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雁返回主頁
題西四明趙氏書院: 歸途羞見雁聲囘。
李友山諸丈甚喜得朋留連日久月洲乃友山道號: 江湖又見雁橫秋。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歸省因又箴之: 別君三見雁南飛,夢裹相逢覺又非。
洋州: 地僻過鼕稀見雁,箐深初夏已聞蟬。
黃樓歌: 水平照影見雁下,山空答響聞漁歌。
憶伯氏三首: 又見雁南飛,遠行人未歸。
憶伯氏三首: 又見雁南飛,行人幾風歸。
憶伯氏三首: 又見雁南飛,遠人音信稀。
见雁有怀
送王德和提舉淮東: 秋風還見雁南飛。
廣勝寺: 鄉心還見雁將歸。
偶書口號寄秘閣侍郎: 秋空昔見雁行斜。
送人之湘陰謁知己: 沙雲晴見雁,船火夜聞箏。
早春有懷: 北飛愁見雁行斜。
秋興: 身存又見雁來時。
捨北晚眺: 江湖初見雁,著眼送雲邊。
消搖: 幾見雁南徵。
夜歸: 未及中秋見雁飛。
和綺翁遊齊山寺次其韻: 春郊唯見雁連連。
文英閣二首: 已見雁將歸楚澤,遙知春又到長安。
送史館李學士任和州: 行吟見雁隨。
和毅伯見寄: 江湖不見雁南飛。
旅邸秋晚二首: 水邊羞見雁紅花。
登陵陽雲山閣寄上吳尹: 滿空惟見雁交相。
次韻李著作送行二首: 無人見雁同持酒,有客看猿自賦詩。
见雁
南康軍寓居: 不見雁書還。
和江州江中丞見寄: 北來空見雁,西去不如潮。
宿溧陽靈泉精捨僧以白字韻請留詩: 竹林晴見雁塔高,石室增棲幾禪伯。
月夜: 江南又見雁初飛,楓葉蕭疎旋覺稀。
春深见雁
再用前韻集句: 寄書因見雁南徵。