原貌。 | | 蒙特利尔市政厅蒙特利尔市政府的最高长官为市长(mayor),与城市委员会地位平等。现任市长热拉尔·特朗伯雷(Gérald Tremblay),为蒙特利尔岛公民联合党党员。尽管执行委员会拥有更多的权利,但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城市委员会是作出最终决定的的政府机构。城市委员会由全市所有地区选举出的73名议员组成。委员会有很多的权限,包括公共安全、与其他政府间的协定、津贴、环境、城市规划和一个3年期的城市支出纲要。城市委员会也是一个必需的监督机构,规范或同意区委员会的决定。 | | 人口
(蒙特利尔岛)
年 人口19311,003,86819411,116,80019511,329,23219611,747,69619711,959,14019761,869,58519811,760,12219861,819,67019911,815,20219961,775,84620011,812,72320061,854,442语言
蒙特利尔市区人口大部分说法语或者英法双语。其中大蒙特利尔市区法语裔人口占67.8%,英法以外语裔18.4%,英语裔13.8%。英语裔和其它语裔大部分集中在蒙特利尔岛上。
(大蒙特利尔地区)
1996年 2001年 2006年
法语 71.2% 72.1% 70.5%
英语 19.4% 18.5% 18.5%
其他 13.4% 13.1% 14.6%
(总和超过100%是因为一些人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语言)
种族
加拿大统计局2001年数据显示,蒙特利尔市区有1,583,590户住户。而蒙特利尔地区总人口3,607,000(2004年统计数字),这个数字包括了南岸Longueuil和北边的Laval两市人口。十四岁以下儿童(618,855人)占总人口的18.06%,65岁以上的老人(442,720人)占总人口的12.92%。13.55%的人口为有色人种,其中黑人最多,约140,000人(4.12%)。
蒙特利尔市有很健全的爱尔兰、意大利、犹太、希腊、阿拉伯、亚洲、拉丁美洲、海地和葡萄牙社区及其它小社区,居民几乎来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2006年蒙特利尔的华裔人口为82,665人,占总人口的5.1%。
(2006年人口)
加拿大人 1,670,655
法国人 936,990
意大利人 260,345
爱尔兰人 216,410
英格兰人 148,095
苏格兰人 119,365
海地人 85,785
中国人 82,665
德国人 78,315
印地安人 74,565
魁北克人 72,445
尤太人 68,485
希腊人 61,770
西班牙人 56,770
黎巴嫩人 53,455
波兰人 51,920
葡萄牙人 46,535
东印度人 39,305
罗马尼亚人 36,275
俄罗斯人 35,800
摩洛哥人 33,270
越南人 30,505
教育体系
一流的公立学校体系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提供英语和法语的免费优质教育。蒙特利尔大区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可享受到加拿大最低廉的学费,并可在11所世界级大学院校中自由选择入学,其中包括4所国际知名院校。
医疗保健
魁北克的医疗体系基于全面覆盖的原则而建。所有魁北克居民都可享受公共医疗系统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在蒙特利尔定居的外国工作人员也可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所有魁北克居民还可享受“公众处方药保险计划”,这是一项政府保险计划,涵盖了所有基本处方药。自该计划实施以来,所有居民均可以公平合理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处方药,无论其本身经济状况如何。
运营成本
蒙特利尔大区具有北美地区最低廉的商业运营成本,是经商的上佳之选。蒙特利尔拥有快速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高科技电信系统,并与美国主要大城市毗邻。
生活质量
蒙特利尔是一个洁净安全的城市,繁荣忙碌,日以继夜,终年不息。蒙特利尔大区拥有众多举世闻名的博物馆、艺术品画廊和展览中心。众多的剧院、电影院和国际盛事为戏剧、音乐、舞蹈和电影爱好者提供了终年不断的世界级演出。蒙特利尔已经成为加拿大和全球领先的文化中心。 | | 晨光中的蒙特利尔市中心蒙特利尔拥有工厂企业几千家,服装、制烟、食品、 纺织、木材等传统工业占重要地位。钢铁、机车车辆、机械、化学、飞机、电器等部门亦很先进发达。加拿大国家铁路和太平洋铁路在此交汇,10多条高速公路辐散各地。多尔瓦勒机场和米拉贝勒机场为世界著名大型机场。市内有全国最大的法语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和全国历史最悠久的英语大学麦吉尔大学。市区分为新城、老城两部分。东北部老城街道狭窄,多法式建筑。西南部为现代化新城。多米尔广场一带集中了全市商业、金融、行政、文教、娱乐的精华。市内著名建筑有43层的皇家商业银行大楼、45层的维尔·玛丽大楼、北美规模最大的教堂圣母教堂等。蒙特利尔地下城规模宏大。
