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返回主页
陕西延安府等地大饥: 饥荒更甚。
山西大饥荒
太仓州灾荒: 是数十年没有过的饥荒
李二攻占徐州: 饥荒时开仓赈济饥民,故人称“芝麻李”。
留正诱捕奴儿结: 吐蕃穹齐青羌因饥荒,欲连结奴儿结入宋境虏掠。
宋诸路旱蝗: 各地又发生饥荒,饥民掠卖人口换取食物,临安尤其严重,饥民在路上抢夺食物,
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之乱: 加上连年饥荒,阿里不哥难以继续支撑。
蒙古设司农司: 管理农桑、水利、学校、饥荒等类事务。
宋置常平仓: 如遇饥荒年岁,即出粮减价卖给贫民。
宋诸路民饥: 宋诸路出现饥荒
辽燕地饥疫: 辽燕地发生饥荒、瘟疫,民多外流甚至饿死。
大延琳之乱: 燕山地区连年饥荒歉收,户部副使王嘉献计,役使东辽地区老百姓打造船只,强迫
王则起义: 因饥荒而逃亡到贝州(今河北南宫东南),替人放羊为生。
元祐废除青苗法: 灾荒年景则减价出售给饥荒的农民,借贷常平仓财物者交纳一分利息。
晋括民谷: 朝廷因恒、定(今河北正定、定县)饥荒最为严重,虽各地括谷而唯有恒、定不括
后晋杨光远阴谋不轨: 建议乘后晋境内饥荒,内外空虚,取后晋。
高开道复称燕王: 幽州发生严重饥荒,高开道许诺以粟赈济幽州百姓。
李大恩败死新城: 言突厥境内受灾、遇有饥荒,请求政府派兵攻取马邑。
总章二年灾荒: 四十余州饥荒,关中尤其乏食。
置柏崖仓: 总章元年(六六八)及是年关中旱灾饥荒直接促使唐设此仓,以屯河东、北租粟,
苏良嗣卒: 时关中饥荒,盗贼纵横,良嗣政令严明,不出三日而擒贼。
禁杀生: 时江淮天旱饥荒,民因不得打鱼捞虾,饿死者甚多。
九节度使兵败相州: 当时因天下饥荒,官军粮饷来自江淮地区,或来自并州、汾州,船车相继于道。
朔方及镇西、北庭行营军乱杀节度使: 民间也饥荒,不可赋敛,所以将士粮饷不足。
李泌请募兵京西戍卒屯田: 国家连年遭受饥荒,经费不足,即使有钱,亦无粟可籴。
郭子和称永乐王: 正赶上郡中发生饥荒,郭子和暗结敢死士十八人攻郡门,杀郡丞王才,开仓赈施百
李仲琰、安修仁诬杀梁硕: 河右地区闹饥荒,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
东魏使民休养生息: 河南州郡连闹饥荒,公私穷困,民多饿死。
冀州饥: 冀州饥荒
洛阳之围: 饥荒空前严重,首都被围,诏命所行,不出一城,形势万分危急。
石勒投公师藩: 并州饥荒,建威将军阎粹说东瀛公司马腾执获诸胡于山东卖充军实。
襄国大饥: 所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发生大饥荒,谷二升直银一斤,肉一斤直银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