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風返回主頁
次韻王待製遊東坡留題十一絶: 文採風流千古事,野人恨不識天人。
跋蘇養直絶句後: 文採風流照千古,羅浮誰復遺金丹。
範纔元道中雜興: 文採風流今未泯,耳孫胸次似冰清。
雍熙堂: 文採風流及後昆。
曾希曾見示近作賦此贈之: 明日採風聞九陛,
遂初泉: 不惟文採風流是,釀酒喜客俱似之。
九日宴浮金亭: 文採風流喻幕賓,曾陪驄馬清南越。
(山谷听宋宗儒摘阮歌:翰林尚书宋公子,文采风流今尚尔。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貌如千载孤松枝,落魄酒中无定止。得钱百万送酒家,一笑不问今馀几。手挥琵琶送飞鸿,促弦
鷓鴣天·燈火樓臺處處新: 衛士把她交給文採風流的徽宗,或許博得竜顔大悅,一高興給自己封賞個什麽官爵
榮禧堂對聯: ”所以又兼贊賈傢文採風流。
小令: 文採風流,瓊映霜臺。
楊芳燦詩: 軺車聊當採風還。
捲七: : 自謂得旁採風雅權,讒者間之,眈眈虎視,俱不免矣。
薑齋詩話: : 而何損於採風之旨邪?故漢、魏以還之比興,可上通於《風》、《雅》;
東坡詩話: : 文採風華,昭耀當世。
琴臺: : 其文採風流,固足以傳聞後世矣。
捲五十四: : 文採風流及後昆,傢世從來耐官職,百年猶見典刑存。
蘇軾: : 這不光是思其文採風流,更重要的是思其為政“寬簡而不擾民”。
賀鑄: : 這兩人都是文採風流,為古代女子傾慕的人物。
楊冠卿: : 文採風流今尚存,毫發無遺恨。
方嶽: : “騷情”“書味”等語是頌其文採風流,緊接着便以“玉堂深也”一語轉入其從政
王庭筠: : 庭筠文採風流,早有重名,大定十六(1176)進士,歷仕州縣。
李群玉: : 暗示受贈者的文採風流一似宋玉。
榮禧堂對聯(第三回): : ”所以又兼贊賈傢文採風流。
大觀園題詠(第十八回): : 文採風流(匾額)(李紈)
送白海棠帖(第三十七回): : 探春在“文採風流”上想與男子爭勝,這與寶玉的女清男濁的叛逆思想還是有根本
第64節:無分貴賤,在時光裏,我們都微不足道: : 除所有心存不滿的人恐怕纔是國君“採風”的真實目的。
乙卯(民國四年、一九一五): : 文採風流世有人,歷數殊難更以僕。
丁巳(民國六年、一九一七): : 文採風流尚未墜,香火十年舊交誼;
捲四·戊子: : 採風者不可不錄。
韋序: : 採風間俗,顯微闡幽,所關匪細;
臺陽雜興三十首(原註): : 見「臺海採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