蒙特利尔认为,“设计在蒙特利尔”绝非仅仅为了做秀,它应该是构成日常美好生活的来源。直接成为信息经济的成果,并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因而,设计是激发文化和经济活力的关键元素。 魁北克省的设计行业前景非常乐观,身处其中的蒙特利尔表现强大的发展势头。数据表明,魁北克省的设计业产生11.8亿美元的经济收入,产生31173个工作机会,而大蒙特利尔地区就有大于7500万美元的经济收入,20356个就业机会,聚集全国65.3%的设计工作者。这里,已经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家。
欧美的交汇处
蒙特利尔大区的客运和货运两个国际机场直接连接着全球超过115个目的地,其中距离纽约和波士顿市不到1个半小时的航程;同时拥有圣劳伦斯河这条水上要道以及覆盖范围广阔的公路和铁路网络,由此成为整个北美大陆的主要交通中心之一,是真正的国际交流交汇之地。
蒙特利尔大区拥有世界性、多文化及双语等独一无二的特色,融合了欧洲与北美洲的精华。这里的知识与文化活力、超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科技、快速高效的交通和通信系统,以及与美国大城市相毗邻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召开国际会议的理想之地,也是商业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绝佳选择。
城市规划
蒙特利尔是北美大陆唯一一个实行设计引导经济策略的城市。蒙特利尔作为一个设计城市的形象出现在国际大舞台来自过去二十年的持续发展。自1986始,设计就被确定为蒙特利尔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行业部门,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七个支柱行业之一。1991年,蒙特利尔成立专门指导设计发展和提高的部门。另外,蒙特利尔拥有一个广泛性的研究网络,集聚各个学科和领域的设计者们,促使品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蒙特利尔别具一格地把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在2002年6月召开的蒙特利尔首脑会议提出蒙特利尔城市规划,并于2004年1月的市政委员会理事会一致通过。这个规划从设计的视觉描绘了蒙特利尔的发展前景。除了战略性方向,还制定一系列的实现步骤与方式,如建立各种咨询机构。为了实现操作程序的透明性以及接受公众的监督,市政委员会在每年春天提交一份年度评估报告。2004年,加拿大规划协会授予蒙特利尔“城市设计完美规划”称号。
基本数据
人口360万
地区生产总值1100亿加元
11座大学(包括4所大型综合性职业大学,2所英语教学,2所法语教学),在校学生超过16万人,提供了高品质的劳动力资源
多种语言:超过50%的人讲两种语言(英语和法语);日常使用语言超过80种
接近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超过4.25亿的消费者
国际性会议和活动
蒙特利尔适宜召开一流会议和贸易展览会的场所至少有20处,其中最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中心提供领先的技术服务,可容纳1000多人。
领先的通讯设施
蒙特利尔大区通过便捷而价优的技术基础设施打造了可与全球进行沟通的可靠通讯网络。
外国投资的交汇处
蒙特利尔大区拥有1,400多家外国公司的子公司,这些公司受益于当地充满活力的商业氛围及许多竞争优势。公司大多总部设在美国和西欧,当地雇佣员工大约13.3万人。 | | 雅克·卡蒂亚大桥蒙特利尔市政交通委员会是市政府的下属机构,负责全岛的公共交通,其中包括具有65个车站分布于橙色、绿色、蓝色、黄色四条线路的地铁系统;1600多辆公共汽车;两条连接西郊和西北郊的轻轨铁路线。
圣·劳伦斯水道
全年开放的蒙特利尔港低成本而高效率,服务于北欧、地中海、加拿大中部、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市场,是连接这些市场的最短路径,也是距离北美工业中心地带最近的国际港口。
