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路返回主頁
六和二首: 自是吾徒問路蹉。
秋晚書懹: 問路雲山麯折登。
幽事: 遊僧問路上天台。
送茶宋大監: 照公問路廣寒宮。
送黃國博知撫州: 逢人問路長。
雷鳴不雨: 樵子俄從問路回,因言溪𠔌響如雷。
梅林分韻賦詩得下字: 問路逢耕者。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三更問路
頌古十五首: 到傢問路傢何在,掀倒棋盤脫布袍。
示衆: 屋頭問路太無端。
頌古三十一首: 個個尋婆問路頭。
頌古四十五首: 白水田邊問路頭,雪眉婆子打耕牛。
偈公六十五首: 不問路行難。
送何輅歸錢塘兼簡辯端: 問路寒林迥,移舟宿雁驚。
來知客慈峰之乳竇瞻禮明覺塔: 湖邊問路入深雲,十載心香一炷焚。
題布袋和尚: 問路時時嚮日雲。
出嶺題石灰鋪: 登高休問路,雲下是吾傢。
送臨桂令戴若納出嶺: 此行休問路,宮闕鬥杓旁。
白雲寺: 問路不知遠,到山方覺勞。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招提問路方上徵,世界當空已先布。
送淳上人遊九岩: 勞師問路亂山頭。
幽居: 問路客回船。
晨炊皂徑: 問路無多子,驅車半日間。
題竜歸寺壁: 問路可憐生。
田傢苦: 何處行商因問路,歇肩聽說田傢苦。
待成父不至: 頻問路人言。
端峰往還三首: 問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歡。
寄彭元思: 三徑吾將歸問路,一尊何日再論文。
覓應氏庵: 問路因居者,褰裳愧僕夫。
晨起三首: 兒童莫問路,怕是小篔簹。
大滌洞天留題: 問路先從通濟橋,沿溪長岸去迢迢。
清明: 嚮人問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