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与音乐之美
闻虏酋被戕淮南渐平喜而作诗
庞谦孺(宋)
圣主久临御,戢戈息生娄。 狂胡犯天纪,躣马舍虏庭。 四海涨烽烟,白昼亦晦冥。 不惟师无名,岂有间可乘。 大将失经略,淮壖气如蒸。 虏骑犯和州,采石势不胜。 登坛刑白马,意气甚凭陵。 朝廷颇忧虞,众心若摇旌。 谁知肘腋祸,自彼萧墙兴。 皇天相我多,一失遂有能。 黔黎卖钗钏,果见酒价腾。 坐收不战功,宵旰今已宁。 宸章粲星斗,蜂目见丹青。 行行若死然,此亦不足称。 谁云暴无伤,以兹庶可懲。
|
|
|
|
古筝演奏家、作曲家赵曼琴根据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之诗意而创作此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作者在创作中运用了潮洲筝曲的音调、曲式,并融入了北方筝曲的节奏及技巧,抒写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深挚的思念之情及梦中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的情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铿锵明快。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豁达,实为千古佳句。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诗人即景生情,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却脱口而出、自然浑成,意境也更加雄浑壮阔。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形象传神地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境。诗人吹灭蜡烛,徘徊于室内,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夜色已深,踱出门来,流连于庭院中,不觉露水沾湿衣衫。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进一步抒写了对友人的一片深情。既不能捧一把月光赠给远方的友人,只希望能在梦中与友人重聚。此处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华,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情思。
(艺术中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