蒙特利尔港作为全球使用最频繁的内陆港口之一,也是跨大西洋运输的主要中转地之一,2005年货物吞吐量逾2400万吨。
蒙特利尔港的吞吐量占北大西洋运输总量的39.5%,甚至超过了占35%的纽约港。
航空
蒙特利尔·皮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国际机场(Montreal-Pierre Elliott Trudeau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距蒙特利尔市区约20公里的多佛尔(Dorval)市,是加拿大旅客流量第三位的机场,已开通往返于加拿大城市和世界各地的航班,但没有到中国的直飞航班。由中国前往蒙特利尔需在温哥华或多伦多转机,如乘坐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航班则需在底特律转机,乘坐日本航空公司的航班需在芝加哥转机。由多伦多飞往蒙特利尔约需1小时,由温哥华飞往蒙特利尔约需5小时。
蒙特利尔·皮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国际机场即二战时期便投入使用的蒙特利尔·多佛尔国际机场(Montreal-Dorval),加拿大政府于2004年以加拿大前总理皮尔·埃利奥特·特鲁多(Pierre Elliott Trudeau)的名字命名该机场。特鲁多国际机场设施完备,除了兑换处和餐厅等设施,北美地区最大的免税商店就位于机场内。
从机场到达蒙特利尔市区有多种交通方式。往返于机场大巴市中心车站和机场的机场大巴每20多分钟发车一班,全程约需半个小时,运营时间为每天07:00-次日01:00,车票单程9.25加元,往返16.75加元,可在机场大巴市中心车站乘坐免费车辆到达各大酒店。在机场乘坐204East公交到达多佛尔公车换乘站(Dorval Bus Transfer Station)后转乘211East公交到Lionel-Groulx地铁站,再搭乘地铁到达市区,公交和地铁运营到凌晨1点。在机场搭乘出租车到达市区的车费为31加元,另需5加元左右的小费。
机场
约40架客机和货机往返于蒙特利尔大区与全球超过115个目的地。蒙特利尔大区拥有2座国际机场,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Pierre-Elliott-Trudeau)国际机场和蒙特利尔-米拉贝尔(Montreal-Mirabel)国际机场。
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国际机场是蒙特利尔及魁北克省服务于乘客国内旅行、跨界旅行(美国)及国际旅行的主要机场。
蒙特利尔-米拉贝尔国际机场是一座工业机场,提供全方位的货运服务。该机场全天候开放,以具竞争力的价格为货运商提供灵活的航班安排及精良的现代化设施和服务。
2005年,两座机场旅客流量超过1000万,货物吞吐量达26.3万公吨。
铁路
蒙特利尔市区的主要火车站为位于伊丽莎白女王酒店附近的中央火车站(Central Station),开设往返于加拿大不同城市的VIA列车,其中由蒙特利尔到渥太华的列车工作日每日4班左右,票价为38加元;蒙特利尔到多伦多的列车工作日每日6班左右,票价为90加元。周末车次少于平时。此外,还有往返于加拿大和美国城市的Amtrak列车。
公路
魁北克的公路总长超过16.5万公里,其轴心与圣劳伦斯河并行,组成的网络系统将安大略省及美国东北部的高速公路系统连接在一起。蒙特利尔与所有主要北美经济中心相连,距离美国边境仅45分钟车程。
魁北克与美国之间使用最频繁的口岸是拉科勒-尚普兰(Lacolle Champlain)边境通道。经由该通道可直接前往纽约、费城和华盛顿等北美主要城市。
蒙特利尔有到达加拿大各大城市的长途汽车,蒙特利尔与多伦多之间每日有6班快车,与渥太华之间每小时有1班快车,车程2小时左右,与魁北克市之间每小时有1班快车,车程3小时左右。
物流
蒙特利尔除地处北美和欧洲之间的战略要地之外,还受益于多个贸易协议,其中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议简化了商品进出该地区的跨界流通手续。
地铁、公车和轻轨
蒙特利尔地铁较发达,共有橙、黄、绿、蓝4条地铁线路,65个停靠站(蒙特利尔当局即将延长蓝线,橙线以及绿线)。蒙特利尔共开设近200条公车线路,其中包括20多条夜间线路。蒙特利尔公车到站时刻固定,车站一般贴有时刻表和线路图,在地铁里也有免费的公车线路图。基本5分钟左右一趟,繁忙时段车次更多。
蒙特利尔地铁和公车都由STCUM公司运营,票价统一且通用。在蒙特利尔如需转车可在公车司机或车站自动售票机处拿取转车票,在转车票有效时间内可无限次搭乘同向地铁或公车前往目的地。单程车票为1.85加元/张,一次购买6张或12张有优惠。还可在旅游中心、酒店或博物馆等地购买旅客使用的1日票或3日票,可在车票有效时间内无限次搭乘地铁或公车,1日票为5加元,3日票为12加元,还可购买12加元的周票(CAM Hebdo)和48加元的月票。如有办理附带照片的OPUS卡,即可充值并使用。
