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诗词 :《列女操 A Song of a Pure-hearted Girl》    《游子吟 A TRAVELLER'S SONG》    《灞上轻薄行 Ba river on gently Frivolous》    《长安羁旅行 Chang'an halter Travel》    《长安道 an Road》    《送远吟 Get away poems》    《古薄命妾 ancient (usu concubine》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 _set_ oneself against scape reluctant to part company》    《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 Miscellaneous complain 1 for Ancient official conservatory in the han ynasty (206b.c.-a.d.220) Miscellaneous complain》    《静女吟 Jing Daughter》    更多诗歌... 
 孟郊 、韩愈及其周围的诗人]
孟郊 (751—814)是这群诗人中较为年长的一个。他字东野,武康(今浙江德清)
孟郊 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尚古好奇,多写古体诗。
孟郊 所作,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如
孟郊 的力度则是内
孟郊 只是一味模仿汉魏六朝诗风,在学习古代诗歌艺术的同时,他又有
孟郊 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
孟郊 又一次用诗
孟郊 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平凡的人伦
孟郊 的诗歌中出现了大历、贞元诗歌所没有、在这以前也不曾有过
孟郊 的诗风,历来的评价相去甚远。如韩愈、
孟郊 诗》)。但平心而论,孟郊 
孟郊 也有平易朴素、自然流畅的诗作,但这些诗作在当时并不太引人注目
 诗人: 徐钧 Xu Jun    (751—814) 字东野,湖州武康(现在浙江省德清县)人。他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孟郊 (751-814) : 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贞元年间进士。任溧阳县尉。后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诗作主要抒写个人坎坷遭遇,多悲苦之叹。有《游子吟》等名篇。有《孟东野诗集》。   孟郊 (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孟郊 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年),任为溧阳尉。在任时常以作诗为乐,作不出诗则不出门,故有“诗囚”之称,不事曹务,还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守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时为元和九年,孟郊 的朋友韩愈等人凑了100贯为他营葬,郑余庆派人送300贯,“为遗孀永久之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 ”(李肇《唐国史补》)。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湜、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对孟诗的评价,持褒义论的,韩愈、李观以后,有贯休、黄庭坚、费衮、潘德舆、刘熙载、陈衍、钱振锽、夏敬观等;持贬义论的,有苏轼、魏泰、严羽、元好问、王闿运等。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后来论者便以孟郊 、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论诗三十首》)。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 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 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 年谱》。
孟郊 专写古诗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有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夏敬观、华忱之均著有其年谱。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   人们曾把孟郊 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尚古好奇,多写古体诗。但孟郊 所作,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如韩愈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而韩愈的七言古体最具特色,气势雄放而怪奇瑰丽。他们的诗都很有力度,但韩愈的力度是奔放的,孟郊 的力度则是内敛的。他更多地学习了汉魏六朝五言古诗的传统,正如李翱所说,“郊为五言诗,自汉李都尉(陵)、苏属国(武)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因此,与大历、贞元诗人相比,他更接近汉、魏风骨;而与他之后的韩愈、李贺相比,则又较多地保留了大历、贞元诗风的痕迹。
孟郊 只是一味模仿汉魏六朝诗风,在学习古代诗歌艺术的同时,他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孟郊 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则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平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与“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两相对照,《织妇辞》描写了织妇“如何织绔素,自着蓝缕衣”的反常现象。他写这种诗常有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之句,实非泛泛纪述民间疾苦者可比。应该说,在杜甫之后,孟郊 又一次用诗歌深入地揭露了社会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矛盾。孟郊 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平凡的人伦之爱,如《结爱》写夫妻之爱,《杏殇》写父子之爱,《游子吟》写母子之爱,这些题材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诗人们忽视了。其中《游子吟》是一首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小诗:
孟郊 的诗歌中出现了大历、贞元诗歌所没有、在这以前也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即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中所说的“钩章棘句,掏擢胃肾“式的险奇艰涩。这一方面与他刻意求工,精思苦吟有关,另一方面与他心情郁闷、情绪低沉有关。在《夜感自遣》中,他说自己“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苦苦地写诗,就必然要道人所未道,刻意寻求新词句,用过去诗中少见的僻字险韵与生冷意象;而心理的压抑、不平,使得他所追求的新的语言表现多带有冷涩、荒寞、枯槁的色彩和意味,从而尽可能把内心的愁哀刻划得入骨和惊耸人心,如:
孟郊 的诗风,历来的评价相去甚远。如韩愈、李翱固然对他褒扬有加,而后世如元好问却称之为“诗囚”(《论诗三十首》),苏轼更将其诗譬喻为外壳坚硬而嚼之无味的“空螯”(《读孟郊 诗》)。但平心而论,孟郊 诗的语言独创性是无可否认的。宋人许顗《彦周诗话》谓其“能杀缚事实,与意义合,最难能之”,就是对他能以强有力的语言改造客观事物的形态以表现自我的心理表示赞赏,这确非易事。
孟郊 也有平易朴素、自然流畅的诗作,但这些诗作在当时并不太引人注目(尽管《游子吟》等诗在后世被广泛传诵),倒是上述风格的诗作,在内容上、语言上都显示了元和年间诗歌创作的新变化、新特点。
孟郊 》),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小孟郊 巧对挫钦差
孟郊 。这个孟郊 出身微贱,但读书用功,方才出众。
孟郊 走了进来。县太爷一见很不高兴,眼珠一瞪喝道:“去去去,来了小叫花子,真扫雅兴。”
孟郊 气愤地顶了一句:“家贫人不平,离地三尽有神仙。”
孟郊 一点也不害怕。
孟郊 见这位钦差大臣身穿大红蟒袍,又见席桌上有一道烧螃蟹,略一沉思,对道:“大大螃蟹着红袍”
孟郊 ,又阴阳怪气地说:“小小猫儿寻食吃”
孟郊 看着象馋狗啃骨头似的钦差大臣,又看着拍马溜须的县太爷,心想,你们这帮贪官污吏,便怒气冲冲地回敬道:“大大老鼠偷皇粮”。
   游子吟
   【注音】:jiāo dǎo
孟郊 、贾岛的合称。孟郊 比贾岛大28岁,是贾岛的前辈诗人。但他们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
孟郊 “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送卢郎中汀》);贾岛“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相传他“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他们又都是韩愈的诗友。韩愈对他们的诗也都很赞赏,说孟郊 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荐士》),贾岛诗“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但重视郊较过于岛。郊、岛二人偶有诗相投赠,在当时并不齐名。唐末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孟郊 为“清奇僻苦主”,贾岛则为“清奇雅正”的升堂七人之一。宋代欧阳修始以两人并举,谓“孟郊 、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堙之气”(《书梅圣俞稿后》),苏轼有“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之论。二家诗“清奇”“悲愁”,造语刻炼,白描不用词藻,是共同之处。但孟郊 诗以五古为主,不作律诗;贾岛诗以五律为主,古体较少;孟郊 对社会生活观察较广,感情较深,有关心国事民生的作品;贾岛则生活较窄,对世事较冷淡,一味枯寂幽峭,情调凄黯,是不同之处。潘德舆以为“郊岛并称,岛非郊匹,人谓寒瘦,郊并不寒也”(《养一斋诗话》)。此论有代表性。但贾岛对后来的影响大于孟郊 :晚唐五代被诗论家称为“贾岛时代”(闻一多《贾岛》),宋代“九僧”、“四灵”,明代“竟陵派”,清代“浙派”,学贾岛成为流派;学孟郊 的只是个别的诗人。   Meng jiao
孟郊 
孟郊 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 一生,潦倒失意,有“穷者”(韩愈《荐士》)之称。他性格孤直,不肯随波逐流,也不免于褊隘。韩愈很佩服他,说他“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荐士》),“内外完好,色夷气清”(《贞曜先生墓志》),可以想见他的为人。
孟郊 曾说:“文章者,贤人之心气也,心气乐,则文章正;心气非,则文章不正。”“心气之悲乐,亦不由贤人。由于时故。”(《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诗序)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又说:“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赠郑夫子鲂》)表现出他的创作精神和力量。所以韩愈赞扬他诗才“雄骜”,能够做到“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荐士》),“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墓志》),比之为“天葩吐奇芬”(《醉赠张秘书》);李观甚至过高地推崇他的五言诗,谓其“高处在古无二”(《上梁补阙荐孟郊 、崔宏礼书》)。
孟郊 》),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孟郊 ”(李肇《唐国史补》)。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对孟诗的评价,持褒义论的,韩愈、李观以后,有贯休、黄庭坚、费衮、潘德舆、刘熙载、陈衍、钱振□、夏敬观等;持贬义论的,有苏轼、魏泰、严羽、元好问、王□运等。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后来论者便以孟郊 、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论诗三十首》)。
孟郊 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 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 年谱》。
  n.:  Meng Jiao 巫山曲 归信吟 征妇怨 长安早春 列女操 登科后 羽林行 游终南山 洛桥晚望 湘妃怨 古怨别 苦寒吟 夜魄绕吴乡 崆峒非凡乡 君归新鬼乡 惊蓬在他乡 今来过此乡 家在吴楚乡 古醉有复乡 东多高静乡 白首离故乡 有所思 古别离 折杨柳 望夫石 空城雀 游子吟 巫山高 过分水岭 古离别 答友人 车遥遥 长安道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 东方有一士 出门行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和薛先辈送独孤秀才上都赴嘉会得青字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魏博田兴尚书听嫂命不立非夫人诗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喜与长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 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 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 至孝义渡寄郑军事唐二十五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 与二三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 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