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之音 Voice of North America |
网友论坛 |
现代诗歌 |
|
hepingdao ?2007-05-17 09:02:34?? | |
来源: 曲未平 于 07-05-16 13:10:33
读9511先生文章后
读了九五先生的文章,很高兴,因为基本观点我都支持。有些地方也许有点过激,作
者愤激之情溢于言表,我猜是想起一点振聋发聩的作用。现在也确实需要有人站出
来,作这样的呼喊。
诗,无论新诗和旧诗,都要有真情,题材倒可以是多样的。“大江东去”是美,
“小桥流水”也是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美,“妆罢低声问
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是美。只要情真,能到人心脾,就是好诗。诗最怕无病
呻吟,最怕故弄玄虚,最怕生造一些除了自己谁也不懂的词和句。读这样的诗,真
如吃夹生饭,不软和,瞌牙,叫人想吐。但对初学的人,也不妨先无病呻吟一番,
是为练习。然后尽快去表达那真正属于你的思想。
先生认为“散步”太平铺,不能为诗,我倒觉得也可以。如“木兰辞”,从“唧唧
复唧唧”到“焉能辨我是雄雌”都是慢慢道来。关键还是要有真情,有表达真情的
好诗句。怕的是不散步,躺在那儿唠叨不休。
我是新诗旧诗都爱读,都学着写。郭小川,贺敬之,张志民,李瑛,公刘,沙鸥,
等等以前都喜欢过。但对现在不少新诗,真是越来越看不懂。我有一本“舒婷诗集”,是慕“致橡树”而买的。看到后来,感到她也就是“致橡树”那几首八○年前写的诗好,后来就越看越不懂,最后只好“罢读”。感到她是因橡树出名,现在在“卖”名。
关于新诗的分行,本诗坛里几位女性作者,大都在写这类诗。分得好,读起来有一
种节奏感,好象还提供一个间歇,让你去品诗味。但有些分得太随意,好象在耍杂
技。读起来真如听口吃的人说话,累,又不明白。写到这里,想起前辈作家贺敬之
的“断”行诗,那时叫“马雅可夫斯基”体,分阶梯排列。有一首庆祝国庆的诗,
记得是这样断的:
东风
红旗
朝霞似锦。
大道
青天
鲜花如云。
听
马蹄哒哒
看
车轮滚滚。
这是在哪里啊?
在中国!
这是什么人啊?
是我们。
另外还记得这几句:
四时春风
吹万里山河
雪消冰化。
中秋明月
照进多少
幸福人家。
让现代人来写,一定另有“砍”法了。(一笑!) |
戴玨 ?2007-05-17 09:24:30?? | |
晓松 xièdào: |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1)什么是诗?怎样才叫诗?为什么叫诗而不叫别的?
(2)诗该不该押韵?散文诗和散文有什么区别?
|
"Prose is words in their best order; Poetry is the best words in their best order."
-- Samuel Coleridge
這個說的是詩和散文的分別。詩是語言的藝術,撇開思想內容不說,好的詩人對選詞,詞序或分行會不斷地嘗試研究。唐朝詩人賈島有首詩自言作詩之難之苦: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丘。
其他如「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吟成一個字,撚斷幾莖鬚」等古人的話說的也是詩人的執著。 |
枫华墨客 ?2007-05-17 16:13:35?? | |
在那边写了这么几句,也算是对“什么是诗”的一点思考吧,也贴在这里:
我看诗的方法稍不同些。
就如,看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很多人或者在欣赏她的衣上的花边,纽扣的式样,发式,耳环,等等,然后来评价是否是个可人儿。
但,我却看她的眼神,脸颊,脖子,手臂,和脚踝。
那么,哪个到底是美的主角呢?当然是人,而衣裳是来彰显这层美丽的,
耳环映着脸颊绯红,斜领衬着脖子修长,花边短袖露出两截嫩藕,而红红的指甲让脚的样子更妙。
而诗也是一样的,所有的格式,韵律,字词,长短,都是衣服的裁剪,穿得合适当然很重要,
但是,如果忘了穿衣服的人,那诗的灵性和气质,那么,诗就输了一大半了。
你这首诗(Kokho的那首《劝茶咛》),的确有些平仄的问题(说实话,我的平仄也不怎么样),但是,却和那画很配,喝茶喝出了这种气韵,我也是很少见到,所以,对萝卜上的泥,我并不是很在乎,关键是,是个萝卜,新鲜就好了。 |
枫华墨客 ?2007-05-17 16:23:54?? | |
是想说,要谈诗是什么,应该分清诗的本体,和诗的形式。
我看到多数人谈诗的形式居多,而很少人触及诗的本体。
写诗,如果脑子里只有字句,间架结构,也很难成好诗