蒙特利尔的地铁站提供免费的公车线路图和蒙特利尔地图,建议初到者领取后随身携带。乘坐蒙特利尔公车即将到站时,应按下车内扶栏上的红色按钮,即可向司机发出下车的信号。如无人按钮,司机将不会停车。蒙特利尔还有两条到达西郊和西北郊方向的轻轨铁路。
出租车
蒙特利尔共有近5000辆出租车,一般可乘坐4人。出租车起步价为2.25加元,现金付款按魁北克省规定需用加币,按路程打表,可用国际信用卡付款。 | | 蒙特利尔同性恋村庄1608年,著名的法国探险家塞缪尔乘风破浪到北美洲寻找新殖民地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上帝的礼物”,这就是位于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省。塞缪尔用早已生活在这里的印地安人的词语“KEBEC”来形容这块富饶的土地,它的意思是“河流狭窄的地方”。塞缪尔之后,法国人开始从本土大量移居这个后来成为加拿大最大省份的地方,魁北克也因此成为法国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法裔聚居区。
400年过去了,今天的魁北克秉承了法国独特而强大的文化,成为除法国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法国文化中心。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和海港蒙特利尔就位于魁北克西面肥沃的三角洲圣劳伦斯低地上。蒙特利尔不仅是加拿大最大的海港和金融、商业、工业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法语城市,因此她完全秉承了法国人浪漫的性格和传统。
第一次来到这里,会首先感觉一股扑面而来的拉丁气息,令人仿佛来到法国。无论是历史、文化、建筑,乃至街道上的浪漫气氛,都充满了法国韵味。丰富的文化活动爱这座城市随处可见,如电影节,交响乐,芭蕾舞,马戏,体育活动和文化游行一年四季随时举办,实在可以称得上是浪漫之都。
博物馆
蒙特利尔有29个博物馆,有些是全年免费开放的。每年5月份最后一个星期天是“博物馆日”,届时便全面对市民开放,并有穿梭巴士为参观者提供免费服务。
图书馆
蒙特利尔有25个图书馆,算上各个大学的就更多了,遍布岛上各个角落。图书馆,借书是免费的、电脑和上网均免费。
电影院
蒙特利尔有大大小小共62家电影院,英语、法语、其他语言的电影都有放映。而且几乎周周都有免费电影。
蒙城有被称为艺术圣殿的艺术广场(Place Des Arts),建于1963年,有现代艺术馆、大剧院、音乐厅和工作室组成的艺术中心,是蒙特利尔为世界各地和本地艺术家提供的展示才华的场所。现代艺术馆的每周三晚上6点开始免费展览,每年9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艺术广场会举办一场“周末艺术之旅”,免费参观、引领讲解,并且其中一天的演出全部免费。
“同性恋天堂”
蒙特利尔的“同性恋天堂”的地位在北美乃至欧洲都赫赫有名,蒙特利尔市政府还酝酿将这一名声扩展到全世界。蒙特利尔市政府的官方网站这样描述道:“作为加拿大最宽容和最开放的大都会之一,蒙特利尔的同性恋村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同性恋聚集地,不管你从哪儿来到这里,这个村庄提供男女同性恋象家一样安全,友好的和面向社区的生活方式。”这里所谓的村庄就是市中心的一段街区。同性恋者可以根据加拿大法律进入任何加拿大机构做事。不会受到任何阻挠,如果遭遇阻挠,同性恋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今蒙特利尔的“同性恋天堂”的地位在北美乃至欧洲都赫赫有名,蒙特利尔市政府还酝酿将这一名声扩展到全世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6年即将举行的世界同性恋奥林匹克运动会。无独有偶,今年4月,蒙特利尔旅游局(Tourisme Montreal)还启动了一项价值2300万的宣传活动,名字叫“性感蒙城”,旨在向全世界旅游者宣传蒙特利尔性感浪漫的一面。
蒙特利尔的同性恋生活是很丰富多彩的。由市政府支持的大型活动有同性恋黑蓝节(一周,五十多个节目和活动),每年八月一日至四日的同性恋大游行和七月十一日到二十一日(日期有时不定)的同性恋国际电影节。每年一度的同性恋大游行是蒙城最盛大的活动,有四十五万户同性恋家庭走上街头游行,游行时蒙特利尔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这些同性恋者和同性恋家庭成员打扮得“妖娆多姿”、“风情万种”,向公众展现自己的价值观和性取向。同样,每年一度的同性恋国际电影节则上演世界各地的同性恋电影,演员会来参加首映式和讨论会,其中不泛有好来坞的国际影星,学生可买到优惠的电影票,但必须年满十八岁。
