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Return to the first page
王夫之: 大都表现在他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两部书里。
刘攽: 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作东汉刊误,为人称诵。
毕沅: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史杰作,博采典籍,考证甄选,剪裁熔铸,成
胡三省: 宝佑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
周天游: )篇)、《二十五史精选精译》、《资治通鉴新注》等20余部。
习凿齿: 在《通鉴纲目》中说到这件事)正办为习凿齿以蜀汉为正统,他对诸葛亮深怀敬仰
司马迁: 然据《史记•孔子世家》和《资治通鉴》,孔安国在元朔二年为博士,元朔二年司
房玄龄: 宜哉!(《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裴庭裕: 亦为《资治通鉴》所取而稍作修饰,反不如此书讲得明白。
袁山松: 编有《通鉴纪事本末》)、明代的袁宏道(湖北人,与兄弟合称三袁,开创了公安
焦竑: 》八卷、《两汉粹宝评林》三卷、《通鉴纪事本末前编》十二卷、《张子湖集》八
李格非: “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续资治通鉴拾补》),但禁止到京师及近钱州县。
马端临: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章学诚: 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
杨仲良: 杨仲良仿《通鉴纪事本末》编撰《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吕思勉: 如《通鉴》专记理乱兴衰,《通考》专详典章经制等。
吴晗: 以及标点《资治通鉴》的工作。
蔡东藩: 儿时阅读《资治通鉴》等史书,时人称为“神童”。
陆士谔: 犹《资治通鉴》,余此编,犹纪事本末,不过自备检查尔,何足问世。
陈鸿: 著录陈鸿《开元升平源》1卷﹐《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二有《升平源》引文。
伏羲: 《帝王世纪》、《遁甲开山图》、《通鉴外记》说在太昊伏羲之后有天下的15个部
董仲舒: 《资治通鉴》载于建元元年。
胡安国: 又著《资治通鉴举要补遗》100卷,《文集》15卷。
商鞅: 而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列子: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述列子是郑国人,他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
黄帝: 《资治通鉴》亦注明黄帝合符釜山为武遂(徐水遂城旧称)之釜山;
诸葛亮: 《资治通鉴》: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闿及高定。
王余佑: 以及《认理说》、《前著集》、《通鉴独观》、《茅檐款议》等。
岑仲勉: 的《隋书求是》﹑《唐史馀审》﹑《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唐人行第录》。
刘勰: 本文史料主要引自《南史》、《资治通鉴》、《梁书》等)
陈澧: 始读家藏《通鉴》,“日课一卷,一年而毕”①。
尉迟偓: 所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曾予采录,但亦有事出传闻,不尽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