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第一次大沽激戰: 清廷派倉場侍崇綸到白河口談判,額爾金等以崇綸地位太低,沒有全權為藉口
清政府創設釐捐: 幫辦揚州軍務刑部侍雷以諴采納幕客錢江建議,在揚州裏下河地區仙女廟、邵
周勃免相: 中令袁盎勸他說,諸呂悖逆,大臣相與共誅之,丞相當時正為太尉,掌握兵權
直不疑賞金: 西漢文帝時為
衛綰為相: 以戲車為,奉事文帝,功次遷中將,為官醇謹,無它才能。
李廣為右北平太守: 被提拔為中,加銜騎常侍。
: 被提拔為中,加銜騎常侍。
徐福上書: 後以為
王吉上疏言治: 以郡吏舉孝廉為,遷雲陽令,舉賢良為昌邑中尉,屢上疏諫昌邑王。
趙充國論屯田: 同時詔兩將軍與中將出擊羌人,強弩將軍受降羌人四千餘,破羌將軍斬殺二千
以四科考試: 光祿勳每年以此四科考校及從官,定其等弟高下。
劉嚮撰列女傳: 劉嚮以故九卿拜為中,領護三都水,遷光祿大夫。
王莽為新都侯: 拜為黃門
師丹策免: 舉孝廉為
劉歆移書太常博士: 於是會同觀點一致的五官中將房將房鳳、光祿勳王龔一起移書太常博士,指責
揚雄撰太玄經: 黃門侍揚雄撰成《太玄經》。
王嘉封還詔書: 以明經射策甲科為,坐殿門失闌免。
董賢得寵: 哀帝時為
杜鄴上書應對: 始以孝廉為,後大司馬衛將軍王商任為主簿,又薦為侍御史。
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又初次推舉孝廉、中寬博有謀略、能胜任地方行政者補充長(縣長)、相(諸
任隗為司空: 遷羽林左監、虎賁中將,又遷長水校尉。
鄧騭請求還第: 騎將軍鄧騭、城門校尉鄧悝、虎賁中將鄧弘、黃門鄧閶皆為列侯,食邑各萬
九真徼外夷舉土內屬: 九真郡(今越南清化一帶)徼外夜蠻夷舉土內屬,開境一千八百四十裏。
張敏為司空: 復拜議,再遷潁川太守,永初元年(107)徵拜司空,在位奉法而已。
先零羌攻雍城等地: 五官中掾程信與巴郡板楯蠻聯兵進攻諸羌,號多敗退,還斷隴道,與零昌羌衆
改元永寧: 賜王以下至吏、從官金帛,賜民爵及布粟各有差。
劉珍等撰《漢紀》: 鄧太後使謁者僕射劉珍、校書劉騊餘、諫議大夫李尤撰 集自光武建武初至安
閻顯典兵: 寧氏為卿、校、侍中大夫、謁者、吏者十餘人;
虞詡劾奏宦官: 又問尚書賈等人,賈與張防素為好友,反誣虞詡確實有罪。
初舉明經: 任京師及各郡國耆儒年六十以上者為、捨人。
伏無忌、黃景等續撰《漢記》: 詔侍中屯騎校尉伏無忌與議黃景校定宮中所藏五經諸子百傢藝術書。
: 少以任子為,以明經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