在这个如此的无与伦比的文化名城,每年有480天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9个电影节,名目众多的艺术节、音乐节、烟花节,大多声势浩大。一个国际爵士乐节就有2000名艺术家的400多场各类演出,一个同性恋大游行就有几十万人参加,就连搬家,也有个七月一号的搬家日,搬得轰轰烈烈。 | | 蒙特利尔港走进蒙特利尔,你会慢慢发现,这是一块北美洲大地上最与众不同的神奇土地。源远流长的历史,留给蒙特利尔丰厚的文化遗韵;浪漫的法兰西风情,让人随处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悠闲宁静;温存友善的法裔人,以其善良、宽容和热情,包容着来自世界的各种文化。
与传统风格的建筑相比,蒙特利尔的新城区更富有现代气息。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无不体现出其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蒙特利尔是一座高科技的城市,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可以享受到无限的便利。在文化方面,蒙特利尔可以称为“艺术之都”,它完美地融合了北美、欧洲和古老的东方文化。其浓厚的艺术气息,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悠闲
蒙特利尔是一座浪漫而世故甚至奢华的城市,人称“小巴黎”。蒙特利尔的皇家山顶是浏览蒙特利尔全城的极佳去处。秋高气爽,放眼望去,圣劳伦斯河温暖地缓缓流淌,金色的哥特式尖顶在湖光山色中熠熠生辉。一片静谧中略带些陈旧的气息,不由得让人生出些许沧桑感。
蒙特利尔最明显的文化特色集中地体现在古老的建筑风格上。具体地说是体现在众多的教堂上。雄伟的圣约瑟夫大礼拜堂依皇家山而建,据说是奉祀给加拿大的守护圣人——圣约瑟夫的,完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著名的圣·让·巴普蒂斯教堂则是典型的巴罗克式建筑,而圣帕特里教堂是哥特式建筑。而最为著名的还是位于市中心的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圣母大教堂金碧辉煌,一踏进大门,就浸入浪漫奢华与庄严肃穆的奇怪混合之中。宽敞高大的大厅,每一个装饰细节都充满艺术气息,都体现了“上帝”的富有。大厅通向更多的小厅,小厅则更为奢华。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是北美最大的教堂,建成于1829年,内有一个宗教博物馆,陈列的馆藏中当以精美的银器最为夺目,人们在教堂中小声地说话,静悄悄地行走,相互感染着肃穆的气氛。
浪漫
如果说蒙特利尔众多的教堂是法式文化的体现,那遍布街头的咖啡馆就是情调生活的体现了。这些咖啡馆装饰浪漫,但享用咖啡和休闲时光的人们更浪漫。记得在美国看到的喝咖啡的人们比较模式化,一杯咖啡与一份报纸是很标准的配套。这里的人们则更偏爱若有所思地享受,报纸不多出现。即便年轻的情侣,也多是亲昵而安静。那好像不在乎时光的流逝,静静地看着满街行人的眼神,仿佛在期待什么。
蒙特利尔有一种让人迷醉的松弛和悠闲。临街的酒吧、咖啡馆里,大白天也会坐着谈天说地的人群;在人行道上往来的人们,没有纽约或多伦多的行色匆匆;黄昏降临,衣着时髦的女子在大街上组成一道风景线,多了些巴黎或威尼斯的秀丽和娇柔。到了星期天,在灯火辉煌的夜晚,圣·登尼和圣·凯特琳街两旁的酒吧里总是挤满了人,他们用悦耳动听的法语谈论文化和艺术。
饮食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饮食特色较为鲜明的城市之一。熏肉、百吉饼(Bagel)和普丁都是蒙特利尔著名的特色小吃,不同口味的奶酪和巧克力糖则是逛街时的最佳小食。有“小巴黎”之称的蒙特利尔,大餐以口味正宗的法国菜式为主。蒙特利尔也不乏加拿大其他地区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如越南粉、意大利比萨和英式牛排等在蒙特利尔都可品尝的到。
有“烹调之都”美誉的蒙特利尔品尝美食之处甚多,皇家山是享用烧烤的好地方,The Mile End则是品味波希米亚式咖啡的特色街区,除了香醇的咖啡,还可领略独特的波希米亚风情。The Mile End附近的小意大利社区自然是寻访意大利美食的目的地,小意大利社区里聚集着上千摊贩的让·塔隆市场(Jean Talon Market)是蒙特利尔最大的市集,市场中除了新鲜果蔬,还有各种奶酪和肉类等美食。马克·阿特沃特(Marche Atwater)集市虽然规模较小,但同样是蒙特利尔小吃的集中地。
旅游提示
