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与音乐之美
西江月(寿游侍郎)
包荣父(宋)

某恭审某官瑞纪门弧,辉增从从。
适逢八帙,共庆千秋。
挂神虎之冠,未酬雅志;叶非熊之卜,会有好音。
某受知最深,赞喜尤剧。
康宁富寿,公其五福之具全;倬耆期颐,我则一忱而有祷。
谩寄西江月调,以寿似山仙人。
偿蒙薰慈,特赐采瞩,某下情宠耀之至。

雅意浯亭宽碧,何心禁路宽华。
芝兰玉树侍臣家。
一段洛滨图画。

庆事两年亲见,今年福寿堪夸。
更从头上人添些。
却是八千岁也。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行云流水词曲行云流水词曲
行云流水词曲小霓裳词曲
湘妃泪词曲香山射鼓词曲
夏有凉风词曲下楼词曲
西厢词词曲西江月词曲
西楚霸王词曲望月词曲
枉凝眉词曲完美词曲
苏武牧羊词曲四段锦词曲
双星恨(声声恨)词曲双声恨词曲
上楼词曲三潭印月词曲

 
  广东音乐,此曲又名《声声恨》,作者不可考。本世纪二十年代首先由伍日生介绍出来,是广东音乐谱子中最早的分段体式作品。乐曲旋律幽怨,曲调取材自《粉红莲》、《杀雄鸡》等民间乐曲。乐曲取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乐曲表达了一种在哀怨缠绵之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按明张红桥大江东词有"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句,则所恨乃声声玉漏,时留短促也。后有人将"声"、"星"同音,谐声附会为《双星恨》,是为叹述银河"商"、"参"(亦双声之谐音)二星七夕一相逢之怨恨,亦恨时留短促也。乐曲主调为"乙反"调,中段转用"正线"再转回"乙反"调,末段以催板收结。
  
  据黄锦培说:“早在一九二五年,这首乐曲就已经由陈日生首先介绍出来。”过去传抄谱中配有歌词:“愁人怕对月当头,绵绵此恨何日正当休,悔教夫婿觅封侯······唉呀,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遍洒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别离愁......”。
  
  乐曲开始的慢板段落,色彩暗淡,曲调哀怨缠绵,多段旋律的重复如泣如诉,深沉悱恻,凄怆之情可见一斑。
  后面快板乐段的反复加花演奏,速度渐快渐强,明朗有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术中国)
后页  [1] [2] [3] ... [7]8[9] ... [304] [305] [306]  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