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返回主頁
乾隆帝第三次南巡: 賑順天、直隸、文安等二十八州縣上年水災,免山東惠民等十五州縣衛歷年民欠銀
清政府嚴禁販食鴉片: 五城順天府步軍統領衙門,以及各省直督撫等,要一體嚴查,按律究辦。
元顧帝妥歡貼睦爾逝世: 朱元璋因其知順天命,退避而去,加號順帝。
解縉進呈《大庖西室封事》: 順天應人,皆此類也。
改北平為北京: 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北平行太僕寺為北京行太僕寺。
北京會同館的設立: 館址為原順天府燕臺驛。
遣使賑災: 浙江、湖廣、河南、順天、揚州分遭水災,河南、陝西遭受瘟災,成祖遣使賑之。
命黎利權署安南國事: 紀元為順天,建交州府為東都,清華府為西都,分十三道,各設承政、憲察及總後
渾河溢决: 造成順天(今北京)、保寧、真定(今河北正定)、河間(今河北獻縣)等二十九
官俸折鈔: 順天等八府官多鈔少之地衹能在船鈔內支給。
汰京師冗官: 大理、鴻臚、光祿、太僕及順天府等冗官七十員。
顧佐: 改任順天府尹,為權貴所忌,出為貴州按察使。
訪“聖賢”後裔: 順天府推官徐鬱言:國朝尊崇聖賢,寵及其後裔,或蔭封爵,或免徵徭,甚稱盛典
定北京為京師: 永樂元年(1403)成祖建北京於順天府,稱為“行在”。
施禮逝世: 順天府東安人。
李斆逝世: 順天府涿州人。
黃蕭養起義: 稱順民天王(一作順天王),改元東陽封部下為公、候、伯、太傅、都督、指揮等
禮部會試復分南北捲: 北捲順天、山東、河南、山西、陝西;
科考徇私論爭: 景泰七年(1456)順天鄉試,翰林劉儼、黃諫為考官。
王驥致仕: 遷山西按察司副使、順天府尹、兵部右侍郎、兵部尚書等職,曾三徵麓川,朝廷依
劉鉉逝世: 舉順天鄉試,授中書捨人。
劉實下獄: 三年後起復為順天府治中。
張黼論冗官之弊: 順天並直隸各府及四布政司各府各添設同知一員,專職撫民勸課農桑。
禮部補定會試規則: 供給飲食順天府官多有造作不精,供給失節者,令士子埋怨。
嶽正致仕: 直隸順天人,正統十三年(1448)會試第一,賜進士及第,授編修,升春坊右贊善
數地發生水災、旱災: 順天府、河間府、永平府復又大水,如此旱澇相接,民食草木幾盡。
京師饑荒: 順天等府大水,如此旱澇相接,導致京城嚴重缺糧。
顺天、保定等府水旱灾
張諫逝世: 天順八年召為順天府尹,多次上疏請減徵料以解民睏。
北京改設二巡撫: 給事梁璟之請設東、西二巡撫:東治順天府、永平府,駐遵化;
餘謙逝世: 升吏部郎中、順天府丞。
原傑逝世: 再巡按順天諸府,開倉賑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