1、在蒙特利尔消费需支付6%的加拿大联邦税(GST)、7.5%的魁北克省税(TVQ)以及3%的住宿税。GST可凭退税申请表和消费凭据退还,请在旅游信息中心等地领取退税申请表。
2、在蒙特利尔邮寄国际邮件的费用为:30克以下92分,30克以上100克以下2.1加元。
3、蒙特利尔餐馆可以自带酒水。
4、蒙特利尔冬季寒冷,室外活动请做好保暖措施,并随身携带润唇膏等物。 | | 麦吉尔大学的艺术楼哪里有重点大学,哪里就充满生机,蒙特利尔也不例外。蒙特利尔大区拥有11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包括4所大学(2所法语和2所英语)、多家学院及许多私立和公立学校,这里的人们为其蓬勃兴旺的学术环境感到骄傲。在蒙特利尔大区的360万人口中,有67万受过高等教育; 17万大学在校生,包括来自160个国家的1.7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大学生人口密度在北美各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
人才热土
蒙特利尔大区的高等教育机构目前拥有72.1万毕业生,其中53.8万人在该地区工作;
2004年,4万多名学生获得了大学学位;
近40%的人口拥有大学院校学历;
蒙特利尔大区研究生项目(硕士或博士)的文凭授予量居加拿大榜首;
超过50%的人讲两种语言(英语和法语),日常使用语言超过80种。
研究中心
蒙特利尔大区拥有庞大的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数量位居加拿大第一和北美25个主要城市的第九位。在学术研究投资方面,蒙特利尔大区的大学研究机构,毫无争议地领先于多伦多、埃德蒙顿、温哥华、魁北克城、渥太华和卡尔加里。此外,蒙特利尔大区的大学研究机构还管理着超过10亿加元的研究资金,相当于2005年加拿大总预算的19%。
研究人员
作为一个真正的创新之都,蒙特利尔还拥有为数众多的研究人员,其数量再次位居加拿大榜首。
1、蒙特利尔大学
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eal)成立于1878年,拥有蒙特利尔理工学院和现代商学院2所附属学院,是魁北克最大和加拿大第二大的大学。该校拥有5.5万名学生,每年各个科系颁发约1万张各级文凭;15个院系提供几乎所有学术领域的课程培训项目。
2、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
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University of Quebec, Montreal)创建于1969年。这里教学课程质量优异、在社会问题方面的研究卓著,创意艺术方面富于创新,学术声誉蜚声海外。该大学在其4个地区中心提供校园内培训,并通过其附属机构-远程教育大学(Tele-university)提供远程培训。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拥有一个管理学院和六个系,通过三个级别提供约300个课程培训项目。
3、麦吉尔大学
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成立于1821年,其21个科系和职业学院为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教育提供300多个课程培训项目。麦吉尔大学是加拿大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以学术成就和科学发明享誉国际。麦吉尔大学吸引了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众多知名教授和研究人员,创建了北美洲最具活力和多样性的教育环境。该校拥有本科生近2.3万人,研究生7000人。
4、康科迪亚大学
康科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成立于1974年,由Sir George Williams大学和Loyola学院合并而成,因强大的教学和研究力量而获得广泛认可。康科迪亚大学拥有两个校园和众多一流设施,共有2.6万名本科生和近5000名研究生。该校提供180多个课程培训项目和63个研究席位(其中22个为加拿大首席科学家席位)、18个研究中心和11个研究院。目前,该校已与五大洲29个国家的89家机构建立了正式联系。
5、专业院校
蒙特利尔理工大学,隶属蒙特利尔大学
蒙特利尔现代商学院,隶属蒙特利尔大学
高新技术研究院,隶属魁北克大学
国家科学研究院,隶属魁北克大学
国家公共管理学院,隶属魁北克大学
远程教育大学,隶属魁北克大学
位于隆格伊的舍布鲁克大学 | | 蒙特利尔大区作为北美的贸易中心已近4个世纪,是北美大陆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蒙特利尔拥有高度发达的商业基础设施、超现代化的交通系统、领先的技术和国际的专业知识,这一切使其成为欧洲与北美工业中心地带商品流通的最佳中转地。
