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返回主页
《南村辍耕录》刊行: 遂隐居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专心著书。
忽必烈为什么把国号定为“大元”: 弃职隐居,后拜虚照禅师,出家为僧,法名“子聪”。
杨时卒: 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
李侗卒: 他长期隐居田里,教授学徒。
范成大自编诗文总集: 隐居石湖故里。
丘处机雪山之行: 先后隐居于稀溪 (今陕西宝鸡东南)和陇州(今陕西陇县),结交士人,声名日
丘处机去世: 金末隐居栖霞山中,金、宋分别来召,不赴。
理学北传: 赵复辞职隐居时,把程朱传注诸书尽付姚枢。
祝穆撰《方舆胜览》: 隐居不仕,以著述为事。
冉琎、冉璞议筑钓鱼城: 隐居播州(今贵州遵义)的冉琎、冉璞兄弟向余玠献计,在合州钓鱼山筑城,作为
郭无为被诛: 隐居武当山。
徐铉再使汴京: ”臣本隐居山野,不愿奔波仕途,李煜硬逼臣来。
召对种放: 隐居终南山豹林谷之东明峰,自称“退士”,号云溪醉侯,以讲习为业,从学者众
宋立应天府书院: 原为五代末年名儒戚同文隐居讲学之所。
魏野卒: 内容多反映山中隐居生活的情趣,为诗清苦,颇类唐人风格,多警策句。
智圆圆寂: 后隐居西湖孤山,人称孤山法师。
蔡京被眨逐出京: 隐居京师作恶,以至上天、百姓交相谴责,希望徽宗早日下令将其逐出京师,以平
宋封道士王仔昔: 后隐居嵩山,自称曾遇许逊真君,授以大洞隐书、豁落七元之法,能知未来祸福。
元照圆寂: 晚年隐居灵芝崇福寺,世称灵芝尊者。
孙思邈卒: 隐居太白山。
司马承桢谈终南捷径: 书左丞卢藏用指着终南山说:“此山隐居已很不错,何必回到天台?”承祯道:“
孟浩然卒: 曾隐居鹿门山。
玄朗卒: 因隐居左溪岩,世称为“左溪尊者”。
李泌归隐衡山: 李泌请求肃宗听其归山隐居,肃宗固留之,李泌不可,肃宗乃听其归隐衡山,下敕
唐朝廷初步处置降敌官员: 隐居于青岩山,安禄山以其为采访使,并奏为掌书记。
王维卒: 隐居于终南山辋川别墅。
顾况卒: 晚年隐居茅山,炼丹修道,自号华阳山人。
薛涛卒: 隐居成都西郊浣花溪。
卢仝遇害而卒: 长期隐居东都,与韩愈、孟郊过从密切,终生未仕。
萧俯卒: 隐居济源(今河南)。
张祜卒: 隐居丹阳曲阿(今江苏丹阳)。
唐彦谦进士及第: 晚年隐居鹿门山,号鹿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