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与音乐之美
夏旱一首
苏籀(宋)
阳厄会百六,骄亢惨如燬。 素秋垂二七,十旬赤千里。 土田灵龟坼,水车渴乌柅。 历时书不雨,槁矣吁田穉。 虽然海有潮,何堪井无水。 塞鼻炎烟郁,吹面江风靡。 憬俗雪不降,炎洲冰讵履。 虐魃岂胜诛,巫尪窘臞悴。 雩萗按典彝,祝史殊跛倚。 资舟舟已尽,振廪廪余几。 枵然望云汉,邈乎嗥屏翳。 戎虏未入朝,耕战诚劳勚。 收募联什伍,倍蓰给饷馈。 伊人亏颗粒,主者遭忿詈。 覆载疑亭育,蘧蒢视生类。 作为三日霖,霶沱万事理。 焦枯已不救,根蘖或可冀。 疲民亿万口,生生荷天帝。 侏儒一囊足,孤寡千箱赐。 三军尽凫藻,邦邑岂小乂。
|
|
|
|
明刊本《西麓堂琴统》(1549)所载《醉渔唱晚》解题:“陆鲁望与皮袭美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兴致恐不相上下也。”明刊本《太音补遗》(1557)中《醉渔唱晚》一曲解题:“此曲盖本张仲宗诗云:‘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忌昏晓;醉眼冷看朝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清刊本《诚一堂琴谱》(1705)在《醉渔唱晚》的后记中曰:“奇音妙趣,描写醉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今人对乐曲的介绍在《古琴曲集》第一集中说:“曲谱最早见于《西麓堂琴统》,该书说: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泛舟松江,听渔人醉歌而作此曲。皮日休是晚唐诗人,曾写过具有人民性的《正乐府十首》等。目前流行的此曲,据说传自张孔山。音乐利用分节奏、滑音指法和音型的重复来表现豪放不羁的醉态。其中有着表现放声高歌的音调和类似摇橹声的音调。全曲素材精炼,结构紧严。
综上所述,乐曲为陆龟蒙、皮日休所作,它所表现的内容是一个“醉”字。(关于作者的生平,斑竹会在以后陆续推出的古代乐者生平中详叙。)此曲中《醉渔唱晚》之“醉”不是“瓮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那种纯消极处世的表现,而是通过渔人豪放不羁的态度,借醉论政,以醉汇愤。我们从著名国乐家卫仲乐先生演奏的《醉渔唱晚》,可见其形象虽有“人影婆娑,歌声断续”之感,但音乐表现的气质是那样的刚劲和泼辣。
乐曲“入拍”前是引子,节拍自由,为琴曲结构中比较典型的“散起”。接着是句幅短小的吟唱性音调(旋律活动音域只有五度),动作性的摇橹节奏,犹见暮色苍茫之中醉渔哼唱着渔歌的情景。当这个主题重复时,开始作移高四度模进,句幅作了扩弃,情绪开始上扬。由于速度、音区、节奏等因素的变化,音乐苍劲有力。显然醉渔是人醉志清。接着,出现“摄”和“反摄”秦双音指法的运用,旋律伴随着一个固定低音G,使音乐情绪更为高涨,下一乐段音乐展开采用断断续续的主题歌调与强而有力的节奏性音型穿插进行,而这些断断续续的主题歌调时而变形,时而模进。随着连续的三连音节奏和其下方伴随的固定低音,即出现乐段高潮。而后转至低音。醉渔犹如醉后初。“入慢”,音乐逐渐平缓下来而至尾声,用泛音奏出急促的音调,醉渔酒醒,面对严酷的现实,无限感慨。
最后,请看一段皮日休写的散文《原谤》以供参考:“呜呼!翘、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摔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艺术中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