合作城市
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
里昂,法国(1979年)
巴黎,法国(2006年)
勒克瑙,印度(2000年)
广岛,日本(1998年)
马尼拉,菲律宾(2005年)
釜山,韩国(2000年)
汉诺威,德国
雅典,希腊 | | Mengteli’er
蒙特利尔
Montreal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位于魁北克省南部,渥太华河和圣劳伦斯河汇合口以下,西距渥太华195公里,南离加、美边界64公里。市区坐落在圣劳伦斯河河心蒙特利尔岛的东南侧,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98万(1981);大市区包括该岛全部和附近小岛以及圣劳伦斯河南岸,由75个大、小城镇组成,面积2673平方公里,人口282.8万(1981),约占全国总人口11%以上,仅次于多伦多。人口中法裔居多,约占2/3,为除法国巴黎以外世界上最大的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岛面积492平方公里,岛上岗丘起伏,系由突露地面的岩浆岩等基岩构成,其中罗亚尔山海拔233米,为全岛最高点。该山以东至圣劳伦斯河岸,分布一系列逐级降低的侵蚀阶地,制约着城市街道和建筑的布局。大市区腹地属蒙特利尔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冬寒夏暖,1月平均气温-9℃,7月21℃;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各月分配较均匀,冬季降雪量约占1/4。
原为休伦族印第安人所建的霍奇拉格村。1535年法国人雅克·卡蒂埃溯圣劳伦斯河而上,登岛探险,称岛上最高点为蒙特罗亚尔,意为皇家山。1604年法国人在此建立永久定居点,成为毛皮贸易中心和向内地开拓的基地。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后归英。1825年建成绕过拉欣急流的运河,沟通了圣劳伦斯河下游与五大湖之间的联系。1832年设市。1844~1849年曾作为加拿大联合省首府。1856年以后修建铁路,西至多伦多,南通纽约、波特兰、芝加哥等城市的铁路相继通车;1885年建成横贯大陆的铁路,奠定了其铁路枢纽的地位。此后,以农林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兴起,商业日益繁荣,城市规模扩大。1900年人口已达27万,1951年人口突破百万。1959年圣劳伦斯河深水航道工程完成,加以港口扩大和设备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获得新的推动,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工业部门亦趋于多样化,并成为全国主要金融、财政中心之一。为迎接1967年国际博览会和1976年奥运会,60年代和70年代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规划,其中包括地下铁道、公路网和地下城的兴建,占地40公顷的闹市区改建和扩建,老市区的改造,以及综合性体育运动设施的修建。
制造业产值仅次于多伦多,约占魁北克省制造业总产值的 2/3。拥有7000多家工厂企业,雇佣全市职工的1/4。 服装、制烟、食品、纺织、木材加工等传统工业部门在工厂和职工数中仍占相当比重。新工业部门以炼油业最为突出,产量占全国1/3;其次是机车车辆、机械制造、化学、飞机制造、电器等。附近圣劳伦斯河流域建有多座水电站,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动力基础。圣劳伦斯河中游的重要港口,东出大西洋,西入五大湖,南与美国东北部运河系统相连,港区沿河延伸24公里,共140个泊位,拥有现代化专用码头设施,以输出谷物和输入石油为主,年货物吞吐量2550多万吨(1980)。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和太平洋铁路公司总部所在地,其所属的两条横贯大陆铁路干线在此交会,并有多条铁路线通往美国东北部各大城市。10多条高速公路线向各地辐散,横贯大陆公路线经地下隧道穿过市区。近20座铁路、公路桥把蒙特利尔岛与邻近小岛以及圣劳伦斯河南岸连为一体。有多尔瓦勒和米拉贝勒2个国际机场,分别位于城西南和西北,后者于1975年建成,为世界著名大型机场。地铁总长82公里,贯通大市区各处。
