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与音乐之美
杂曲歌辞·定情篇
乔知之(唐)

共君结新婚,岁寒心未卜。相与游春园,各随情所逐。
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菖花多艳姿,寒竹有贞叶。
此时妾比君,君心不如妾。簪玉步河堤,妖韶援绿pH。
凫雁将子游,莺燕从双栖。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
君时不得意,妾弃还金闺。结言本同心,悲欢何未齐。
怨咽前致辞,愿得中所悲。人间丈夫易,世路妇难为。
始经天月照,终若流星驰。长信佳丽人,失意非蛾眉。
庐江小吏妇,非关织作迟。本愿长相对,今已长相思。
复有游宦子,结援从梁陈。燕居崇三朝,去来历九春。
誓心妾终始,蚕桑奉所亲。归愿未克从,黄金赠路人。
洁妇怀明义,从泛河之津。于今千万年,谁当问水滨。
更忆倡家楼,夫婿事封侯。去时思灼灼,去罢心悠悠。
不怜妾岁晏,千载陇西头。以兹常惕惕,百虑恒盈积。
由来共结褵,几人同匪石。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只。
今日玉庭梅,朝红暮成碧。碧荣始芬敷,黄叶已淅沥。
何用念芳春,芳春有流易。何用重欢娱,欢娱俄戚戚。
家本巫山阳,归去路何长。叙言情未尽,采菉已盈筐。
桑榆日映物,草色盈高冈。下有碧流水,上有丹桂香。
桂枝不须折,碧流清且洁。赠君比芳菲,受惠常不灭。
赠君泪潺湲,相思无断绝。妾有秦家镜,宝匣装珠玑。
鉴来年二八,不记易阴晖。妾无光寂寂,委照影依依。
今日持为赠,相识莫相违。
抱歉, 该类数据暂时缺失......


请输入更多乐曲
 
捣衣词曲沧海龙吟词曲
秋塞吟词曲孤馆遇神词曲
孔子读易词曲大胡笳词曲
龙朔操词曲秋水词曲
忆故人词曲幽兰词曲
天风环佩词曲佩兰词曲
酒狂词曲流水词曲
高山词曲普庵咒词曲
潇湘水云词曲长门怨词曲
胡笳十八拍词曲醉渔唱晚词曲

 
  明刊本《西麓堂琴统》(1549)所载《醉渔唱晚》解题:“陆鲁望与皮袭美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西塞山前,桃花流水,其兴致恐不相上下也。”明刊本《太音补遗》(1557)中《醉渔唱晚》一曲解题:“此曲盖本张仲宗诗云:‘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忌昏晓;醉眼冷看朝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清刊本《诚一堂琴谱》(1705)在《醉渔唱晚》的后记中曰:“奇音妙趣,描写醉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今人对乐曲的介绍在《古琴曲集》第一集中说:“曲谱最早见于《西麓堂琴统》,该书说: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泛舟松江,听渔人醉歌而作此曲。皮日休是晚唐诗人,曾写过具有人民性的《正乐府十首》等。目前流行的此曲,据说传自张孔山。音乐利用分节奏、滑音指法和音型的重复来表现豪放不羁的醉态。其中有着表现放声高歌的音调和类似摇橹声的音调。全曲素材精炼,结构紧严。
  
  综上所述,乐曲为陆龟蒙、皮日休所作,它所表现的内容是一个“醉”字。(关于作者的生平,斑竹会在以后陆续推出的古代乐者生平中详叙。)此曲中《醉渔唱晚》之“醉”不是“瓮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那种纯消极处世的表现,而是通过渔人豪放不羁的态度,借醉论政,以醉汇愤。我们从著名国乐家卫仲乐先生演奏的《醉渔唱晚》,可见其形象虽有“人影婆娑,歌声断续”之感,但音乐表现的气质是那样的刚劲和泼辣。
  
  乐曲“入拍”前是引子,节拍自由,为琴曲结构中比较典型的“散起”。接着是句幅短小的吟唱性音调(旋律活动音域只有五度),动作性的摇橹节奏,犹见暮色苍茫之中醉渔哼唱着渔歌的情景。当这个主题重复时,开始作移高四度模进,句幅作了扩弃,情绪开始上扬。由于速度、音区、节奏等因素的变化,音乐苍劲有力。显然醉渔是人醉志清。接着,出现“摄”和“反摄”秦双音指法的运用,旋律伴随着一个固定低音G,使音乐情绪更为高涨,下一乐段音乐展开采用断断续续的主题歌调与强而有力的节奏性音型穿插进行,而这些断断续续的主题歌调时而变形,时而模进。随着连续的三连音节奏和其下方伴随的固定低音,即出现乐段高潮。而后转至低音。醉渔犹如醉后初。“入慢”,音乐逐渐平缓下来而至尾声,用泛音奏出急促的音调,醉渔酒醒,面对严酷的现实,无限感慨。
  
  最后,请看一段皮日休写的散文《原谤》以供参考:“呜呼!翘、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摔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艺术中国)
后页  [1] [2] [3] [4]5[6] ... [304] [305] [306]  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