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返回主頁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長江三峽之一。
詠懷古跡之三: 瞿塘爭一門”(《長江二首》)的警句,用一個“爭”字,突出了三峽水勢之驚險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嶽陽寄源中丞: 鸚鵡洲在長江中浮沉,無浪也無煙;
晚次鄂州: 詩人由江西溯長江而上,必須經過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直抵湖南。
芙蓉樓送辛漸: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
送孟浩然之廣陵: 惟見長江天際流。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 (湖州北面是太湖和長江,東南是東海,故到湖州可雲去江海。
泊秦淮: 秦淮河穿過城中流入長江,兩岸酒傢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遊宴
日出行(一作日出入行): 復出現過關於大鵬、關於天馬、關於長江黃河和名山大嶺的巨大而宏偉的形象。
丁督護歌: 是長江下遊商業繁榮區,有運河直達長江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浩渺的長江,皆陳其足下,為觀景的勝地。
金陵歌,送別範宣: 送爾長江萬裏心,他年來訪南山老。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是“孤山久與船低昂”(《李思訓畫長江絶島圖》),從不動見動,令人稱妙;
清溪行(一作宣州清溪): 出池口瀉入長江
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長江萬裏清。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禦: 失計長江邊。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徵東南懦夫請纓…崔侍禦十九韻: 長江流寒聲。
送別: 日暮長江空自流。
送楊燕之東魯: 蹭蹬長江邊。
送儲邕之武昌: 長江萬裏情。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此詩蕭士贇雲是偽作): 如長江大河,有一種浪濤奔涌的自然美。
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其三): 擋住湘水不能一瀉千裏直奔長江大海,就好象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礙,破壞了他
望天門山: 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
秋下荊門: 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隔江與虎牙山對峙,戰國時為楚國的西方門戶。
望鸚鵡洲懷禰衡: 是長江中的一個小洲,和禰衡有密切關係。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黃鶴樓:近在湖北武昌的長江邊上。
送袁明府任長沙: 自此長江內,無因夜犬驚。
白沙渡(屬劍州): 畏途隨長江,渡口下絶岸。
越王樓歌(太宗子越王貞為綿州刺史,作臺於州城西北): 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
雨二首: 雨含長江白。
王兵馬使二角鷹: 中有萬裏之長江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萬裏長江邊,邂逅一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