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回主頁
九一八事變: 一股青年熱血沸騰而已”。
南昌起義: 會後各界青年踴躍參軍,僅報名的學生就有數百人。
整理黨務案: 邵元衝任中央青年部部長,蔣介石任中央組織部部長兼軍人部部長,隨後,又任國
中國共産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對於農民運動之議决案》以及對於青年運動、婦女運動、黨的組織、宣傳工作等
五卅慘案: 青年學生上街宣傳罷工,發動市民募捐,資助紗廠工人。
國民革命軍組成: 東、浙江、江蘇、湖南等地招募一批青年工人、青年農民,於1924年底先後組建了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會還通過了接受共産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决定。
黃埔軍校: 孫中山到會場給青年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員38人(其中共産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20人),孫中山先生曾於8月21
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
香港海員大罷工: 中共廣東支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廣東區委組織全體黨、團員參加接待和其他各項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國共産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施存統作了關於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情況的報告。
中國共産黨成立: 領導人是享有威望的《新青年》的主編陳同志。
上海共産主義小組成立: 濟南、廣州以及旅日、旅法勤工儉學青年中也建立了共産主義小組(當時各地成立
覺悟社: 天津青年學生的進步社團。
新文化運動: 時間從1915年《新青年》創刊到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成立。
新青年
清政府决定派五大臣考察憲政: 以國內及留學國外的青年學生為主的反清愛國運動日益高漲,國內群衆性反對清政
科學補習所: 成員主要是青年學生和新軍士兵,着重在新軍士兵和低級軍官中進行革命宣傳和發
中國教育會成立: 該會為收容南洋公學退學青年,曾創辦愛國學社(南京陸師學堂退學學生亦來就學
愛國學社成立: 林礪、章士釗等四十餘退學青年到上海,加入愛國學社,愛國學社遂按拒俄義勇隊
青年会成立
支那亡國紀念會舉行: 對鼓動、教育愛國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産生了很大影響。
黃少強逝世: 以培養青年畫傢。
《訄書》初刻本刊行: 對當時青年知識分子走上反清革命道路起了很大影響。
《譯書匯編》創刊: 受到國內外青年和學生的青睞,風行一時。
義和團運動在天津興起: 時有幼童、青年演練義和拳,又有青少年婦女演練紅燈照,不少清兵亦參加義和團
《巴黎茶花女遺事》譯本刊行: 內容為巴黎貴族青年亞猛(阿芒)與巴黎名妓馬剋(瑪格麗特)之間的愛情悲劇。
聖學會成立: 參加者有開明士紳、青年士子共二百多人。
湖口、九江激戰: 青年驍將陳玉成也從江北趕至九江助林啓容守城。
中國人攝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任景豐青年時曾到日本學習過照像技術,早在光緒十八年(1892),他就在北京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