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第41节:第二章 盛开(22): : 士杰、卓明教导舞台肢体动作,主要演员有郑怡、邰肇玫、李宗盛、苏来,此
第42节:第三章 绽放(1): : 如果没有韵奖,可能就不会有木吉他吧。
第43节:第三章 绽放(2): : 始于1977年新格唱片创办的"韵奖青年歌谣演唱大会",许多正在读书或刚毕业的
第44节:第三章 绽放(3): : 洋地质学系的陈明韶报名参加第一届韵奖比赛,以一曲Over and Over获得演唱组
第45节:第三章 绽放(4): : 读于台大历史系的包美圣获得第一届韵奖创作组优胜奖。
第46节:第三章 绽放(5): : 大历史系读大四的齐豫获得了第二届韵奖的冠军,同年又获得首届海山唱片民
第47节:第三章 绽放(6): : 李泰祥因罹患帕森氏症处于半退休状态,可是他依然创作、依然录音、依然用
第48节:第三章 绽放(7): : 同样在第二届韵奖获奖的歌手,同时被誉为民歌时代"校园偶像"的李建复在新
第51节:第三章 绽放(10): : 并已集资四千万美
第52节:第三章 绽放(11): : 她被誉为"黄小孩",不仅是指她的嗓音,也指她的为人。
第53节:第三章 绽放(12): : 第三届韵奖获奖的女歌手比较多,除了王海玲,还包括郑怡,王新莲,马宜
第54节:第三章 绽放(13): : 当年参加韵奖是受学姐邰肇玫的影响,虽然唱过多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也与郑
第55节:第三章 绽放(14): : 这首作品也最终使得蔡琴获得了曲奖最佳女演唱人奖。
第56节:第三章 绽放(15): : 在韵奖停办之后,他担任了11届大学城大专音乐比赛的评委。
第57节:第四章 蜕变(1): : 台湾社会的1980年代也被称为"社运黄十年":1979年"美丽岛事件",1980年消费者
第60节:第四章 蜕变(4): : 同时获得了当年马奖最佳制作(李寿全)、最佳演唱(潘越云)、最佳编曲(
第63节:第四章 蜕变(7): : 以"明天基会筹备会"的名义邀集台湾当时最知名的唱片公司,包括飞碟、喜玛
第65节:第四章 蜕变(9): : 成名于校园歌曲韵奖的许景淳推出最具代表性的个人专辑《玫瑰人生》。
第66节:第四章 蜕变(10): : 她获得鼎奖最佳女演唱人奖。
第67节:第四章 蜕变(11): : 《张雨生自述》) 1998年第九届台湾"曲奖"颁奖礼上,张雨生的父亲接过奖杯
第72节:第五章 乡愁(2): : 郭发的《行船的人》曾经掀起一股热潮,成为国语流行音乐外的新兴势力。
第73节:第五章 乡愁(3): : 不久后就在林强、陈明章、门王与李炳辉、朱约信等人身上浮印得更为清晰。
第74节:第五章 乡愁(4): : 1990年开始举办的曲奖在1991年第三届中增加了台语歌曲的奖项,标志着台语流
第75节:第五章 乡愁(5): : 魔岩唱片推出陈明章为盲人走唱歌手门王与李炳辉制作的《流浪到淡水》,四
第77节:第五章 乡愁(7): : 有两个颇具代表性的乐团就是曾拿下曲奖最佳演唱团体奖的乱弹和最近相当受
第78节:第五章 乡愁(8): : 第十三届台湾曲奖向均已离世的郭英男夫妇颁发了特别纪念奖,以纪念他们为
第79节:第五章 乡愁(9): : 之后发掘出陈明章、门王与李炳辉、伍佰、朱约信等本土艺人,确立了水晶唱
第80节:第五章 乡愁(10): : 张四十三借了四百万启动资,其中二百万花在角头自己的录音室上。
第81节:第五章 乡愁(11): : 角头音乐多次获得入围台湾曲奖及年度十大专辑的专业肯定,从另一角度显现
第82节:第五章 乡愁(12): : 第十一届的曲奖颁奖典礼,乱弹拿到最佳演唱团体奖。
第13节:流动的光影声色:塔可夫斯基的音乐色彩与本质(3): : 我必如精
第31节:以音乐装饰长镜头的梦:安哲罗普洛斯映画音乐史诗(9): : 画外音突然把激烈的属摇摆乐画内音全面掩盖,属于乌拉的"慢板"再次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