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與返回主頁
官捨迎內子有庭花開: 東風與拘束,留待細君來。
詩品二十四則·超詣: 清風與歸。
有憶: 分付東風與玉兒。
贈廣利大師歌: 詠殺江南風與月。
古離別(雜言): 猶聞啼風與叫月,
平望蚊子二十六韻: 不避風與雨,群飛出菰蒲。
代北言懷: 風與雪兼來。
本草采萍時日歌(唐高供奉作): 選甚癱風與緩風,
最高樓(散後): 剩下了、許多風與月,侵枕簟,冷簾櫳。
解連環: 視為可聚可散的風與霧,毫無依憑可言。
摸魚兒(兩岩有石狀怪甚,取離騷九歌名曰山鬼,因賦摸魚兒,改名山鬼謠): 風與山石相搏擊,再加上暴雨肆虐,聲如鬼哭狼嚎,詞人說,那聲音由“山鬼”發
滿江紅: 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
滿江紅: 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
臨江仙(縣圃種花): 丁寧風與月,記取種花人。
賀新郎: 醖釀春風與和氣,舉長江、變作香醪美。
江如練(蝶戀花): 兩槳往來風與便。
水竜吟(遊禦河並過壓沙寺作): 東風與染,揉藍春水,灣環清淺。
江城子: 苦恨秋江風與月,偏管斷,這些愁。
減字木蘭花: 不耐世間風與日。
江城子(餞黃魁): 暫去平分風與月,迎細札,步金鑾。
減字木蘭花: 莫負等閑風與月。
水調歌頭: 風與月,巧相隨。
唐多令(九月留城書懷): 邀風與較量。
摸魚兒(甲申客路聞鵑): 東風與汝何恩怨,強管人間去住。
賀新郎: 多少無情風與浪,又那更、蝶欺蜂妒。
賀新郎(送太守): 多少無情風與浪,又那更、蜂欺蝶妒。
李翰林墓: 清風與終始。
偶題三首: 春風與物期。
華嚴院西軒見芍藥兩枝追想吉祥賞花慨然有感寄呈纔翁: 吹面輕風與送香。
溪上尋梅: 笑倩東風與破寒。
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 更把仁風與奉揚。
虎溪: 不為清風與明月,道人何事過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