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ident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卷一一七 河北奉使奏草卷上: : 及伺候官中价例高低,常至三四月间,方始猛来入中。
卷六十八: : 极马岭之高低,雾昏昏而漫漫,风而凄凄,瞻洪川其如带,望巨海其如圭,执
卷二十八: : 阶墀任石势以高低,栏栋接山形而宛转。
第01部·卷四: : 高低碎月轮;
第01部·卷七十八: : 地有高低,岁有善恶,伤於水潦,则低田不稔,稍遇亢旱,即高处无苗。
第01部·卷八十一: : 地有高低,岁有善恶,偶有水涝,即低田不稔,稍遇亢旱,即高处无苗。
第01部·卷八十九: : 当据课效高低,优加升奖。
第01部·卷九十七: : 高低翠壁,列幽涧而开筵。
第02部·卷一百三: : 高低叶力,总六州之疆土,供万乘之征租。
第02部·卷一百四: : 高低贵叶其规程。
第02部·卷一百七: : 宜约所守官资序高低,许令同有出身人合格年限求官,赴京日仍须本道申送,则与
第02部·卷一百九: : 不系官位高低,并行朝典。
第02部·卷一百十一: : 位有高低,事无偏党,方当景运,务洽群心,将宏莫大之规,宜定维新之制。
第02部·卷一百十五: : 高低推念祖之诚,内外保贻孙之庆。
第02部·卷一百二十七: : 却虑高低士庶,远近封巡,不早回翔,终同覆灭,故今晓示,贵在保全。
第02部·卷一百六十六: : 狎兰砌之高低,玩荆扉之新故。
第02部·卷一百八十三: : 因岸谷之高低
第04部·卷三百二十二: : 既高低以异姿,亦浓淡而殊色。
第06部·卷五百九十五: : 会高低以齐奏,谐疾徐而并出。
第07部·卷六百五十一: : 犹虑幅尺高低,阅览有烦於睿鉴;
第07部·卷六百八十六: : 地形高低,四望空平。
第07部·卷六百九十五: : 高低可二三尺,自下而望,如妆点成。
第08部·卷七百四十三: : 法逐人我以高低
第08部·卷七百四十八: : 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第08部·卷七百六十二: : 高低不爽。
第08部·卷七百六十五: : 高低可记。
第08部·卷七百六十六: : 声名看门簿高低,流品出人家子弟。
第08部·卷七百六十八: : 恐高低之不均。
第08部·卷七百七十: : 实高低而在君。
第08部·卷七百八十一: : 谁知泉路之高低,孰测夜台之远近?永惟良配,亦实女师。
第08部·卷七百九十四: : 又高低行五里,至连驿。
第09部·卷八百十: : 拱树高低,连冈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