市区主要分布在罗亚尔山与圣劳伦斯河之间,大致呈东北—西南向延伸。新、老市区以圣劳伦斯大街为界。东北部属老市区,居民以法裔为主,街道较窄,多传统的法国式建筑,保留有城市早期所建的教堂、广场、古堡等。西南部为现代化新市区,居民以英裔为主,街道宽广,高楼林立, | | - n.: Montreal
| | - n. Montréal
| | 加拿大 | 音乐 | 乐团 | 体育 | 奥运会 | 体育组织 | 1976 | 美术 | 吉祥物 | atp | 网球 | 圣母院 | 教堂 | 植物园 | 地理 | 建筑 | 奥林匹克运动会 | 公园 | 蒙特利尔银行 | bank | ob | Group | Montreal | 三明治 | 魁北克省 | 加拿大饮食 | 犹太食品 | 更多结果... |
| | 北蒙特利尔 | 蒙特利尔岛 | 蒙特利尔-67 | 蒙特利尔市 | 蒙特利尔塔 | 蒙特利尔银行 | 蒙特利尔大学 | 蒙特利尔公约 | 蒙特利尔陷阱 | 蒙特利尔赛道 | 蒙特利尔地铁 | 蒙特利尔公园 | 蒙特利尔效应 | 蒙特利尔事件 | 蒙特利尔条约 | 蒙特利尔植物园 | 蒙特利尔圣母院 | 蒙特利尔地下城 | 蒙特利尔六重奏 | 蒙特利尔美术馆 | 蒙特利尔修正案 | 蒙特利尔文学社 | 蒙特利尔议定书 | 蒙特利尔奥运会 | 蒙特利尔电影节 | 蒙特利尔协定书 | 蒙特利尔中华会馆 |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 年蒙特利尔世博会 | 蒙特利尔牛排调料 | 蒙特利尔证券交易 | 蒙特利尔临时协议 | 年蒙特利尔奥运会 | 蒙特利尔特鲁多国际机场 | 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 | 蒙特利尔黄云山公所 | 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 |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公园 |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 | 蒙特利尔加拿大人队 | 蒙特利尔网球大师赛 |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 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 加拿大蒙特利尔赛道 | 蒙特利尔皇家山公园 |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 |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会徽 | 加拿大蒙特利尔交易所 | 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邮票 |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 蒙特利尔自然生态博物馆 | 蒙特利尔奥运会奖牌 | 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 | 蒙特利尔股票交易所 | 蒙特利尔第四号议定书 | 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奖牌 | 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 | 红叶舞秋山——波士顿、Acadia、魁北克、蒙特利尔游记 | 关于耗损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 加拿大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 |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 |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 |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馆 |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奖牌 |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邮票 | 红叶舞秋山波士顿魁北克蒙特利尔游记 |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 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 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 里希诉意大利航空公司案蒙特利尔信托公司诉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