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返回主页
文彦博逝世: 今观到洛为儿子赴许昌帖,笔势清劲,真不愧古人。
曾布陈招述之说: 将其罢知颍昌府(今河南许昌)。
宋建立四辅: 以颍昌府(今河南许昌市东)为南辅,拱州(今河南睢县)为东辅,郑州(今河南
苏辙卒: 寓居许昌颖水之滨。
朱友谦被族诛: 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鲁炅为南阳节度使,阻叛军南侵: 鲁炅上表请以薛愿为颍川(今河南许昌)太守兼防御使,以庞坚为副使。
来瑱为颍川太守: 以来瑱为颍川(今河南许昌)太守。
唐军收复河阳、河内、颍川: 军大将田承嗣围来瑱于颍川(今河南许昌),也遣使来降,因郭子仪应之缓慢,承
安庆绪走保邺郡收集残兵: 田承嗣自颍川(今河南许昌),武令珣自南阳,各帅所部兵归安庆绪。
李克诚败刘德信唐汉臣于沪涧: 二将大败于沪涧(今许昌、襄城之间),杀伤大半。
曲环为陈许节度使: 营节度使曲环为陈许(今河南淮阳、许昌)节度使。
刘昌裔卒: 后从曲环为陈许(今河南许昌)营田副使。
宪宗发兵讨淮西: 以忠武节度副使李光颜为节度使(驻许昌)。
孟元阳卒: 为陈许(今河南许昌)大将,掌西华(今属河南)屯田,亲率士卒耕作,军食常足
李光颜时曲大捷: 以为诸将惟忠武(今河南许昌)节度使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
李光颜攻取郾城: 忠武(今河南许昌)节度使李光颜命兵马使王沛率五千人马强渡溵水。
宪宗平定淄青: 武宁(今江苏徐州)、陈许(今河南许昌)、魏博(今河北大名)等五道兵讨伐。
郗士美卒: 陈许(今河南许昌)节度使郗士美卒。
夏州灵武奏请革除诸道轮番防秋旧制: 淮南(今江苏扬州)、忠武(今河南许昌)、武宁(今江苏徐州)等道防秋兵中,
杜叔良兵败博野: 以李光颜为忠武(今河南许昌)节度使,兼深州行营节度使,代杜叔良。
穆宗发兵平李介: 穆宗因命韩充会同忠武(今河南许昌)节度使李光颜、武宁(今江苏徐州)节度使
马总卒: 历忠武(今河南许昌)、天平(今山东东平西北)节度使。
李光颜卒: 迁忠武(今河南许昌)节度使,率军征时淮西吴元济,大破敌兵,勇冠诸军,加检
高承简卒: 少为忠武军(今河南许昌)将,后入神策军。
李德裕重整西川边防: 忠武(今河南许昌)一千人屯戍。
诗人王建卒: 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武宁牙将杀节度使李听亲吏: 以前忠武(今河南许昌)节度使高瑀为武宁节度使,听入朝为太子太保。
王彦威进所撰《供军图》: 历忠武(今河南许昌)、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
王智兴卒: 历忠武(今河南许昌)、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宣武节度使。
山南东等六道水灾: 黄(今湖北蕲春北)、陈许(今河南许昌)。
刘沔为招抚回纥使: 诏发陈许(今河南许昌)、山南东(今湖北襄樊)等道兵增援河东、天德、振武,
河阳军败于科斗店: 李德裕又奏请抽调忠武(今河南许昌)军援救河阳,捍蔽东都,并以军器缯帛增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