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返回主頁
希夷陳先生祠堂: 道與寥廓友,形隨變化遷。
次韻會真堂呈景高士: 以道與鎸鏟。
寄題趙高士委順山房: 道與時行誰不願,心為形役自堪哀。
十七日夜当可同去非观月而子仪进道与仆皆不在焉当可有诗辄次韵
再用前韻四首: 學道與時背,從人笑我村。
題葉山甫見惠古琴走筆以謝: 聲音之道與政通,審音知政惟絲桐。
元長生辰: 力扶吾道與斯文,世職傢聲蚤出群。
迎享送神: 出師門兮道與南,建留都兮垂萬世。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
李養吾董教同安為作長編: 所要與道與義俱。
六月寓章法寺: 吾道與時睽。
郴江百詠並序·桄榔山: 休言鳥道與羊腸,鳥道羊腸不可方。
姑惡: 道與外人人轉疑,去歸何嘗說姑好。
瑞岩行者寫華嚴經求僧: 石林道與鞔峰齊,老子晚與諸孫期。
偈六十三首: 直須當道與人看。
哀梅麓樓寺丞: 道與時人背,多因得所深。
白日苦短行: 道與天地準,萬古唯聖賢。
隆報著長老請贊: 了無禪道與人參,
頌古九十八首: 古今學道與參禪,未諳眼耳妙言詮。
送張簽判遊開先: 道與神仙別,人非世俗同。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嚮道與他平出。
藉雪竇韻送超然居士趙表之時在泐潭: 超然道與若人交,南遊浩意未相饒。
: 道與時流見得麽。
題靈鰻廟三首: 道與人尊地轉靈。
潄玉齋前雜卉皆竜圖王至之所植各賦一章凡得八物或賞或否亦應乎至之意歟遂寫寄至之··竹: 無心道與空。
講詩徹章置酒崇政殿講官兩府宗室近臣皆預會奏禦: 道與日俱新。
悲二子聊句: 道與煙焰滅。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大道與衆往,疾驅祗自塵。
山礬: 人人道與木犀同,
送劉無競剋遜司門赴召三首: 道與時升陳,賓隨去可留。
太博孫公遊火井因寄: 七盤雲道與雲浮,下見高林壓縣樓。
道中口占呈能之: 漫道與君心莫逆,誰知樸直個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