有人说,多写诗,久了,就可以做诗人了。
而我说,要写诗,应该先做个诗人,象诗一样的人,如诗一般的活着的人。
如果你不是诗人而写诗,那诗能够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吗?至多是你的又一件收藏的古董玩品而已。
而如果你改善你的心性,让人生如风,心地如月,那么,写诗就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只要拧开水龙,那诗就自然的流出来了。
当然,看了很多诗,觉得古韵的容易落入仿字,而自由体的容易落入乱字。
觉得,诗,如风和云一样的流动,象风筝一样的轻盈,但应该不能完全离开哲思的土壤,生活的牵绳,要不,诗就会如软泥一般无骨,如断线一般飞得没有踪影,如蜃楼一样无基了。
几句闲话。 |
盼自 ?2007-05-17 17:12:19?? | |
诗的白话,口语不等于语言文字庸俗化,审美的庸俗化。我记得‘80年代,刚开始接触国内留学生时,对‘搞’字很反胃(例,搞对象,搞什么专业,那时的海外华人对搞字,不约而同都有一个奇怪的感觉,乱搞,瞎搞,搞鬼,搞两面派,搞七捻三等等,总觉得搞字虽不算一个粗字,但也不是个雅字。对象,专业是高尚的人与事吧,我心想),一个个北大交大复旦的高材生,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觉得不对劲。我曾试想是什么原因。文革把教育疏忽了?而口语低俗的正常化,是读书人必须接受的思想教育?在翻阅莽汉,撒娇的诗集时(自‘80至2000初)仿佛看到语言的日记,慢慢美化了,优化了。但,个人的标准来看,白则白矣,莽汉与撒娇还不能算是诗。近来比较有趣的是电视上,老听到“几个亿”;但没有“几个万”或“几个千”的口语。 |
Lake ?2007-05-17 17:19:13?? | |
枫华墨客的“几句闲话” 倒也 诗意盎然。 |
荧石 ?2007-05-17 19:25:44?? 作品首先得是诗歌,即有诗意;无诗意,立意再好,思想再美也不是诗歌。 | |
我们在讨论什么是马时,你牵来一头象,不合适。 思想好,立意新的东西可以是小说,散文,诗歌。 事实上,很多人写的东西就是小说或四不象。
思想,创意当然重要,但作品必须有诗意,即是诗歌。
声明: 9511即荧石
poemking.blog.sohu.com |
hepingdao ?2007-05-17 19:33:48?? | |
诗意和立意,应该是不矛盾的
前面兄弟说的, 是针对当下的一个普遍现象:
玩小伎俩小聪明, 而内容和立意却是苍白和空洞无物的诗歌 |
迪拜 ?2007-05-17 22:47:09?? | |
<野草>是散文
不是诗歌,
大陆评论界太媚俗,许多主编太媚俗
因为鲁迅被定性得伟大,并且,写过诗歌,于是,非要说鲁迅是大诗人
民间只认可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杂文家"
根本不是大诗人,
很多诗歌选本非要把鲁迅的很拙劣的诗歌编进去,还要"大加评论",闭着眼睛赞赏,
这种诗歌选本,放在手里,简直多余.
古今中外,即使大文豪,也就能够在"一种,或者顶多两种体裁"上,登峰造极.
鲁迅,想必,不可能例外.
他被赋予太多头衔,
实在,有太多"近90年来的政治阴影"
这是,大陆民间的共识. |
不容己者 ?2007-05-18 06:05:17?? | |
能够引起人心共鸣的,为大众所喜欢所传诵的,就应该是好诗吧 |
hòuyè [1][2][3][4]5[6][7][8] qiányè |
宾至如归 |
谈古论今 |
大雅风文学奖 |
奥运之光 |
中外华文诗歌联赛 Poetry Competition |
《北美枫》版主议事区 |
海外新闻 Oversea News |
音乐与朗诵 |
联赛专刊编辑小组 |
诗海编辑部 |
《北美枫》编辑委员会 |
洛夫專欄 Lo Fu's Poetry Column |
北美华人文学社理事会 |
评论鉴赏 Reviews |
西方文学 Western Literature |
落尘诗社 |
古韵新音 |
美哉贴图 |
开心一笑 |
健康与美容 |
Maple News |
社区消息 Community News |
散文天地编辑部 |
合作交流 |
驻站作家 |
加拿大〈游子吟〉网络格律诗歌赛 Classic Poetry Competition in Canada |
诗海室 |
散文游记 |
信息中心 News Centre |
诗歌联赛组委会 |
音乐极限 |
移民心语 |
内部交流 |
乐岛编辑部 |
會議中心 Meeting Room |
诗词吟诵 |
影视频道 |
名家综述 Expert Review |
冻结栏目 |
Chinese Poetry |
三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