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fer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第1节: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1): : 当人们屡意外的天灾人祸打击后,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知未来之事,从而达
第7节:《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3): : 这样即便进取受挫、遇失败,还可以重新退回自己的根据地,进一步积蓄能量
第11节: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3): : 为免疑忌、谗谤和迫害,要像紧扎粮食口袋一样,内敛自守,不可轻易展露自
第18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1): : "最终会到法律的各种惩罚。
第19节:五《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2): : 渡河时弄不好就要灭顶之灾。
第22节:六《讼》:退一步海阔天空(2): : 因而到失败。
第30节:九《小畜》:古代农业生产掠影(2): : 农作物因此可以及时运回家而免淋湿霉烂,因此说"富以其邻",《象》说"有孚
第35节:十一《泰》:政通人和享太平(2): : 想、行动上麻痹大意、不加以戒备而邻国侵略,这是有利的因素转化为不利的
第40节:十三《同人》:战争全景俯瞰(2): : 先头部队和敌人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第44节:十五《谦》:谦虚不意味着软弱(2): : 受欺凌、侵略。
第59节:二十一《噬嗑》:饮食之喻与犯人的改造(3): : 最终到严厉的惩罚,因此说"何校灭耳,凶"。
第62节:二十三《剥》:"硕果"--宇宙生生的种子(1): : 屡诽谤、猜疑、排挤、迫害,郁郁不得志,最后只能自沉于汨罗江以明志。
第64节:二十四《复》:论阳气的回复(1): : "七"是人类遇洪水灾难与灾难开始消失之间的临界点等等。
第73节:二十七《颐》:天意与人意之间(3): : 会到一些人的疑问、诘难、反对,会有一些麻烦和阻碍,因此说"厉"。
第5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3): : 老百姓殃。
上经(7): : 就会遇困难而反悔的;
上经(9): : 虽然遇危急,也就没有什么灾患了。
上经(10): : 说明人生的遇,幸与不幸,成名与不成名的关系,都是靠着风云际会的机遇而
下经(2): : 是因为顺着柔顺的本性则不会害的关系。
卷一尚书序: : ”况秦焚书之后,群言竞出,其纬文鄙近,不出圣人,前贤共疑,有所不取。
卷二尧典第一: : ”然古时真历战国及秦而亡,汉存六历虽详於五纪之论,皆秦汉之际假讬为之
卷三舜典第二 : : 秦而灭。
卷五益稷第五: : 言天下之人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有所知,又苦沉溺,皆困此水灾也。
卷六禹贡第一: : 以尧洪水,万事改新,此为作贡生文,故言“禹别”耳。
卷八伊训第四: : 丧嗣位,经无其文,夏后之世或亦不逾年也。
卷十高宗肜日第十五: : ”言至道之王变异,正其事而异自消。
卷十一泰誓上第一: : 《尚书》秦而亡,汉初不知篇数,武帝时有太常蓼侯孔臧者,安国之从兄也,
卷十三金縢第八: : 若使周公不流言,则请命之事遂无人知。
卷十三大诰第九: : 近代已来重丧答人书云:“无状招祸”,是古人之遗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