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返回主頁
遇五天僧入五臺五首: 身心無所得,日月不將來。
山居詩二十四首: 澹泊身心舉世嫌。
靜坐: 消得個身心
夏日寓居寄友人: 出世身心合嚮閑。
贈持《法華經》僧: 受持身心苟精潔,尚能使煩惱大海水枯竭。
看花回: 細把身心自解,衹與猛拚卻。
怨春郎: 悄一霎身心頓也沒處頓。
次韻王鞏獨眠: 居士身心如槁木,旅館孤眠體生粟。
豆粥: 身心顛倒自不知,更識人間有真味。
觀音贊: 身心俱喪失。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雲雨大千。
題李十八知常軒: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驚人味久長。
沁園春: 把我身心,為伊煩惱,算天便知。
踏莎行: 好像他整個的身心都被吞噬在這片充斥天宇的慘淡愁雲之中。
如夢令(五之二): 身心憔悴,縱有滿肚的不平又怎敢鋪展?詞人的心情從這純粹的景語中已暗示出幾
雨中花令: 休把身心撋就。
風流子: 這裏詞人以“潘鬢”自喻身心漸衰之貌。
永遇樂(贈雍宅璨奴): 沒個頓身心處。
題金華宮: 好把身心清淨處,角冠霞帔事希夷。
輞川集·漆園: 衹要“身心相離,理事俱如”(《與魏居士書》),便無可無不可了。
闕題二首·山中: 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雨濕衣似的涼意,所以儘管
贈懷一上人: 鬆宇清身心
題鶴林寺: 暫令身心調。
宿大通和尚塔,敬贈如上人,兼呈常、孫二山人: 身心能自觀,色相了無取。
同李萬晚望南嶽寺懷普門上人: 釋子身心無垢紛,獨將衣鉢去人群。
題鶴林寺: 暫忝身心調。
宿天竺寺: 怕將水月淨身心
寂上人禪房: 百歲身心幾日閑。
題崇福寺禪院: 身心塵外遠,歲月坐中長。
題鶴林寺: 暫忝身心調。
宿天竺寺: 怕將水月淨身心
題崇福寺禪院: 身心塵外遠,歲月坐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