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之返回主页
卷十三十三之一: : 惯习为此残贼之行,以害於民,莫有自知其所行为过恶者,故令民皆病。
卷十八十八之二: : 其除盗贼之兵,不得废也,故《春秋》僖二十一年旱,《左传》称臧文仲虑无道之
卷十八十八之五: : 如蟊贼之害禾稼然,为之无常,亦无止息时。
诗经卷之二朱熹集传: : 至使复雠讨贼之师、反为报施酬恩之举、则其忘亲逆理、而得罪于天已甚矣。
卷六: : 盗贼之有无,则乡村之臧否可识;
卷七: : 盗贼之任器。
卷二十九: : 取残贼之意也。
卷三十四: : 厉士主盗贼之兵器及其奴者。
卷三十五: : 是盗贼之人。
卷三十六: : 司厉掌盗贼之任器、货贿,辨其物,皆有数量,贾而楬之,入于司兵。
盛德第六十六: : 是为民设陷以贼之也。
秋官司寇第五: : 掌盗贼之任器、货贿。
44、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孟子旁通(四): :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第19节:论语心得(19): : 至于皇上周围那几个武将不过是盗贼之流,不值得顾虑。
第44节:论语心得(44): : 至于皇上周围那几个武将不过是盗贼之流,不值得顾虑。
第8节:独尊儒术:三角版块中的一角(3): :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第66节:听南怀瑾讲《论语》(66): : 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
公冶长第五: : 既失正君讨贼之义,又不数岁而复反于齐焉,则其不仁亦可见矣。
卷二下·梁惠王章句下: :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卷六下·滕文公章句下: : 或有人告之曰:此攘鸡乃小人盗贼之道,非君子大公至正之道也。
卷十一上·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 : 而成其杯棬乎?将斤斧残贼之,乃可以为杯棬乎?言必残贼也。
卷二·梁惠王章句下: :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卷六·滕文公章句下: : 乱贼之党可知矣。
论语全解卷七: : 之而不忍劳之忠焉而不忍诲之适所以贼之也礼曰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此爱而不忍劳
梁惠王下: :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梁惠王篇第一(17): :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⑤。
孟子卷·论政治(1): : 阐明桀、纣为残贼之君,乃为一夫而被杀,以发明民贵君轻之义,故次之。
孟子卷·论政治(2): :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⑦。
卷六五刑章第十一: : 贼之大者,有恶逆焉,决断不违时,凡赦不免;
建都: : 当李贼之围京城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
卷一(1): : 以断贼之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