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返回主頁
第35節:九三述懷(1): : 我生平信奉陶淵明的四句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第38節:九十五歲初度: : "是陶淵明的一首詩。
第70節:我最喜愛的書: : 三、陶淵明的詩
三一至四十: : 陶淵明說盡萬千言語,說不要富貴,能忘貧賤,其實是大不能忘,它衹是硬將這個
一百二一至一百三十: : 陶淵明亦衹是老莊。
一百三一至一百四十: : 陶淵明之自然,今蓋雲「使然」。
世範捲上: :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時代,儘管那個時代是思想活躍的時代,各種思想允許並存。
禪宗概要: : 大傢便可知道他們受到佛學思想熏陶淵源的所自了,但是我說的影響與比較,並非
第六篇 大宗師: : 就是陶淵明“
第5節:呆在自己應該呆的地方: : 陶淵明隱居田園,因為他們知道那不是自己應該呆的地方。
禪話: : 大都傾嚮於當時名士陶淵明的高蹈避世路綫。
禪宗與理學: : 陶淵明亦時相過從。
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 大傢讀過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吧!講人生心為形役。
第一講: : 想到了陶淵明的詩“
中國佛教的傳播: : 如陶淵明、劉遺民等人,會結白蓮社於山中,取《阿彌陀》、《觀無量壽》等佛經
佛道品第八: : 不要用陶淵明形容五柳先生的句子「讀書不求甚解」來自解,故作瀟灑。
捲三十一: : 若是陶淵明。
續筆談十一篇: : 陶淵明《雜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叢話二十三·雜記上: : ”陶淵明《閑情賦》:“願在絲而為履,同素足以周旋。
第十九章略談文學藝術之屬: : 此如陶淵明的詩,倪雲林的畫,恬淡悠閑,超曠出塵;
快樂的莊子?抑或是痛苦的莊子(1): : 還有晉代的陶淵明,是搖擺在兩者之間的話,自李白開始,後世的詩人們身上集合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6): : 我們都瞭解陶淵明,他在很年輕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7): : 如果我們狂放之中能夠看到陶淵明的夕陽在今天悠自溫暖,我能夠看到在餘光中七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8): : 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杜甫、張孝祥,他們活得寬廣,他們活得大氣從容,他們
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 讀書就讀出陶淵明那種"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 我喜歡的是陶淵明說的"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第31節:之三 什麽樣的生命是快樂的(5): : 比如陶淵明,比如王維,比如蘇東坡。
第32節:之三 什麽樣的生命是快樂的(6): : 比如陶淵明,他年輕的時候其實也想做官,他也滿世界去找人打聽,說:"聊欲弦
第33節:之三 什麽樣的生命是快樂的(7): : 個人能意識到田園將蕪的回歸呼喚?陶淵明就這樣回去了,扔下了他的薪水俸祿,
第34節:之三 什麽樣的生命是快樂的(8): : 這不是大歡喜嗎?陶淵明從來不讀功利之書,他讀閑書,他讀《周天子傳》,他讀
第36節:之三 什麽樣的生命是快樂的(10): : 蘇東坡說陶淵明一句話,"以無事唯得此生,一日無事便得一日之生"。
第8節:發現你的心靈(8): : 比如陶淵明給沒有琴弦的琴起名為"素琴",喝醉了抱着琴讓朋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