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返回主頁
邵亨貞: 他到金陵去請求朝廷寬免,沿途把所見所聞寫成詩,詩中說"三年百戰餘,人煙跡如
中华民国诗人、作家,福建泉州石狮人,生于南京,曾于香港与台湾多所大学任教。在现代诗论战与乡土文学论战中曾发表颇具争议的文章,例如《狼来了》。家世余光中家隐居泉州石狮,祖父为余东有,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人,出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是当地的大地主,认为中国前途不如南洋,因安排其幼子余超英到南洋发展,1934年病逝。父亲余超英为闽南华侨,曾在马来亚槟榔屿、麻六甲、吉隆坡等地举办“汉文');" onmouseout="tooltip.hide();" target="_blank" class="row2">餘光中: " title="金陵大學">金陵大學。
庾信: 金陵信使疏。
李日華: 是明代萬歷年間金陵富春堂本和周居易校刻本,《古本戲麯叢刊初集》第30種即據
李方膺: 寓居金陵藉園,自號藉園主人。
曹雪芹: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重到金陵後返京,友人詩每言“秦淮舊夢人猶在”
薩都剌: 奴嬌〕《登石頭城》、〔滿江紅〕《金陵懷古》兩首著名。
戴善甫: 以金陵名妓秦弱蘭裝扮為驛吏的寡妻引誘陶。
𠔌子敬: 金陵人。
楊景賢: 後卒於金陵"。
孔文升: “幼在金陵郡庠,從戴表元(宋末元初著名文人)學,後從廉使使琰遊”(見今人王文
王元鼎: 略雲:“金陵王君元鼎,取自三皇五帝以來事跡,編為四言,又韻其語,欲以教童
劉基: 其心無日不忘金陵
陳維崧: 《與芝麓先生書》、《餘鴻客金陵詠古詩序》、《蒼梧詞序》等,都寫得跌宕悱惻
查慎行: 近體組詩如《金陵雜詠二十首》、《荊州雜詩六首》、《邯鄲懷古三首》、《汴梁
袁枚: 他愛金陵靈秀之氣,在他任江寧縣令時,在江寧小倉山下以三百金購得隨園。
裴鬆之: 崔曙庭根據金陵活字本統計,《三國志》為367,327宇,裴註為320,805字(《〈三國
焦竑: 藏書目》二捲、《京學志》八捲、《金陵雅遊編》一捲、《東宮講義》不分捲、《
吳敬梓: 移傢金陵,為文壇盟主。
張岱: 有賈寶玉生於金陵
餘懷: 《餘懷生卒年考辨》、李金堂《清代金陵學人傳略——餘懷傳》等文章,對餘懷的
王韜: 道光二十七(1846年)年到金陵應考,不第。
李漁: 李漁在金陵時,別業稱芥子園,設有芥子書。
林紓: 、《巾幗陽秋》、《冤海靈光》、《金陵秋》等,筆記有《畏廬漫錄》、《畏廬筆
李春芳: 其證據之一是《西遊記》金陵世德堂本的署名為“華陽洞天主人”,而李春芳五代
陸士諤: 民國十年五月金陵哈守梅拜序
宋懋澄: 他這種思想在《將遷居金陵議》中表述得很明白:“(他願意隱居金陵),匯墳典
多隆阿: 配合曾國荃會攻金陵
方以智: 他重去離別十年的金陵,皈依天界寺的覺浪道盛法師。
歐陽競無: 他創辦了金陵刻經處,以西方近代的宗教研究方法來鑽研佛學、校刻經典,被譽為
達摩: 首先是傳說達摩到金陵(今南京)時和梁武帝的問答。
釋道世: 約有以下 19座:西晉會稽縣塔東晉金陵長幹塔石趙青州東城塔姚秦河東蒲坂塔周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