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返回主頁
陳沂逝世: 金陵(今江蘇南京)人。
馬守真逝世: 明金陵人。
髡殘逝世: 住金陵(今南京)牛首寺。
樊圻: 為“金陵八傢”之一。
顧起元逝世: 著有《爾雅堂傢藏詩說》、《金陵古金石考》、《客座贅語》、《說略》、《蟄庵
宋珏逝世: 流寓金陵(今南京)。
吳甡奏陳集兵措餉: 臣宜道金陵,急趨九江、武昌,相機進止,且可調集兵餉,接濟江北。
汪偉奏陳當今急務: 而守九江即所以守金陵
遺民詩作: 他的《正氣歌》、《金陵驛》等是這派詩歌的代表作。
偽齊聯金侵宋: 其軍一路自采石攻金陵(今江西南京),一路自瓜州攻京口(今江蘇鎮江)。
徵服南唐: 纔下令金陵戒嚴。
皖口之戰: 解救金陵之圍。
金陵之战
徐鉉使汴京: 金陵岌岌可危。
徐鉉再使汴京: 金陵指日可下。
李煜卒: 金陵城陷,李煜出降,授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右幹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
潘美卒: 金陵平後,以功遷宣徽北院使。
遼大舉攻宋: 參知政事王欽若密請真宗南下金陵(今江蘇南京);
王安石卒: 退居金陵,醉心於佛教,恍然有所收穫。
蘇軾卒: 在金陵(今江蘇南京)往常州的船上,不幸病倒,當年七月病逝於孫氏宅院,終年
宋徽宗退位: 自己保持皇位嚮金陵(今江蘇南京)逃命。
徐知誥重建金棱: 金陵乃六朝之都,隋滅陳後,形勢大變,北奪於揚州,南奪於潤州,當年竜蟠虎踞
吳徐知訓被殺,徐知誥輔政: 溫還鎮金陵,總吳政大綱,自餘庶政皆决於知誥。
吳罷遷都之議: 建金陵(今江蘇南),及徐知誥執吳政,循徐溫舊製,於吳大和三年(931)、後唐
吳册徐知誥為齊王: 就曾聽謀主宋齊丘之策欲遷吳王都金陵,為吳王所罷。
南唐圍攻福州: 召王繼勳回金陵,並派兵助守泉州。
李建勳卒: 南唐烈祖李升鎮守金陵時,為副使,參與楊氏吳國禪讓李氏南唐之策。
周世宗再徵南唐: 南唐齊王李景達、陳覺奔回金陵
南唐建南都: 都城金陵(今江蘇南京)與後周衹隔一條長江,而洪州(今江西南昌)居金陵上遊
吉藏卒: 後遷金陵而生吉藏。
徐敬業起兵討武後: 時仲璋言金陵有王氣,且有大江天險,勸敬業南下取常(今江蘇)、潤(今江蘇鎮
永王璘反: 可據金陵,保有江表,如東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